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综述: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

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

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

高速公路的建设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中国最早兴建高速公路的是台湾省。

1970年,北起基隆、南至高雄的南北高速公路开始兴建,于1978年10月竣工,历时9年,全长373公里。

内地兴建高速公路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快。

1984年底上海沪嘉高速公路动工,1988年10月31日通车,成为内地高速公路先导。

沈大高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建设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八车道高速公路,全长348公里,1990年完工时为全部四车道,全立交,全互通。

2002年开始拓宽改造,于2004年改造完毕,为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

“沈大高速公路”是我国自行设计、自己施工、动用国产材料修建成的第一条大规模、长距离的高速公路,资金80%是辽宁省自筹的。

它结束了我国能不能修高速公路的争论,使高速公路这一新生事物得到了国人的认可。

对于拥有13亿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国家而言,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我国政府始终把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

政府已形成的理念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老百姓已形成的理念是“要想富,先修路”。

我国公路建设规模快速增长。

到2009 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 万公里,比2008 年末增加13.07 万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1227万公里,国道15.85 万公里,省道26.60 万公里,县道51.95 万公里,乡道101.96 万公里,专用公路6.72 万公里,村道183.00 万公里。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物资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

交通运输要紧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那末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

改革开放以来,灵便、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

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畅运行创造了条件。

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畅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 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 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 的交通事故率。

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60 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2022 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终止,〝十二五〞规划伊始。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著的时期。

通过4 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证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进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和谐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稳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奉献。

〝十一五〞前4 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2.93 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估计总投资的1.2 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

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

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差不多保持在4.5%摆布。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

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研究综述及展望在现代社会,高速公路作为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巨大的交通运输任务。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在保障高速公路畅通的同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

简而言之,它是指在高速公路沿线建设的一系列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设施,为道路照明、监控设备、服务区等提供电力支持的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能够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还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某地高速公路沿线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这些设备在白天阳光充足时产生大量电能,供夜间照明使用;而在风力较大的时段,风力发电机则发挥主要作用。

这种互补式的能源供应方式确保了高速公路的持续稳定运行。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高速公路跨度大、地形复杂多变,如何合理布局发电设施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如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是关键所在。

毕竟,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发电设施的布局方案,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设计;二是研发更为高效、稳定的发电设备和储能系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三是加强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实现能源供应与交通管理的协同优化。

总之,高速公路绿色能源系统是推动交通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不断研究和创新,我们有望在未来构建一个更加环保、高效、智能的高速公路网络。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

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现状综述

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现状综述

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现状综述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交通运输需求不断攀升,高速公路交通建设也日益成为各国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本文将就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综述。

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近年来,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建设速度也在加快。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4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了14.4%。

其中,京沪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沈海高速公路等国内著名高速公路网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如广东省的“珠三角一体化高速公路网”、浙江省的“T字形高速公路网”等。

国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世界各国对于交通运输的需求也不断增长,高速公路建设也成为了各国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

例如,美国的“国家高速公路系统”已经建成了150,000英里的高速公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之一;日本的“关东地区外环线高速公路”建成后将连接东京、千叶、神奈川等多个地区,缓解关东地区的交通压力;法国的“南欧高速公路”则连接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多个国家,成为欧洲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国内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建设速度也在加快。

各国交通部门应加强协调,优化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提高路网质量,使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

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

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总结和评价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文章揭示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方法和成果,同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引言:公路交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公路交通发展备受。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中国公路交通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文献综述:在公路交通领域,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道路交通安全:该方向主要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事故成因、预防措施等。

研究人员运用系统工程、统计学、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了诸多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预测和优化模型,有效提升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交通规划与管理:该方向主要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组织与设计、交通拥堵治理等问题。

学者们通过研究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城市和区域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智能交通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该方向主要研究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应用、信息共享、综合运输协同等问题。

相关学者在智能交通系统的理论框架、关键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公路交通领域的学术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研究在道路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方法单实证研究不足、跨学科合作欠缺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水平,未来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跨学科合作: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等。

未来研究应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整合各个学科的优势,共同解决公路交通领域的复杂问题。

加强实证研究:目前,我国公路交通领域的研究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未来研究应注重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以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课题简介、意义

课题简介、意义

课题简介、意义摘要:一、课题背景及简介二、课题研究意义三、研究方法与步骤四、预期成果与应用正文:一、课题背景及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速公路作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备受关注。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旨在研究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课题研究意义1.提高工程质量: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出行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关键技术,有助于提升高速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

2.降低成本:研究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低成本技术,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同时,降低养护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3.缩短工期:研究高效施工技术,能够加快工程进度,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促进技术创新: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强国际竞争力。

5.保障国家高速公路战略安全:研究关键技术,有助于确保我国高速公路网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标准规范和技术资料,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

2.实地考察与调研:对国内外典型高速公路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工程实际情况和需求。

3.关键技术研究:针对现有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新型结构、材料、施工方法等。

4.试验验证与分析:对研究成果进行室内外试验验证,分析其工程应用价值。

5.成果推广与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四、预期成果与应用1.形成一套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体系,包括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

2.编制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指导。

3.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的成果,推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技术进步。

4.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成本,缩短工期,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综述

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综述

2 规 划 指 导 思 想
根据党的十七大确定 的宏伟 目标 , 结合 山东省 经 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山东省高速公路 网中长期规划 总 体指导思想 是 : 适应 国家相关 发展 战略 , 以促进 和服
Absr c :T i a e y tmaial nrd c st eb c 。 t a t h sp p rsse t l ito u e h a k c y go n f e eo me tpa h n o gp o ica x r— ru d o v lp n ln i S a d n rvn i e p e d n l swa n t r s y ewok, c mp e e sv d su s s n f r e o r h n ie ic s e a d u t r h
务 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 和实现现代化 为宗 旨, 国 以《 家高速公 路网规划》 为基 础 , 按照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 ,
形成 “ 布局合理 、 规模适 当、 贯南北 、 纵 横连东西 、 覆盖
a ay ie ln g ii gt ikn n sz sp a ud n hn ig,f n t n fx d p st n, l u ci e o i o o i i
p o i ca x e s y n t r r v n i le pr s wa e wo k
步完善山东省高速公路 网络 , 又做 出了“ 五纵 四横一 环” 高等级公路 网规划 , 在规划指导下 , 高速公路建设 得到 了稳 步快速发展 。为 了进 一步 明确 山东省 高速
公 路未来发展 目标 , 确定 高速公路 网的合 理布局 , 更 好地与国家高速公路 网规划相协调 , 更好地指导 山东 省高速公路 的建设 , 现路 网的滚动式 发展 , 实 编制 了 《 山东省高速公路 网中长期规划》 。

改扩建公路路基研究现状综述

改扩建公路路基研究现状综述

改扩建公路路基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对公路路基改扩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探讨了公路路基改扩建的定义、影响因素、技术手段、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当前公路路基改扩建存在的问题包括材料选择、工程管理等方面,未来研究可以关注新型材料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引入等方面。

公路路基改扩建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领域,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

【关键词】公路路基改扩建、现状综述、影响因素、技术手段、发展趋势、问题、未来方向、结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公路改扩建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现有公路路基的质量和承载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需要进行改扩建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过去的研究中,公路路基改扩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不同路况下的路基结构特点,探讨了不同改扩建技术手段的适用性,为公路改扩建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公路路基改扩建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公路路基改扩建的定义、影响因素、技术手段、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公路路基改扩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公路路基改扩建是当前交通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提高公路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公路路基改扩建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公路路基改扩建能够改善道路的承载能力,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道路运输效率。

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出行条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路基改扩建还能够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研究综述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而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因此高速公路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出自德国,于1931年建成,位于科隆与波恩之间,长约30公里由阿登纳(KonradAdenauer,当时的科隆市长,后来的西德总统)于1932年8月6日宣布开通。

自此以后,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起来。

在中国,1988年10月31日,全长18.5km的沪嘉(上海—嘉定)高速公路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自此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飞速的发展与完善起来。

在世界各国高速公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也不断升华,世界高速公路从无到超过23万公里,规模不断的扩大,这80多年中,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a)第一阶段,发展起步期,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

b)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c)第三阶段,接近饱和期,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d)第四阶段,相对稳定期,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高速公路也经历了四个阶段1)第1阶段为1985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大陆还没有高速公路,在这以前,我国建设的公路都属于一级以下公路。

2)第2阶段为1986年至1995年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七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以沈大、沪嘉、广佛、西临为代表的高速公路522 km,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这一阶段开始尝试将一级路、二级路改造为高速公路。

3)第3阶段为1995年至2000年期间,这一阶段开始全采用4车道以上的高速公路,并开始探索将4车道路面加宽改造为6车道路面的探索。

4)第4阶段为2000年至今,这一阶段开始探索将原有高速公路车道改造为6车道、8车道的研究。

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

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尚处于世界发展阶段的第二阶段,但是我国也在积极的研究第三、第四阶段的所涉及的领域,为将来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

根据世界高速公路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研究规模、技术、管理。

1.高速公路规模扩大,不断完善经过80多年的发展,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就形成了趋于完善的高速公路网络系统图1.1 美国的高速公路网络美国的高速公路由四个不同的系统组成,这四个系统是州际高速公路(Interstate Highways)、美国国道(U.S. Highways)、州内高速公路(State Highways)以及郡内公路(County Highways)。

在国内,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加。

位居世界第二,图1.2 国家高速公路里程变化图并且我国的高速公路形成了“7918”的网络格局。

图1.2 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布局方案,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为“7918”网,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系统。

编号系统完成后,也解决自中国首条沈大高速公路通车以来,中国高速公路有名无号的问题,更方便驾车者出行。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还不够完善,密度不够大,因此,国家高速公路的规模依旧在不断扩大。

在对规模的研究领域中,国内外主要是对高速公路进行选址、规划以及可行性分析。

例如《福建省高速公路多环多路径遍历算法研究》[2]中公路的设计进行优化;在《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荷载参数调查与分析》[3]中为了获得路面结构设计所需要的交通荷载参数,采用设置交通量临时观测站的方法实测得到了旧路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情况;通过对主要货车车型的等效轴载估算结果计算得到了未来设计年限内柳南高速公路的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为进行后续的施工图设计提供了依据,此外国家、省份等下达的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等等都会进行选址、规划和可行性分析等等2.高速公路的技术研究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高速公路的发展也不同,许多其他技术或是专门研究的用来提高高速公路的作用、满足顾客要求、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也不断出现。

这其中包含高速公路的工程应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等等。

2.1高速公路的工程应用技术例如为了提高道路的使用年限,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研究来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来铺设路面,例如莫远村、叶松、卢超[4]在《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中介绍排水性沥青路面在工程施工中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要点,为今后排水性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等;陈景星、张小旺、郭瑞[5]在《高速公路边坡施工风险因素监控技术研究》中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的施工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建立了高速公路边坡工程风险因素识别模型,提出了利用公用无线通讯网络对公路边坡实施远程监测的新技术和监测指标体系;此外还有高速公路的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立交桥的设计等高速公路工程应用技术等都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2.1 立交桥的设计2.2通信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便捷,越来越多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的发展,;例如数字地图、卫星定位、ITS技术、进行视频监控、实行视频联动等技术运用为高速公路的安全控制和道路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为建立健全道路交通网络打下了信息基础,使公路监管趋向智能化。

中国由于还处在高速公路发展的第二阶段,高速公路的的通信技术的应用、路网运行质量、交通管理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的差异。

3.高速公路的政策、管理、改革研究高速公路的政策及改革一直是热议的话题,收费多、道路交通状况差等一直是困扰百姓的难题。

在中国,高速公路及其管制一直是在政府的监控之下,很多人就中国的的管理体制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例如董学博[6]在《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思考》中围绕中国高速公路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借鉴国际高速公路发展状况及趋势,按照公平与效率原则,分析比较了普通税、燃油专项税、车辆通行费三种高速公路筹资模式,认为收取车辆通行费是最为合理的费用负担方式。

最后,结合对未来高速公路养护、拓宽的判断,提出了坚持并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的相关建议。

陈光华[7]在《构建高速公路网现代化运行管理新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对高速公路网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从世界的范围内来看,由于道路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变化以及国家政府调整,改革政府机构带来的各种影响,国外高速公路管理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高速公路管理的目标将更加直接地指向对道路使用者的更好服务,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依靠当代高新技术来满足交通需求,保持服务水平。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体系相对比较的成熟,大多数为了对道路进行维护的资金间接的从燃油费等收取,例如美国在除加收燃油费外只是在部分高速公路进行收费,收费政策也有各州进行收取和定价,此外对道路的管理更趋于网络化和智能化。

此外,在国外很多的高速公路为私人修建,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向运输应用领域渗透,由私营部门提供和管理的高速公路交通服务项目也会越来越多。

4.总结国内外对高速公路的研究都在与时俱进,发达国家如美国等的高速公路网已基本成熟,它借助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技术与网络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例如,欧洲一些国家正在把高速公路连接起来,而构成国际高速公路网。

如横贯全欧,东自奥地利的维也纳,经荷兰、法国、西至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全长3 200 km的高速公路[8]而我国的高速公路还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尽管路网还不完善,路网质量和路网运行质量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管理政策和体制方面将来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的高速公路的发展必会趋向一个新的高度,对高速公路的研究与应用也会趋于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当前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大发展的时期。

同时,高速公路管理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

在研究确定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时,要密切注意国外高速公路管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体制不但能适应建设和发展高速公路的要求,更能适应未来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和变化。

参考文献[1]赵志刚.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9(8).[2]林勇.福建省高速公路多环多路径遍历算法研究[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2(10):74-77.[3]黄英强.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荷载参数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4):65-67.[4]莫远村,叶松,卢超.排水性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江苏交通科技,2013(1):5-8.[5]陈景星,张小旺,郭瑞.高速公路边坡施工风险因素监控技术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2):55-58.[6]董学博.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0(12):9-11.[7]陈光华.构建高速公路网现代化运行管理新体系[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3(1):32-33.[8]张云爽.国内外高速公路的现状及其发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