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制度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动态血压监测工作,落实血压监测管理责任,加强对动态血压监测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规范。
第二章动态血压监测的原理及适应症第四条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记录24小时内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低血压等血压异常以及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第五条动态血压监测适用于以下情况:1. 无法确定患者血压是否稳定的情况;2. 药物治疗中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3. 高危人群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4. 对白天、夜间血压进行全面监测。
第三章动态血压监测的设备及操作流程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七条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做好相关解释和告知工作,确保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
第八条在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定期检查监测仪器的状态,确保监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及报告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对动态血压监测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制作监测报告,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评估和诊断。
第十条监测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患者的基本信息;2. 监测时间和监测结果;3. 血压变化曲线图;4. 患者的评估和建议。
第五章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解读及处理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监测报告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生活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管理。
第十二条对于监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复查确认,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做好患者随访工作,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压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进一步指导和治疗。
第六章监督检查及处罚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动态血压监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操作规范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动态血压诊断标准

动态血压诊断标准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全天候监测血压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血压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并且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临床实践中,动态血压监测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因此对动态血压的诊断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包括了正常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三种情况。
正常血压的定义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在90-140mmHg,舒张压在60-90mmHg。
而高血压则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则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
这些标准是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得出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其次,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还包括了24小时平均血压、昼夜血压节律、血压变异性等指标。
24小时平均血压是指在24小时内测量的所有血压值的平均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血压水平。
昼夜血压节律是指在白天和晚上血压的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白天血压相对较高,晚上血压相对较低,这种节律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程度,血压波动越大,说明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最后,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素。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对血压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需要考虑到静态血压、24小时平均血压、昼夜血压节律、血压变异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了这些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保障患者的健康。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水平越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越高,
3. 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判断
(1)当血压白天>=140/90mmHg. 夜间血压>=125/75mmHg 24h所测血压>=135/85mmHg占所测血压次数的百分率
>=50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2)1.2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呈日间上升 夜间下降趋势,为双峰双谷曲线.可见正常生理性波动.
见于健康者
(2)偶测值正常.动态值升高.偶测值明显低于动态值,表
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急状况有较强的升压反应
(3)偶测值升高.动态值正常,偶测值明显高于动态值. 称
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诊断高血压
(4)
偶测值升高.动态值也升高.偶测值略高于或接近动态值;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此种类型
2.确定高血压类型
(1)正常昼夜节律型:大多数轻.
1. 测试方法.分析指标及诊断标准
测试时间(8-9am) 至次日(8-9am): 昼间(6am-10pm)测量时间间隔为20min; 夜间(10am-6am)测量时间间隔为30min 监测期间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分析指标
(1)24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时(24h-
dBP)
(2)白
天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
(3)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
(4)收缩压负荷(24h-sBPL)与舒张压负荷(24h-
dBPL即监测过程中血压>140/90mmHg的
次数百分比
(5)
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与舒张压负(D-dBPL)
(6)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与舒张压负荷(N-
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靶器官功能性 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良 好的血压控制能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血压 的测量准确与否,对于高血压的诊断,降压 疗效的评价,是否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预测 都至关重要.
动态血压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为了保证动态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选择
动态血压监测设备一般包括血压计、数据记录器和软件。
在选择设备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正规资质、临床应用广泛、稳定可靠的品牌和型号。
二、患者选择
动态血压监测适用于高血压、低血压、心血管疾病、妊娠高血压等患者。
在为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之前,应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要求进行选择。
三、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对动态血压监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测量位置:患者应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测量,身体放松,姿势舒适。
3. 测量时机:一般情况下,动态血压监测的时间段为24小时,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调整时间段。
4. 数据记录:测量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活动、就餐、睡眠等生活习惯及身体症状情况。
5. 结果分析:测量结束后,应该将记录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患者应该遵医嘱保持正常的活动和生活习惯,不得随意停止检测或改变生活方式。
2. 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饮酒以及进食辛辣食物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3. 经过动态血压监测后,应该对监测报告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动态血压操作规程的建立对于提高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遵循规程,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力支持。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优化药物治疗:根据动态 血压检测结果,可以调整 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提 高药物疗效。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动态 血压检测,可以评估治疗 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检测前准备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 激动,保持心情平静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
如利血平、可乐定等
≥90mmHg
<60mmHg
04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解读:全
05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治疗方案
的指导意义:调整药物剂量,
天血压波动情况,夜间血压 变化,晨峰血压等
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进行热水浴、桑拿等
高温活动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饮酒、喝咖啡、浓茶
等刺激性饮料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进行剧烈运动,如跑
步、游泳等
检测中注意事项
01
保持正常生 活状态,避 免剧烈运动
02
避免饮酒、 喝咖啡、浓 茶等刺激性 饮料
03
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紧 张、焦虑等 情绪波动
04
演讲人
目录
01. 动态血压检测原理 02. 动态血压检测意义 03. 动态血压检测注意事项
连续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 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血压波动
特点:无创、连续、准确
应用:高血压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预后 评估等
检测方法
佩戴动态 血压监测 仪
05
检测过程中, 避免使用电 子设备,以 免干扰检测 结果
检测过程中, 如有不适, 及时与医生 沟通,调整 检测方案
检测后结果分析
01
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90-
140mmHg,舒张压60-
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还你真相

血压在24小时内随时波动,而患者到医院来检查时,只能反映当时的血压,无法反映一天的平均水平。
另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医院测量的血压要高于在家中的测量值,原因很简单,看病时的紧张,排队的烦躁等均可导致血压上升。
所以要排除假象,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通常情况下,在家测量的血压要比在医院测量的低一些,到底低多少,却是因人而异。
我接诊过一位患者,每次在医院测得的血压都是160/80mmhg以上,但是她自己反映,在家测得的血压值一直是130/60mmhg左右。
于是我给她做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确实如此,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吃惊。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患者一般在家中测得的血压只是比医院测量的血压低5~10mmhg。
重视动态血压监测 强调24小时长程降压

• 修正首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预后意义
• 达到血压目标值的新治疗步骤
评估;
• 详细论述了特殊情况下的治疗策略
• 重新强调了整合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
• 修正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推荐
无症状性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对评估总
• 80岁以上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策略
体心血管风险的意义
• 特别关注难治性高血压和新治疗方法
受检者佩带动态血压记录器,回到日常生活环境中去自由行动,仪器会自动按设置的 时间间隔进行血压测量,提供24h(或者更长时间)多达数十次到上百次的血压测量数据, 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间隔时间:15-30分钟记录一次
血压 波动
Pickering TG,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2368-74
动
10
一、正常节律:
三、夜间血压增高的表现:
杓型血压
血压下降 < 10%
(1)非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 >20%
超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 不足5%, 甚至上升
(2)反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血压Hermida RC,et al.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0(3):355-410. 夜间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x100% 11
血压( mmHg
)
入睡 睡眠时间 起床
晨峰血压
夜间高血压
正常血压
时间
12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6, 24 (suppl 2):S11–S16
流行病学:
治疗:
• 欧洲高血压和血压控制的流行病学数据
24小时动态血压操作规范

24小时动态血压操作规范
1.按申请单核对姓名,临床诊断及要求。
2.受检者稍休息,检查前先血压测定。
3.绑置袖带,不宜过紧。
4.嘱患者血压测试肢体放松,手动测压按钮测定血压2-3次,以校正汞式血压计的差异。
5.向受检者说明注意事项,同时讲明记录器的贵重性让受检者自行依次记下记录期内的饮食起居,工作学习和体育锻炼等情况。
一切活动不受限制,并向患者着重强调测血压过程中,患者应处以休息状态及测试侧肢体放松,以减少测量误差的发生。
6.检查结束后,将记录器置于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血压动态分析,并评价患者血压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24小时血压负荷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 室充盈率呈负相关,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大于40% 是预测左室功能不全的指证。 血压负荷为诊断高血压病及预测其靶器官受累程 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24h血压趋势图和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等也作为判 断血压水平和节律的指标。
夜间<125/75mmHg。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血压负荷指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读数大于正常值的 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比。血压负荷较动态血 压的平均值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更能精确 地预测心血管事件。
有报道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程度大于30%时,可有 显著的心室舒张功能降低。
高血压分型
杓型
10% ~相比,下降在
10-20%之间 。其基本的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如同 下表。这是最为常见的血压变化情况,正常人和 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的血压应该符合此种类型。 此类患者朋友宜清晨服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非杓型
< 10%
血压高,呈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的一种病理状态。 此类患者的风险程度增高,如嗜铬细胞瘤患者。 此类患者宜清晨给药,下午补服短效药物。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超杓型
> 20%
指的是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超过20% 的患者。 此类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以老年人居多,宜 清晨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 2 3 4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发作性高血压如阵发性、夜间高血压 低血压如体味性、药物性低血压等 原因不明的晕厥者 血压波动伴特定症状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夜间心绞痛和肺气肿者 5 临床对照检测
1 2 3 4
SPACELABS动态血压监测仪
这类患者的血压波动和正常人相比,其夜间血压 的下降幅度较低,不足10%。这也提示患者的夜间
血压水平没有达标或者相对偏高,所以在治疗上 更应该注重夜间血压的控制。如肾性高血压患者 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减弱。此类患者朋友宜睡前 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反杓型
此类患者正好与正常人相反,其夜间血压比白昼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AMI和心脏性猝死更多发生于6:00-12:00,即起床 后数小时,发病时间相对集中的原因:
1、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最高值发生在6:00-9:00;
2、急性冠脉闭塞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 继发血栓形成的后果;血压清晨升高,同时血儿 茶酚胺、皮质醇浓度增高、循环中组织型血浆素 原激活物活性降低,使冠脉收缩、斑块破裂,冠 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使心肌供血急剧减少。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
收缩压波动>舒张压波动 24小时血压波动>日间血压波动>夜间血压波动 以全天收缩压变异超过20mmHg,舒张压超过15mmHg 作为判断依据 夜间血压下降率=(白天血均值-夜间血压均值)/ 白天血压均值×10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有较大可能发生脑卒中损害。 由于脑血管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压力下,血管舒缩 作用减弱,势必造成器官受损,脑血管意外事件 发生增多。
血压昼夜节律的存在也取决于组织器官灌注良好, 有学者认为器官缺血尤其是脑缺血可能激活维持
器官血流量的心血管调节机制,抑制夜间血压下 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优势
(4)能够发现夜间血压不降低的高危的 “非勺型”高血压 ;
(5)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ABMP的参考值
动态血压的参考值分为分白昼及夜间两种情况, 具体参考标准正常值:
24小时<130/80mmHg,
白昼<135/85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3、高血压患者清晨交感神经活性和血管张力增强, 可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引起缺血。
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易出现心肌缺血。ABPM可更
好了解血压节律和变异性,预测高血压和冠心病 预后。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临界、白大衣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前、后 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 观察抗高血压治疗疗效及降压治疗无效或出现 不良反应者 5 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妊娠高血压等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优势
(1)能够更真实的反映血压变化,能及时发 现高血压患者 ;
(2)可以严密监测诊室外血压变化情况从而
避免白大衣高血压 ; (3)能客观地反映 24h 血压波动情况 , 能 更好地评价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昼夜血压情 况,对合理控制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 保护靶器官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
诊所血压 常规测量时间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概念 优势
正常参考值
监测指标
应用指征 应用指征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概念
24小时动态血压是指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人 体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15--30分钟的血压值,直接 显示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曲线、24小时平均血压、 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工作平均血压、每小时血 压以及血压升高所占的比例等。
临床意义
评价血压水平和节律 诊断特殊类型高血压 预测靶器官损害 评价疗效 证实药物的有效性并避免过度 降压。降压谷峰比值是评价长效 抗高血压药物降压疗效及持续时 间的指标,一般认为大于50%具 有平稳降压疗效。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较诊室血压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 的相关性更强,夜间的平均血压值较日动态血压 值与LVMI有更高相关性。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左 室壁肥厚发生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