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音乐之声》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6单元 唱歌《音乐之声》教案1 新人教版

《音乐之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聆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体会歌声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严重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熟悉四三拍的节奏,了解多种演唱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心爱,树立乐天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分析: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这部优异的电影,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康健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音乐之声》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心爱。
教学难点:理解插曲流露的情感,训练节奏感。
教学过程:1、在《音乐之声》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初步体会歌曲中对于音乐的赞美之情。
2、教师简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内容,播放课件,配合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图像、声音、内容合为一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为下面欣赏歌曲做好铺垫。
3、介绍并欣赏主题曲《音乐之声》创作背景及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风格。
4、播放《音乐之声》在影片中的片段,欣赏原汁原味的电影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分析歌曲内容,感受四四拍的节奏,让学生说出欣赏感受,并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鼓励学生跟着哼唱。
提示学生注意演唱形式的变换。
5、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介绍独唱、齐唱,比较合唱与重唱的异同,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演唱二声部时第一要注意唱准自己声部的旋律,二要相互配合,调和统一。
6、欣赏影片中的其他插曲《DoReMi》和《孤独的牧羊人》,分别播放从电影中剪辑下来的视频,体会例外的音乐风格与欢乐。
说出两首歌曲带给我们的感受(《哆来咪》欢乐风趣,《孤独的牧羊人》俳谐滑稽)。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严重作用:烘托情感,渲染气氛,让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让电影得到更完善的诠释。
7、小结及作业:合适的时间自己欣赏《音乐之声》这部影片,统统体会影片和歌曲的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 6.2银屏之歌 教案设计

《银屏之歌》教学设计一、课题《银屏之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二、教学设计本课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欣赏、分析、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与魅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认知音乐对影视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从学生兴趣入手,赏析银屏音乐《日出》、《通天大道宽又阔》、《好汉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枉凝眉》、《2001太空漫游》、《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众多银屏音乐片段;2、重点掌握银屏音乐的主要作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视觉影像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3、感知练习,通过交响乐《日出》等音乐进行活动,感受不同影片搭配相同音乐以及相同影片搭配不同音乐产生不同的效果,感受银屏音乐的魅力;4、体味音乐与姐妹艺术的密切关联。
四、教学重点、难点赏析一些银屏音乐,掌握银屏音乐的主要作用。
分析相同音乐搭配不同影片,以及不同音乐在相同影片中产生的不同效果,感知银屏音乐的作用与魅力。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分析法、对比法、实践演练法。
六、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请学生观赏一集约6分钟的《猫和老鼠》。
这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动画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银屏音乐的魅力,开始这节音乐课。
《猫和老鼠》引用了大量经典音乐,有时候为了风格的同一,往往一集采用一位音乐家的作品,我选的这集选用“圆舞曲之王”——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的作品,有学生熟悉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Op.314)、《春之声圆舞曲》(Op.410),还有不太了解但耳熟的《闲聊波尔卡》(Op.214)、《皇帝圆舞曲》(Op.437)。
2、引入正题:《猫和老鼠》系列大量引用经典音乐,此类影片数不胜数,银屏音乐已在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
简要了解银屏音乐的概念与地位。
(银屏音乐是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烘托气氛上起着特殊作用,它是20世纪初新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题材。
七年级音乐下册《银屏之歌》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音乐下册《银屏之歌》教案新人教版教学重点:欣赏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通过分析、问答、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音乐风格、演唱形式等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活动,更多了解中外影视主题歌曲,知道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以及音乐与影视不可分割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喜欢音乐及影视艺术。
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音乐设备、电脑、投影、钢琴、记分栏、小白纸、奖品(笔)、展板。
教学过程:(课件见教材配套课件)一、导入1.身势节奏声中引入主题。
2.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我们的“影视与音乐智力大比拼”活动现场……3.介绍活动游戏规则。
大屏幕出示游戏规则:请同学按红、黄、蓝、绿四大区域就座,各分成四支代表队。
活动共设七大板块,每项比赛成绩都采用电脑当场累计积分进行,最后将评出一支优胜队,可获得奖品。
(下面游戏将正式开始)(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手击节奏引入,打破了传统的问候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山现,缩进了与学生的距离,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竞赛有奖活动的形式出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影视与音乐智力大比拼”活动板块(一)第一活动板块:比比你的感悟能力请同学观赏两段影视片断:A、电影:《泰坦尼克》片段;B、电影:卓别林《摩登时代》片段。
思考:两部影片中的音乐分别以什么形式出现在影视图象中?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并谈谈你最喜欢哪种音乐形式?A、插曲;b、主题歌;c、片尾曲;d、情节音乐;e、背景音乐:f、片头曲(师小结):刚才我们共同感受了两部影视片段的音乐和图象,同学们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在影视作品中,无论音乐以哪种形式出现,都为其增添了不少色彩,那么我们本次活动重点围绕影视中的主题曲进行。
(接下来进入第二活动板块)(设计意图:本环节以三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分别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感受,直接把学生带入一个影视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对影视的重要作用以及音乐与影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创设一个良好的视听意境)(二)第二活动板块:比比你的反映能力(举手抢答)1.请谈谈我国有哪四大古典名著?2.四大名著对应的作者分别是谁?3.请分别说出根据四大名著改编的四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曲名字?(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强调和突出“学生角色”的作用,教师不再是一味的说教者,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三)第三活动板块:比比你的鉴赏能力请连续听赏四首主题歌曲,体会每首歌曲的情绪、音乐风格、演唱形式、主题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银屏之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银屏之歌》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银屏之歌》教案,欢迎大家浏览查看。
更多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银屏之歌》教案一教材分析:设计理念:1、基于网络环境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和艺术创作的空间。
激发兴趣、鼓励实践、完善评价。
2、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平台,将学科内容融于其中。
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学等手段,自主构建知识,以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剧中的作用。
2、背唱歌曲《送别》,并能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并说出音乐的风格。
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音乐与影视艺术。
2、积极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获得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软件环境与资源:1、教师自制主题学习网站:《动画城》2、Cakewalk电脑音乐制作软件教学过程:(一)欣赏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2.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4.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枉凝眉》《当》片段(每首约2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5.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
6.分别播放。
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
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
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好汉歌》、《枉凝眉》后有一个练习,即讨论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其中《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音乐上有明确体现。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音乐之声 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荧屏之歌唱歌《音乐之声》教案设计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深情演唱歌曲《音乐之声》2、了解影视音乐,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体会歌声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掌握缓吸缓呼的气息方法,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熟悉掌握二声部合唱。
3、情感目标:深情演唱歌曲《音乐之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分析: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影视音乐的了解,还能让学生了解优秀影视音乐的同时,增强学生用情演唱的意识,激发对歌唱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音乐之声》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音准、节奏及力度的准确把握。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演唱《雪绒花》,请学生回答问题,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它是哪部电影里的歌曲?从而引入影视音乐。
2、进入新课:教师简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内容,播放课件,配合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图像、声音、内容合为一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为下面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3、学生自主学习歌谱:分组进行,2分钟自主学习后,请部分小组演唱,教师评价,鼓励为主,指出不足。
教师伴奏齐唱歌谱。
注重节拍、节奏的准确性。
4、学唱歌曲: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闻花香的感觉、气息要有深度,自然平缓的进行,要很享受这种呼吸的过程。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会歌词大意。
吐字清晰演唱歌词,教师伴奏。
分男女声演唱或个别演唱。
强调有感情的演唱,注意声音的连贯及平稳。
5、二声部学唱:从丰富歌曲的演唱形式引出二声部演唱,二声部的演唱增添了歌曲的色彩,特别是和声效果相对单声部而言更能让感受到人声之美。
演唱二声部主要解决和声部分的音准、节奏、力度控制及合作方面的问题。
6、拓展延伸:听歌识曲:播放录音请同学们回答歌曲名字,说出歌曲在哪部影视剧中出现。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歌:音乐之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歌:音乐之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唱歌:音乐之声》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音乐之声》,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能主动思考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中学,对新学校的各个方面都不是很熟悉,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
比如:引导他们树立目标,热爱新学校、新的班级、新同学等。
对所学的电影音乐产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音乐的表演活动。
3教学重难点
1、准确掌握歌曲《音乐之声》的优美旋律及演唱情绪的变化,了解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2、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以及变化音。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播放歌曲《do re mi》。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回忆一下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是哪部电影里的插曲?你能讲出电影的故事梗概吗?
活动2【讲授】二、进入新课
1、初听歌曲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歌曲《音乐之声》。
初中音乐_银屏之歌《音乐之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音乐之声》的优美旋律及掌握歌曲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及音乐情绪的变化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处于少年时期,他们具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认知特点,在小学的基础上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感受水平,并且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观看视频与音乐相结合的画面,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让学生学会用连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2、在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根据特有的影视画面,选择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课前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设计意图】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快、诙谐的音乐气氛。
二、提问导入1)同学们大家喜欢看电影吗?2)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中的音乐吗?3)电影音乐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它是综合艺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电影音乐的功能主要有:第一,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的主观态度。
第二,抒情作用,抒发影片人物的感情,塑造与刻画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变化。
第三,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与气氛,或加强画面中的视觉形象的情绪与节奏;或用音色音响描绘画面中的自然景物。
第四,背景气氛作用,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特定的基调和背景气氛等。
5)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来看她是谁?出示图片,显示电影中的主人公【设计意图】以观看电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影片简介1)介绍影片及玛丽亚2)欣赏视频老师着重介绍音乐的意境之美3)老师着重讲解音乐的美在于声音的和谐,旋律的流畅深情。
四、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音乐情绪2)调整状态,发声练习A 演唱c大调音阶B运用doremi这首歌曲中的旋律作为发声练习。
3)识谱练习老师逐句教唱歌曲的旋律,教唱的时候强度歌曲每一句的结束要放松自然。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旋律老师提示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对情绪的把握5)老师范唱歌曲6)学生填词演唱7)师生歌曲接龙五、欣赏《doremi》1、播放《doremi》的音乐a、节拍是几拍子的?b、音乐情绪是怎样的?2、音乐对比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音乐之声》,学习了在欣赏体验过程中对有关音乐作品的背景、情绪、特点进行简单的理解和分析。
银屏之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音乐教案2课时)

银屏之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音乐教案2课时) 第一课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送别》。
.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教学目标:.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
.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过程:(一)唱歌.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
(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播放《送别》录音之后,回答问题。
然后参看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提示。
.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用分小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
.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比一比,谁先会背唱。
(二)欣赏.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约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
.分别播放。
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
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
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
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应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之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聆听,欣赏电影《音乐之声》,体会歌声所传达的情感信息,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熟悉四三拍的节奏,了解多种演唱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分析:
通过学唱歌曲《音乐之声》,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面,还能让学生了解这部优秀的电影,从而激发学生欣赏兴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音乐之声》体会其中对于音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难点:
理解插曲流露的情感,训练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在《音乐之声》的歌声中走进教室,初步体会歌曲中对于音乐的赞美之情。
2.教师简介《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内容,播放课件,配合视频和音乐让学生了解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图像、声音、内容合为一体,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为下面欣赏歌曲做好铺垫。
3.介绍并欣赏主题曲《音乐之声》创作背景及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风格。
4.播放《音乐之声》在影片中的片段,欣赏原汁原味的电影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分析歌曲内容,感受四四拍的节奏,让学生说出欣赏感受,并再次欣赏《音乐之声》,鼓励学生跟着哼唱。
提示学生注意演唱形式的变换。
5.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介绍独唱、齐唱,比较合唱与重唱的异同,并提醒学生注意在演唱二声部时第一要注意唱准自己声部的旋律,二要相互配合,和谐统一。
6.欣赏影片中的其他插曲《Do Re Mi》和《孤独的牧羊人》,分别播放从电影中剪辑下来的视频,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与乐趣。
说出两首歌曲带给我们的感受(《哆来咪》欢乐有趣,《孤独的牧羊人》诙谐幽默)。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烘托情感,渲染气氛,让感情发挥的淋漓尽致,让电影得到更完美的诠释。
7.小结及作业:
适当的时间自己欣赏《音乐之声》这部影片,完整体会影片和歌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