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14种修辞手法

14种修辞手法

14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运用的艺术技巧,通过巧妙的表达和运用,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以下是14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附上例子:1.比喻(Metaphor):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直接的比较,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

•例子:她的笑容是一缕阳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2.拟人(Personification):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质,使其更具生命力。

•例子:大海张开宽阔的胸怀,迎接着朝霞的拥抱。

3.排比(Parallelism):将一系列相似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子:她奋斗、她坚韧、她不屈,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

4.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提出问题,但并不期望得到明确的回答,用于引起读者或听众的思考。

•例子: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更美好的未来吗?5.修辞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通过反问表达一种观点。

•例子:你以为我会放弃吗?6.夸张(Hyperbole):夸大事物或情感,以强调其重要性或产生幽默效果。

•例子:我等了整整一辈子。

7.反讽(Irony):通过语境表达与字面意义相反的观点,通常用于讽刺或幽默。

•例子:这真是个美好的天气,她说,当外面正下着大雨。

8.比较(Simile):通过使用"像"或"如同"等词语,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例子:她的微笑如同清晨的阳光一样明亮。

9.借代(Metonymy):用一个与其相关的词汇来代替另一个词汇,以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子:政府宣布新政策,整个城市都沸腾了。

10.反复(Repetition):在文本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或短语,以增强语气或强调重要观点。

•例子:我们必须奋斗,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胜利。

11.借题发挥(Digression):在讨论一个主题时,突然离题,引入另一个相关或不相关的话题。

•例子:说到环保,我想起了我们学校新建的图书馆。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1.比喻: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2.拟人: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用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3.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作用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4.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作用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10种修辞手法1、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2、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6、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7、比喻A、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但具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说明或描绘事物的修辞。

比喻一般包括三部分:本体、喻体、喻词。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同类事物一般不能规程比喻。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即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本体相似,才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B、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1)明喻:是明显的比喻,它的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常用“好像、如、宛如、仿佛、好比”等,有时后面还用“一样、一般、似的”等词语呼应。

2)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

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做、变成”等词充当。

3)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8、拟人比拟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的描写方法。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9、夸张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叫做夸张。

10、衬托衬托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的修辞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常见的7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7种修辞手法

常见的7种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答题模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写作对象)的(特点)。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答题模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写作对象)的(特点)。

3、排比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答题模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4、夸张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答题模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_______,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5、设问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答题模式:运用设问手法,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6、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7.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答题模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

63种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修辞技巧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总共63种:一、比喻类:1. 直接比喻。

2. 隐喻。

3. 暗喻。

4. 拟人。

5. 拟物。

6. 比拟。

7. 比喻。

8. 借代。

9. 象征。

10. 比兴。

11. 对比。

12. 对仗。

二、排比类:13. 词语排比。

14. 句式排比。

15. 对仗排比。

16. 修辞排比。

17. 修辞对比。

三、夸张类:18. 夸张。

19. 夸大。

20. 夸张法。

21. 夸张手法。

22. 夸张修辞。

23. 夸张表达。

24. 夸张修辞手法。

25. 夸张手法运用。

四、反问类:26. 反问。

27. 反问句。

28. 反问修辞。

29. 反问疑问。

30. 反问疑问句。

31. 反问疑问修辞。

32. 反问疑问手法。

五、夸比类:33. 夸大比喻。

34. 夸大修辞。

35. 夸大手法。

36. 夸大修辞手法。

37. 夸大修辞技巧。

六、设问类:38. 设问。

39. 设问句。

40. 设问疑问。

41. 设问疑问句。

42. 设问疑问修辞。

43. 设问疑问手法。

44. 设问疑问句式。

45. 设问疑问修辞手法。

七、对比类:46. 对比。

47. 对比句。

48. 对比修辞。

49. 对比手法。

50. 对比疑问。

51. 对比疑问句。

52. 对比疑问修辞。

53. 对比疑问手法。

八、夸张类:54. 夸张。

55. 夸张修辞。

56. 夸张手法。

57. 夸张修辞手法。

58. 夸张修辞技巧。

59. 夸张句。

60. 夸张句式。

61. 夸张语气。

62. 夸张修辞语。

63. 夸张修辞表达。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修辞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表达的艺术性和说服力,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

修辞手法大全修辞性手法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让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感人。

以下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大全。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使原本抽象、晦涩的事物更加形象、易于理解。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使语言更有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借代:用与原义不同的词代替实际的说法,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4. 修辞问答:即反问,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否定回答来肯定所要表达的意思。

5. 重复:重复一个词或词组,让读者注意到所强调的意义。

6. 排比:用相似或对立的词、词组或句子结构,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节奏感。

7. 对比:用两个或多个事物来做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8. 夸张:为了达到强调的效果,将某一事物描述的极为夸张,让读者更容易被吸引。

9. 暗示:通过一些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行推理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10. 措辞巧妙:通过精妙的语言运用,让原本平淡的语言更加富有表现力,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1.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的眼眸。

这句话用了比喻,把女子的眼睛比作一池深水,来表达女子的美丽。

12. 其貌不扬的老汉居然一下子跳跃到了冠军的位置。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老汉变得有血有肉,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13. 吃到了生活的苦头,咀嚼着成功的滋味。

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苦头和滋味来代替困难和成功,使语言更加生动。

14. 你认为你能做到吗?这样的问题你肯定回答不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问答的手法,以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所要表达的意思。

1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句话运用了重复的手法,使读者更加注意到“可以燎原”这句话的强调。

16. 他像一个鬼魅一样,悄悄地溜掉了。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的形象和鬼魅相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17. 我已经等了你半个世纪,你却还是没有来。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等待的时间夸大到半个世纪,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 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 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 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 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 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对偶 一、读句子,分别说说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或用什么比喻什么。

1、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把 2、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3、 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4、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用5、祖国的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就像一把珍珠撒在南海的海面上。

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比作 _______ 6、 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地跳跃不定。

把 _________ 比作 _________7、 河马的一对下门牙,不是向上长的,而是向前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

用 _______ 比喻 _______二、改写句子。

把 1- 5 句补充成比喻句。

1、 荷叶上的露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他急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出教室________ 比作 ________用 ________ 比喻 ________ 用——――比喻——――——――比喻——――4、打谷场上的粮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把句子改成拟人句: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

常用的修辞手法16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16种

常用的修辞手法16种比喻、拟人是小学最常见、最基础的修辞手法,在写作的时候也用得最多,但是只用这两张修辞手法并不能让作文变得非常出彩,现整理了课本中的16种修辞手法,让作文更鲜活!(一)比喻依据联想和想象,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叫比喻。

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可以形传神;在议论文中,可使道理浅显易明。

比喻是一种运用最为广泛的修辞方法。

例如:(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2)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长城。

《观潮》(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说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比拟可以寓情于物,借物抒情。

例如:(1)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金色的草地》(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桥》(3)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唱歌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三)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

借代可使语言形象鲜明,变化说法,避免语言直白,还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十里长街送总理》(2)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大蝴蝶,橘红色的身子布满墨绿色的斑纹,呼扇着翅膀缓缓上升。

《放风筝》(3)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鲁滨孙飘流记》(四)夸张用远远超过客观现实的说法来渲染强调事物的某一特点的修辞方法。

夸张既可以对事物夸大升级,也可对事物缩小降级。

夸张可以渲染气氛,突出事物的特征,增强语势,加强幽默感。

例如:(1)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句: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 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

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 然后自己回答。(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例句: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 己的行为。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 手法 。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 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句: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 牌好像也要晒化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 天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一致、 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使文章的节奏感加 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21、春天的雨像牛毛,像细丝,像绣花针。( ) 22、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哦,原来是积雨云。 ( ) 23、海自己醒了,喘着气,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 眼睛。( ) 24、每当秋末冬初,柿树叶渐渐落光,一眼望去,圆溜溜 的柿子,像许许多多的红灯笼挂满了枝头,你想,老枫树 哪有这一手呢?( ) 2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26、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 27、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了。( ) 28、狼的本性能改变吗?不会,决不会。( ) 29、我能忘得了那惊人的场面吗?( ) 30、我的心激动得快要跳出来了。( ) 31、圆圆的月亮像小玉盘似的挂在天空。( )
常见的修辞 手法
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 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基本结构:本体+比喻 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 仿佛 像…… 似的 如同 成了 宛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 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 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 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 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 的孩童。

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 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 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 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1. 难道我会不知道?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3.难道 数学真的这么难么?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11、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12、百灵鸟在果园里欢乐地歌唱。( ) 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14、桂子开花十里香。( ) 15、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 ) 16、这庄严的宣告,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天山南北,传 到白水黑山之间,使全国人民一起欢呼起来。( ) 17、春在哪里?春在操场上,春在教室里。( ) 18、他家的房子可小呢,只有豆腐干那么大。( ) 1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人感到亲切、舒 服呢?( ) 20、湖里的睡莲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睁开眼睛,欣 喜地开放着。( )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 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 馁。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 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 中。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 书迟。 对偶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 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 朱自清
夸张


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2)凤凰树开花了,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 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用_______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______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 上弹琴。"在这句话中把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 它会________________ (4)"广场上人山人海。"这句话中是对 ______________进行了夸张,说明 ___________
修辞练习题




1、一阵春风过后,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有时舒展双臂,有 时弯腰触地,有时左右摇摆,真像小孩子一样。 ( ) 2、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山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 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3、窗户里灯光闪耀,扬科觉得旅店里的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 都在唱歌,都在演奏。( ) 4、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 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 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6、桃花、梨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 ) 7、我的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 ) 8、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 9、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 10、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 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