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特美(3)

合集下载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 南开大学 章节测验答案

中华诗词之美 叶嘉莹 南开大学 章节测验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2)综合素养网络研修课程章节测验答案《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南开大学)目录课程内容 (1)章节测验及答案 (2)迦陵咏荷(一) (2)迦陵咏荷.(二) (2)迦陵咏荷(三) (3)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4)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三) (5)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四) (6)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五) (7)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六) (7)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一) (8)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二) (9)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三)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四) (10)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五) (11)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六) (12)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二) (13)中华诗词之特美(三) (14)中华诗词之特美(四) (15)课程内容1迦陵咏荷1.1《迦陵诗词稿》之咏荷;1.2忧患中的诗词人生;1.3叶嘉莹的创作生涯。

2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2.1词产生的背景;2.2词的产生;2.3配乐填词与《花间集》;2.4小词与性别文化;2.5性别文化与君臣之道;2.6小词中的《离骚》传统。

3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3.1赏析温庭筠之词;3.2赏析韦庄之词;3.3冯延巳其人;3.4赏析冯延巳之词;3.5赏析李璟之词;3.6赏析李煜之词。

4中华诗词之特美4.1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与诗歌传统;4.2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4.3赋比兴的诗歌创作方法;4.4词的内涵与特质。

5数字图书5.1叶嘉莹;5.2拓展阅读。

………………………………………………………………………………………………………………………章节测验及答案迦陵咏荷(一)1【单选题】叶嘉莹的《咏莲》写于(C1940年)夏。

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之美
本节重点:中国诗歌讲究声调,词的概念,温庭筠的《菩萨蛮》,王国维的《蝶恋花》,石声汉的《清平乐》。
8、刘永生,清诗选,1997年05月第1版。
相关讲座:
1、清词的传承与开拓,张宏生,南京大学
2、宋词经典,刘扬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3、南宋江湖诗派的晚唐诗风,张宏生,南京大学
4、宋词与宋代文化——苏轼“以诗为词”辨,施议对,澳门大学
5、诗词鉴赏的三个层次,陈建森,华南师范大学
6、唐宋诗词与现代人生,莫砺锋,南京大学
二、长调
本节重点:长调以后写成好的词与不好的词的比较。
第四节小令至长调
本节重点:从小令到长调对词表达的影响,长调的特点,长调下的好坏词分析。
第四讲咏荷诗词
本节重点:解析咏荷诗词,荷的品行及能寄托的情感。
第五讲中华诗词之特美
第一节概述
一、中国语言文学的特质
本节重点:中国语言文字的独体单音特质。
二、诗
本节重点:诗的概念及诗的内容,诗歌平仄的音调,破音字。
中华诗词之美
开课单位
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课程编号
01010052
中文名称
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
叶嘉莹
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中华诗词滥觞于先秦,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中华诗词美之所在,诗词是中华数千年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中华诗词之美》这一课程从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讲起,共有五部分: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南唐冯李词对花间温韦词的拓展;王国维《人间词话》问世百年的词学反思;咏荷诗词;中华诗词之特美。南开大学知名教授叶嘉莹以独特的视角向你展示这一世界文学艺术的奇葩。

中国古诗之美

中国古诗之美

中国古诗之美中国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

它以简洁、优美、深奥的诗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智慧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诗之美的具体体现:1. 简洁之美:古诗的语言极其精炼,往往用寥寥数语就能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仅仅十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壮丽、苍凉的大漠风光。

2. 韵律之美:古诗讲究押韵和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如李白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给人以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3. 意境之美:古诗往往通过描绘景物、人物、情感等,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使读者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细雨滋润万物的场景,意境清新,让人回味无穷。

4. 哲理之美:许多古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首诗借月之圆缺喻人之悲欢,传达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5. 情感之美:古诗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既有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有悠远深沉的思乡之情。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总之,中国古诗之美丰富多彩,既体现在语言、形式、意境等方面,也体现在其传达的情感和哲理上。

这些美的元素使得古诗成为了一部跨越时空的心灵画卷,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中华诗词之特美(一)

中华诗词之特美(一)已完成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节”其实应该读成三声。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中国语言文字的特质不包括:∙A、平仄∙B、破读∙C、单音四声∙D、独体单音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C3对偶形式的存在得益于中国文字的哪种特质?()∙A、意象多元∙B、声音多元∙C、内涵丰富∙D、独体单音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古汉语的四声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是完全一致的,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所著的诗歌评论专著是:∙A、《典论》∙B、《文赋》∙C、《诗品》∙D、《文心雕龙》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诗言志辨》的作者是谁?∙A、郭沫若∙B、曹禺∙C、朱自清∙D、徐志摩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7中国语言文字中的破音字指的是同时可以有很多读音的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盍各言而志”语出自()。

∙A、孟子∙B、孔子∙C、庄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的《文赋》中的词句。

∙A、陆少游∙B、柳永∙C、陆机∙D、李清照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0英语中的“花”--“flower”包含()个声音。

∙A、2∙B、1∙C、4∙D、3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中的“白”指的是李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关于“独体单音”,理解错误的是:∙A、独体字∙B、单音节∙C、一字一个位置∙D、一个音节一个汉字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3“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古诗词华语之美

古诗词华语之美

古诗词华语之美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古诗词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思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索古诗词所展示的华语之美。

1. 唐诗盛世,华语绽放在唐朝这个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大批优秀的古诗涌现出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遗产。

这些唐诗以其华语之美成为后世所推崇和传颂的经典。

我们选取几首代表性的唐诗,一同品味其中的华语之美。

1.1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王之涣的《春晓》以浅婉的语言、真实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早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春天的醒来,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美好的想象。

凭借着对生命力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悟,让人感受到了华语之美。

1.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以其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境而被普遍传诵。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在静谧的夜晚,眺望明亮的月光时产生的思乡之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内心体验。

这种以物写人,以景象描绘内心状况的手法,使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明月得以体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华语之美。

2. 唐宋词,华语的艺术瑰宝在唐朝之后的宋朝,词作成为主要的文学体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呈现出华语的婉约和细腻。

宋词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被誉为华语的艺术瑰宝。

以下是几首代表性的宋词,让我们一同体味其中的华语之美。

2.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其豪放的气势、深沉的哲理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灵。

词中通过对明月和天地人事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的壮志豪情以及对天地之间变幻无常的把握。

中华诗词之特美()

中华诗词之特美()

中华诗词之特美(三)已完成1陶渊明的《饮酒》运用了“比”的写作手法,是一首很好的比体诗。

我的答案:√2陶渊明《饮酒》中的“鸟”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A、咏物∙B、明喻∙C、举隅∙D、自比我的答案:D3下列选项中,运用了“兴”的写作手法的作品是()。

∙A、陶渊明《饮酒》∙B、《硕人》∙C、李商隐《西溪》∙D、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我的答案:D4“因值孤生松”的“值”的意思是:∙A、价值∙B、值得∙C、值班∙D、遇到我的答案:D5陶渊明生于平民家庭,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本分,毅然选择“躬耕”,过平淡安宁的生活。

我的答案:√6在古诗中,形象(the image)情意(feeling)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答案:√7杜甫曾经沦陷在长安叛军之中,与亲友隔绝,在这期间,杜甫写出了诸多优秀诗篇。

我的答案:√8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了诗的哪种表现手法:∙A、赋∙B、比∙C、兴∙D、喻我的答案:C9“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执政时期?∙A、唐肃宗李亨∙B、唐睿宗李旦∙C、唐中宗李显∙D、唐玄宗李隆基我的答案:D10陶渊明《饮酒》“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两句中的“值”的意思是()。

∙A、价值、价钱∙B、物价相当∙C、遇到∙D、轮到我的答案:C11李商隐《西溪》采用了哪种引发感发的叙写方式?∙A、起兴∙B、比喻∙C、象征∙D、寓托我的答案:A12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我的答案:√13一般来说,情感志毅是抽象的,外界的万物是形象的。

我的答案:√14“栖栖失群鸟”之“栖栖”出自《论语》。

我的答案:×。

中国诗词的美

中国诗词的美

中国诗词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1. 意境美:中国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意象的组合
和构建,创造出独特的审美空间。

诗词中的意境可以是阳刚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的壮丽景象,也
可以是阴柔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描绘的清新脱俗。

2. 语言美:中国诗词的语言精炼、生动、传神,富有表
现力。

通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独特的
语言风格,诗词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3. 形式美:中国诗词具有独特的形式美。

从句式、韵律、平仄等方面来看,诗词具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要求,这种形
式美使得诗词在朗读和吟诵时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4. 含蓄与朦胧:中国诗词强调含蓄和朦胧,通过暗示和
隐喻等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种含蓄和朦胧使得诗词更加耐人寻味,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5. 历史与文化:中国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
史故事、文化传统、人生哲理等元素,这些元素使得诗词具
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诗词的美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含蓄与朦胧以及历史与文化等。

这些元素共同
构成了中国诗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之美

中华诗词之美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从古至今,中华诗词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也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诗词之美,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一、中华诗词的起源和发展中华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古代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长期演化中,古代人民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善的文化体系。

而中华诗词则是这一文化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

最早的中国史书《史记》中就有大量的诗歌创作典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汉代的《诗经》更是中华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社会的审美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诗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风格。

唐代是中国诗词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等,他们的作品成为后世诗人学习借鉴的范本。

宋代则是中国诗词创作技巧和理论探索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诗词理论著作。

明清时期,诗词创作态势不断发展,形成了文人诗派、骈文、格律诗等不同的创作流派。

二、中华诗词的表现形式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一般而言,中华诗词的格式是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字数要求较为严格。

通过有限的字数,诗人要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中华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象征、比喻、夸张等,这些手法使得诗词更富有诗意和韵味。

三、中华诗词的意境和艺术表达中华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欣赏者。

其中,山水诗是中国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流派,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

而田园诗则常常表现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追求,一派田园牧歌的意境。

此外,爱情诗、边塞诗等也是中国诗词中的经典流派,通过对人情世故、历史事件的反映,表现出了情感的细腻和生活的曲折。

这些不同的意境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得中华诗词成为了记录时代风貌和人民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诗词之特美(三)已完成
1
陶渊明的《饮酒》运用了“比”的写作手法,是一首很好的比体诗。

我的答案:√
2
陶渊明《饮酒》中的“鸟”运用了()的写作手法。

•A、
•B、
•C、
•D、
我的答案:D
3
下列选项中,运用了“兴”的写作手法的作品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4
“因值孤生松”的“值”的意思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5
陶渊明生于平民家庭,功成名就之后不忘本分,毅然选择“躬耕”,过平淡安宁的生活。

我的答案:√
6
在古诗中,形象(the image)情意(feeling)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答案:√
7
杜甫曾经沦陷在长安叛军之中,与亲友隔绝,在这期间,杜甫写出了诸多优秀诗篇。

我的答案:√
8
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采用了诗的哪种表现手法:
•A、
•B、
•C、
•D、
我的答案:C
9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执政时期
•A、
•B、
•C、
•D、
我的答案:D
10
陶渊明《饮酒》“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两句中的“值”的意思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11
李商隐《西溪》采用了哪种引发感发的叙写方式
•A、
•B、
•C、
•D、
我的答案:A
12
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我的答案:√
13
一般来说,情感志毅是抽象的,外界的万物是形象的。

我的答案:√
14
“栖栖失群鸟”之“栖栖”出自《论语》。

我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