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字词语句复习资料和练习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字词句子练习及答案

【21】【陈涉世家】一.字词翻译:尝()辍()怅()燕雀()鸿鹄()次()会()二.句子翻译:燕雀安知鸿鹄之至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1】【陈涉世家】一.字词翻译:度.已失期()失期()今亡.亦死()等.死()以数.谏故()举大计()死国()二.句子翻译: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此教我先威众耳。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1】【陈涉世家】一.字词翻译:楚人怜.之()诈()念.鬼()为天下唱.()王()怪()又间.令吴广()二.句子翻译: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21】【陈涉世家】一.字词翻译:指意()威众()狐鸣()次所()篝()指目()素()二.句子翻译:数日,号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将军身被坚执锐。
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21】【陈涉世家】一.字词翻译:忿恚()藉第()并.杀两尉()受命()从民欲.也()豪杰()被.坚执锐..()()()二.句子翻译: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天下苦秦久矣。
【22】【唐雎不辱使命】一.字词翻译:易()其许.寡人()虽然()愿终.守之()故不错.意()请广.于君()岂.直()二.句子翻译: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2】【唐雎不辱使命】一.字词翻译:怫然()闻()布衣()冠()跣()抢()耳()二.句子翻译: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虽千里之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22】【唐雎不辱使命】一.字词翻译:庸夫()缟素()今日是.也()色挠.()谢()寡人谕.矣()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二.句子翻译: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唐睢不辱使命》重点字词句练习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一、读音唐雎.()怫.然()韩傀.()免冠徒跣.()缟.素()庸夫..()色挠.()以头抢.地()休祲.()寡人谕.()二、古今异义虽然:古今是:古今易:古今谢:古今三、重点词语:1、加惠:2、长者:3、错意:4、休祲:5、挠6、长跪:7、免冠徒跣: 8、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9、唐雎不辱使命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11、长跪而谢之12、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13、岂直五百里哉1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15、否,非若是也四、词类活用1、广:2、轻:3、缟素:五、基础题: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这部书是西汉末年______根据__________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_________篇。
2、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加横线的一句,其言外之意是什么六、选择题1、对本文内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秦王“以小易大”交换土地,实际上要安陵君献地投降的花言巧语,安陵君委婉地加以拒绝。
B.唐雎临危受命使秦,秦王把他当作长者看待,并告诉他不要轻视秦王。
C.面对秦王要杀自己的威胁,唐雎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不惜以死与秦王相拼。
D.唐雎在秦王面前举了三个“士之怒”的例子,表明他不畏牺牲的决心。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秦王不说。
B.故不错意也。
C.寡人谕矣。
D.仓鹰击于殿上七、加横线的词义比较。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君为长者。
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2、唐雎对曰:“非若是也。
”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夫专诸之吃刺王僚也。
长跪而谢之曰。
4、提剑而起。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也。
答案:一、jū fú guī xi?n g?o yōng fú náo qiāng jìn yù二、虽然:古——即使这样 / 今——表转折是:古——这样 / 今——表判断易:古——交换 / 今——容易谢:古——道歉,谢罪 / 今——感谢三、1、给予恩惠 /2、忠厚长者 /3、置意 / 4、休:吉祥.祲:不吉祥,吉凶的征兆 / 5、屈服6、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意为直身而跪7、摘掉帽子,光着头 8、很;即使这样 9、辱没、辜负 10、违抗、轻视11、道歉 12、听众 13、难道,只是 14、曾经 15、象这样四、1、形容词做动词扩大 2、形容词做动词轻视 3、名词作动词穿孝服五、1、《战国策》/ 刘向 / 战国时事 / 33 / 2、要打,你安陵早就灭亡了。
《唐雎不辱使命》字词语句复习资料和练习.docx

v1.0可编辑可修改唐雎不辱使命重点字词:秦王使(派)人(告,⋯ )安陵君曰:“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安陵国,安陵君其(加气)(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予)惠(恩惠),以(用)大易小,甚(很、十分)善;(然)然(),受地于(从)先王,愿(愿意)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高)。
安陵君因(于是)使(派)唐雎使(出使)于(到)秦。
秦王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什么)也且(况且)秦亡魏,而君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把)君(当作)者,故(所以)不(通“措”,放置)意(意)也。
今吾以(用)十倍之地,广(充)于君,而君逆(背)寡人者,()寡人与(句尾气)”唐雎曰:“否,非(不)若(像)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即使)千里不敢易也,(道)直(只,)五百里哉”秦王怫然(盛怒的子)怒,唐雎曰:“公亦(曾)(听)天子之怒乎”唐雎(回答)曰:“臣未也。
”秦王曰:“天子之(主之,不)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布衣(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摘掉)冠(帽子)徒(光着)跣(光脚),以(把)(撞)地耳(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有才能有胆的人)之怒也。
夫(句首,不)之(主之,不)刺王僚也,彗星月;政之刺傀也,白虹(冲)日;要离之刺忌也,(通“ ” ,青白色)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心里)怒未(作),休(吉祥)祲(不祥)降(降示,)于(在)天,与臣而将四(成四个人)矣。
若(如果)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素(白色的品,里指穿服),今日是()也。
”挺而起。
秦王色(色)(屈服),跪而(道歉)之曰:“先生坐!何(怎么)至于(到)此!寡人(明白,懂得)矣:夫、魏亡,而安陵以(凭借)五十之地存者,徒(只)以(因)有先生也。
”参考译文:秦王派人告安陵君:“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我!”安陵君:“大王予恩惠,用大的小的,很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我愿意生守它,不敢交!”秦王不高。
《唐雎不辱使命》课后题及文言复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 ⑴以大易小。( 用 ) ⑵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 ⑶以君为长者。( 把 ) ⑷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凭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注意比较它们的词义。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派 )
使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出使
秦王不悦( 高兴 ) 说 请说之( 解释 )
)
高可二黍许( 上下 ) 许 安陵君其许寡人( 答应 )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 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其许寡人! • 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 弗敢易! •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 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 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 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 可要答应我呀! •易:交换。
《唐雎不辱使命》 课后题及文言复习
(192页)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 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 来。
2.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 守之,弗敢易!
• 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 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 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 交换。 • 虽然:既便如此。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 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 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 先生啊! •徒:只。
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 (“说”通“悦”,高 兴。) ②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 安放。)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重点字词+重点问题+中考试题

22、唐雎不辱(辱没)使(出使)命《战国策》刘向标有※的是重点1、秦王使(派)人谓(告诉、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许(答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给予恩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即使这样),受地于(从)先王,愿(希望)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因此)使(派遣)唐雎使(岀使)于(到)秦。
3个使”的意思要分清(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我想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2、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把)君为(当作)者,故不错意(置意,通措”)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扩充)于君,而君逆(违背)寡人者,轻(轻视)寡人与(疑问语气助词)?”唐雎对曰:否,非若(像)是(这样)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即使)千里不敢易也,岂(何况)直(只,仅仅)五百里哉?”(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但是安陵君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3、秦王怫然(盛怒的样子)怒,谓(对……说)唐雎曰:“公(先生)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使……倒下)尸百万,流(使……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摘掉)冠徒(光着)跣,以头抢(撞)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练习题

《唐雎不辱使命》归纳一、文学常识《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等十二策。
二、为加点字注音错.意()怫.然()徒跣.()抢.地()休祲.()缟.素()色挠.()谕.()韩傀.()三、通假字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四、一词多义徒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虽虽然,受地语先王()虽千里不敢易也()然虽然,受地于先王()秦王怫然怒()使使人谓安陵君()使唐雎使于秦( )怒秦王怫然怒()怀怒未发()以以大易小()徒以有先生也()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夫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五、古今异义词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今:2、徒.以有先生也古:今:3、休.祲降于天古:今:4、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古:今:5、长跪而谢.之曰古:今:6、否,非若是.也。
古:今:六、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2、轻.寡人与3、天下缟素..七、句子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5、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6、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7、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8、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八、问答题1、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采取的是什么手段?2、唐雎使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3、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请谈谈你的看法.4、请说说下面几句话的言外之意.(1)且秦灭韩亡魏(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3)与臣而将四矣.5、文中写道:“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你认为作为一代枭雄的秦始皇真的会作出这样的举动吗?。
【期考复习】唐雎不辱使命重点注释+句子翻译+中考题

1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胸怀愤怒尚未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预示吉 凶的征兆。 18.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 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 词”。(2分)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我将发怒, 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11.下面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 “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B.第③段中的人物对话写出唐雎以“士之怒”反 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C.第④段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原因是 秦王怕出现“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的局面。 D.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 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7、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译: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 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 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 是这个时候。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挠:屈服 谢:道歉 译: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9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徒以有先生也。 译: 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 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威胁
害怕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虽然,受地于先王(即使这样) B.秦王不悦(高兴) C.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派 )( 使者 )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10.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B ) (A项 表疑问,呢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表判断,不译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以君为长者 B(当作、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C.轻寡人与 C项 疑问语气助词 /和、跟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D.休祲降于天 D项 从 相与步于中庭 在
《唐雎不辱使命》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不辱使命,意思是没有辜负出使任务。
辱,辱没、辜负。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②【秦王】指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
④【易】交换。
⑤【其】表示祈使语气。
⑥【加惠】给予恩惠。
⑦【错意】在意。
错,同“措”。
⑧【请广于君】意思是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广,增广、扩充。
⑨【岂直】何况只是。
⑩【怫然】愤怒的样子。
⑪【公】对人的敬称。
⑫【伏尸】横尸在地。
⑪【布衣】平民。
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⑫【免冠徒跣】摘下帽子,光着脚。
徒,裸露。
跣,赤脚。
⑬【抢】碰,撞。
⑭【士】这里指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⑮【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时,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⑯【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时,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⑰【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扑到宫殿上。
⑱【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
休祲,吉凶的征兆。
这里偏指凶兆。
休,吉祥。
祲,不祥。
⑲【与臣而将四矣】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
⑳【缟素】白色丧服。
这里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㉑【挺】拔。
㉒【色挠】神色变得沮丧。
挠,屈服。
㉓【长脆而谢之】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㉔【谕】明白,懂得。
㉕【徒】只,仅仅。
二、重点句子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翻译: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翻译: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翻译:安陵君于是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翻译: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雎不辱使命
重点字词:
秦王使(派)人谓(告诉,对…说)安陵君曰:“寡人欲以(用)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国,安陵君其(加强语气)许(答应)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给予)惠(恩惠),以(用)大易小,甚(很、十分)善;虽(虽然)然(这样),受地于(从)先王,愿(愿意)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高兴)。
安陵君因(于是)使(派)唐雎使(出使)于(到)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为什么)也且(况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凭借)五十里之地存者,以(把)君为(当作)长者,故(所以)不错(通“措”,放置)意(意图)也。
今吾以(用)十倍之地,请广(扩充)于君,而君逆(违背)寡人者,轻(轻视)寡人与(句尾语气词)”唐雎对曰:“否,非(不)若(像)是(这样)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即使)千里不敢易也,岂(难道)直(只,仅仅)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盛怒的样子)怒,谓唐雎曰:“公亦尝(曾经)闻(听说)天子之怒乎”唐雎对(回答)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主谓之间,不译)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平民)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摘掉)冠(帽子)徒(光着)跣(光脚),以(把)头抢(撞)地耳(罢了)。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之怒也。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专诸之(主谓之间,不译)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冲)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通“苍”,青白色)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心里)怒未发(发作),休(吉祥)祲(不祥)降(降示,显现)于(在)天,与臣而将四(成为四个人)矣。
若(如果)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今日是(这样)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脸色)挠(屈服),长跪而谢(道歉)之曰:“先生坐!何(怎么)至于(到)此!寡人谕(明白,懂得)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凭借)五十之地存者,徒(只)以(因为)有先生也。
”
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告诉安陵君说:“我想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我愿意终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我的,为什么呢况且秦国已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了下来,那是因为我把他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他却违背了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像您说的这样。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土地来守护它,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了吗”
~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不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要死掉上百万的人,血流千里远。
”唐雎说:“大王您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胆识有才能的人,他们心中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他们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我一定发怒的话,那么会倒下两个人的尸体,血流五步远,天下人都要穿上丧服,今天就是这样的日子。
”唐雎拔出剑站了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事情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生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
自我检测
一.字词解释:
使人谓.安陵君其许.寡人大王加惠
..虽.然受地于.先王以.大易小愿.终守之因.使唐雎使.于秦且.秦灭韩亡魏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
故不错意
..也..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君逆.寡人非若是
虽.千里不敢易岂直
..以.头抢.地
..怒免冠徒跣
..五百里秦王怫然
耳.
非士.之怒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休祲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
[.
若.士必怒天下缟素
..长跪而谢.
..今日是.也秦王色挠
之
何至
..有先生
..于此寡人谕.矣徒以
二.语句翻译:
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7.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三.课文理解:
1.试概括唐雎和秦王两个人物形象。
2.唐雎和秦王的交锋有几个回合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