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课件
《GNSS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星座
5GEO+5IGSO+4MEO (区域服务)
5GEO+3IGSO+27MEO (全球服务)
信号(实际发射)
主要是北斗系统第二阶段信号
主要是北斗系统第三阶段信号
25
信号特征
北斗系统第二阶段信号
信号
B1(I) B1(Q) B2(I) B2(Q)
B37.14 1268.52
▪ 地点:美国克罗拉多州法尔孔空军基地。
▪ 跟踪站(5个)
▪ 作用:接收卫星数据,采集气象信息,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主控站。 ▪ 地点:夏威夷
▪ 注入站(3个)
▪ 作用:将导航电文注入GPS卫星。 ▪ 地点:阿松森群岛(大西洋)、迪戈加西亚(印度洋)和卡瓦加兰(太平
洋)。
1.3.3 GPS的系统组成— 用户设备部分
Galileo工作星 卫星) Galileo卫星组成的;这30
座
颗卫星均匀分布在3个轨道上, Galileo卫星的轨道高度是
23616km,轨道倾角为560。2005年
12月28日,发射了第一颗带激光
后向反射镜阵列(又称为激光反射
器)的试验卫星GIOVE-A 为了保
持Galileo卫星的现用频段,欧盟
38
GLONASS现代化的发展计划
② 2010年12月开始研发第三代 GLONASS导航卫星,称之为GLONASS-K 卫星(如图5所示);该新型卫星上拟 增设第三个导航定位信号;并将 GLONASS-K卫星的设计工作寿命增长 为10年。该种卫星是一颗基于非加压 平台建造的全新小型卫星,较之以前 所有的GLONASS卫星更加轻便,以致 发射成本较低廉。GLONASS-K卫星拟 增设的第三个导航定位信号的载波频 率为:1201.74~1208.51MHz。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原理及其应用具有全球导航定位能力的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英文全称为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n,简称为GNSS。
目前已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正在发展研究的有欧盟的GALILEO 系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众多卫星导航系统之一,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n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n 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 的简称。
它的含义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
GPS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因此,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物探测量工作中广泛普及及应用。
对于物理点的放样已经不再仅仅是采用测角和量距,而是借助GPS导航卫星信号来确定地面点的准确位置。
1973年12月,美国国防部在总结了NNSS系统的优劣之后,批准美国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一一NAVSTAR GPS,即为目前的“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通常称之为全球定位系统,简称为GPS系统。
GPS系统的全部投资为300亿美元。
自1974年以来,系统的建立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研制和生产实验等三个阶段,是继阿波罗计划、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又一个庞大的空间计划。
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实验卫星发射成功。
1989年2月1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宣告GPS系统进入了营运阶段。
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1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探究一
探究二
拓展延伸全球定位系统的优势
优势 全能性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 实时性 含 义 不管是陆地上,还是海洋上,是航空活动还是航天活 动(低轨航天器),都可以使用 GPS 进行定位、导航 GPS 所服务和覆盖的空间范围,遍及地球上的每一 个角落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气象、气候条件下,都能提供服务 GPS 能够连续不断地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GPS 提供的信息是瞬时的、同步的
一、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图 1.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 的系统。 2.GPS空间部分由分布在距地面20 200千米的6个轨道面上的24 颗卫星(其中3颗备用)组成。这些卫星不间断地发送各自与定位相 关的参数和时间信息。 3.图中A表示地面监控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控制卫星上的各种 设备是否正常工作,以及卫星是否沿预定轨道运行。
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军事领域:给航行中的军舰、飞机及导弹提供定位和导航信息。 2.测量: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 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存储等优势。 3.交通:对车辆进行跟踪、调度管理,节省成本。 4.救援:提高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的反应效率,在恶劣场 所对失踪人员有效搜寻、救援。
探究一
探究二
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主题活动 唐僧师徒往西天取经,跋山涉水整整一天,还是前不着村后不着 店,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唐僧欲派悟空前去打探附近有没有寺庙, 不料八戒拿出GPS手机,找到了最近、最安全的路线……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你知道什么是GPS吗?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提示:GPS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某点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 它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2)GPS的特点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功能? 提示:GPS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主 要功能有定位、导航、测量、显示时间和速度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共58张PPT)

❖ 勘探矿产资源,调
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是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 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矿产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 人们只需要分析 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 遥感图像就可以
资源 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 划定蕴藏矿产的
术“发现”矿产
大致区域
生物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 或图像处理技术,
❖ 本示意图形象地表达了遥感的工作过 程。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遥感平台上的传 感器,使用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接收地 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 像胶片或数据磁带的形式记录下来,传送 到地面接收站,经过技术处理后,进行解 译与分析,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 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等。
[背景知识]
近地遥感
距地面高度在几 十米以内的遥感
用于城市遥感、 海面污染监测、 森林火灾监测
等中、高分辨
率的遥感活动
[方法技巧 ] 遥感探测与传感器运载工 具飞行高度的关系
❖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 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 大。一般说来,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 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 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反之 亦然。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对地物的分 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 的性能有关。
❖例 4 1987 年 8 月,我国返回卫
星上搭载水稻种子,返回后经地
面种植,培育出的水稻穗多粒大。
亩产达 600 kg ,最高达 750
kg ,蛋白质含量增加 8 %一 20
% ,生长期平均缩短 10 天。水
稻的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 D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遥感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ppt课件

6.军事测绘
军事上为了减少飞机、潜艇的导航误差和提高远程武器命中精度,必须进行精确的大地测 量,以建立全球统一坐标系统和测制目标地区的地形图。利用常规大地测量手段难以适应 这种需要,而航天遥感技术则可为全球定位和测制地图提供可靠保证。测地卫星装有光信 标灯、激光发射器和雷达测高仪等遥感器,能测定地面点坐标和地球形体等参数。
LOGO
汇报人:宋富冉 小组成员:赵墨然 宋富冉 黄优萍 谢玉巧 伯秀秀
1 整体内容涵盖
什么是遥感
遥感应用领域
遥感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设想
Page 2
1 2 3 4
LOGO
1.什么是遥感
遥感,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简单理解为遥远的感知,泛指一切无接触的 远距离的探测;从现代技术层面来看,“遥感”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 遥感技术是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而通过远距离探测或感知其性质 状态和变化规律的综合技术。最早使用“遥感”一词的是美国海军局研究局 的艾弗林.普鲁伊特(Evelyn.L.Pruitt,1960)。
LOGO
2.导弹预警
当导弹发射时,火箭发动机喷焰辐射出很强的红外线。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或大椭圆轨 道上的预警卫星,借助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和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和高分辨率电视摄像 机,90秒钟就能发现目标并自动报警。预警卫星还配备有核爆炸探测装置,在和平时期 可用于核查大气层中的核试验,在核战争时期可用于评估核武器攻击效果。
Page 3
LOGO
LOGO
2.遥感发展历程
萌芽时期
无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608-1838): 1608年汉斯·李波尔赛制造了世界第一架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放大三倍的科学望远镜并首次观测月球 1794年气球首次升空侦察 为观测远距离目标开辟了先河,但望远镜观测不能把观测到的事物用图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有记录地面遥感阶段(1839-1857): 1839年达盖尔(Daguarre)发表了他和尼普斯(Niepce)拍摄的照片,第一次成功将拍摄事 物记录在胶片上 1849年法国人艾米·劳塞达特(Aime Laussedat)制定了摄影测量计划,成为有目的有记录 的地面遥感发展阶段的标志。
工程测量课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简介

➢ 卫星位置、卫星钟差从卫星导航电文中获得
➢ 对流层延迟采用经验模型计算
➢ 电离层延迟采用经验模型计算或双频方法消除
➢ 忽略卫星钟差残余误差等误差的影响
只有天线(待测点)坐标、接收机钟误差四个未知数
1
(
X
i S
X )2
(YSi
Y )2
(ZSi
Z)2 2
ctr
i
I
cts
6. GNSS定位基本方法-1伪距单点(绝对)定位
1 +tP 2 +tP 3 +tP 4 +tP
( X1 X P )2 (Y1 YP )2 (Z1 ZP )2
( X 2 X P )2 (Y2 YP )2 (Z2 ZP )2
( X 3 X P )2 (Y3 YP )2 (Z3 ZP )2
( X 4 X P )2 (Y4 YP )2 (Z4 ZP )2
4.2 GNSS接收机分类
(1)按用途 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型接收机、姿态测量型等
(2)按系统类型 单系统接收机、多系统接收机
能同时接收GPS、GLONASS、BDS、GALILEO等卫星信号的接收机,简称为GNSS卫星 定位接收机。
优越性: 增加接收卫星数 提高效率 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
服务五大功能。
1.概述- 1卫星导航系统的现状
(4)GALILEO系统 欧盟欧盟通过欧洲空间局和欧洲导航卫星系统管理局建造, 2005年开始研制,正在建设中 基于GALILEO地球参考框架(GTRF),与最新的ITRF保持在3cm(2sigma)以内。
1.概述-2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1.2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4. GNSS接收机-1GNSS接收机构成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_课件

(1)在遥感彩色红外线图片上能把健康的和受病害的松树区分开来,
其原理是( )
A.健康松树的反射率在任何波段都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B.健康的松树在 0.4~0.76 微米波长范围内反射率高于有病害的松树
C.在波长 0.8~1.4 微米范围内有病害松树的反射率明显低于健康的松
树,病害越重,此波段反射率越低
D.在波长大于 1.6 微米时,健康松树的反射率高于有病害松树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1.领域:包括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 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领域。
2.作用: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 3.前景:趋于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三、学看遥感影像
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
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叫判读标志。
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起到重大作用。随着遥感应用向广度和深
度发展,遥感探测将更趋向于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答案:A
人造地球卫星已经被广泛用于气象预报、资源调查等方面。按实际需 要,可选用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对地表进行大范围探测,还可将数据通过计 算机处理后得到平面图。读部分地物反射光谱图,完成第 2~3 题。
结合材料探究:
(1)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中的传感器,使用光 学仪器或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 或数据磁带的形式记录下来,或运用无线同步数字化传输技术,传送到地 面接收站,经过技术处理后,进行解译与分析,并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最终 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等。
2.地物能反射电磁波的这种特征可直接应用于( ) A.航空遥感技术 B.信息高速公路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3.有关图中地物反射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雪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红外线区 B.沙漠反射率最强的波段是可见光区 C.湿地所有波段的反射率都低于 5% D.小麦的反射率最高部分集中在紫外线区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课件湘教版必修

3.析信号 信号强弱:数字表示被接收到信号的卫星编号,在显示屏下部 的黑框条图中,黑条越高,表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越强,如果 没有框条,则表示还未收到卫星信号。
4.GPS 手持机的使用方法 (1)首先熟悉并学会使用 GPS 功能键。各功能键如上图所示,定 位时,选择室外无障碍物的地点,以确保能够同时接收到的卫 星数量不低于 4 颗。 (2)按【开机键】以后,便显示(收星)界面,如图所示。 (3)收到卫星信号后,将显示屏中的界面切换至(数据查询)界面, 如图所示,即可了解相关内容。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学习目标
明目标、知重点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了解其工作原理。
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
了解 GPS 接收机的主要种类及其主要用途。 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一、全球定位系统
1.概念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_____三__维__导__航____与_定__位____ 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A.GPS 和 RS
B.GPS 和 GIS
C.RS 和 GIS
D.数字地球技术
3.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来确定板块边界
B.无法反映生长边界的地壳运动特点
C.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是均匀的
D.箭头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
①工作卫星获取信息
②监控站
③主控站计算和改正参数 ④注入站
⑤空间卫星
⑥GPS 接收机接收信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①
C.③—④—⑤—⑥—①—②
D.④—⑤—⑥—①—②—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草地
C.红砂岩
D.松林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遥感波谱图的判读。第(1)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物体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不同, 当我们要从遥感影像图中获取该要素的分布范围时, 只需要使用其反射率最大的波段的影像图就行了。读 图是要将上下两图的波长范围进行对比,确定出上图 中各种光的分布范围,可见光是波长为0.4~0.76微 米波段,故对比上图可见光的波段,反射率最高的是 红砂岩。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7:02:38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52021/3/52021/3/5M ar-215- 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5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解析】本题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是利用一定 的设备对远距离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一种技术,所以通 过此技术可以获取卫星云图。C、D选项涉及具体定 位,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GPS);B项涉及地理数 据库的建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信息技术是( B )
A.遥感技术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无人机监控技术
【解析】第(2)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海 上进行往返路线导航,只能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中的一种。
【2—2】(山东青岛2013届高三模拟试题)2011年3月
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发生在西太平洋海域的里氏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课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锦囊】 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
【考点1】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1】(2012·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 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 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A )
【考点3】 遥感影像图片的判读方法
【3—1】(河北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一调)一种物质自 身所产生的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 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 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 图回答问题。
(1)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最大的是( C )
A.泥浆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3月5日星期 五2021/3/52021/3/52021/3/5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3月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
源深度约10公里。据此完成问题。
地震导致这里的海底向东南方向移动了24米,海底 高度增加了3米。观测本次地壳变动主要利用的地理
信息技术手段是( B )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数字地球
【解析】本题考查GPS的运用。地震导致海底发生 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移动,涉及具体的定位,这些能 用全球定位系统来解决。
(2)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其反射率不同,反射和辐射
的波长也不同,要了解下垫面的状况,我们可以利用
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解析】第(2)题,遥感技术即利用地面物体发出或 反射的电磁波的波长的差异而辨别地物。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1)钓鱼岛附近海域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 )
A.生物资源
B.煤炭资源
C.森林资源
D.铁矿资源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自然资源及GPS技术等知识。 第(1)题,首先排除C项,钓鱼岛附近为海域,煤炭和 铁矿不适合大规模海上开采,所以在A、B、D三个选 项中优选(海洋)生物资源。
(2)为我国船只往返钓鱼岛提供有效导航服务的地理
(2)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A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2)题,遥感不能跟踪产品流向。
【考点2】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领域 【2—1】(江苏宿迁市2013届高三一模)下图为钓鱼岛 及其附属岛屿位置图,读图回答问题。
【1—2】(广东省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图表 示2004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 成(1)~(2)题。
(1)与2004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 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解析】本组试题考查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的 原因及信息获取方法。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到2010年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增加较多,从四个选项 中很容易得出是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瓜类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市场 是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