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分析测定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采样密度阳明山地区以中低山—丘陵为主,雨水充沛,河沟极为发育,大部分地区水流速度中等,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密度定为4~5点/ km2,在1:20万区化浓集中心地带、多元素异常复合部位或矿点分布较集中的地带,采样密度可适当增加,以每小格(0.25km2)不超过2个采样点为原则。
2、采样物质与采样部位本次调查的采样物质以淤泥和粉砂为主,粒度要求取-0.216mm(≤60目)筛孔粒径的物质。
为减少测区内元素的跳动,采样物质要尽量保持一致,要避免采集表层物质,以减少有机物质及铁锰类物质的影响。
样品装入布样袋后,应用手缓慢挤干,以避免某些元素以溶液形式相互渗透造成样品的污染。
过筛后的样品重量应保证不少于120克。
水系沉积物采样部位应选择在河流底部或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之处,在间歇性水流地区或很少水流的干河道或沟谷中应主要在其底部采样。
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要选择在水流变缓处,转石后或河道拐弯的内侧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之处采样。
如果采样小格中实无水系,则可在较小的干沟底部采样。
为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应在采样点水系上下20~30m范围内进行多点取样,然后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样品。
3、采样点的布置与定点水系沉积物测量野外采样点位采用GPS与1:5万地形图结合确定。
先在地形图上将工作范围框出,然后在工作区范围内将整数公里网加密成长宽都为0.5km的方格网。
以四个小方格作为一个大格(1km2),为便于资料整理和数据处理,大格编号顺序按一个1∶5万图幅为一个单元,单元号冠于大格编号的千位,每幅1∶5万图幅的大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
每个大格的四个小格编号顺序自左而右自上而下标为a、b、c、d,每个小格中采集的第一个样品为1,第二个样品标为2(如1001a1),每个采样点根据其所处的位置按上述规定进行编号。
采样点位预先按设计采样点位布置在地形图上,在野外采样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并将实际采样位置标注在图上。
沉积物分析测定

上覆水分析测定
上覆水营养盐测定
总氮、总磷-------过硫酸钾氧化法
铵态氮-----------次溴酸盐氧化法
硝态氮---------- 锌铬还原比色法
亚硝态氮---------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活性磷-----------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沉积物分析测定
沉积物营养盐测定
总氮、总磷-----消解分析法[1]
[1] 郑瑞芝,陈然等.沉积物总氮总磷同时消解分析方法[J].海洋通报,2009.28(4):97-101.
硝态氮、亚硝态氮、铵态氮---------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HJ634-2012)
活性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植物分析测定
植物总氮的测定(H2SO4- H2O2消煮法)[3]
植物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3]
[3]吕伟仙、葛滢等.植物中硝态氮、氨态氮、总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4 (2),204-206.
植物总磷测定---H2SO4- H2O2消煮,奈氏比色法。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根据调查区的地球化学景观特征,野外工作方法主要依据《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011―1991,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技术要点:①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取样密度为4-5个点/km2,采样物质为基本代表基岩成份的较粗粒级岩屑物质,截取–10目―+60目粒级段;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样品采自残坡积层,采样深度视残坡积层发育程度而定。
调查区采样物质以水系沉积物样品为主,局部山顶和山坡水系不发育地段以岩屑样品代替。
i.采样布局原则①采样布局以合理为原则并兼顾均匀性。
②水系沉积物样品主要布设于一级水系和二级水系上,以及三级水系的上游。
③平均采样密度确定为4-5个点/km2。
ii.样品采集①采样点的布设使用1∶5万地形图为工作手图,以1km2的方格为采样大格,再将大格分成0.25 km2的四个小格作采样单元,编号顺序自左至右、自上而下标号为A、B、C、D,如002A1。
采样点要在保证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均匀分布,并使可采面积内不出现连续5个以上的不合理的空白小格,保证每个采样大格都有采样点分布,采样点布置在每一个小格子中最大限度控制汇水面积处。
采样点主要布设在二级水系的上游区段和一级水系沟口,当一级水系较长时,在水系中间可再布置采样点,使每个采样点控制的汇水面积在0.25-0.125 km2之间。
在地形平缓、水系不发育的山坡或山脊上,无法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时,可在采样格内沿同一等高线3-5处采集残坡积层岩屑样品,采样深度视残坡积层发育程度而定。
②样品的采集a、采样点位的确定野外定点采用GPS结合1∶5万地形图定点,并采用连续航迹监控。
GPS在使用前,利用图幅内国家等级三角点坐标或当地GPS偏差校正值对GPS进行坐标校准,使GPS坐标与1∶5万地形图坐标偏差≤15米。
校正后,对所有GPS 进行一致性试验,使GPS间系统偏差小于5米。
定点时要使GPS坐标达到稳定后再读取坐标,野外定点误差小于30米。
沉积物分析技术

沉积物分析技术沉积物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质,指的是通过水流、风力等运动沉降在地表或水体底部的各种颗粒状物质。
沉积物是地壳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携带着丰富的信息,可以揭示地质历史、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沉积物分析技术是研究沉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分析沉积物的成分、结构和特征,获取对地质过程、环境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
一、物理分析技术1. 粒度分析:通过测量沉积物中颗粒的大小和分布,可以判断其沉积环境和运动方式。
常用的方法有筛分、激光粒度仪等。
2. 颜色分析:通过对沉积物的颜色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了解沉积物的成分和氧化还原条件等信息。
常用的方法有色差计测量、显微镜观察等。
3. 密度分析:通过测量沉积物的密度变化,可以推测沉积物的组成和成岩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浊度测量、容重测量等。
4. 磁性分析:通过测量沉积物中的磁性信号,可以揭示地磁活动、气候变化和古地理环境等信息。
常用的方法有磁化率测量、磁化率擦除试验等。
二、化学分析技术1. 元素分析: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可以了解地球化学循环和污染状况。
常用的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质谱等。
2. 有机质分析:通过测量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有机氮等指标,可以了解有机质来源和有机质的质量等。
常用的方法有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
3. 微量元素分析:通过测量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可以推测地质过程、古气候和环境变化。
常用的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子荧光光谱等。
三、生物分析技术1. 化石分析:通过鉴定和测量沉积物中的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和古生态环境等。
常用的方法有显微镜观察、化石类群划分等。
2. 古生物地层学:通过分析沉积物中不同古生物的分布和对比,可以揭示地质历史和地层发育的演化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古生物测井、古生物地球化学等。
3. 深海沉积物分析:通过对深海沉积物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
沉积物检测

沉积物亦可以由风及冰川搬运。
沙漠的沙丘及黄土是风成运输及沉积的例子。
冰川的冰碛石矿床及冰碛是由冰所运输的沉积物。
简单的重力崩塌制造了如碎石堆、山崩沉积及喀斯特崩塌特色的沉积物。
每一种类型的沉积物有不同的沉降速度,依据其大小、容量、密度及形状而定。
沉积物是沉积岩的原料,沉积岩可以包含水栖生物的化石。
这些水栖生物在死后被累积的沉积物所覆盖。
未石化的湖床沉积物可以用来测定以前的气候环境。
科标能源检测标准:
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
GB/T20260-2006海底沉积物化学分析方法
GB17378.5-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T27859-2011化学品沉积物-水系统中摇蚊毒性试验
HY/T147.2-2013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2部分:沉积物
GB/T25282-2010土壤和沉积物13个微量元素形态顺序提取程序
HJ642-2013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HY/T132-2010海洋沉积物与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分析前处理微波消解法。
(完整word版)沉积物、水质样品分析方法

3.3.2 样品分析方法3.3.2.1 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方法(1)沉积物容重:利用环刀法测量沉积物容重,称100ml 体积环刀的质量m 1(g ),装入呈自然状态下采集回来的沉积物,盖上环刀顶盖,称其质量m 2(g )。
则沉积物的湿容重计算式为:ρw1(g/cm 3)=(m 2-m 1)/100打开环刀盖,将装有样品的盒子及盖子放入烘箱,于105-110℃烘干6-8h ,随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30min ),称重,再烘2h ,冷却再称,如此反复至恒重(m 3)(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02g )。
则沉积物的干容重计算式为:ρw2(g/cm 3)=(m 2-m 3)/100(2)沉积物含水率ω(%)=(ρw2-ρw1)/ρw1×100(3)沉积物比重沉积物比重的测定采用比重瓶法(FHZDZTR0003)。
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土样10g 倾入50ml 比重瓶中,加入蒸馏水至一半体积,混合后置于电热板砂盘上加热,保持沸腾1h ,经常摇动以逐出空气,温度不可过高,防止土液溅出。
从砂盘上取下比重瓶,冷却后加入无二氧化碳水,塞好瓶塞,滤纸擦干外壁后称重(精确至0.001g ),同时用温度计测水温t 1(精确至0.1℃),求得质量m bws1。
将比重瓶中土液倾出,注满无二氧化碳水,塞上瓶塞,称取比重瓶+水质量m bw1。
称取风干土样10g (精确至0.001g )于恒重的称量瓶中,于105℃烘箱内烘干4-8h ,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至恒重,由此计算烘干土样的质量m s 。
沉积物比重Gs 的计算式为:Gs= m s /(m s + m bws1 - m bw1 )*ρw 1式中:Gs--沉积物比重,g/cm 3;ρw 1--t 1℃时无二氧化碳水密度,g/cm 3;(见最后表格查询)m s --烘干土样质量,g ;m bws1--t 1℃时比重瓶+水质量,g ;m bw1--t 1℃时比重瓶+水+土样质量,g 。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

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随着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加深,海洋地质学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
海底沉积物是研究海洋地质学的重要数据源,其组成、结构、地质年代等信息对研究海底地质过程、生态环境演变、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海底沉积物的分析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海洋地质学中常用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
一、物理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取样、筛分、重量测定等。
其中,取样是海底沉积物分析中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一般情况下,海底沉积物的取样需借助特殊的装置,如天线捕器、多功能采样器等。
筛分是将沉积物按颗粒大小分为不同的粗细度级,以便进一步分析样品的组成。
重量测定则是确定样品的干重、湿重和矿物质含量等。
二、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化学分析和现代分析技术。
常规化学分析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分解成基本化学成分,并通过重量测定、电位滴定、光度分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
现代分析技术则包括同位素分析、微区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分析等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分析方法。
三、岩相学分析方法岩相学分析方法将岩芯切片制成薄片,通过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颗粒、矿物与结构,进而分析样品的岩石成分、沉积构造特征等。
四、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利用电磁波、重力场、磁场等地球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测量海底沉积物的特性和参数,推断其地质构造、厚度、密度、粘度等参数,进一步揭示海底地质过程。
五、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高精度测量海水、沉积物中各种环境污染物、地球化学元素等,建立了基于化学元素组成的指示器、地球化学地幔地核模型等,并以此研究沉积与构造、沉积循环、沉积物源地、沉积物形成机制、古环境演化等问题。
总之,海洋地质学中的海底沉积物分析方法种类繁多,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些分析方法作为了解海底沉积物的基础和工具,对研究和探索地球的海洋之谜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沉积物总氮总磷联合测定分析方法

沉积物总氮总磷联合测定分析方法1.仪器与试剂准备(1)仪器:常用的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2)试剂:常用的试剂包括硝酸盐还原剂、重铵盐、高氯酸、锌粉等。
2.沉积物样品的处理将采集到的沉积物样品通过过筛器筛分成不同粒径的样品,并分别标记好。
然后对每个粒径的样品进行干燥处理,通常可以采用105℃加热干燥至恒重的方法。
3.沉积物总氮的测定(1)样品预处理:取一定量的干燥样品,使用硝酸盐还原剂对其进行前处理。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样品与硝酸盐还原剂按1:20的比例混合,在热板上进行加热处理,直至样品溶解。
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2)试剂配制:分别配制好氨基酸标准溶液和总硝态氮标准溶液。
(3)样品测定:将前处理好的样品溶液与试剂一起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按照预设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通过对照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总氮的含量。
4.沉积物总磷的测定(1)样品预处理:取一定量的干燥样品,使用高氯酸进行前处理。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样品与高氯酸按1:10的比例混合,在热板上进行加热处理,直至样品溶解。
然后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2)试剂配制:分别配制好磷酸盐标准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
(3)样品测定:将前处理好的样品溶液与试剂一起放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按照预设的测定条件进行测定。
通过对照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总磷的含量。
5.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测定所得的样品总氮、总磷含量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粒径样品中总氮、总磷的含量分布情况。
进一步可以分析不同粒径样品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差异,为环境污染源的识别和源头治理提供依据。
总之,沉积物总氮、总磷联合测定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可以准确测定沉积物中的总氮、总磷含量。
通过该方法的应用,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覆水分析测定
上覆水营养盐测定
总氮、总磷-------过硫酸钾氧化法
铵态氮-----------次溴酸盐氧化法
硝态氮---------- 锌铬还原比色法
亚硝态氮---------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活性磷-----------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沉积物分析测定
沉积物营养盐测定
总氮、总磷-----消解分析法[1]
[1] 郑瑞芝,陈然等.沉积物总氮总磷同时消解分析方法[J].海洋通报,2009.28(4):97-101.
硝态氮、亚硝态氮、铵态氮---------氯化钾溶液提取分光光度法
(HJ634-2012)
活性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植物分析测定
植物总氮的测定(H2SO4- H2O2消煮法)[3]
植物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3]
[3]吕伟仙、葛滢等.植物中硝态氮、氨态氮、总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4 (2),204-206.
植物总磷测定---H2SO4- H2O2消煮,奈氏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