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心中的灯阅读答案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另有附加题4分)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9分)2007年11月30日,驻金华某部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轻生的落水女子,毅然从10米高的金华城南桥上跃入冰冷婺江……女青年得救了,孟祥斌不幸牺牲,年仅28岁。
(1)下面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将辞,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fǎn( )。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huáng( )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
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shì( ).(2) 下面是一位金华歌手写的一首纪念孟祥斌的歌词《这一次》,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2分)这一次你纵身一跃,滔滔婺江见证______;这一次你奋力地托举,托起生的希望______人间;这一次你虽不再醒来,却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人间,把生给了别人,用死铸就军魂。
古老的通济为你,金华山水把你……A. 壮烈震撼哽咽惦记B.壮丽震撼哽咽惦记C. 壮丽震撼呜咽铭记D. 壮烈震撼呜咽铭记(3)下面是某校九(1)班黑板报《学英雄,见行动》中的一段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分)在学习孟祥斌的活动中,我班王丽同学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
事后她觉得自己因为家庭困难捐得少,就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剪掉,卖了20元钱,也捐给了灾区。
这种学英雄,见行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孟祥斌的救人行为。
(2分)2.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
(4分,另有附加题4分)(1)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
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之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之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考纲解读】2019年杭州中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评析作品的思想内涵”。
主观题型之词句赏析和人物心理揣摩,除了解题思路和方法,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最终得分点的关键所在。
考生应该熟悉阅读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阅读的方式,再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纵观这几年中考,词句赏析更偏重对人物心理的揣摩,难度适中,预计之后会略有提升,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考点分析】回顾最近六年的语文中考真题,每年都有考到词句赏析、人物心理揣摩这类题型。
2014年《故乡红叶》中,第10题考查作者惆怅的原因,表面上是原因题,其实考查的是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只需按照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倒过来回答即可。
2015年考的《继父》,本篇文章第10题为加点词反映的人物心理,问法很明确,直接考查认为心理揣摩。
2016年《多彩陶碗》中,第9题为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从本质上来看,仍然可以按照赏析题的答题步骤来操作,但表面上不容易看出,以致解题思路不清晰,最终导致答题不规范。
2017年《回家》中,第9题为加点词反映的人物心理,和2015年问法一致,直接考查人物心理揣摩。
2018年《老木匠桑伯》第9题句子反映人物心理,第11题为品味句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第9题和2015和2017年问法相似,只不过把加点词改成了句子。
第11题为品味语句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问法比较新颖,涉及到语言特点,问法和高中相近,但答题方法还是按照句子赏析的角度来回答的。
2019年《鸡蛋小面包》第11题为赏析句子好在哪里。
问法另辟蹊径,没有直接问句子的好处,而是给出一个情景,借同学间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提问和作答,但本质还是在考察句子赏析。
备考过程中,在明确解题思路——第一步,赏析句子①看表现手法②抓关键词句③看结构效果;第二步,结合语境(上下文)暗示信息;第三步组织答案——的基础上,注意“一把抓”(五抓):抓关键词语,抓上下语境,抓表现手法,抓结构作用,抓内容情感。
母亲的心阅读题及答案_母亲的心阅读题答案全部

母亲的心阅读题及答案母亲的心阅读题答案全部编者序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下载后,能够帮助学校教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技巧,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初中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小学各年级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Download tips:Provide you with modern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modern reading skills, including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modern reading questions and answers for all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母亲的心阅读内容及试题母亲生前没有摄影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形液和定影液,把我的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
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
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冲要。
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
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我四岁时,父亲中了举人,同年祖母逝世,父亲丁艰在家,郁郁不乐,以诗酒自娱,不管家事,丁艰终而科举废,父亲就从此隐遁。
这期间家事店事,内外都归母亲一个兼理。
《心中的那盏灯》阅读理解-优质公开课-语文S版三下精品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作 者的父亲说什么?
对作者的父亲说:您真是一位伟 大的父亲,宁可自己受冻,也要 让孩子开心。
再次阅读“我”和父亲 对话的部分,找出体现父亲 很冷的句子。
•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 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 子上暖和一会儿。 • 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取暖。
再次阅读“我”和父亲 对话的部分,找出体现父亲 很冷的句子。
• 看着他那冻得发红的双手,…… • 我分明感觉到,他的手真凉啊!
第9段“父亲把脸扭过来, 有Leabharlann 尴尬地说……”父亲为什么 会尴尬呢?
父亲也想给“我”做玻璃 灯笼,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 玻璃,所以尴尬。这表现出父 亲的为难和自责。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想对作 者说什么?
对作者说:你真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你的父亲是那么地疼爱你,为了满 足你的愿望,忍受着刺骨的寒冷, 赤手为你打磨冰灯。
2022年2016级六年级综合测试卷惠州市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得分评卷人一.书写展示·艺术(5分)1.请把下面一段话正确、工整、美观地写进“田”字格内(注意书写格式)。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
得分评卷人二.字词句段·基础(39分)(一)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6分)2.chéng bìchóu yuàn jīng yíngpáo xiào xiūsèjiāo zào(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3.给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弹琴(tán)曝晒(pù)树冠(guàn)灾难(nàn)B. 压轴(zhòu)怒号(háo)尽管(jìn)苔藓(tái)C. 奔丧(sāng)项圈(quān)豁开(huō)地缝(fèng)D. 闷雷(mèn)仿佛(fó)卡通(kǎ)负担(dān)4. 下列几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疲倦单薄理直气状别出心裁B. 讲座顷听前攻尽弃一望无迹C.肃静迷蒙排山倒海恍然大悟 D. 喧闹绿毯技高一畴张冠李戴5.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有错误的一组是()A.无端..之间而志在山水(一会儿,不久)..(没有依据); B.少选C.精神抖擞...若流水(形容水流悠远绵长的样子)..(振作); D. 汤汤乎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B.我多么想重回故乡寻觅童年的足迹啊!C.在遇到困难时,他听见了老师柔和的声音和关爱的眼神。
D.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7.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和谐是什么?②人物贵贱,人格平等。
包头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

包头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含答案一、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并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阅读答案《母亲的心》

阅读答案《母亲的心》母亲的心就像是照耀着大地的月光一样的皎洁、圣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母亲的心》。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母亲的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

小升初衔接01讲《论语》十二章原文与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一、基础题型1、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数.落数.说数.短论长数.一数.二 B.鸡冠.三连冠.冠.冕堂皇张冠.李戴C.奔.走投奔.东奔.西走疲于奔.命 D.中.看中.毒造谣中.伤中.箭落马2、下面四组词语中,四个词都有错别字的是()。
A.呻吟惊慌酒水悲哀 B.时侯克苦专研严历C.戴花代帽带动代理 D.从新厌恶补衣数学3、下面几个词语中,哪个词语中的“之”与“无价之宝”中的“之”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这个词语是()。
A.自广州之上海 B.取之不尽 C.惊弓之鸟 D.知之为知之4、填入下面句中括号里最适当的词语是()。
小组讨论开始了,李老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我们说:“大家要(),踊跃发言。
”A.自言自语 B.滔滔不绝 C.议论纷纷 D.口若悬河 E.各抒己见5、你对格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我心中的灯阅读答案
母亲,我心中的灯
高莽
母亲活了一百零二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以后,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母亲小时候缠足,痛苦;没有让她上学,更痛苦。
到了老年多次跟我们说,她没能拗过封建礼教,旧社会坑害的人太多了!
母亲没受过学堂教育,但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
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要收起来。
母亲不识字,更不识外文,可是她总愿意陪我座功课。
到了老年,她常常伏在桌前看我写字,看我写信,总想帮我一把,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有一次,母亲吐露了大概在她心中积蓄了很久的一句话:“等我死了,你们在我心口上放一本书……”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可是小外孙立刻表示:“不行,太太,您看不懂,还是放本字典吧!”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笑了:
“对,对,还是我重孙懂事,给我放本字典……”
母亲发现我“翘尾巴”时马上敲打我。
她让我写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几个字,然后自己一笔一画地用毛笔照样写在宣纸上。
说:“给你留着!”那一年我五十岁。
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人要有自知之明。
记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切不可骄傲自满……记住:永远有比能干的人更能干的人。
”
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
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
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
我想起她九十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
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
那天,妈妈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九十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
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
半夜醒来,我发现一条灯光从妈妈的门缝里泻出来。
是妈妈没有睡?是妈妈忘记了熄灯?我下床走向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
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
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
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
天哪!原来……原来她用颤颤抖抖的手开始拆卸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
我
的心顿时凉了!妈妈,这是您六十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
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妈妈。
妈妈盯着我的眼睛,过了半晌说:“你缝的不合格!线扎得不直、不匀,有些粗糙……干活儿可不能这样!”她说衣裤都拆了,想背着我重缝,可是手不听使唤,缝不成了。
妈妈看着自己那双枯手,叹了一口气。
妈妈劳动一生,无论干什么事,从不曾让人有些许挑剔。
如今,她不能劳动了,可是对儿子的劳动成果,也绝不放松。
我心想: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
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背驼了,身材变矮了,眼睛也昏花了。
母亲好强,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每次我出差,特别是出国,母亲都情不由衷地说:“你回来也许就见不到我了……”母亲把自己最担心的事,说出声来,是舍不得我离开她。
其实她并不希望那会成为事实,她期盼的恰恰与此相反。
这是母亲的牵挂,是母亲的依恋。
母亲病重时,我叫来救护车送她去医院。
她躺在担架床上已经不能说话。
我摸抚着她那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心中阵阵酸楚。
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自己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动。
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
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
她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只是微微地在笑。
她已经不能说话了。
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后的一次抚爱。
老人一生都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孩子。
她把自己全部献了出来,自己没有保留任何东西。
母亲去世以后,我根据她的遗愿,火化时在她胸口上放了一本字典。
我后悔她在世时没有教她识字。
现在不知道她在冥府读到字典的哪一页了。
我已年及耄耋,母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感明亮,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
1、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哪三方面内容?(2分)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3)母亲对我的牵挂、依恋和爱抚
2、文中说“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她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
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
说些什么(2分)
3、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分)
(1)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2)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4、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2分)
5、结尾说“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
(2分)
参考答案:
1、母亲重视文化教育母亲教我怎样做人做事
2、例:孩子,你们都有出息了,我也可以放心地走了。
3、(1)对母亲重视文化教育的赞美之情。
(2)赞美母亲的好强品格。
4、热爱文化教育;重视子女教育;做事精益求精,有始有终等。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