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海洋与人类文明
海洋与人类文明作业(二)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意义
信科智能李继坤1210663
“板块”一词,最早是在1965年由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Wilson 提出的,而“板块构造学说”的正式提出则是在1968年。
该学说是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
它能比较成功地解释几乎所有的地质现象,特别是全球性的构造特征和形成机理。
它以海底扩张说为基础,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引伸和发展。
它指出,地幔物质的对流使地球板块运动,使板块边界呈现出挤压、拉张、剪切等趋势,成功解释了喜马拉雅山、东非大裂谷、红海以及地中海等的形成与演变。
“板块构造学说”使人们真正认识了海洋与大陆的一体性。
全球分为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等几大板块。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各大板块中,海洋与陆是一体的,二者水乳交融,相嵌相容。
当然,地球表面的岩石圈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由于板块的运动,各大板块的边界地带十分活跃,通常是火山、地震频发的地方。
“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对地球生命起源与人类文明发展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
目前,科学家已经对海底洋中脊区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探,发现海底中脊的火山与“黑烟囱”附近生活着大量的海底生物,而它们生活的环境温度却在300度左右,远远超出了人类之前已知的生命极限。
这或许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
总之,板块构造涉及全球(不分大陆和海洋)的构造活动和演
化,是使地球一元化的全球构造理论,是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无论是对地球科学的研究还是对人类文明的探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

如今,依赖海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 却在逐渐破坏这些摇篮,海洋正遭受着前所未有 的灾难,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废弃渔网困住海豹
海洋垃圾污染
海上石油泄漏
2010年6月3日,墨西哥湾 的大规模石油泄漏事件已成为 美国迄今为止所面临的最大环 境灾难。
物理处理法:主要用围堵法和吸油材料。 化学处理法:一般为燃烧法,但只能在离海岸相当
爆发性增殖或聚集,使鱼类
窒息,或中毒死亡。
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变
成红色,还会变成桔红色、绿
色、黄色、棕色、褐色等。
赤潮产生的条件
——海水富营养化
1、工业废水、化肥、农药和生活污水被大 量注入海中;
2、沿海地区的过度海水养殖,残饵腐败 污染海水。
三、保护海洋—防止海洋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预习 《天气与天气预报》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三节 人类与海洋
海国图志——海和洋的区别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
大洋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 万多米。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杂质很少。 世界共有4个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 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
海的水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海临近大陆,海可以分为边缘海母菌去除溢油法。
2016年5月9日,数以百万计的死虾被冲上智利的 里塞拉海滩。科学家认为,龙虾的这种自杀行为,是 因为无法忍受严重缺氧的赤潮水体。同时呼吁,这些 龙虾千万不能食用,因为他们很可能富积了赤潮毒素。
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
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
海洋与人类文明

• “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海洋差不多是所有生命的 起源,所有的淡水最终都要汇聚到海洋,在海洋里 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生命,然后是由水中开始向陆 地发展,陆地有了生命后才可能诞生人类文明。
生命的摇篮
旧石器 时代, 中国沿 海地区 就已有 了人类 活动的 足迹
古人还 留下了 众多描 写海洋 的诗词 作品
海洋与人类文明
第一节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
1.人类的起源 一切生命都起源于海洋!
2.人类的发展、人类 的生活离不开海洋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 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一国 之内的发达地区也几乎都 是沿海地区”
?
•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 洋而生成的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 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也 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 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 生活的认知与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 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 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 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
东夷文化 百越文化
东夷地区 百越地区
炎黄部族
鱼猎文化
黄河文明 长江文明
农耕文化
中华文明
我们的祖先生活 与沿海地区
贝丘人
宝贝、财产、 贿赂等; 海枯石烂; 海化地名。
贝丘遗址
山顶洞人
最早的货币:贝币 装饰:贝饰
我们的祖先生活
沧海桑田
与海有关
海洋和文化的起源息息相关
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发达的海洋生活方式
从我国海洋历 史文化、海洋 军事文化、海 洋旅游文化或 海洋民俗文化 中都能挖掘出 无数亮点
3.世界5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关系
地中海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
2022海洋与人类文明答案考试

2022海洋与人类文明答案考试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分)15-7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和自我意识,这个时期的人被称为()?(1.0分)1.0分A、野人B、猿人C、古人D、智人答案:D2文明史中最早的航海者,也是大西洋的发现者是()?(1.0分)1.0分A、西班牙人B、希腊人C、腓尼基人D、阿拉伯人答案:C3世界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1.0分)1.0分A、英国B、法国C、德国D、荷兰答案:A4本质上讲,见解力是一种()能力?(1.0分)1.0分A、预测未来的能力B、记忆力C、因果分析的能力D、歪曲事实的能力答案:C5古代丝绸之路的西路终点城市是()?(1.0分)1.0分A、埃及开罗B、意大利罗马C、法国里昂D、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答案:C6世界上第一个建造航空母舰的国家是()。
(1.0分)1.0分A、德国B、英国C、美国D、日本答案:B7生产力水平相对于人口增长的需求来说处于入不敷出的阶段,这种现象被称为()?(1.0分)1.0分A、马尔萨斯人口陷阱B、低水平均衡陷阱C、塔西陀陷阱D、中等收入陷阱答案:A8对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诞生在英国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先进政治思想法律的诞生B、用机器取代人工C、先进哲学思想的诞生D、借鉴了《拿破仑法典》后创造了专利制度答案:D9历史上第一场国际海洋战争是()?(1.0分)1.0分A、伯罗奔尼撒战争B、萨拉米斯海战C、甲午战争D、阿索斯海战答案:B10从国际运输的角度看,通常运输距离最短的路线是()?(1.0分)1.0分A、步行运输B、海洋运输C、国际列车D、陆路运输答案:B11第五代港口(2010-2030)的功能特点是()。
(1.0分)1.0分A、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储存的收发。
(装卸港)B、绿色、低碳,侧重于港口的生态功能和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港)C、加强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系(物流港)D、大型化、高度信息化、网络化。
海洋生态与人类文明探索海洋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海洋生态与人类文明探索海洋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海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洋生态系统在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资源、调节气候变化、促进全球贸易和传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洋的探索与利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库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生物资源。
海洋中的石油、天然气以及深海矿产对于维持人类的工业生产和能源需求至关重要。
海洋中的渔业资源则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通过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物质需求,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2. 气候调节与环境保护海洋通过调节地球气候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的温暖和寒冷海流相互作用,形成了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海洋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轻了地球上的温室效应。
同时,海洋还通过蓄能和释放热量的方式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季风气候。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气候适应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3. 全球贸易和通信海洋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通过海洋进行商品交换、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
海洋贸易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还催生了多元化的文明发展。
海洋航行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更为便捷地进行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
同时,海底光缆的建设,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了便利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发展。
4. 文化多样性的传播海洋作为连接各大陆的桥梁,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
海洋交通使得各个地域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海洋得以传播和交流,丰富了人类的文明发展。
海洋之间的贸易和航行往来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海洋生态与人类文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气候调节与环境保护、全球贸易和通信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传播,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需要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探索更好地与海洋协同发展的道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海洋与人类文明作业(三)

论述海水的三种运动方式对人类的影响以及潮汐的形成“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何等豪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何等深情!诗人眼中的海洋总是有太多的感情因素,似乎风是有抱负的,浪是通人性的,潮是有感情的。
但是,现实的海洋,也许并不那么随人所愿。
在海流、海浪与潮汐这三者中,我感觉,海流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
作为海水最重要的普通运动形式之一,海流影响人们的海上航行与海洋渔业的发展。
其中环流对海上航行的影响十分明显,而上升流与下降流则对渔业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它也影响着海洋盐类等物质以及浮游生物的交换运动。
然后是海浪,说到海浪,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冲浪了。
当然,海浪与人类的关系远不止这些。
可以说,海浪使海洋之所以为海洋,海浪成就了海的壮阔,成就了海的无垠。
而作为最为强大的海浪,海啸则是人类永远的梦靥。
从印度洋海啸到日本海啸,海啸无疑给人类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再有就是潮汐了。
潮汐首先是作为一种壮观的景象供人观赏,其次是作为一种资源甚至是能源供人所使用。
目前,对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这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那么,我们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还对环境有好处。
不可否认的是,潮汐对一些地区也可能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我觉得潮汐与海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潮汐来得比较温和而且有规律,海啸却来的太凶残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那么,潮汐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
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
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
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海水的运动形式其实远不止这些。
海洋与人类文明1

海洋与人类文明第一次课作业王斯羽生命科学学院1111122问题:回顾海洋科学的发展历史,得到的启示?海洋科学的发展史是人类探索海洋的发展史。
从历史来看,无论是哥伦布,达伽马或者是麦哲伦,他们出征海洋探索海洋的原因其实不是主动的对自然的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经济的迫使。
假设没有奥斯曼帝国封锁了贸易通道,或许我们会晚很长时间才能发现迷人的海洋世界。
其实这给了我们的很多启示,当我们考虑到对自然的探索和强化大家对自然的热爱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经济因素。
比如国家目前正在希望科研机构或者企业加强对海洋物质海洋生物的探索,我们应该也考虑加大政府对此的奖励制度。
这是促使更多的海洋发现的最有力的措施。
除此之外,这三位航海家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国家出征,另一方面也为了自己的梦想。
而就目前来讲,我们已经知道马可波罗的游记或许根本就是个谎言,而这三位航海家真的就以此为梦想并且真正实现了自己理想。
而对科学发展而言,或许就是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变成了更多梦想的起点。
而至此之后的科学发展,更多的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每一项科学的发展都是彼此依赖的。
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动力就是我们万能的海洋。
海洋作为万物的发祥地有它自身的强大感染力和对生命的包容。
船舶无疑在海洋科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因为船舶带给科学家前进的可能性,才带领我们进一步的认识海洋世界,满足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丰富我们队海洋世界的知识。
现代海洋科学发展以来,政府在科学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政府的条约一方面刺激了海洋科学的诞生,也使海洋科学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让海洋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如今的时代,海洋科学正在蓬勃发展,而海洋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也让我们陶醉在期中,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贸易道路的开启,更多的是蕴含在大海深处的奥秘。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抓住自己的梦想,也争取在自己的领域,驾驶船舶航行在科学的海洋。
海洋与人类文明

海洋与人类文明海洋与人类文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
我们这个星球约71%以上的面积都是被海水所占据。
海洋是构成地球圆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到地球上的气候、生物、能源等方面,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生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经济等方面都需要海洋的资源来满足。
本文将探讨海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一、海洋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1、海洋资源海洋是丰富的资源之源。
人们通过海洋捕捞、开展海洋渔业来获得动植物资源。
如适量的海鲜、贝壳类、水果类等食物都是人们的主要食品之一。
人们利用海洋资源来制造日常用品和商业产品,例如盐、肥料、石油、天然气等。
海洋中还存在许多有机丰富的物质如藻类、海草等,这些生物不仅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还能用于制药、化工、生物技术等工业领域。
2、海洋交通通道海洋既可以作为交通运输通道,也可以作为军事需要的珍贵资源。
通过海洋交通运输,人们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物品的运输。
此外,在它的茫茫水域中也能随处见到绕着这些海域进行巡逻的军舰。
海洋在现代化战争中也具有威胁领域,有很多国家在海洋上进行战争演练,以处理海洋安全问题。
3、气氛环保适度的海洋捕捞和海洋渔业是促进气氛环保的关键。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非常多,包括鱼类、海藻、底层生物等,它们形成了一个生物链环境。
人类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导致能源流失、生态失衡等问题。
良好的海洋环境不仅可以促进人类生存,同时也能为世界自然环境的健康做出贡献。
4、海洋文化遗产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海洋文化遗产、海洋神话、海洋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如各种海洋文化节庆、海洋文化建筑等都受到了广泛关注;旅游线路也涉及到了海洋文化遗产的游览。
这些海洋文化遗产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海洋文化,并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它的魅力。
二、海洋面临的问题1、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当前海洋面临的一大问题。
据报道,日本因经济发展而严重影响了它的海洋资源;挪威和苏联也因未处理好有毒物质造成了长期污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
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
限里感到他自己无限的时候,他们就
被激起了勇气要在超越哪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
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益,从事商
业…….”
----------黑
格尔《历史哲学》。
其中可分为四个层面: 1 心理和意识形态的层面; 2 言语、行为样式的层面; 3 人居群落、组织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层面; 4 物质经济生活模式包括资源利用及其发明创造的层面
• 虽然学术界对中华海洋文化精神有过不尽相同阐述和概括, 但是最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二是我 们民族在海洋环境和长期的航海实践形成了开拓、进取的文 化精神,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特点;三是倡导和平、宽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古籍,其中包括《山经》5卷, 《大荒经》5卷,《海经》8卷。主要记述了古代动物、植 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 俗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海经》分《海内经》和 《海外经》,《海内经》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海外经》 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司马迁写《史记》时认为,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
3.海洋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医疗、食疗观念和方法;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服饰、器物制造机器感受;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样式;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交通工具与旅行;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婚丧嫁娶及其家庭和社会组织结构 ;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风俗节日; 海洋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世俗观念、道德价值体系等。
海洋文化特征
海洋的自然天性的壮观、变幻、能量、傲放、奥妙,都 使得人类视海洋这一生命的舞台为生命本能的对象物, 为力量的、智慧的象征与载体,
海洋文化中的硬朗,崇尚力量的品格,崇尚自由的天性, 其强烈的个体自觉意识,其强烈的竞争冒险意识和开创 意识,其悲剧意识,其激情与浪漫,其壮美心态等,都 与内陆文化有所不同。
从我国海洋历 史文化、海洋 军事文化、海 洋旅游文化或 海洋民俗文化 中都能挖掘出 无数亮点
3.世界5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关系
地中海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文明 中华文明
海洋孕育 了5大文明
内陆文明和 海洋文明的 复合产物, 其始源,又 是海洋文明 的产物。
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也能够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和 发展于海洋文明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渔盐之利,舟楫之便; (夏朝帝王芒)东狩于海,获大鱼; 殷人东渡
古老的精神信仰与海洋有关
第二节 海洋与人类文明模式的建构
1.海洋影响着人类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和 生存环境,甚至影响着人种的形成、体 质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 2.海洋影响着人类的观念、信仰、心态、
海洋在人类文 明的建构上起 到了基础和人 海同构的作用
第一章 海洋与人类文明
第一节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起源
1.人类的起源 一切生命都起源于海洋!
2.人类的发展、人类 的生活离不开海洋
“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 几乎都是发达国家,一国 之内的发达地区也几乎都 是沿海地区”
?
•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 洋而生成的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 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也 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 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 生活的认知与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 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 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 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东夷文化 百越文化
东夷地区 百越地区
炎黄部族
鱼猎文化
黄河文明 长江文明
农耕文化
中华文明
我们的祖先生活 与沿海地区
贝丘人
宝贝、财产、 贿赂等; 海枯石烂; 海化地名。
贝丘遗址
山顶洞人
最早的货币:贝币 装饰:贝饰
我们的祖先生活
沧海桑田
与海有关
海洋和文化的起源息息相关
我国原始社会就有了发达的海洋生活方式
中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
中国东南两面濒临海洋,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 治区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余公里,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渤海、 黄海、东海和南海,是西北太平洋的边缘海,总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在辽 阔的中国海域,大小岛屿6000余个,总面积八万多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国 土总面积的0.8%,中国海域自北纬3°~41°,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 候带,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中国是世界上利用海洋最早的国家,古人很早就从 海洋收取“渔盐之利”和“舟楫之便”,同时不断的观察和认识海洋,积累了 大量的海洋知识。其中,对一些领域的观察和研究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就。 约在4000-5000年前,中国沿海先民已能猎取在大洋和近海之间洄游的中、上层 鱼类,记述公元前11-6世纪周朝情况的《诗经》中,多次出现“海”字,并有 江河“朝宗于海”的认识。
4.海洋影响着人类的语言创造和艺术创造。 5.海洋影响着人类的科学技术发明与发展的走向。 6.海洋影响着各民族之间尤其是跨海各民族、区域 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的交流甚至人种 之间的婚配和混血交融。
“东方汉文化圈”的形成是中国航海文化的产物
1.东夷文化创造的航海技术为汉文化圈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沿海地区是汉文化圈的辐射源;形成了东南亚和东北亚扇面。
• 相比之下,就海洋文化的哲学与审美蕴涵 而言,海洋文化更具有生命的本然性和壮 美性。更具有开放性、外向性、多元性、 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原创 性和进取精神。
•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海洋文 化的生成空间为海洋,它不仅具有地域性 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
• 我们中国的海洋文化特点 一是形成的早 二是很长时间处于比较先进地位 三是具有广泛的传播性 我们周边邻国文化、习俗、礼仪等许多方面都体现出中国海 洋文化传播的影响。
• “水是生命之源”,因为海洋差不多是所有生命的 起源,所有的淡水最终都要汇聚到海洋,在海洋里 经过漫长的时间孕育生命,然后是由水中开始向陆 地发展,陆地有了生命后才可能诞生人类文明。
生命的摇篮
旧石器 时代, 中国沿 海区 就已有 了人类 活动的 足迹
古人还 留下了 众多描 写海洋 的诗词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