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学派

合集下载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

十一个管理学派概述一、经验学派。

1.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著名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出生于维也纳。

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

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验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汉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攻读经济学,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后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主要著作有《伟大的组织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在1960年出版的《伟大的组织者》一书中断然反对存在着有关组织和管理的“普遍原则”,主张用比较的方法对大企业的管理经验进行研究。

艾尔福雷德•斯隆,美国高级经理人员、企业家。

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

斯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他把通用汽车公司按产品划分为21个事业部、分属4个副总裁领导。

有关全公司的大政方针,如财务控制、重要领导人员的任免、长期计划、重要研究项目的决定等,由公司总部掌握;其他具体业务则完全由各事业部负责。

2.主要观点该流派的成员通常借助案例来分析经验,以此来研究管理。

这种观点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即:学生和实践者通过研究那些在不同案例中管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会理解管理领域,甚至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管理。

1 .管理只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学由管理一个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各种原则组成;管理的技术、能力、经验不能移植并应用到其他机构中去。

他说,任何管理工作的基础都不能不是工商管理,因为工商企业是首先出现的现代机构,它是本世纪成功的史实,而工商企业中的管理从一开始就带着普遍牲和连续性。

2.管理是一门科学,或至少能够成为一门学科。

传播学经验学派 名词解释

传播学经验学派 名词解释

传播学经验学派名词解释传播学经验学派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主要关注个体的传播实践经验和理性选择行为。

它强调了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认为传播活动是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本文将从概念解释、学派的发展历程、理论核心以及个人观点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讨论。

一、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概念解释传播学经验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它强调了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传播经验的积累,倡导以个体为研究重点,关注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感知、认知和行为。

二、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发展历程传播学经验学派起源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借鉴了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经验学派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感知认知理论的兴起、理性选择理论的提出和传播实践经验的研究等阶段。

其中,感知认知理论用于解释个体在接收传播信息时的感知和认知过程,理性选择理论强调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自主选择行为,传播实践经验研究则关注个体在实践中积累的传播经验和策略。

三、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理论核心1. 感知认知理论:个体在传播过程中通过感知和认知来理解和解释信息,感知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过程,认知是指个体对信息的理解、解释和判断过程。

2. 理性选择理论:个体在传播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标进行理性选择,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和策略。

3. 传播实践经验研究:关注个体在传播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策略选择,研究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和反馈机制。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发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强调了个体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和选择行为。

个人认为,传播学经验学派的重要贡献在于关注个体的传播实践经验和传播策略,研究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感知、认知和行为。

通过研究个体的传播经验和策略,可以更好地理解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机制和效果。

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选择行为也是推动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个体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和理性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传播学批判学派

传播学批判学派
? 主要原则:
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不能随意变更,以便提供验证的手段;
2、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局限性:
1、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经验材料有限,理性和精神活动不能单纯地加以说明;
? 阿多诺指出:“意识形态纯粹是谎言,这种谎言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用诱惑的方式和锤炼的方式———大众文化表达出来的。”它对人的操纵与欺骗比早期统治相对粗暴的方式更为微妙而有效,它能把它的牺牲者安抚进入被动接受状态,使其不知不觉地按统治者的意愿行事,它使民众天真而固执地相信统治者所宣扬的一切。
? 方法的差异:传统学派主要采用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从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领域出发,注重思辩、理论、宏观。
2、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性分析:
? 目的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实用性明显;批判学派志在对现存的传播状况进行批判,促进社会变化。
2、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性分析:
? 目的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实用性明显;批判学派志在对现存的传播状况进行批判,促进社会变化。
? 焦点的差异:传统学派的焦点放在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上,而批判学派更关注宏观的传播体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
? 在艺术活动和仪式化、戏剧化的大型公众活动中,纳粹都充分利用现代工业和科技带来的艺术效果来达到控制和操纵思想的最大目的。经过包装、粉饰的法西斯文化披着艺术的外衣,几乎成为风行全德国的大众文化。
> 法兰克福研究所于1934 年迁往纽约,环境的改变带来研究所工作中心的微妙变化。他们发现在美国出现的权威主义带有与欧洲极权不同的伪装形式,不是恐怖和高压统治,而是一种更缓和的强求一致的方式。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式的“伪装形式”———大众文化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

传播学名词解释必背经验学派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经验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主要代表学者有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克拉帕,施拉姆等。

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有:传播过程模式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传播流"研究、先有倾向理论、选择性接触理论,补强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等。

由于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限性,又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

70年代以后该学派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批评,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功能"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力的理论。

记忆思路:总述内容+代表人物+研究理论批判学派批判学派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

起源于欧洲,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

主要组成部分是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语义批评和当代女性主义批评。

其核心是在社会和文化的境遇里分析与理解传媒的内容、运行机制及其效果。

这一学术传统反对功能主义和自由多元的意识形态,强调现代社会的矛盾对抗性,批判现代社会的霸权统治,揭露传媒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大众商业文化之骗人虚幻的实质,鼓吹激烈的反叛行为,在计划对抗冲突中解决社会矛盾。

记忆思路:时间+总括+组成部分+核心+内容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一次繁荣。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特别是城市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

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第一部分:题目二:谈谈现代管理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派的主要思想。

1、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和欧内斯特·戴尔。

这一学派的中心是强调管理的艺术性。

他们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不必企图去确定一些原则,只要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成功经理人员的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便可以在相仿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

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1)关于管理的性质,他们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

2)关于管理的任务,他们认为作为管理人员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任务:一是必须造成一个“生产的统一体”,二是在作出每一个决策和采取每一行动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协调起来。

3)提倡实行目标管理。

2、群体行为学派:这个学派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密切相关,以致常常被混同。

但它关心的主要是一定群体中的人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它以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

这个学派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

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均在研究之列。

有人把这个学派的研究内容称为“组织行为”研究,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

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和霍桑试验。

德国学者卡特·卢因(1890--1947)于1944年首先提出“团体动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以后的团体行为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

后来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1923-)在1957年发表的《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所谓“不成熟一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

必备冲刺名解10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派

必备冲刺名解10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派

必备冲刺名解10 | 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媒介环境学派一、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定义+前提+特点+原则+局限+例子+评价)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故自称为经验学派。

(定义)其基本前提为:一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这些客观性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加以揭示;二人类有能力开发或设计出揭示社会现象之客观性的科学方法;三任何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和假设,都能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得到证明或否定。

(前提)研究特点包含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关注焦点集中在传播效果上。

(特点)原则如下,一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用于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能随意变更,以便为其他学者提供验证的手段;二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三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原则)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复杂,而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尤其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理性和精神活动,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单纯地用经验材料就能够说明;当下,其研究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其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对微观现象有一定效用,对宏观情况缺乏有效手段;无法做到纯客观。

(局限)伊里调查,拉扎斯菲尔德所进行的选民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例子)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这些研究对社会管理来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但他们忽视和回避了许多宏观问题,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

(评价)二、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定义+起源+观点+流派+特点)批判学派是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

(定义)批判学派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

经验主义学派评介一、经验主义学派的界定和主要观点经验主义学派又被称为经理主义,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可以划归这一学派的人很多,其中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管理顾问等。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都不能充分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只是为了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企业管理实际工作者和研究工作者,提出些实际的建议。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为:(1)不是从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管理原则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管理实践,特别是大企业和卓越管理者的实际经验出发进行管理研究。

(2)认为难以提出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则,但并不否定普遍性原则的重要性,主张一般性原则只能从管理实践经验中逐步总结得出;首先要建立的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而是一个普遍适用理论的某些有用的部分。

(3)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法和比较法。

二、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一)彼德·德鲁克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

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

他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

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

1942年到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

第四章经验主义学派

第四章经验主义学派

The Empirical School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当代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经验,认为通过对管理人员在个别情况下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会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管理问题。

因此,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放在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的研究上,强调从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而不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来进行研究,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

一、主要代表1、彼得•德鲁克。

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是经验主义学派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他开始时作为一个由若干家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集团的经济学者,以后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大企业及一些外国公司的顾问,从1971年起任克拉蒙研究院的社会科学克拉克讲座教授,于1945年创办了德鲁克管理咨询公司,自任董事长。

他写有许多著作,如《经济人的目的》(1939年)、《管理的实践》(1954年)、《有效的管理者》(1966年)等。

2、欧内斯特•戴尔,代表作是《伟大的组织者》。

二、经验主义学派成就1、管理本质2、管理任务及职责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管理任务主要有三项。

第一,取得经济效果。

企业是为了取得经济效果才存在的,经济效果对企业机构而言是合理的,本身就是它的目的。

企业经理在每一项决策和行动中都必须首先考虑经济效果。

不论社会经济制度或社会意识形态怎样,企业都有提供利润的责任。

这是企业与医院、教堂、大学、武装部队等的区别。

社会中的教育、保健、防卫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都以经济资源的剩余为基础,也就是以企业的利润和其他形式的积蓄为基础。

人们对社会中其他工作的评价愈是高,对它们的要求愈是多,则对企业的经济效果的依赖也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彼得·德鲁克、欧内斯特·戴尔、威廉·纽曼、A.P.斯隆等。

该学派以向西方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

他们以成功或失败的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作为案例,分析其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然后加以概括,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的共同点以及失败的原因,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这一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有关企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

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

并且该学派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强调从管理的实践出发,试图通过分析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案例,为人们提供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案。

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一下三个:
管理的性质。

该学派认为,管理是管理人员的技巧,是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活动和知识领域,但对什么是管理,对管理概念的认识不一样。

管理对于不同阶级的人员有不同的定义,性质也不同。

就好比在学校老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她的管理范围是一个班级,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处理好一切关于这个班级的事情就好,考虑的范围和接触的范围是明确的。

而作为校长,他要管理的是一整个学校,事务范围涉及广泛,管理的意义更是不同于一个老师。

所以对于每个人的主观理解都要予以肯定,因为广义上都是有根据的。

但是典型的经验学派对于管理的性质的观点却是:管理只同生产商品或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

管理不仅是一种常识,也不仅是累积起来的经验,它至少蕴藏了一套系统的知识。

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专门技巧和特别关心的领域。

同时,德鲁克还强调,管理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学科,它同医学、法律学、工程学相比,更侧重于应用。

可是无论就哪个观点出发经验学派贯彻到底的是观点即是:管理活动有它的特殊性。

管理的任务。

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两项任务,1)经理必须克服一切弱点并且利用所有资源来协调各部门合作。

既要考虑整体,也要考虑特殊个别。

2)经理必须做出符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决定。

或许这只有两项任务,但是无论
多少,任何一项都至关公司的发展,因此作为经理拥有树立目标并做出决策,随后即刻安排工作;进行组织工作,协调人员等;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成果进行评估,确定标准,评估工作。

只有做到这些管理者才能带领团体取得经济上的成就,并且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

当然管理者必须要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

德鲁克认为,任何一种组织结构,必须满足一些以其本身的性质为基础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有:明确性、经济性、远景方向、理解本身的任务和共同的任务、决策、稳定性和适应性、永存性和自我更新。

目标的管理。

德鲁克最早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传统的管理重视工作忽略了人,而行为科学以人为重,忽视与工作的结合。

所以目标管理恰好将人和工作科学的结合在一起,这既能使职工发现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还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的梦想。

管理应侧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纯粹理论的研究。

管理学如同医学、法律学和工程学一样,是一种应用学科,而不是纯知识的学科。

但管理又不是单纯的常识、领导能力或财务技巧的应用,管理的实际应用是以知识和责任为依据的。

管理者的任务是了解本机构的特殊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职工有成就;处理本机构对社会的影响相对社会的责任。

德鲁克认为,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的经理,有两项别人无法替代的职责。

第一项职责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把投入于其中的各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第二项特殊职责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当前的和长期的要求。

为此,每—个经理都必须:制定目标和措施并传达给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工作;进行鼓励和联系工作;对工作和成果进行评价;使员工得到成长和发展。

实行目标管理的管理方法。

德鲁克理论给管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任务(或目标)决定管理,并据此提出目标管理法。

德鲁克认为传统管理学派偏于以工作为中心,忽视人的一面,而行为科学又偏于以人为中心,忽视了同工作相结合。

目标管理则结合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使职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从工作中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企业的目标也因职工的自我实现而实现,这样就把工作和人性二者统—起来了。

目标管理在当今仍是运用最多的管理方法。

经验主义学派批评了传统管理学派不假思索地采取偏重于狭窄的归纳法的实证主义,从管理学者自己作为行动主义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立场,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再造管理的未来。

其次充分肯定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起列为了管理的目标。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方法是以描述性的历史方法说明组织及其管理对象,反对在管理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概括方法,为管理学提出了现代管理学运用最多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法。

经验主义学派由于强调经验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原理和原则,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无经验的初学者则无所适从。

而且,过去所依赖的经验未必能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

孔茨在他的书中指出:“没有人能否认对过去的管理经验或过去的管理工作‘是怎样做的’进行分析的重要性。

未来情况与过去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确实,过多地依赖于过去的经验,依赖历史上已经解决的那些问题的原始素材,肯定是危险的。

其理由很简单,一种在过去认为是‘正确’的方法,可能远不适合于未来情况”。

这段话说明,由于组织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过分地依赖未经提炼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来解决管理问题是无法满足需要的。

经验学派虽然有些方面不能涉及完全或有缺陷,但是一定程度上积极帮助了管理者交流经验并获取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