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玛雅博物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苏州博物馆案例分析

苏州博物馆案例分析

八、总结
通过参观苏博,我受益匪浅,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充分明白了在做 设计时要注意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的重要性。这种环境不仅包括自然 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并且,贝老在这个设计中的一些 呼应对比手法,以及一些突破和创新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
建筑是一门艺术,亦是一门有挑战性的学术性,我总觉得引领人走 下去的力量是在心灵深处的,而贝老的建筑恰恰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让我努力着继续走下去,用心的做好我每一个设计。
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 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 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 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 一体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 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 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 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苏州博物馆
案例分析
目录
一·关于 设计者
二·总平 面图分析
三·功能 流线分析
四·构图 分析
五·传 统与创 新
六·融合 与突破
七·馆内 细节分析
八·总结
一、关于设计者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 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 筑学。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 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 材。 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 最后大师”。 贝聿铭也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 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 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 由奖章
几何体构造: 贝老设计的建筑物都是很注重构造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博物馆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PPT

二、关于博物馆 4.博物馆造型分析
大家好 17
从建筑结构看,现代几 何体构成的坡顶蕴含着 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 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 形和方形不断的繁衍和 重构,使建筑看起来简 洁、抽象而不失力度, 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 中西文化的融合,实现 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二、关于博物馆 4.博物馆造型分析
通过中央大厅东侧的天窗廊道,进入新馆的东部次展区。廊道 尽头设紫藤园和休憩茶室。其南北两侧安排有图书馆、贵宾厅、博物 馆商店和现代艺术展厅等公共空间。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 以便于功能周转。
大家好 25
二、关于博物馆 6.博物馆空间分析
大家好 26
位于中轴线上的八角形中 央大厅位于博物馆入口内的 前庭与后庭山水园之间,其 大圆孔造型的检票口以及向 东西两侧伸展开去的天窗廊 道,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 区的枢纽。大厅是博物馆的 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 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 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 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 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 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 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 展区提供通道。
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 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 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 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 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 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 水而出;
大家好 33
二、关于博物馆 7.博物馆光线分析
大家好
大堂北面落地玻璃把 庭院的景色引进室内
34
●走廊大厅的采光照片
造型、空间等中西元索有机的 结合,图形构成的巧妙转换,现代 空间中国园林意境的营造是苏博新 馆成功实现传统与现代转换的关键。
二、关于博物馆 4.博物馆造型分析
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建筑案例心理学分析论文

建筑案例心理学分析论文

建筑案例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运用分析院系:城市设计学院专业:建筑学年级:09姓名:陈信安摘要: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对环境心理学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从建筑形态、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尺度等方面阐述了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心理影响,从而创造合适的空间尺度,对建筑游览方向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引言: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与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毗邻。

该博物馆与传统苏州园林形影相伴,其设计考虑了新建筑与传统园林的关系,从整用现代的手法诠释了体造型到细部处理都与传统园林遥相呼应,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

本文通过运用建筑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苏州博物馆的建筑特点及其影响。

1建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其领域不仅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而且与建筑学、园艺学、环境学等学科都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建筑心理学的研究核心是探讨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映及改善创造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心理要求的建筑环境。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是丰富的,本文主要就视觉方面的理论及人对环境的感知理论来进行分析。

在环境心理学的视觉理论中,有接近律,相似律,方向连续律,求简律等定律。

在建筑设计中,这些手法都常常被应用在设以建筑群体设计为例,我们经常通过采用相似形的方法,来计中,体现整体性和连续性,这里体现出相似率。

同样的,在整体设计中,相似的形体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立面设计中的形式区别,但通过形体的求简,总体还是趋向完整。

闭合率,在单体变化中,一些体量过于大的形体,常常会被破坏掉但分解后,在人们眼里,“还是可以被看成”一个整体。

苏州博物馆中环境心理学原理的应用及心理影响·建筑形态苏州博物馆一面临街,从街道相望,屋顶硬朗的线条勾勒出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

第一时间勾起了与灰瓦白墙之间的联系。

苏州博物馆外形最大的特点要数呈几何状错落堆叠的屋顶,体现了建筑师的创新的手法。

很多简练的建筑语言符号不断重复出现,如屋顶和立面上出现的菱形,六边形窗洞,也让人好奇它与传统园林的关系。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

• 当然也有传说称所谓玛雅文明是被为逃避明 成祖朱棣屠杀的建文帝一派坐船越过太平洋 ,来到美洲大陆建立的。 • 也有一说是玛雅人是商代被驱逐的奴隶,这 一族人统称为“殷帝安”人,“殷”代表商 的都城。从时间上看,中国的商代成立于公 元前17世纪,经历了31世,在玛雅人成立奴 隶王朝的时间前几百年,而明代的时间却不 是很吻合。印第安与“殷帝安”的发音也很 相似。
• 玛雅文字最早出现于西元前后,但出土的第一块记 载着日期的石碑却是西元二九二年的产物,发现于 提卡尔。从此以于,玛雅文字只流传于以贝登和提 卡尔为中心的小范围地区。五世纪中叶,玛雅文字 才普及到整个玛雅地区,当时的商业交易路线已经 确立,玛雅文字就是循着这条路线传播到各地。 玛雅人所使用的八百个象形文字,已有四分之一左 右为语文学家解译出来。这些文字主要代表一周各 天和月份的名称、数目字、方位、颜色以及神祗的 名称。大多记载在石碑、木板、陶器和书籍上。书 籍的纸张以植物纤维制造,先以石灰水浸泡,再置 于阳光下 乾,因而纸上留下一层石灰。虽然现代还 有二百万人在说玛雅话,而且其文字中一部分象形 和谐音字很像古埃及文字和日本文字,可能可以比 较探讨出其中的异同来,但我们对整个玛雅文字的 解译,依然力有未逮。
玛雅人笃信宗教
• 玛雅人笃信宗教,文化生活均富于宗教色彩。他们崇 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战神、风神、玉米 神等神。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尊为上帝的化身。 另外,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玛雅国家兼管宗 教事务。首都即为宗教中心。玛雅文明的早期阶段围 绕祭祀中心形成居民点,古典期形成城邦式国家,各 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的统治阶级是祭司和贵族,国 王世袭,掌管宗教礼仪,规定农事日期。公社的下层 成员为普通的农业劳动者和各业工匠。社会最下层是 奴隶,一般来自战俘、罪犯和负债者,可以自由买卖 。玛雅诸邦在社会发展上与古代世界的初级奴隶制国 家相近,但具体情况尚无详细资料说明。

苏州博物馆案例分析

苏州博物馆案例分析

六、融合与突出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
扶梯的转弯:与平常的扶梯设计有所不同,博物馆里少有的扶梯的转变处加多了一个转折。这样既可以减轻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又能让扶梯加多了一个层次,体现出别致的设计感,丰富及有旋律。
展厅背景的空墙:展厅内由于光线不足,为了更好地展示文化物品,利用了苏州园林的借景取景手法,在厅内的正面墙上,空墙作背景透光,开了一个正方形的洞,洞内种有很多竹子。这样不仅解决了光线问题,还增多了一处自然美景,让游客的心灵又一次与自然接触。
八、总结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202X
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 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三、功能流线分析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

(最新整理)博物馆案例分析

(最新整理)博物馆案例分析

2021/7/26
20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
本次开馆展设“百椅百态”、“日用
即道”、“格物之知”三大板块,展
出江南民间坐具百把、窗格百扇、器
具百尊,以此展现江南乡村工艺的世
界。在中国美院民艺馆展出的坐具、
窗格和器物,以及大量的皮影、民间
陶瓷器、糕模、工具等,所营造的正
是一个江南生活的历史片段,一个具
有象征意义的,有生活感情的江南乡
2021/7/26
(最新整理)博物馆案例分析
1
2021/7/26
博物馆案例分析
李双
2
博物馆 案例
01
Buk艺术博物馆
02 Maxxi的博物馆
03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
2021/7/26
3
Buk艺术博物馆
地点:韩国,首尔
面积:17,113平方米
楼层:三层和Βιβλιοθήκη 下二 层结构:钢筋混凝土时间:2013年
建筑设计:Samoo
Architects
202&1/E7/n26gineers建筑事
4
Buk艺术博物馆(实景照片)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探讨

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探讨

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探讨发布时间:2021-09-16T05:27:39.620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0月下作者:张娜娜[导读] 博物馆的公共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实际上博物馆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它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公益性上。

现在是博物馆蓬勃发展的时期,当代博物馆应抓住机遇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认识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博物馆张娜娜 726000摘要:博物馆的公共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实际上博物馆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它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公益性上。

现在是博物馆蓬勃发展的时期,当代博物馆应抓住机遇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认识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性博物馆的三大特性是公共性、开放性、文化性。

这里我主要探讨博物馆的公共性。

关于公共性的探讨最早的是哈贝马斯提出,他认为真正的公共领域应该是一个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并且公共意识可以自由形成的空间。

其中公共意识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并通过这些对话,一些作为私人的人们聚到一起,形成公众。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性的含义也在变化,现在说的公共性简单来说就是在公开的环境中,在差异中寻求一种共同的认识。

博物馆的公众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博物馆的公共性是随着现代博物馆的产生而产生的,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基础。

博物馆的公共性体现在哪方面呢?大家都知道现在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那么博物馆的公共性就只体现在这上吗?实际上博物馆的公共性还体现在它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公益性上。

[ 史吉祥.论博物馆的公共性[J].中国博物馆,2008(03):23-28.]公平性指的就是博物馆要向所有观众开放,不应该对观众有歧视。

这里所有观众指的是不分年龄、性别、种族、任何社会、经济的差别。

在博物馆展示展品以及写展品的内容简介时不应该只针对某一团体,比如专家、小孩、大学生、男性、女性等,而是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少数人的需求。

景观美学案例分析之苏州博物馆

景观美学案例分析之苏州博物馆

四、与城市文化相融合
1、历史积淀
忠王府
苏州博物馆馆址为太 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 址。忠王府是当年太平天 国留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建 筑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遗 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 军王府,1961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清咸丰十年四月(1860年6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苏州。同年十 月起,就吴姓拙政园基地改建忠王府,并将其东潘姓、其西汪姓宅第等一并收
中也是淋漓尽致的渗透了这一点。这是一座在 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
• 苏博值得一提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它其中 的馆藏文物是必不可缺少的。举办有“苏州 出土文物陈列”、“太平天国苏福省历史文 物陈列”。反映了苏州历史发展的大致历程。 也是与苏州文化紧密相连的佐证之一。
五、形式美
1.对称均衡
新馆屹立于苏州古城北部历史保护街区,北边是世界著名 的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东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王府,南面是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西面接城 市干道齐门路,可见苏州博物馆的选址特殊大胆,又蕴含 深刻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一个命题作文,作文的题目叫做“中而新, 苏而新"。在被自己称为圣地的博物馆馆址所在地,贝聿铭要把圆
卧虬堂 卧虬堂为忠王府东
路建筑,堂外为紫藤院, 后为戏厅。相传当年拙 政园主王献臣与吴中才 子文征明、唐寅、祝允 明等相情相慕。仲春时 节,藤飞花放,王献臣 常在此宴饮诸子,名为 “卧虬堂”。卧虬既因 紫藤蟠屈似龙而名,又 隐寓名士循世隐逸之意。
2、独有的地域文化
• 苏州本土建筑在颜色上最显著的特征便是 墙体和瓦片,仿佛粉墙黛瓦成了苏州的代
外部的形状上是三角形与矩形的拼接在内部顶端也是三角形和矩形的结合就连室外的小亭子也运用了三角元素这样的设计在形式上得到了统一让整体都达到了单纯齐渗透与层次从苏博的剖面图上可以看见设计师将苏博从垂直面上分为至少3层次主建筑高于廊道和次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玛雅博物馆案例分析
墨西哥富翁斯利姆为了纪念死去的妻子索玛雅,建造了一个以妻子名字命名的博物馆。

索玛雅博物馆,规模有1 6,000平米(172,223平方英尺),设有6层,从外表看,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似乎从不同角度被几道巨浪击中,扭曲着升向45米的高度。

整个外立面被熠熠闪光的抛光铝板覆盖,富有气势的轮廓让人想起一艘海轮的船首。

在地震频繁的墨西哥城,这实在是一座结构大胆、不乏炫耀色彩的前卫建筑,在它之前,斯利姆还只用保守的玻璃盒子办公楼来容纳他不断扩张的电信王国。

博物馆为一个旋转的菱形,由28根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弯曲钢柱支撑着,博物馆外层覆盖着16,000个六角形玻璃钢元素。

为了在多个侧面实现悬垂,该结构由位于每个楼层上的七个环组成的系统加以稳定。

七环结构体系在多个侧面构成了悬臂梁,并固定着博物馆的六层展览、展示和公共聚集空间。

这些设计参考了传统的、殖民时期墨西哥城的瓷砖建筑立面,并赋予索玛雅博物馆随天气、时间、参观者的位置而变化的不同外观。

博物馆先锋的形体设计是对典型的博物馆标准化方盒子体型的巨大突破。

人们进入博物馆时可以从各种角度观赏这个引人注目的形体。

外立面由半透明的混凝土建成,可以过滤光线,使空间显得亮堂开敞,但不会牺牲材料的结构整体性。

一旦进入建筑内部,中间各层在一个连续的体量中彼此开敞,但又分隔成不同的界定区域。

所有的空间形状和形式上都是唯一的。

斯利姆本人把索玛雅称为“世界级的博物馆”,喜欢强调这是他送给墨西哥城和整个国家的礼物,目的是提高城市的人文水准和国际关注度。

他认为当你买
下一件艺术藏品,必须展示它,与人分享。

当初他集中收藏欧洲艺术,动力之一是让没有财力去欧洲旅行的墨西哥人能够欣赏到那些作品。

他曾经提到自己去伦敦温莎堡的经历:“我记不清那里有多少绝美的画作,尤其是达·芬奇的作品,但他们从来不公开展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