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会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文化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2分)A.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缥(piāo)缈、缥(piǎo)碧。
B.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斟(shèn)酌、映(yìng)衬。
C.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泻气”应为“泄气”,“儒养”应为“濡养”。
D.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迫不及待”不要写成“迫不急待”。
2、某同学读完《神奇的成语》后,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横线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中国的文化①,成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源远流长,这一特有的文化可谓是②了。
成语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意义深远,比如一些成语故事的③,带给人们深深的思索。
A.①地大物博②熟视无睹③言外之意B.①地大物博②家喻户晓③不言而喻C.①博大精深②家喻户晓③言外之意D.①博大精深②熟视无睹③不言而喻3、读完《中国古代园林》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因为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是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B.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具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
C.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
D.颐和园原来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是中国规模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也就是在此不久”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2分)春秋而后便到了战国和两汉,“甲”在这个时间段,诸侯国基本都完成了封建制度的完善。
“乙”此时是中国古代一次思想进步爆发时期,不论是哲学还是科学,都开始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默写。
千百年来,“家园”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主题。
它是老兵归乡途中的急切:“(1)______ ,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它是秋瑾远在东南的牵挂:“四面歌残终破楚,(2)______ ”(秋瑾《满江红》);它是戍边战士因战事未了不能返回家园的矛盾“(3)______ ,(4)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它是李商隐把思念化为重逢的希冀:“(5)______ ,(6)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它是一捧菊的闲适隐居生活:“(7)______ ,(8)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它也是文人志士胸怀家国天下的具体表现:“(9)______ ,(10)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9.0分)2.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叶圣陶①住在上海“弄堂房子”里的人对于月亮的圆缺隐现是不甚关心的。
②所谓“天井”,不到一丈见方的面。
至少十六支光(编者注:16瓦)的电灯每间里总得挂一盏。
环境限定,不容你有关心到月亮的便利。
走到路上,还没“断黑”,已经一连串地亮了街灯。
有月亮吧,就像多了一盏灯。
没有月亮吧,犹如一盏街灯损坏了,没有亮起来。
谁留意这些呢?③去年夏天,我曾经说过不大听到蝉声,现在说起月亮,我又觉得许久未看见月亮了。
只记得某夜夜半醒来,对窗的收音机已经沉寂,隔壁的“麻将”也歇了手,各家的电灯都已熄灭,一道象牙色的光从南窗透进来,把窗棂印在我的被袱上。
④我略微感到惊异,随即想到原来是月亮光。
好奇地要看看月亮本身,我向窗外望。
但是,一会儿月亮就被云遮没了。
⑤从北平来的人往往说在上海这地方怎么待得住。
一切都这样紧张,走出去很难得看见树木,诸如此类,他们可以举出一大堆。
⑥我想,月亮仿佛失掉了这一点,也该列入他们在上海待不住的理由吧。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一)(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全通用模拟训练卷)(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guī)宝,是中华文化的灿.(càn)烂之花。
B.人生应该潇洒地活着,不要被生活的琐屑.(xiāo)缠绕;当你面对别人无端的诘责时,我们的内心应该做到坦荡如砥.(zhǐ)。
C.你瞧,在那绿树成荫的两山之间夹着一条大瀑布,急驰飞奔的水流直泄.(xiè)而下,像奔腾咆哮.(xiào)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D.节目会场内,观众欢呼鹊跃,人声鼎沸.(fèi);面对如此精彩的节目,面对观众的热情,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没有丝毫的倦.(juàn)怠。
2.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近年来,展现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创作不断扩大,创作手法不断丰富,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愈加清晰完善。
纪录片这一国际通行的传播方式,积极向世界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的发展变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A.领域借助讲述日新月异B.区域借助描述与日俱增C.领域借用描述日新月异D.区域借用讲述与日俱增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比赛中折桂,将首金东京奥运会记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名下。
B.通过一对一的学习帮扶活动,使学校营造了互帮互助、共同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提高。
C.夏季的云南温度适宜,天高云淡,还有很多独有的秀美景观,这真是十分适合全国各地游客旅游的好地方。
D.“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大约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4.将下列诗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山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含答案与解析)

山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总分值:150 分〕留意事项:1.本试卷共6 页,共150 分。
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需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0 分〕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4分〕A.广袤.〔mào〕摇曳.〔yè〕拮据.〔jū〕顿开茅塞.〔sāi〕B.恪.守〔ɡè〕娉.婷〔pīnɡ〕桑梓.〔zǐ〕奄.奄一息〔yǎn〕C.骸.骨〔hái〕狡黠.〔xié〕灰烬.〔jìn〕呱.呱坠地〔ɡū〕D.阔绰.〔chuò〕恣.睢〔zì〕抚慰.〔jiè〕自吹自擂.〔léi〕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4分〕项〔A.蓬蒿身份证心无旁鹜断章取义B.恻隐满堂彩通宵达旦融会贯穿C.嬉闹渡假村断壁残垣形销骨立D.端祥攻坚战如雷贯耳走投无路3.以下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刚入初中时的情形仍历历在目,转瞬已是初三。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顶.礼.膜.拜.。
C.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休.戚.与.共.,用鲜血分散成了宏大战斗友情。
D.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梦不是一下子一.蹴.而.就.的,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困难奋斗。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加强劳动教育,是为了培育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绢本(juàn)狩猎(shòu)惆怅(cóu)B.倔强(juè)畸形(jī)狭隘(ài)C.翩然(piān)栈桥(zhàn)鲜妍(yán)D.缄默(jiān)呜咽(yàn)皎洁(j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人木三分、见异思迁、望眼欲川B.怪涎不经、与日俱增、专心致志C.挑拨离间、神采弈弈、锋芒毕露D.栩栩如生、不言而喻、断壁残垣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长时间盯着荧屏时,容易诱发近视眼、角膜炎等疾病。
去掉“当”和“时”。
B.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教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把“要求”改为“素养”。
C.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
在“肥胖”的后面加上“的原因”。
D.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关键期,我们长于斯,生于斯,前途命运维系于斯。
把“长于斯”和“生于斯”调换位置。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B.李清照——清代婉约派女词人C.林冲——棒打洪教头D.铭——刻在器物上的文字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李先生正读七年级的儿子在全市科技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邻居祝贺他时,对李先生说:A.令郎争气,这次能拿到这个奖项,够你吹一阵子的了!B.犬子真是有出息,全市第一名啊!真厉害!C.祝贺你儿子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小家伙又聪明又努力,将来一定有出息。
D.令爱能拿到奖项,作为邻居,我感到骄傲,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
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的远近。
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与“明亮”意思最相近的一组是()。
A. 黑暗B. 模糊C. 光明D. 阴暗2.下面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 B. 红 C. 绿 D. 蓝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飏阳 B. 碎因 C. 早晨 D. 爱人4.“炙手可热”是下列哪个成语的正确读音()。
A. 刻骨铭心 B. 深思熟虑 C. 张牙舞爪 D. 手头不宽5.下列不属于三维几何图形的一项是()。
A. 球 B. 锥 C. 柱 D. 铅笔…二、填空题(共20分)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清代作家()创作的。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家。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文学家()的名篇《行路难》。
4.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是(),它的分泌物能帮助消化。
5.我国现行政区划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包括()、市、县、乡镇和村五级。
三、判断题(共10分)请根据所给句子判断其正误,正确的请写“对”,错误的请写“错”。
1.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2.小说《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3.一加一等于三。
()4.《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整理的。
()5.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四、问答题(共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 阅读理解题: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请问,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答案:《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 文字表达题: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重要性。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成就。
这四部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全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4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国家有难时,英勇的中华儿女从不①。
即使代价是粉身碎骨,他们也一往无前。
犹记得,黄海上,邓世昌驾驶“致远号”勇撞敌舰,壮烈牺牲;狼牙山头,八路军五壮士,纵身一跃,慷②而去,在我们民族的午夜,溅起了一缕绚丽的霞光。
他们悲壮的身姿,至今萦绕在人们心头。
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让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1、文中加点字“萦”的读音正确的是()(1分)A.yánB.yínC.yìnɡD.yínɡ2、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1分)A.概B.慨C.凯D.恺3、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A.袖手旁观B.一意孤行C.高谈阔论D.正襟危坐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A.百年来,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使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B.百年来,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C.为了祖国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解放,百年来,让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D.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百年来,使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有时眼见不一定为实,你所看到的“真相”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真相则藏在深海里。
②而且,多个或换个角度看事物,或许有不一样的收获。
③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睿智,更是一种乐趣。
④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才能看清事物的全部面貌,才算得上“眼见为实”。
⑤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A.⑤④①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③⑤①④②6、某班围绕“文明上网”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2分)()A.甲:我认为“文明上网”应该浏览健康的信息,绝对不能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班级开展以“爱我中华,强国有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文稿创作1、下面是同学们撰写的宣传文稿,请你帮他们进一步完善内容。
(16分)①祖国风光绮丽。
“大漠孤烟直,①”“②,风正一帆悬”,大河穿山破壁,雄浑澎湃,引得远行人浮想联翩;“③”(作者甲《天净沙秋思》),村落深suì宁静,小桥流水,惹得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②中华英才bèi出。
诸葛亮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来告诫其子“④,⑤”,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诠释了他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家国情怀……缅怀先贤志士,信心与力量沛然而至。
③青年向上,国家向前。
我辈青年应学前人“⑦,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出处乙)的乐观豪迈,以鲲鹏“水击三千里,⑧(《北冥有鱼》)”之姿,踔厉奋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1)给文中加横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出作者和出处。
(2分)(3)根据语境用正楷补写文中空缺的诗文。
(8分)(4)同学们根据文稿内容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为下联正确排序。
(2分)上联:绘祖国美景缅怀先贤志士①大志②民族③立④实现⑤宏图⑥复兴下联排序(填序号):(5)同学们准备在活动主会场张贴宣传标语,经讨论决定选择隶书作品,请你从下面的书法作品中帮他们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2分)诗歌朗诵2、班委会组织“爱我中华,强国有我”诗歌朗诵会,有位同学准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和他谈谈你的理解。
(2分)榜样引领3、名著阅读。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内心的最强音。
时代虽然不同,但爱国的精神一脉相承。
请阅读《傅雷家书》,感受榜样的力量。
(1)下列关于这部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傅聪远在海外,傅雷用书信在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引导儿子成长,真可谓“家书抵万金”!B.从《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的慈父,从不打骂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斡.旋(wò)粗犷.(kuàng)振聋发聩.(kuì)B.校.对(jiào)遏.制(è)花团锦簇.(cù)C.憎.恶(zēng)绰.号(chuò)喃.喃自语(nán)D.褴.褛(lán)褶.皱(zhě)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坻,你几乎忘记了是在高原上行走。
C.我们不应该讨厌它那暄嚣的歌声,它掘土四年,才能在阳光下歌唱。
D.我正在谈木材的事情,这畜生无缘无故跳出来咬了我的手指头一口。
3.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从容自信的中国。
开幕式上,拂动舒展的绿色春苗,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令人叹为观止....;奥运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赢得了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冬奥志愿者们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助力奥运,那些感人的瞬间仍然历历在目....,....;同时,众多科技元素也融入了冬奥,中国科技与冬奥相辅相成科技让冬奥更节能低碳,冬奥让科技更普惠亲民。
A.叹为观止B.振聋发聩C.历历在目D.相辅相成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心灵手巧的盆景师,把植物、山石、工艺品等加工整合,创作出构思精巧的微型景观。
B.校园艺术节成功举办的原因,是学校有序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及家长支持配合的结果。
C.走进图书馆,当我们触目那些或发黄或崭新的书籍时,会将眼睛和心灵都映照得明亮。
D.融合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播出就激起全球热议与赞扬。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节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军士吏被.甲被:通“披”,穿着B.介胄..之士不拜介胄:披甲戴盔C.天下苦.秦久矣苦:苦于D.又间.令吴广间:间杂(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百姓多闻其.贤其.此之谓乎B.已而之.细柳军辍耕之.垄上C.佣者笑而.应日舍生而.取义者D.固以.怪之矣以.君为长者(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A.陈胜吴广竟然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B.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事而死可以吗?”C.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都不是更好吗?”D.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4)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两文皆塑造了鲜明的形象:甲文中周亚夫是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乙文中陈涉是出身卑微却心怀大志的英雄。
B.两文均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甲文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塑造周亚夫;乙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塑造陈胜。
C.两文皆流露了司马迁的情感:乙文列入“世家”暗含作者称道之意;甲文以“称善者久之”结尾隐含赞赏之情。
D.两文选材均详略合宜:甲文详写细柳军营兵士严守军纪表现周亚夫的治军严明;乙文详写陈胜的谋划彰显其洞察时局,才能卓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①山水之乐,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
(辛弃疾《破阵子》)(2)请在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甲]“最浪漫”的二十四节气①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的创意,巧妙而独特。
②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将文字与影像相结合,用古诗词对应节气。
将“意象”作为影像表达的核心,创作出了兼顾诗词原始意思和中国新风貌的画面,将中国人独有的含蓄、浪漫,传达给全世界。
③例如,短片中“清明”节气的画面,选用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
画面中滑雪者在雪山之上搭建了一个帐篷,随着镜头缓慢移动,观众会发现地上还放着一个滑板,因为透视的关系滑板显得很大,当雪花飘落时,眼前的滑板与帐篷仿若是烟雨紫紫中的江南乌篷船。
虽然字幕没有打上“江南”二字,但此景却是观众心目中清明影像的映射。
④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短片,将二十四节气及其诗文同当代冰雪运动完美融合与呈现,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投射与缩影。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乙]如何让古老智慧在当代绽放生机①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应在适应不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
②二十四节气如何融入当代生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
还要着眼群众需求,和当下生产生活有机交织,才能焕发生机。
立夏之际,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的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如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对立夏习俗进行旅游资源的转化等。
③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应在各地中小学中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青少年可以通过学习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体验民俗活动,来品韵节气文化。
例如,在清明节期间,青少年一边诵读苏轼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想象古人在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美好画面,一边亲自去踏青、扫墓、亲手制作青团,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传承中华文明的意识。
④在当代,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传播和弘扬二十四节气,让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1)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怎样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3分)(2)甲乙两文第③段都举了与清明节气有关的例子,两处是否可以互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分)(3)下列材料也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它适合放入甲乙哪篇文章?请做出选择再简述理由。
(4分)近年来,我国还通过多元的文艺形式,拓展了传播渠道,激活了二十四节气内蕴的文化生命力。
如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具象化。
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
五、作文(60分)8.作文。
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中谈到: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
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校园,这个班级,一起洒下过无数的汗水,共同收获过无尽的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是新征程的开始。
请以《驿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浪淘沙(其五)刘禹锡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选自《尊前集》)9.这首诗前后两句各自描写了什么场景?请概括作答。
(2分)10.诗中写到“晚霞”,有何妙处?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筹边楼记陆游淳熙三年八月既望,成都子城之西南,新作筹边楼。
四川制置使、知府事范公①,举酒属其客陆游曰:“君为我记”。
按史及地志,唐李卫公②节度剑南实始作筹边楼。
后废,无能识其处者。
今此楼望犍为僰道、黔中诸郡,山川方域皆略可知,卫公故址其诚在是乎?比楼成,公复按卫公之旧图,处处新志之。
边城地势险要及异同者,皆考信不疑。
虽然,公于边境,岂真待图而后知哉?方公在朝,以洽闻强记擅名,一时天子有所顾问,近臣皆推公对,莫敢先者。
其使北而归也,尽能道其国城邑、制度云云。
且朔方古今,战守离合,得失是非,一皆究见本末,口讲手画,委曲周悉,如言其国内事,虽彼耄老大人,知之不如是备也。
而况区区西南彝距成都或不过数百里,一登是楼尽在目中矣。
则所谓图者,直按故事为记而已。
范公慨然曰:“君之言过矣!予何敢望卫公?然窃有幸焉。
卫公守蜀,丞相牛奇章每排沮之,维州之战既成而败。
今予会清明宽大之朝,论事荐吏,奏朝入而夕报可使。
使卫公在蜀,适得此时,其功烈壮伟,岂止取一维州而已哉?”游曰:“请并书范公言,以诏后世,可乎?”公曰:“唯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