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口诀
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

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第一篇: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特别是关联词语同主语的先后次序,常常被人们忽视,—般语法书上也未论及这类问题。
(1)因为他病了,所以没有来上学。
(2)老工人的谆谆教导,既使我们懂得了旧社会的黑暗,又明白了新社会的幸福。
(3)朱志刚不但以优良成绩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而且全班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些句子,乍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然而这些句子是的确有病的:例(1)第—分句前有“因为”,主语“他”就传不到第二个分句了,更何况第二个分句开头还有“所以”;这样就造成第二个分句缺主语。
“因为”应放在“他”后面,或者在“所以”后再加上“他”字。
例(2)应把“既”字挪在“使我们”之后,否则,“明白了新社会的幸福”,从结构上来说就不是和“我们”相联系,而是和全句的主语“老工人的教导”相联系了,另—种改法是在“明白了”之前重复“使我们”。
例(3)“不但”放在“朱志刚”的后面,那就说明“不但……而且……”的主语都是“朱志刚”了,但实际上“而且”后面的主语是“全班”,这就有了矛盾,应该把“不但”移到“朱志刚”的前面才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关联词语中的连词,能够用在主语前面,也能够用在主语后面。
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二、副词—般不用在主语前面。
如“却、就、才、都、总、还”等。
这是因为副词的语法特点之一是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而主语又多数是名词或者是代替名词的代词充当,所以副词做关联词语时—般只能用在主语的后面。
三、成对地使用关联词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主语往往要放在关联词语的前头。
如改后的例(1)。
四、成对地使用关联词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主语最好放在关联词语的后头,但副词除外。
如改后的例(3)。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样—段文字:“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语序不当——关联词

• [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 如果我们能够看
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投资 百万元所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 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 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 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 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 民的肯定和赞扬。 • 在伦敦奥运会上,尽管中国的金牌 总数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 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 民的肯定和赞扬。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 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 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 的基本道德素质。 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 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 德素质。
(新余市2014年高三“二模”考试质量检测)在近代史
领域,对于战争这一部分,应该由亚洲各 国共同研究,这一战争如果放在宏观的角 度看,那么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显而易见了。
• 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 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 品质的科学,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 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 全至关重要。
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 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 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 步。
• [2014· 辽宁卷] 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 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 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 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 [2014· 辽宁卷] 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 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 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想给 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的家长。
(新余市2014年高三“二模”考试质量检测)在近代史
领域,对于战争这一部分,应该由亚洲各 国共同研究,如果把这一战争放在宏观的 角度看,那么日本的侵略行为就显而易见 了。
病句基础班:语病六大类型(带基础语法)

(3)复句分类
③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表达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一般是由小到大,由
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常用关联词: 不但……而且……, 尚且……何况……
不但不……反而……,
(3)复句分类
④选择复句
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情,并且表示从中选择 一件。分句之间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只要求选择一项。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常用关联词: 虽然……但是……, 可是,只是,然而,却
(3)复句分类
⑥假设复句
前面的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实现后所“ 产生”的结果。
如果不浇水,种子就不会发芽。
即使不浇水,种子也会发芽。
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答:总产量发展。…………主谓搭配不当。
3、复句的结构和分类
(1)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 包含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所谓结构上互不包 含,是说互不做句子成分。
复句中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冒号表 示;复句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叹号表示。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转折复句
承接复句
(3)复句分类
①并列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事物,或陈述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或对比说 明几种事物。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的,不分先后、轻重。
小张既喜欢打篮球,又喜欢踢足球。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常用关联词:
既……又……,
又……又……,
有时……有时……,
关联词语使用

关联词是常用的一种词类,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误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关联词的位置是否恰当当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后面;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两个分句的关联词均放在句首(可把此概括记忆为“同后不同前”),否则,就会因关联词位置不当而影响表达。
例如: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都是“人们”,所以关联词“如果”应放在主语“人们”后。
二.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成套搭配使用的,如果打破了它原来的搭配习惯,而换用了其他的词语,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语病。
例如:不管天气极端恶劣,但他们还是如约而至。
“不管”和“都”相搭配,表示条件关系;“尽管”和“但”搭配,表示转这关系。
所以,句中应用“尽管……但”这对关联词。
又如: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句中的关联词“无论”不与表并列的“和”配套而与表选择的“还是”“或”配套,组成“无论……还是(或)……都……”的结构形式,表示条件不同而结论(结果)一样。
(本句错误不止一处)三.关联词和句子的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关联词往往成套使用本身表示一种意义关系,这种意义关系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致时,句子才通顺流畅,否则就会出现关联词和句子的逻辑关系不相吻合的语病。
例如:“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句中前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使用“是……又是……”是恰当的;第三分句语意有明显的转折关系使用了表转折的关联词“可是”也是恰当的;第四分句用“从而”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而“从而”所关联的内容与第三分句的内容正好相反,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不吻合,所以“从而”的使用造成前后矛盾,不合逻辑。
四.关联词所关联的分句的句序是否恰当关联词所关联的分句的内容往往是讲究顺序的(主要表现在递进关系的复句中),不注意就会使语序颠倒。
语文病句之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

关联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特别是关联词语同主语的先后次序,常常被人们忽视,—般语法书上也未论及这类问题。
(1)因为他病了,所以没有来上学。
(2)老工人的谆谆教导,既使我们懂得了旧社会的黑暗,又明白了新社会的幸福。
(3)朱志刚不但以优良成绩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而且全班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这些句子,乍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然而这些句子是的确有病的:例(1)第—分句前有“因为”,主语“他”就传不到第二个分句了,更何况第二个分句开头还有“所以”;这样就造成第二个分句缺主语。
“因为”应放在“他”后面,或者在“所以”后再加上“他”字。
例(2)应把“既”字挪在“使我们”之后,否则,“明白了新社会的幸福”,从结构上来说就不是和“我们”相联系,而是和全句的主语“老工人的教导”相联系了,另—种改法是在“明白了”之前重复“使我们”。
例(3)“不但”放在“朱志刚”的后面,那就说明“不但……而且……”的主语都是“朱志刚”了,但实际上“而且”后面的主语是“全班”,这就有了矛盾,应该把“不但”移到“朱志刚”的前面才是。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一、关联词语中的连词,能够用在主语前面,也能够用在主语后面。
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二、副词—般不用在主语前面。
如“却、就、才、都、总、还”等。
这是因为副词的语法特点之一是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而主语又多数是名词或者是代替名词的代词充当,所以副词做关联词语时—般只能用在主语的后面。
三、成对地使用关联词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主语往往要放在关联词语的前头。
如改后的例(1)。
四、成对地使用关联词语,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主语最好放在关联词语的后头,但副词除外。
如改后的例(3)。
关联词常见问题

二、固定搭配不当导致语病
3 、无论这儿的生活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在 这里安心工作。 4 、尽管同学们怎样批评,他爱讲话的坏毛 病一点儿都没改。
提醒:关联词有它的固定搭配性,不能胡乱搭配,一般都是成 对使用。如关联词“不是……而是”“只要……就”“只 有……才”“不管……都”“尽管……也”等等,它们都是成 对使用,切忌胡乱搭配,造成语病。
9、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 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 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10、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坏的影响 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受了坏人的 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自己,能 抵制多方面的各种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提醒:对于容易造成赘余的关联词,就要靠平时留意,注意 积累。
关联词常见问题
一、关联词位置不当 1、虽然她对顾客缺乏热情,但是却有一套对付顾客 批评的本领。 2、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 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提醒:在复句当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是一致的,关联词应放在 主语的后面。在复句当中,如果前后两个分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不一致, 关联词应放在陈述的对象的前面。
四、错用或强加关联词导致语病 7 、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 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 国家的利益。
8 、这学期我们认真学习了语文,因此数 学学得不够好。
提醒:判断关联词是否错用或强加,一方面可以根据语感和语意, 另一方面可以将关联词去掉看句意是否连贯。
五、关联词赘余导致语病
三、不合逻辑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病
5、 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 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 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

句子成分划分口诀一、主语在一句话中,主语往往是句子的核心,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状态的拥有者。
主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名词、不定式等等。
主语的特征: - 在句子中能够回答“谁”的问题。
- 一般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谓语动词后。
主语的划分: - 简单主语:由一个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或不定式等充当主语。
- 复合主语:由两个或以上的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或不定式等并列充当主语。
二、谓语谓语是句子的动作或状态的核心,用来描述主语所做的动作或者所处的状态。
谓语一般由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构成。
谓语的特征: - 在句子中能够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 一般位于主语之后,与主语构成句子的核心成分。
谓语的划分: - 简单谓语:由一个动词构成的谓语。
- 复合谓语:由两个或以上的动词构成的谓语。
三、宾语宾语是句子中的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受益者,用来说明动作的直接或间接对象。
宾语的特征: - 在句子中能够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 大多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宾语的划分: - 直接宾语:直接接受动作的名词、代词或者动词不定式等。
-间接宾语:间接接受动作的名词、代词或者动词不定式等。
四、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成分,用来描述名词或者代词的特征或者限定其范围。
定语的特征: - 可以是单个形容词、形容词短语或者从句等。
- 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
定语的划分: - 前置定语:位于被修饰词之前。
- 后置定语:位于被修饰词之后。
五、状语状语是对动作或状态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条件等等。
状语的特征: - 在句子中能够回答“怎么样”、“在哪里”、“为什么”等问题。
- 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等。
状语的划分: - 时间状语: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发生的时间。
- 地点状语: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发生的地点。
- 方式状语: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发生的方式。
- 原因状语:表示动作或者状态发生的原因。
汉语关联词

四转折关系
1.(虽然)……,但是/不过/可是/却……
通常情况下,前后意思相反或相对
(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是我很努力。
2. 虽然/尽管/固然……,主语+却/倒……
这组关联词是先承认某一事实,强调说话人认为重要的方面。
新HSK六级关联词知识点
一递进关系
1. 主语+不但/不仅/不只……而且/还/也/甚至还…… 他不但会说汉语,还会说日语。
2. 不仅不/不但不……,反而/甚至还…… 前句多用否定 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很感激我。
3.不但+主语1……,而且+主语2+也……
主语有两个,关联词在主语前
不但他会说汉语,而且他弟弟也会说汉语。
3. 越+动词或形容词+越+动词或形容词 表示程度随着情况的发展而变化 她越吃越胖。 房间不是越大越好。 他越吃越饿。
4. 越是+名词或动词或形容词+越是+名词或动词或形容词
表示程度随着情况的发展而变化
现代人的压力很大,越是男人越是如此。
天气越是炎热,去海边的人越是多。
你越是想家,越是要坚持。
只要坚持练习,你的语音就会越来越标准。 2.只有……,才……
表示必须有前面的条件,才能出现后面的结果。后一分句如有主语出现,
“才”在这个主语的后面。
只有吃这种药,才能治好他的病。 只有吃这种药,他的病才能治好。
3.无论/不论/不管/任……,都/也/反正……
表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出现后面的结果。前一个分句常有以下几种基本格式:
三假设关系
1.如果/要是/假如……,那么/就…… 前句假设,后句结果 如果下雨,我们就不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