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的数学模型

合集下载

微分方程(组)模型

微分方程(组)模型


(2) 方程③是一阶线性微分方程,通解为②当n>0时,有特解y=0.
求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命令: dsolve(‘方程1’, ‘方程2’,…‘方程n’, ‘初始条件’, ‘自 变量’) 符号说明:在表达微分方程时,用字母D表示求微分, D2、D3等表示求2阶、3阶等微分。任何D后所跟的 字母为因变量,自变量可以指定或由系统规则选定为 确省。 d2y
方法:
• 规律分析法:根据相关学科的定理或定律、规律(这些涉及 到某些函数变化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如曲线的切线性质. • 微元分析法:应用一些已知规律和定律寻求微元之间的关系式. • 近似模拟法:在社会科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 实际问题中,许多现象的规律性不清楚,常常用近似模拟的 方法建立微分方程模型.
4.符号说明
• • • • • • • a---某人每天在食物中摄取的热量 b---某人每天用于新陈代谢(及自动消耗)的热量 α ---某人每天从事工作、生活每千克体重必需消耗的热量 β---某人每天从事体育锻炼每千克体重消耗的热量 w---体重(单位:千克) w0---体重的初始值 t---时间(单位:天)
若Q(x)≡0,则称为一阶线性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通解为 P ( x ) dx P ( x ) dx ② y ( x) e ( Q( x)e dx C )
从而可得
dz (1 n) P ( x) z (1 n)Q ( x) dx
dz dy (1 n) y n dx dx
一、微分方程模型 二、微分方程的数学形式 三、微分方程(组)的MATLAB解法 四、减肥的数学模型 五、人口增长数学模型 六、兰彻斯特(Lanchester)作战模型 七、硫磺岛战役案例

节食和运动对减肥效果影响的数学模型

节食和运动对减肥效果影响的数学模型

即是从 人体 节 食 或 运 动人 手 ,利 用 微 分方 程 ,建
(1)由 于人 体 的脂 肪 是 储 存 和 提 供 能 量 的
立减肥 的数学 模 型 ,分别 讨论 找 出节食 与运 动 对 主要 物质 ,减少脂 肪量 就是 人们 减肥 降 低体 重 的
减 肥 的最有效 途径 .减肥 的人 只有 对个 人 的消 耗 主要 目标 .在减 肥 过 程 中 ,不 妨 设 人 体 脂 肪 的重
(3)无 论 是 因为 人 体 进 食 摄 取 能量 导致 的
和其 他 活动所 消 耗 的 能量 以及 食 物 的 特殊 动力 体 重增加 ,还 是 由于身体 运动 消耗 能 量引起 的体
作用 (将食 物转 化 为人 体所 需 要 的 能量 )所 消耗 重 减少 ,脂肪 量都是 一个 渐变 的过 程 .因此 ,可 以
图 1 不 同摄 入 量 的体 重 变 化 与 时 间 的 关 系 图
3 模 型 建 立
3.1.3 模 型分 析 .对 于模 型 (1)来 说 ,当且仅 当
』^..
W =A/B<W。时 ,有 <0.这表 明 只有 当 加 ≤
a t
3.1 节食 与 减肥 关 系模 型 的建 立
w。时 才有 可 能 产 生 减 肥 的效 果 .另 外 由方 程 的
3.1.1 只节 食 的减肥 模 型 .设 W(t)是 f时 刻人 解 也可 以看 到 ,对 于上述 的 ,当 一 。o时 ,W(t)
模 式做 出正 确 的 判 断 ,才 能做 到有 的放矢 ,切 实 量作 为体 重 的 标 志 .设 已知 脂 肪 能 量 转 化 率 为
收到减 肥 的最佳 效果 .
100% ,每 1 kg脂肪可 转换 为 能 量 4.2 X 107J,记

减肥计划BMI

减肥计划BMI

减肥计划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根据人体吸收的热量与体重、代谢消耗系数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同时通过实例,制定减肥计划,在保证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控制饮食量,同时并制定合理的配餐方案。

为加快减肥的进程,还可增加运动。

实现科学合理减肥的目标。

关键词:合理减肥数学模型热量一.引言体重指数BMI=w(kg)/l2(m2). 18.5<BMI<25 ~正常;BMI>25 ~ 超重; BMI>30 ~ 肥胖。

多数减肥食品达不到减肥目标,或不能维持,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在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达到减轻体重并维持下去的目标。

分析体重变化的原因:1、体重变化由体内能量守恒破坏引起;2、饮食(吸收热量)引起体重增加;3、代谢和运动(消耗热量)引起体重减少二、模型假设1)体重增加正比于吸收的热量——每8000千卡增加体重1千克;2)代谢引起的体重减少正比于体重——每周每公斤体重消耗200千卡~ 320千卡(因人而异),相当于70千克的人每天消耗2000千卡~ 3200千卡;3)运动引起的体重减少正比于体重,且与运动形式有关;4)为了安全与健康,每周体重减少不宜超过1.5千克,每周吸收热量不要小于10000千卡。

三、基本模型记第周末体重为w(k),第周吸收热量为c(k),热量转换系数α=1/8000(kg/kcal),代谢消耗系数β(因人而异),则在不考虑运动情况下体重变化的基本方程为α得:wkk)1(kwβ(kwkc⋯++-=⋯)=(+3,2,1)1(),增加运动时只需将β改为β+β1,β1由运动的形式和时间决定。

四、实例讨论减肥计划的制定某甲身高1.7米,体重100千克,BMI 高达34.6,目前每周吸收20000千卡热量,体重维持不变。

现欲减肥至75千克并维持下去。

(一)问题分析1)在不运动的情况下安排一个两阶段计划。

第一阶段:每周减肥1千克,每周吸收热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下限(10000千卡);第二阶段:每周吸收热量保持下限,减肥达到目标。

减肥问题与有关知识论文

减肥问题与有关知识论文

减肥问题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饮食营养摄入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减肥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于是了解减肥的机理成为关键。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来分析减肥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适合于本问题的研究。

针对问题一,根据收集的相关数据确定了减肥的成因及判断标准,查阅相关数据得出现在各种减肥产品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现状,分别从肥胖的判断标准、肥胖的危害、肥胖的病因及生化机制、植物及中药减肥机制及减肥药物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针对问题二,从找到的几则减肥药和减肥方法广告中,以减肥效果为目标层,各种应用的减肥机理为准则层,各种减肥产品为方案层,建立层次分析法模型确定各减肥药的减肥机制,再通过模型一分析其对健康的影响。

关键字:肥胖,层次分析法,减肥效果,减肥机理一.问题重述肥胖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卫生健康问题。

肥胖是与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胆囊病、痛风、骨关节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某些癌症等的发病有明显相关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也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反映着体多方面的变化。

很多人在心理上害怕自己变得肥胖,追求苗条,因而减肥不仅是人们经常听到的话题,更有人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去付诸实践的活动,从而也就造成了各种减肥药、器械和治疗方法的巨大的市场。

各种假药或对身体有害的药品和治疗方法、夸大疗效的虚假广告等等就应运而生了,对老百姓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

情况的严重使得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不得不发出通知,命令所有电视台自2006年8月1日起停止播出丰胸、减肥等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

但是实际情况确是违禁广告屡禁不止。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学素质低,不知道应该从生理机理,特别是从数学模型的角度来考虑和认识问题。

数学建模经典案例

数学建模经典案例

X射线强度衰减与图像重建的数学原理
I~射线强度 l~物质在射线方向的厚度
I0~入射强度 μ~物质对射线的衰减系数
• 射线强度的衰减 率与强度成正比.
dI I
dl
I I 0e l
• 射线沿直线L穿行, 穿过由
y I0
不同衰减系数的物质组成的 非均匀物体(人体器官).
l L (x, y)dl)
0 0 1 0 1 1 0 1 0
0 0 0 0 0 1 0 0 1
根据A和b, 由 Ax b 确定像素的衰减系数向量x
m和n很大且m> n, 方程有无穷多解 + 测量误差和噪声
Ax e b 在x和e满足的最优准则下估计x
6.3 原子弹爆炸的能量估计
1945年7月16日美国科学家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 戈多沙漠试爆了全球第一颗原子弹, 震惊世界!
模型应用 x Ax d (I A)x d, x (I A)1d
问题2 如果6个部门的外部需求分别增加1个单位, 问它们的总产出应分别增加多少?
求解 总产出对外部需求线性
Δd~d增加1个单位
x的增量 x (I A)1d
若农业的外部需求增加1单位 d (1,0,0,0,0,0)T
• 根据各部门间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关系,确定各部 门的产出水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
• 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列昂节夫提出和研究.
• 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与数量经济分析方法日益融合,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
建立静态投入产出数学模型,讨论具体应用.
投入产出表
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生产和消耗、投入和产出的数量关系
1 0 2 1/ 2 3 1/ 2
t l

数学建模(微积分)一

数学建模(微积分)一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返回
数学建模讲座
(1) 机理分析法
常用的建模方法有机理分析法、测试分析法等。 机理分析法是立足于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常见建 模方法,主要是依对现实对象的特性有较为清楚 的了解与认识,通过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 其内部机理的规律性而建立其模型的一种方法.
返回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数学建模讲座
四、模型建立
我们以1天为时间单位,那么每天基础代谢的能量消 耗为B=24b(焦耳/日)。由于人的活动不可能是全天 进行的,所以假设每天人体活动h小时,则一天消耗的 能量应为R=rh(焦耳/日) ; 按照假设3,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考虑由 于能量的摄入与消耗引起人的体重的变化。 按照能量平衡原理,任何时间段内由于体重的改变 所引起的人体内能量变化应等于这段时间内摄入的能 量与消耗的能量之差。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咳嗽时气管收缩(在一定范围内) 有助于咳嗽,它促进气管内空气的流动,从而使气管中 的脏物能尽快地被清除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数学建模讲座
减肥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 提高,由于饮食营养摄入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肥 胖”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从健康 的角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形 体的健美。从面就导致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 减肥食品(或营养素)和名目繁多的健美中心。 如何对待减肥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组建模型, 从数学的角度对有关规律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实例十一、群体遗传模型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数学建模讲座
一、数学建模的总体介绍
1.数学建模中常用的书籍
2.数学建模基本过程

智慧树知到《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数学模型是根据特定对象和特定目的,做出必要假设,运用适当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的理论表述。

答案:对2.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

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入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是对实际问题的完全解答和真实反映,结果真实可靠。

答案:对3.数学模型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程序、图、表等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理想化表述。

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全过程(包括表述、求解、解释、检验)。

答案:对4.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强调的是过程;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强调的是结果。

答案:错5.人口增长的Logistic模型表明人口增长过程是先快后慢。

答案:对6.MATLAB的主要功能包括符号计算、绘图功能、与其他程序语言交互的接口和数值计算。

答案:符号计算、绘图功能、与其他程序语言交互的接口、数值计算7.Mathematica的基本功能包括语言功能(Programing Language)、符号运算(Algebric n)、数值运算(XXX)和图像处理(Graphics)。

答案:语言功能(Programing Language)、符号运算(Algebric n)、数值运算(Numeric n)、图像处理(Graphics)8.数值计算是Maple、MATLAB和Mathematica的主要功能之一。

答案:Maple、MATLAB、XXX9.评阅数学建模论文的标准包括表述的清晰性、建模的创造性和论文假设的合理性。

答案:表述的清晰性、建模的创造性、论文假设的合理性10.中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每年举办一次。

该竞赛开始于70年代初。

答案:一年举办一次,开始于70年代初。

10、微分方程模型可以用于描述物体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可以用来预测对象特征的未来状态。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模型M07差分模型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北京科技大学数学模型M07差分模型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2) 2 b 3
(3) b 3
x* 11/b 1/2
y
yx
y
yx
b/4
b/4
y f (x)
0 x0
x 1
1
/
2
x*
x 2
1
x
x(k 振荡地) x*
第七章 差分方程模型
y f (x)
0 x0 x1 1/2 x* x2 1
x(k 不) x*
16
x
k b=1.7 b=2.6 b=3.3
0 0.2023 0.2023 0.2023
w(k 1) w(k) c(k 1) ( t)w(k)
w w C ( t)w
C ( t)w
• 不运动 C 8000 0.025 75 15000 (千卡)
• 运动(内容同前) C 8000 0.028 75 16800 (千卡)
第七章 差分方程模型
12
7.3 差分形式旳阻滞增长模型
连续形式旳阻滞增长模型 (Logistic模型)
x(t) ~某种群 t 时刻旳数量(人口)
x(t) rx(1 x ) N
t, xN, x=N是稳定平衡点(与r大小无关)
离散
yk ~某种群第k代旳数量(人口)
形式
yk 1
yk
ryk (1
yk N
), k
1,2,
若yk=N, 则yk+1,yk+2,…=N y*=N 是平衡点
0.20001,...,
x2 100
0.2572
差之厘毫,失之千里
第七章 差分方程模型
22
补充知识:认识混沌
线性迭代要么收敛于它旳不动点,要么趋于无穷大。 不收敛旳非线性迭代可能会趋于无穷大,也可能趋 于一种周期解,但也有可能在一种有限区域内杂乱 无章地游荡,此类由拟定性运动造成旳貌似随机旳 现象称为混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 D 表示由于能量的摄入而增加的体重,
分析四: 分析四 d • 由式(1.1) 0 即 a/d ,体重从 递 0 dt 减,这是减肥产生效果,另外由式(1.2)可以看到

t (t) a/d A/(B R) , 也 就 是 说 式 ( 1 . 1 ) 的 * 渐 a/d稳 定 解 进
,即体 肪的消耗而产生的,如此继续下去,有 lim (t) 0 t
Hale Waihona Puke 重(脂肪)将消耗殆尽,可知不进食的节食减肥方法是危险的。
分析三
a / d 是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由于
d ( B R) / D 而 表示由于能量的消耗而失 a/d 掉的体重,于是 就表示摄取能量而获 t 得的补充量,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 时刻 的体重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初始体重中 由于能量消耗而被保存下来的部分.另一部 分是摄取能量而获得的补充部分,这一 解释从直观上理解也是合理的.
BR
A (t ) BR A
减肥,我来了!

分析二
在式(2)中假设 a 0 ,即假设停止 进食,无任何能量摄入。于是有 (t) dt -dt 或 • (t) 0 e e 0 •
这表明在 t 时刻保存的体重占初始体重的百分率由
e dt
给出,
称为时间内的体重保存率,特别当 t 1 时,给出了单位时间内 体重的消耗率,它表明在时间内体重的消耗率,它表明在 (0, t ) 内体重减少的百分率,可见这种情况下体重的变化完全是体内脂
有效的,它将危机人的身体健康,是危险的。
过量运动限制 无效减肥限制
人们为减肥所采用的各种体力活 动对能量的消耗也有一个人体所能 承受的范围, 这表明减肥的效果 是有控制饮食和增加消耗综合作用、 相互协调的结果。
模型评价
实际上,减肥的过程比模型所描述的要复杂得多, 这个模型只是为了总结出饮食和锻炼这两个主要因 素与减肥的关系,有助于人们走出盲目减肥的误区, 树立科学健康减肥的观念。至于对减肥的更深入的 分析还有赖于进一步构建更详细的模型。
组员:
1.问题提出 5.符号说明
2.知识背景
6.模型建立与求解 3.问题分析 7.模型分析
4.模型假设 8.模型评价
问题提出
你如何对待减 肥问题?试建 立模型,从数 学的角度对有 关的规律做进 一步的探讨和 分析。
知识背景
肥胖指数:是一个体重与身高的比率,它 被认为是大多数人身体脂肪的合理反映。
模型假设
1.假设以人体脂肪的重量作为体重的标志。
2.假设体重随时间的变化w(t)是连续而且充分光滑的。 3.假设在单位时间人体的能量消耗与其体重成正比。
4.假设人体每天摄入的能量是一定的,记为A。
模型假设
5.假设在研究减肥的过程中,我们忽略个体间 的差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对减肥的影 响。 6.假设单位时间内人体由于基础代谢和食物特 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正比于人的体重。
模型求解有
a dt t)=0e + (1-e ) ( d (2)
dt
A A (0 )e BR BR

B R t D
模型分析
单击添加副标题
分析一
当 t 时, 。由于可以调节 A, B, R 使得 B R 等于任何常数, 即理论上 讲,你要减(增)肥到多重都是可以的,只要 你适当调整饮食、锻炼和新陈代谢,即调整A, B, R 就可以了。但是不吃东西、任意改变新陈代谢 和锻炼过度都不可取。 A 称为平衡体重
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研究减肥就是要研究体重的变化,因此在减肥 过程中我们要对人的体重进行持续的检测,可以 将人体的体重看成是时间t的函数w(t)。 不同的活动对能量的消耗不同。所以我们在 建模的过程中需要设定一个参数用来表示某种活 动消耗的人体能量。记r为某一种活动每小时所消 耗的能量,记b为1千克体重每小时所消耗的能量。
以1天为时间的计量单位,于是每天基础代谢的能量消 耗量应为 B 24b(kcal/ d ) ,由于人的某种运动一般不
会是全天候的,不妨假设每天运动
动所消耗的能量应为
R rh(kcal/ d )
h 小时,则每天由于运
2
按照假设2,体重随时 间的变化w(t)是连续而 且充分光滑的。我们可 以在任何一个时间段内 考虑由于能量的摄入与 消耗引起人的体重的变
M
• 设摄入与消耗的能量之差为 • • 根据能量平衡原理,有
,则有
M [ A ( B R) (t )]t
W M
即:
[(t t) - (t)]D [A (B R)(t) t ]
• 取 t 0 ,可得
d a d, dt (0)=0
总结
因素一

由于进食而摄取的能量
控制饮食
因素二

由于活动而消耗的能量
增加活动量
无效减肥限制
• 根据背景知识,我们知道 任何人通过饮食摄入
的能量不能低于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功能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作为人体体重极限表
明能量的摄入过低并致使无法维持他本人正常的生 理功能的所需。这时减肥所得到的结果不能认为是
问题分析
要用数学的方法对减肥这一问题建模,就需 要选定一个测量肥胖的标准量,因为人体的脂肪 是能量的主要贮存和提供的方式,而且也是减肥 的主要目标。因此,我们以人体脂肪的重量作为 体重的标志。已知脂肪的能量转换率为100﹪, 每千克脂肪可以转换为4.2×10^7焦耳/千克,称 为脂肪的能量转换系数。
肥胖指数的计算:体重(公斤)比上身高 (米)的平方(kg/m2)。
(WHO的BMI参考标准为:低于18.5为轻体重,18.5-24.9 为正常体重,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
知识背景
适用人群:18至65岁的人士。儿童、发育中的 青少年、孕妇、乳母、老人及身型健硕的运动 员除外。
中国人的体重最佳值:应该在18.5—22.6 之间,BMI指数大于22.6就是超重。
符号说明
D:脂肪的能量转化系数 W(t):人体的体重关于时间的t的函数。 A:每天摄入的能量 r:每千克体重每小时运动所消耗的能量(kcal/kg)/h b: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所消耗的能量(kcal/kg)/h B:每人每天每千克体重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模型建立与求解
单击添加副标题
前提条件
1
单击添加副标题
*
于 因此不妨称
,它给出了减肥过程的最终结果, * 为减肥效果指标,由 * A/(B R) ,
因为B是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它不能作为减肥的 措施随着每个人的意愿进行改变,对于每个人可 以认为它是一个常数(非常数,即通过调整新城 代谢的方法来减肥)
• 减肥的效果主要是由两个因素控制的,包 括由于进食而摄入的能量以及由于运动消 耗的能量,从而减肥的两个重要措施就是 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这恰是人们对减 肥的认识。 • 人体体重的变化时有规律可循的,减肥也 应科学化,定量化,这个模型虽然只是揭 示了饮食和锻炼这两个主要因素与减肥的 关系,但它们对人们走出盲区减肥的误区, 从事减肥活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 其中, a A / D , d ( B R) / D , t 0 (模型开始考察时刻),即减肥问题的数学模型
其中 a A / D 表示由于能量的摄入而增 加的体重,而 b ( B R) / D 表示由于能 量的消耗而失掉的百分数(每单位体重中由 于基础代谢和活动而消耗掉的那部分)。
3
按照能量的平衡原理,
任何时间段内由于体重
的改变所引起的人体内
能量的变化应该等于这
段时间内摄入的能量与
消耗的能量之差。
化。
• 我们选取某一段时间 (t , t t ) ,在 (t , t t ) 内 考虑能量的改变: • 设体重改变的能量变化为 W ,则有 •
W [ (t t ) (t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