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基勘察

合集下载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究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究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8-21T08:21:08.823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月8期作者:彭克成[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铁路、公路、房建、水利项目中的岩土工程越来越多彭克成建勘勘测有限公司北部湾分公司广西钦州 535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铁路、公路、房建、水利项目中的岩土工程越来越多。

岩土工程施工必须合理使用勘察钻探技术。

但是,有些岩土工程处于岩溶地区,对勘察钻探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要求选用适合当地地质条件的勘察钻探技术,否则会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可见,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应用引言岩溶地区的地理结构较为特殊,有着大量的溶洞以及溶沟,在进行沿途工程勘探的过程中,选择合理有效的钻孔技术,能够提升勘探有效性,也可以有效避免后期勘探技术变更而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影响施工进度。

因此文中以具体的岩溶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作为背景,分析不同应用情况以及具体应用方式,以进一步增强严重地区岩土工程勘探有效性。

1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概述当前岩土工程建设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工程施工期间面临的多样化地质类别与地质自然灾害问题更为显著,需要加强工程施工期间的勘察力度,细致研究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特征,规避地质灾害问题出现。

由于岩土工程对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更高,相关勘察单位应当在勘察前细致分析工程建设要求,查明并评估现场地质环境特征与岩土施工条件,编辑相应的勘察文件。

结合现场地质特征评估各类不良地质现象对施工环节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后期工程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保障岩土工程顺利开展。

2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究2.1卵石层勘察钻探技术通常情况下,对岩溶地区卵石层进行勘察钻探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卵石层相对较厚,通常选用以旋转钻进和冲击钻进为主的钻探方式,一般会采用跟管钻进方式对护壁进行处理,在保证钻探顺利进行的同时提升勘察效果,从而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

岩溶地区勘察评价方法

岩溶地区勘察评价方法

岩溶地区勘察评价方法1 勘察工作要点各阶段岩溶地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要求与方法见表17.5-1。

各阶段岩溶地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要求和方法表17.5-1勘察阶段勘察要求勘察方法和工作量可行性研究应查明岩溶洞隙、土洞的发育条件,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做出初步评价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综合物探为主,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对于一级、二级、三级地基分别不应大于30~50m,40~lOOm、75~200m,岩溶发育地段应予加密。

测绘和物探发现的异常地段,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验证性钻孔。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表层岩溶发育带初步勘察应查明岩溶洞隙及其伴生土洞、地表塌陷的分布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并按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分区详细勘察应查明建筑物范围或对建筑有影响地段的各种岩溶洞隙及土洞的形态、位置、规模、埋深、围岩和岩溶堆填物性状,地下水埋藏特征;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在岩溶发育区的下列部位应查明土洞和土洞群的位置:1、土层较薄、土中裂隙及其下岩体岩溶发育部位;2、岩面张开裂隙发育,石芽或外露的岩体交接部位;3、两组构造裂隙交汇或宽大裂隙带:4、隐伏溶沟、溶槽、漏斗等,其上有软弱土分布的负岩面地段;5、降水漏斗中心部位。

当岩溶导水性相当均匀时,宜选择漏斗中地下水流向的上游部位;当岩溶水呈集中渗流时,宜选择地下水流向的下游部位;6、地势低洼和地面水体近旁1、勘探线应沿建筑物轴线布置,勘探点间距对于一级、二级、三级地基分别不应大于10~15m、15~30m、30~50m,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均应布置勘探点;2、勘探孔深度除应符合现行勘察规范的一般要求外,当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不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宽度的6倍)时,应有部分或全部勘探孔钻入基岩;3、当预定深度内有洞体存在,且可能影响地基稳定时,应钻入洞底基岩面下不少于2m,必要时应圈定洞体范围;4、对一柱一桩的基础,宜逐柱布置勘探孔;5、在土洞和塌陷发育地段,可采用静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小口径钻探等手段,详细查明其分布;6、当需查明断层、岩组分界、洞隙和土洞形态、塌陷等情况时,应布置适当的探槽或探井;7、物探应根据物性条件采用有效方法,对异常点应采用钻探验证,当发现或可能存在危害工程的洞体时,应加密勘探点;8、凡人员可以进入的洞体,均应入洞勘察,人员不能进入的洞体,宜用井下电视等手段探测施工勘察应针对某一地段或尚待查明的专门事项进行补充勘察和评价。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

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的探讨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主要是为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而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而岩溶区因地质条件复杂,岩溶现象十分发育,基岩面起伏强烈,给岩溶区桩基础施工带来较大困难。

本文结合了工程勘察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岩溶地区勘察工作及地基处理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地质依据。

但在岩溶地区岩石面高低起伏变化大,岩石露头无连续性和规律性,表层岩层往往十分破脆。

普通的地质钻探难度大,很难反映场地的岩溶情况,常常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往往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场地环境进行复查,给地基处理、基础选型方案的选择带来很大难度,造成工期长,造价高,施工质量还难以保证。

岩溶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岩溶地基稳定性沿途工程勘察及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1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特点1.1 地层分布岩溶地区地层大致分布有:(1)人工填土层;(2)冲洪积层:分布有粉质粘土、粉土、砂、砾等。

呈软塑至可塑状态,孔隙潜水量大,渗透性能好;(3)残积层,由灰岩风化残积而成、一般为湿—饱和,流塑至可塑状态,与基岩的接触带部分由于潜水影响呈流塑状态;(4)岩层:为灰岩(大理岩)、断层、裂隙、岩溶发育,基岩面溶沟溶槽等溶蚀现象严重。

1.2 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区的岩溶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普遍表现为:(1)自上而下,由强变弱;基岩面上分布着溶沟、溶槽,浅部基岩岩溶发育较强,有的甚至呈串珠状自上而下分布,深部为古老溶洞,分布较少、暗河为古老溶洞连通而成。

(2)浅部溶洞充填物多,深部充填物少;充填物呈全充填——半充填——无充填,一般呈流塑——软塑状态:(3)构造裂隙发育,地下水活动频繁地方溶洞较发育。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岩溶地基是指由溶蚀作用形成,并且含有溶洞、石漠状、塌陷、地下河等地质现象的地基。

岩溶地基的特点是地基岩土不均匀,地下水丰富,地质破碎,地下空洞多,岩溶砂土砾石含量高,地基强度差,容易引起地质灾害。

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坚固,需要进行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并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第一步,地质勘察。

通过实地观察、钻孔取样、地下水位监测等方法,了解地基的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地下水位等情况,发现地下洞穴、溶洞、塌陷等问题。

第二步,岩土工程性质测试。

对取样的土样和岩样进行室内试验,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如密实度、稠度、含水量、强度等,以及抗风化性、抗溶性等特性。

第三步,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根据地质勘察和岩土性质测试结果,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稳定性、抗渗性等要求,设计地基处理方案。

常见的地基处理措施有填土加固、灌浆加固、预应力加固等。

填土加固是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对于岩溶地基,可以在地基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填土,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同时,在填土中加入粉煤灰、石英砂等材料,提高填土的抗渗性,减小地下水的侵蚀和溶解作用。

灌浆加固是将固化材料注入地下洞穴和溶洞中,填补空洞,增加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常用的固化材料有水泥浆、膨润土浆等。

预应力加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地基处理方法。

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将地基均匀地加固和支撑起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其地基处理措施是确保岩溶地基建筑物安全的关键步骤。

通过全面的勘察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地基灾害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岩溶地基在工程建设中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风险,确保岩溶地基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对策分析

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处理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5T05:46:27.1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7期作者:朱龙李毅[导读] 岩溶是一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且危害较大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设中比较常见。

岩溶地质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若不能做好对岩溶地质的勘察与处理就容易造成工程地基沉陷,工程结构渗水等问题,从而使工程安全、人员安全以及环境安全都受到严重影响【1】。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勘测设计院云南昆明 650217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我国在岩溶区建设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

与普通地质相比,岩溶地质工程性质相对较差,岩溶发育区普遍存在塌陷、渗漏等问题。

因此在岩溶区建设工程项目时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对区域特质进行勘察分析,并依据勘察结果做好地基处理。

本文基于文献法、调查法对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做简要分析,并对熔岩地基处理对策展开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处理措施岩溶是一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且危害较大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设中比较常见。

岩溶地质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若不能做好对岩溶地质的勘察与处理就容易造成工程地基沉陷,工程结构渗水等问题,从而使工程安全、人员安全以及环境安全都受到严重影响【1】。

因此在熔岩发育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做好对岩溶地质的勘察。

下面结合实际,首先就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做具体分析。

1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1.1岩溶勘察目的与内容对岩溶发育区岩土工程进行勘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采用各种勘察技术与手段,掌握施工区域内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空间分布状态、不良地质位置及面积等各项信息,了解岩土体强度、密度、变形特性等。

在掌握工程地质各项信息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分析与评价,为工程的决策、设计及施工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对熔岩发育区岩土地质进行勘察时,要完成以下勘察内容:开展建筑场地地形地貌、地貌成因等的调查与测绘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将场地地貌单元划分出来。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及地基分析处理探讨

岩溶地区工程勘察及地基分析处理探讨

a n d i n a p p r o p r i a t e f o u n d a t i o n wi l l ma k e b u i l d i n g s l o s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t h e n c a u s e e c o n o mi c l o s s e s a n d d a ma g e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he t v a r i o u s t y p e s o f f o u n d a t i o n p r o b l e ms a n d p r a c t i c a l me a s u r e s i n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u r v e y o f k a r s t a r e a s , a n d e x p e c t s t o p r o v i d e a d v i s i n g f o r
在岩溶 区域进行探查 的过程 中, 受火 山岩地质和形 态 理 方式 : 结构 等方面 的影 响 ,可能会 发生 以下 几 方面 的 问题 或困 ①换填 法 : 挖 出洞 中的松软 土壤 , 用砂质 或岩石 类材
难: 在钻探过程 中, 钻头可能会发生掉、 卡、 埋等 突发状 况 ; 料重新填充 , 最后覆盖粘性土壤并夯实表面。 桩 的长度也是个很难解决 的现 实问题 : 人工挖桩 可能会 出 ② 跨越法 : 如 果坑 洞体积 容量 巨大 , 或者 重新填充 的
斗、 钟 乳石及石芽等。 2 岩深地 区地其 问题 的阐述
是建造接近天然的反滤构造 。
② 加 固法 : 面对距离 地面较 深或 比较 深的土 洞 , 则应

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岩溶地区岩溶勘察报告

一、前言(一)工程概况拟建的“**”位于**,建筑面积约28840m2,拟建大楼为地上19层,设有2层地下室,地下室停车位197个,±0.00=1083.5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075.8m,地下室总高度为7.7m,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展布,长边呈东西向展布,长为60.7m,短边为57.9m,本工程塔楼最大柱荷重为21000kN ,对差异沉降敏感。

拟建筑物由**设计。

受**委托,我公司接受了该工程的主体及基坑边坡(报告另出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经过综合分析研究,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为二级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故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工作任务及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及勘察委托,本次勘察内容和要求为:(1)查明场地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

(2)地貌成因类型及地貌单元的划分。

(3)查明建筑物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提供不良地作用防治工程所需要的计算指标及参数。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地层的渗透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

(5)判断建筑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类型。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结合拟建物结构、荷载特征和场地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拟建物地基持力层选择及其强度问题;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预测;(2)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三)使用的标准、规范及依据本次勘察评价根据委托、按照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等规范及业主提供的《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勘察技术要求》,结合以往勘察经验及当地建筑经验开展勘察工作。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合理的勘察方法及探测技术摘要: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加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

岩溶不仅可能导致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地面塌陷、山体崩塌等,也给工程建设的本身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尤其是隐伏岩溶的存在,危害更大。

因此,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岩溶的影响和危害进行合理评价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从西南地区常见的岩溶地质出发,探讨了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及探测技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岩溶地质;勘察;探测技术Abstract: the karst rock to soluble, especially of carbonate rock (such as limestone, gypsum, etc), containing carbon dioxide by the running water dissolution, sometimes to deposi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landscape. Often a peculiar shape, a cave, a Clint, stone ditch, stone forest, cave, underground river also have cliffs. Not only can lead to significant karst geological disasters happen, if the ground subsidence, landslides and so on, also to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tself brings about many adverse effects, especially concealed karst existence, more harmful. Therefore, in the karst area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ow to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karst hazards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from the southwest common karst geological tries to explore the karst area engineering geology prospecting method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refers for the colleague.Keywords: karst geological; Reconnaissance; Detection technology一、岩溶地质的形成岩溶(又称喀斯特),是指流水对可溶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盐岩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要特征(包括水的机械侵蚀以及物质的运移与再沉淀) 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遥感
❖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辐射的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中 的各种探测器,对远距离目标辐射来的电磁波信息 进行接受,传送到地面接收站加工处理成遥感资料 (图像或数据),用来探测识别目标物的整个过程。
❖ 遥感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数学、电子计算机 技术和地学规律基础上的,具有调查面积大、重复 性好等特点,遥感图像能宏观且真实地反映地表 特 征和各种地质现象的空间关系,遥感影像视域广阔、 信息量大,在识别岩溶地貌形态岩溶层组划分及地 质构造特征等方面,具有其他勘测方法所不及的优 点,尤其适用于我国南方裸露型岩溶地区。
❖3.2.3 勘察控制原则
❖ 岩溶地区勘察除要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及各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外, 还应做到:
❖ 1、可行性研究或选址勘察非常重要,在整个勘察 程序上必须坚持以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先导原则 。
❖ 2、勘察程序应遵循从面到点、先地表后地下、先 定性后定量、先控制后一般以及先疏后密的原则。
深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土-岩 直达波消除 深度 分界面
低频 探测 四个 方向 剖面
时间
深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土-岩 直达波消除 深度 反射波提取 深度 分界面
孔 旁 界 面 反 射
时间 深度
深度
1号钻孔揭露溶洞
3号钻孔揭露溶洞
2号钻孔揭露溶洞
L匝道新建桥
CYZX47-1
CYZX47-1
❖ 该方法为地震法的一种,精度较高,比较准确地确 定出地下空洞的埋藏深度、轮廓大小。管波探测是 利用一个勘察钻孔,探测半径可达1.2-3.0m、而且 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可直接探测到大于30cm的空 洞。成果图费用一般2000-3000元/孔。清晰直观, 解释容易,施工方便,但需钻探配合,
❖ (6)多频声波法
❖ 地面物探: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法。探测岩溶、 土洞的大致位置与分布、地质构造、基岩面起伏;
❖ 单孔物探:管波探测法、孔中雷达。探明桩基持力 层完整性及桩位范围岩溶洞隙、软弱岩层的发育和 分布情况;
❖ 孔间物探:跨孔CT法,探明钻孔之间岩溶洞隙、软 弱岩层的位置、形状、大小及连通性,临空面及桩 基持力层、下卧层中岩溶洞隙的发育和分布情况;
工作温度/℃ -40-+80
工作方式 压力/MPa 工作电压/V
单次、连续 1.0
12
声呐接收换能器参数
型号
谐振频率
使用频率
电容量
灵敏度
JL-5-2 30 kHz±2 kHz 100 Hz~10 kHz 1 600 pF±20% -190 dB
最小阻抗 工作温度
压力
外壳材质
用途
400Ω±20% -40-+80℃
地质调绘 钻探 物探 遥感 种有关地质要素的 基础上,查明场地岩溶现象分布于地下水的分布及 运动情况。
❖ 洞穴调查:一是查明洞穴的形态特征和地质构造的 关系,特别是顶板高度及结构面产状的测量;二是 查清地下水的情况。
落水洞
❖2、物探
❖ 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物体的不同物理特性来辨别物 体的,根据不同的物体特性有不同的物探方法,如 电阻率法、电位法、频率测深法、电磁法、声波探 测、放射性测井等。对于岩溶病害探测常常采用高 密度电阻率法、跨孔CT法,管波探测法、孔中雷达 等。
❖ 3、施工勘察阶段应对不同建筑、荷载要求及不同 岩溶地质状况采取针对性手段进行补充勘察:
❖ 4、岩溶勘探点布置,数量和勘探深度应根据勘察 阶段、场地地形条件、岩溶发育程度、构筑物类型 及规模、并结合物探方法,水文地质试验要求等综 合确定。
❖ 一般在可行性阶段可不进行钻探,必要时可布置少 量钻孔;初勘阶段一般在物探判定的岩溶发育带和 物性指标异常的部位应布置钻孔验证,同时查明岩 溶的基本形态和规模、溶洞充填物的性状和地下水 标高等,在桥位等构造物部位,可结合桥跨组合 100m左右布置一个钻孔,岩溶不发育的可适当减少 钻孔,岩溶发育的可适当增加钻孔;
➢某商业工程实例
某商业工程项目,在钻入灰岩的79个勘探孔中,有4个勘探孔揭穿4个埋置
深度和洞体规模不一的溶洞,遇洞率5.33%,灰岩总进尺622.6 m,洞高总
累计5.30 m,线性岩溶率为0.85%,岩溶发育规律性不强,属于岩溶弱发
育场地。
成因 年代
土层名称
剖面图
土层性质
Qm4 l
素填层
以黏性土为主,含有少量碎石,局部 为大块石,平均厚度为 5.37 m。
❖ 实测时间剖面见图1。在里程K137+175~K137+200 之间存在“强烈亮色双曲反射弧”异常,在异常中 心布置验证孔ZKLD32;同样,里程 K137+200~K137+225之间布置验证孔ZKLD33。
❖ 从图2中可见,依据地质雷达异常布置的验证孔没 有揭露岩溶发育情况。地质雷达探测岩溶在广东地 区深浅和干扰因素多的缺点。
❖3.2.2 勘察要求
❖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 溶地质情况时,应进行岩溶地质勘察。岩溶地质勘 察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 手段结合的方法进行。岩溶地质勘察一般可分为可 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施工勘察四 个阶段,各阶段勘察应符合下列要求:
❖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查明岩溶、洞隙的发育条件,并 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对场地的稳定 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做出初步评价
❖3、钻探
❖ 钻探一直是最常用的勘察方法,但所花费的时间较 多,费用较高。该种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所钻位置及 附近的地层情况(岩土性质,厚度、地下水位等) ,还可以进行钻孔的原位测试和利用钻取的岩土芯 做室内测试,以便获取更多,更准确的岩土信息。 除地形条件对机具安置有影响外,几乎任何条件下 均可使用钻探方法。
主要内容
1 岩溶概述
2 岩溶勘察
3 岩溶地基基础设计 4 桩基施工
3.2 岩溶勘察
❖ 3.2.1 常见勘察方法
❖ 岩溶地区勘察方法一般有地质调绘、物探、钻探、 遥感和静力触探五种,广东省除静力触探外,其他 四种比较常用。下面做简单说明:
❖ 1、地质调绘 ❖ 包括地表调绘和洞穴调查两部分。
常见勘 察方法
1.0 MPa
弱酸弱碱环境 下可以使用
声呐监测
步骤1:人工挖孔桩桩底没有泥浆时需灌入10~20cm 水。 步骤2:利用探头中的三维罗盘,调平探头。
步骤3:当声呐探测探头放置好后,现场主机控制发射 发射声呐应力波,并接收测试信号。 步骤4:将声呐发射旋转一定的角度,重复步骤2、3。
步骤5:生成探测声呐应力波剖面图,利用时频分析 识别溶洞反射。
声呐发射 驱动模块 1 号声呐信 号处理模块 2 号声呐信 号处理模块
N 号声呐信 号处理模块
通讯 电缆

微 型 计 算 机
维 电 子 罗 盘
声呐发射换能器参数
型号 JL-5-1
发射频率 200 Hz~8 kHz
最大瞬时 功率/KW
10
信号一致性 好
声呐扩 散角/(°)
大于 120
特点
大能量,宽频 带,短余震
❖ (3)面波法
❖ 该方法为地震法的一种,优点是:比较准确地确定 出地下空洞的埋藏深度、轮廓大小、而且具有很高 的分辨能力,可直接探测到较小(20-30cm)的空 洞。成果图清晰直观,解释容易,施工方便,但价 格较高,费用一般1800-5760元/点,适用条件要求 一般为:不受地形影响,探测深度一般在40-50m以 内,精度范围5%,一般10-40m以内效果较好。
钻孔现场布置图
钻孔岩心图
钻孔探测结果
高频 探测 四个 方向 剖面
深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低频 探测 四个 方向 剖面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土-岩 分界面
高频 探测 四个 方向 剖面
深度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土-岩 分界面
高频可以对孔周岩 体完整性进行准确
评价
土-岩分界 局部面破碎
局部裂隙
低频 探测 四个 方向 剖面
Q apl
含角砾粉质 粘土层
以粉质粘土为主,砾石成分为灰岩为 主,平均厚度 10.87 m。
C1y 破碎灰岩层
裂隙较发育,局部见溶蚀现象,中等 风化,平均厚度为 3.09 m。
C1y 完整灰岩层
微风化,局部见溶蚀现象,岩体较完 整。平均厚度为 7.93 m。
桩底约6m处存在明显溶洞的反射信号。经在桩底进一 步钻探,在钻至5.5m时明显出现了漏浆的现象。
➢采用两种不同频率的声波探测钻孔周围半径3到6米的岩溶发 育情况,高频(10kHz-50kHz)的声波采用压电陶瓷声源,低 频(1kHz-8kHz)的声波采用超磁致声源。
多频段声波反射信号综合分析、联合反演
➢采用多方向接收传感器配合三维电子罗盘, 实现定向的三维 探测,在探明钻孔周围是否有溶洞的情况下识别溶洞方向。
一通道
方向角190度左右 方向角100度左右
二通道
三通道
四通道
CYZX46-2
CYZX46-2
一通道
方向角200度左右 二通道
三通道
四通道
❖ (7)声呐探测法
现场主机
人机交互设备
声呐探头


声呐发射

换能器

1 号声呐接

收换能器


2 号声呐接

收换能器
N 号声呐接 收换能器
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
❖ (1)高密度电法
❖ 该方法为电法的一种,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岩溶勘察 物探方法之一,其原理是根据当地下存在岩溶空洞 时,所测电位差与正常曲线发生偏离,从而判断空 洞的存在。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果图比较直观,异 常部位明显,施工方便,费用一般1000元/台班, 适用条件要求一般为:地形平坦,岩层倾角较小, 岩性层差异大,探测深度一般在100-150m以内,精 度范围10-20%,一般40-100m效果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