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
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解决方案:加大雾化压力,调整喷枪距离和角度,少喷多遍。
(2)喷涂设备也是消除橘皮缺陷的重要条件。
(3)喷涂方式不正确也会导致漆膜的橘皮缺陷。
橘皮的另一种定义: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 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 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橘皮或微波 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在高光泽的涂层表 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 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 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要指出的是有 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 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因此“橘皮”也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 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 明显。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
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3.2、橘皮仪测量法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橘皮按人眼 远看物体和近看物体分成长波和短波,人眼在2.5m的距离能看到35条 0.1mm阔的线条,归纳为长波;人眼在50cm的距离看到35条0.6mm阔
在湿涂膜上形成许多漩涡状的小格,待干燥后就留下不均匀的网纹或
条纹;由于这种对流,造成漩涡状小格中心稍稍隆起,干燥后就行成
橘皮。
三、橘皮的检测方法
3.1、主观测量法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 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在
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分析和控制措施

响涂料的流平性能,导致漆膜橘皮。
(3)在底漆涂膜上喷涂面漆时,如果底漆硬度过高,底漆和面漆 不咬合也会产生橘皮现象。
(4)被喷涂的底材过硬,也会影响涂料的附着力,产生橘皮现象。 解决方案:选择合适的底面漆匹配,底漆的硬度一定不可以大于 面漆,可适量的减少底漆的固化剂配比量降低底漆硬度(附着力OK的 条件下),或在底漆没有完全固化前进行面漆喷涂。
指标,上海通用则使用了橘皮L综O合指G标O。橘皮指标采用BYK公司的激
光橘皮测试仪(Garden-4806)来测试,仪器给出3个数值,分别是:
短波(ShortWaves)、长波(LongWaves)、级数(Rate)。其含义 分别是:长短波模拟人眼观察到的产品表面高低变化的幅度,数值越 大说明指标越差,橘皮越严重。长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2.5m 的观察结果,短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50cm的观察结果。级数 是另一种评价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是长短波的综合值。上述两 公司的要求大致相当,实际上,生产中也是通过长短波的分别控制来 达到最终等级值。
LOGO
3.2、涂装施工环境 (1)涂装施工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过小,涂料在喷涂过程中 溶剂挥发较快,涂膜形成后残留在漆膜中的溶剂量过少,造成涂膜表 面很快封闭,涂料流平性变差,形成橘皮缺陷。 (2)施工环境寒冷潮湿,涂膜易产生流挂现象影响流平性能,导 致橘皮缺陷。 解决方案:调整喷涂黏度或增加流平时间,选择与油漆匹配的相 对慢干的稀释剂。
3.1、主观测量法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 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在 流平性差的情况下,2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边界线有不同 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 明显。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 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3.2、橘皮仪测量法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橘皮按人眼
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

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核心提示:1漆膜橘皮的定义涂层表面类似橘子皮形状的波纹称橘皮,它是涂层最常见和难以控制的缺陷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面临的棘手问题。
乘用车面漆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面漆橘皮是评价乘用车车身面漆涂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
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
橘皮或微波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
在高光泽的涂层表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
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
要指出的是有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
因此“橘皮”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粉末涂料涂膜的视觉外观(光泽、雾影度、流平、橘皮)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场合喷涂的部件组装时。
2影响涂膜流动和外观的因素在工业涂料中,粉末涂料在制备和成膜过程中的相变化是独特的。
由于缺乏溶剂来润湿和提高涂膜流动性导致粉末涂料比液体涂料更难去除的表面缺陷。
虽然两者的主要组分类似,但相比于液体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的成膜机理不同。
粉末涂料是无溶剂的均一体系,在制备过程中颜料和其它组分通过熔融混合被分散和部分包裹于低分子固体树脂中。
粉末涂料的使用是通过空气把粉末传送到底材上(粉末悬浮于空气中),再通过电荷使之附着于底材上。
在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使粉末颗粒熔化、聚集(聚结)在一起、流动(成膜),接着流平,这期间通过一个有黏性的液态阶段润湿表面,最后化学交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涂膜,这就是粉末涂料的成膜过程。
成膜过程可分为熔融、聚结形成涂膜、流平3个阶段。
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

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汽车涂料橘皮是指涂料表面出现的一种不规则、颗粒状的凸起,它与橘子表面的凹凸不平相似,因此得名为“橘皮”。
橘皮不仅会影响汽车的外观美观度,还会降低涂料的保护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汽车涂料橘皮的原理是由于涂料表面的流动性不足,导致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
涂料的流动性是指涂料在涂刷或喷涂后,能够自行流动并形成平整的表面的能力。
如果涂料的流动性不足,涂料就会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形成橘皮。
二、汽车涂料橘皮产生的原因1. 涂料粘度过高涂料粘度过高是产生橘皮的主要原因之一。
涂料粘度过高,会使涂料在涂刷或喷涂后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最终形成橘皮。
2. 涂料稀释不足涂料稀释不足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涂料稀释不足会使涂料的粘度过高,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喷涂前应该充分稀释涂料,使其流动性达到最佳状态。
3. 涂料喷涂厚度不均涂料喷涂厚度不均也是产生橘皮的原因之一。
如果喷涂涂料的厚度不均,会导致涂料在干燥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喷涂前应该控制好喷涂厚度,使其均匀。
4. 涂料干燥过程中湿度过大涂料干燥过程中湿度过大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湿度过大会使涂料在干燥过程中难以流动,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涂料干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湿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5. 喷涂设备不当喷涂设备不当也是产生橘皮的原因之一。
如果喷涂设备的喷嘴不清洁或损坏,会导致喷涂涂料不均匀,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喷涂前应该检查喷嘴是否清洁和损坏,保证喷涂的涂料均匀。
6. 喷涂环境不当喷涂环境不当也会导致橘皮的产生。
如果喷涂环境的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影响涂料的干燥速度和流动性,导致涂料形成不规则的凸起。
因此,在喷涂前应该控制好喷涂环境的温度,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三、汽车涂料橘皮的解决方法1. 涂料粘度控制控制涂料的粘度是解决橘皮问题的关键。
喷涂桔皮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pptx

涂料匹配
根据施工环境和操作条件,选用与之相匹配的涂 料,提高涂层质量,降低桔皮产生风险。
04
喷涂桔皮的实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实例分析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厂喷涂桔皮问题
• 工艺参数不合理导致桔皮产生。
• 在某一汽车制造厂的喷涂生产线中,由于喷涂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包括喷枪压力、涂料 粘度和喷涂距离等,导致涂层表面出现桔皮现象。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优化喷涂操作,成 功解决了桔皮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涂料本身原因
涂料粘度不合适
涂料粘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涂层在干燥过程中的流平性,导 致桔皮现象。
涂料溶剂挥发速度过快
涂料中溶剂挥发速度过快,涂层表面结膜不均匀,容易产生桔皮。
涂料成分不良
涂料中某些成分质量不合格或配比不当,可能导致涂层在干燥过程 中出现桔皮现象。
03
解决喷涂桔皮问题的措施
调整施工环境
02
• 合理设置喷枪压力、涂料粘度和喷涂距离。
03
• 在喷涂过程中,应根据涂料厂家提供的参数范围,合理设置喷枪的压力、涂 料粘度和喷涂距离,确保涂料能够均匀、流畅地喷涂在底材上,避免桔皮现 象的产生。
预防措施:预防喷涂桔皮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注意事项二:选用合适的涂料品牌和型号
• 进行相容性测试,确保涂料与底材匹配。
温度控制
保持施工环境温度恒定,避免温 度过高或过低对涂料干燥和流平
性造成不良影响。
湿度调节
控制施工环境湿度,防止湿度过 大导致涂料干燥缓慢,产生桔皮
现象。
通风状况
加强施工环境通风,确保空气流 通,有助于涂料快速干燥,减少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

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的评估方法一、橘皮问题的定义和原因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是指在汽车喷漆过程中,出现了表面不平整、凹凸不平、像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喷涂时的温度、湿度、喷枪压力不当等多种因素导致。
二、橘皮问题的影响汽车涂装漆面橘皮问题会严重影响汽车外观质量,降低整车价值,甚至可能导致客户投诉和退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橘皮问题非常重要。
三、评估方法1.外观检查法通过肉眼观察汽车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以及是否有类似于橘子皮一样的现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检查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2.手感检查法用手轻轻摸汽车表面,感受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或粗糙感。
如果手感不好,则很可能存在橘皮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辨别出表面质量差异,但同样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3.光线检查法使用特殊的灯光照射汽车表面,观察反射情况。
如果表面存在橘皮问题,则反射会出现明显的起伏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确定表面是否存在橘皮问题,但仍然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4.显微镜检查法使用显微镜对汽车表面进行观察,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微小的凹凸和不平整。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橘皮问题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并初步判断可能的原因。
5.化学分析法通过对喷涂材料、溶剂等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喷涂材料不匹配、溶剂挥发过快等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但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橘皮问题的原因。
四、解决方法1.调整温度和湿度在喷涂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是避免橘皮问题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般来说,温度应该在20℃左右,湿度应该在50%左右。
2.调整喷枪压力喷枪压力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喷涂均匀、细腻。
3.更换合适的材料如果橘皮问题是由于喷涂材料不匹配导致的,那么需要更换合适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具体车型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
4.控制溶剂挥发速度溶剂挥发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橘皮问题的发生。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桔皮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
法-桔皮
在喷涂时不能形成平滑的干漆膜面,而成桔皮状的凹凸现象.凹
凸度约3μm左右.
1、产生原因
(1)涂料黏度大,流平性差.
(2)压缩空气压力低,导致雾化不良.
(3)施喷件和空气的温度偏高,喷漆间内风速过大,溶剂挥发过
快.
(4)晾干时间短,喷涂厚度不足.
(5)喷涂时喷枪与施喷件表面距离较远.
2、防治方法
(1)选用合适的溶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较慢的高沸点有机溶剂,
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
(2)选择合适的压缩空气压力,选择出漆量和雾化性能好的喷涂
工具,使涂料达到良好的雾化.
(3)一次喷涂到规定厚度(控制到不流挂的程度),适当延长晾干
时间,不宜过早进入烤房烘干.
(4)施喷件温度应冷却到50℃以下,喷漆间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5)调整喷枪与喷涂表面的距离.。
漆膜桔皮的防治

SHOP
产现场
SOLUTION
漆膜桔皮的防治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 赵意华
漆膜桔皮是评价漆膜外观质量 的一个重要指标,大多数汽车厂将 漆膜桔皮列为质量检查的必检项目 之一。由于漆膜产生桔皮的影响因 素较多,且控制难度大,因此减少 漆膜桔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桔皮是漆膜呈桔皮状外观的表 面病态,也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 波状结构。漆膜的颜色 、光泽、雾 影度和表面状态等影响着涂装产品 的视觉效果,即使光泽度很高的漆 膜,其外观也会因表面凹凸不平而 出现桔皮。
1 桔皮的检测方法
桔皮的检测方法有两种:目测 法和桔皮仪测量法。 1.1 目测法
确定所需的观测距离,眼睛在漆 膜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 光灯下),通过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 晰度来评估桔皮情况。桔皮严重时, 两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 边界线有不同程度的扭曲。通常,目 测法评估漆膜桔皮的结果与漆膜本身 的亮度有关,如清漆后观察漆膜桔皮 效果特别明显。另外,桔皮目测的结 果还与漆膜颜色深浅有很大关系,深 颜色漆膜的桔皮明显,浅颜色漆膜则 相反。 1.2 桔皮仪测量法
视,以Ra作为钢板粗糙度的衡量指标, 有些轿车厂要求Ra为1.0~1.5 μm 。但板 材的形状参数Pe同样不容忽视,国 外某些轿车厂在重视Ra的同时,还 要求Pe为60~100 个/cm 。
(2)控制电泳漆膜的粗糙度 改善电泳流平性,从而降低电
环,特别是循环管道的布置、喷嘴 型号、喷嘴数量以及喷射方向等都 是值得重视的问题;f.确保电泳输送 链运转正常。
卡拉罗,国内法士特、济南重汽、 哥特拉克、江淮、东安三菱、奇瑞 公司等,市场需求也不断看好,都 得益于一直实行的精益生产模式。A&MT
(上接第29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用车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预防核心提示:1漆膜橘皮的定义涂层表面类似橘子皮形状的波纹称橘皮,它是涂层最常见和难以控制的缺陷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面临的棘手问题。
乘用车面漆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面漆橘皮是评价乘用车车身面漆涂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光泽和映象清晰度常用于控制涂层的外观。
然而即使光泽度很高的涂膜,其表面的波动度也影响着整个涂膜的外观,同时认为光泽测量也控制不了波动的视觉效果,这种效应被称为“橘皮”。
橘皮或微波动是尺寸在0.1~10mm之间的波纹状结构造成的。
在高光泽的涂层表面,人们可看到波状、明暗相间的区域。
可以区分2种不同等级的波动:长波动也称为橘皮,这是在2~3m的距离上能观察到的波动;另一种叫短波动或微波动,这是间距约50cm处观察到的波动。
要指出的是有时为了遮盖底材的表面缺陷或者获得特殊的涂层外观会有目的地设计一定的波动度或波纹结构。
因此“橘皮”可定义为“高光泽表面的波状结构”,其使漆层表面产生斑纹、未流平的视觉外观。
粉末涂料涂膜的视觉外观(光泽、雾影度、流平、橘皮)的控制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不同场合喷涂的部件组装时。
2影响涂膜流动和外观的因素在工业涂料中,粉末涂料在制备和成膜过程中的相变化是独特的。
由于缺乏溶剂来润湿和提高涂膜流动性导致粉末涂料比液体涂料更难去除的表面缺陷。
虽然两者的主要组分类似,但相比于液体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的成膜机理不同。
粉末涂料是无溶剂的均一体系,在制备过程中颜料和其它组分通过熔融混合被分散和部分包裹于低分子固体树脂中。
粉末涂料的使用是通过空气把粉末传送到底材上(粉末悬浮于空气中),再通过电荷使之附着于底材上。
在预定的温度下加热使粉末颗粒熔化、聚集(聚结)在一起、流动(成膜),接着流平,这期间通过一个有黏性的液态阶段润湿表面,最后化学交联形成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涂膜,这就是粉末涂料的成膜过程。
成膜过程可分为熔融、聚结形成涂膜、流平3个阶段。
在给定温度下控制熔融聚结速度最重要的因素是树脂的熔点、熔融态粉末颗粒的黏度以及粉末颗粒的大小。
为了使流动效果最佳,熔融聚结应当尽可能快地完成,以便有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流平。
固化剂的使用虽然缩短了可供流动和流平所需的时间,但活性较高的粉末形成的涂膜常呈现橘皮。
影响涂膜流动和流平的关键因素是树脂的熔融黏度、体系的表面张力和膜厚。
熔融黏度取决于固化温度、固化速率和升温速率。
粉末喷涂时流动和流平的动力来自体系的表面张力,该作用力与施加到涂膜上的分子间的引力相反,其结果导致熔融黏度高,对抗流动和流平的阻力大。
因此表面张力和分子间引力之间的差值大小决定着涂膜流平的程度。
对于流动性很好的涂料,显然该体系的表面张力应尽可能高且熔融黏度应尽可能低。
这些可通过加入能提高体系表面张力的助剂和使用相对分子质量低的低熔点的树脂来实现。
根据以上条件制备的涂料具有极好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其高的表面张力会导致缩孔,同时由于较低的熔融黏度会产生流挂且边角涂覆性差。
实际工作中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熔融黏度都控制在特定范围内,这样可得到合格的涂膜外观。
太低的表面张力或太高的熔融黏度会阻止涂膜流动导致涂膜流动性差,而表面张力太高时会在成膜过程中出现缩孔。
熔融黏度太低会使粉末的贮存稳定性变差,施工时边角涂覆性差且施工于立面时易产生流挂。
综上所述,粉末涂料涂膜最后的表面状况、缺陷和不足(如橘皮、流动性差、缩孔等)是密切关联的,同时也被成膜过程中参与相变的流变力所控制。
粉末颗粒的大小及分布状况也影响着涂膜的外观,颗粒越小由于其热容较大颗粒的低,因此其熔化时间比大颗粒的短,聚结也较快,形成涂膜的外观较好。
而大的粉末颗粒熔化的时间比小颗粒的长,形成的涂膜就可能会产生橘皮。
粉末静电施工方法(电晕放电或摩擦放电)也是导致橘皮形成的一个因素。
3橘皮的检测方法在涂层外观质量指标中橘皮指标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许多国内的整车厂家在这项指标上采用了量化值,这使得对涂装工艺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
用人眼在涂装车身上找到反射光源(一般是在双管荧光灯下),定性分析反射光的清晰度,就可以从视觉上评估漆膜的流平效果。
在流平性差的情况下,2个荧光灯管看起来模糊,荧光灯的边界线有不同程度的扭曲;流平性好的涂膜外观,可获得清晰的反射光,橘皮也不明显。
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就需要高精准的测量仪器对其做出质量判断,而通过人眼目测判断橘皮的程度是不完善、不科学的。
目前,涂装行业普遍采用橘皮仪来测量橘皮的状况。
橘皮按人眼远看物体和近看物体分成长波和短波,人眼在2.5m的距离能看到35条0.1mm阔的线条,归纳为长波;人眼在50cm的距离看到35条0.6mm阔的线条,归纳为短波。
橘皮仪使用60°的激光作为点光源照射被测表面,在缓慢匀速推动10cm的距离内发射1250次激光照亮被测表面,读取1250个数,每个读数之间的距离为0.08mm。
在光源对面同样角度通过狭缝滤波的方法测量反射光,由于表面存在波纹,当光线照射在波峰或波谷时,反射光最强,仪器检出最大信号;光线照在斜坡时,由于反射角的变化,反射光偏离60°角,仪器检出信号最小,因此测得的信号频率正好是被测表面机械轮廓频率的2倍,与人眼观察到的光学轮廓相一致。
橘皮仪将结构尺寸大于0.6mm的测量数据定为长波,将结构尺寸小于0.6mm的数据定为短波。
长波反映涂料的流平特性及零件结构的影响,短波反映底材粗糙度的影响。
上海大众使用长短波指标,上海通用则使用了橘皮综合指标。
橘皮指标采用BYK公司的激光橘皮测试仪(Garden-4806)来测试,仪器给出3个数值,分别是:短波(ShortWaves)、长波(LongWaves)、级数(Rate)。
其含义分别是:长短波模拟人眼观察到的产品表面高低变化的幅度,数值越大说明指标越差,橘皮越严重。
长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2.5m的观察结果,短波模拟的是人眼距离产品表面50cm的观察结果。
级数是另一种评价指标,数值越大指标越好,是长短波的综合值。
上述两公司的要求大致相当,实际上,生产中也是通过长短波的分别控制来达到最终等级值。
4车身漆膜橘皮的成因及其防治橘皮是湿膜未能充分流动而形成的类似橘皮状的痕迹。
原因是乘用车喷涂施工时,施工黏度较高,喷枪口径大小不适,导致雾化程度不足,喷枪离被涂工件的距离过远,喷漆室的过度通风,烘干前的闪蒸时间不当,稀释剂的质量,底材的温度等均会影响漆膜橘皮的产生。
由于影响橘皮的因素太多,要减少橘皮,就需对涂装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主要从涂装设备、工艺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改善。
涂装材料、不同涂层之间的配套性,以及各种材料对工艺设备的适应性及施工环境对橘皮的影响很大。
在乘用车生产过程中,影响涂膜流平的关键因素是树脂的熔融黏度、体系的表面张力和膜厚,表面张力和分子间引力之间的差值大小决定涂膜流平的程度。
实际生产中常使用快、慢流平剂来改善涂膜外观,以消除橘皮、缩孔、针孔等漆膜缺陷。
性能好的流平剂能降低熔__融黏度,从而有助于熔融混合和颜料分散,提高底材的润湿性和涂层的流平性,同时有助于消除表面缺陷且便于空气的释放。
把握好流动改性剂用量与效果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其用量不足会导致缩孔和橘皮,而用量过多又会导致失光、雾影,对附着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生产中要选用合适的溶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慢的高沸点溶剂,以延长湿膜的流动时间,使之有足够的时间使整体表面张力趋向一致,从而改善车身漆膜橘皮病态。
现代化的涂装线一般都采用高压静电自动喷涂系统,其出漆量不随气压、电压、温度、湿度、黏度的变化而发生波动。
采用高压静电自动喷涂系统,要求车身的晃度保持在±5mm之间。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各色涂料的施工特性;针对不同的涂料,选择最佳的自动喷涂机参数(出漆量、成型空气压力、电压值等),调整幅度对外观的影响都要在生产实际中进行摸索,这对现场施工调整是很重要的。
当然要想得到一个均匀的涂膜,只通过这3个参数的调整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旋杯主针在不同位置的开关和旋杯的转速来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
另外,也可适当地运用仿形设计参数来进行调整,如自动喷涂机的仿形路线,根据不同位置调整不同的喷涂距离[一般在(27±1)cm枪距]、喷枪上下左右的摆幅、旋杯间距、旋杯喷涂的角度等参数,从而得到最佳的喷涂仿形路线。
喷涂时,车身的边角最难以处理,容易出现流挂和肥边,边缘区域易产生橘皮。
为了消除或减少这个缺陷一般采用2种方法。
⑴贴纸胶带防流挂法:对那些能被遮蔽或不外露的边角部位张贴纸胶带,将垂流下来的涂料引到纸胶带下端,这样就可减少甚至消除流挂,在喷完清漆后卸下。
有些工件在喷涂清漆后卸下纸胶带仍有流挂点产生,那么纸胶带可等烘干后再撕除。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纸胶带撕除易产生漆膜毛刺,需要进行处理,可用橡胶小锤轻轻敲除或用其它方法解决。
但要慎重的是,不能在处理毛刺时将边角的涂膜刮伤,否则边角易锈蚀。
另外,在张贴纸胶带时不能太大、太小或张贴位置不准确,太大易黏到外露的油漆表面,太小或张贴不到位都不能起到引流多余涂料的效果。
⑵制作边角防流挂静电吸附工装:其目的是将工件的边角或边缘形成一个过渡电场面,从工件的边角延伸到工装上。
在自动喷涂机喷涂时,由于边角静电吸附效应,若没有这个工装,涂料粒子在工件边缘会吸附较多,从而产生工件边缘位置的漆膜肥边。
这个肥边容易产生流挂或白点(溶剂没有及时挥发出来而包裹在边缘的涂料中)。
利用防流挂静电吸附工装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缺点是工装件较大,制作成本较高,运输、摆放、安装、清洗较麻烦。
而且工装件越多越易发生因工装而产生的磕碰伤及工装所带来的颗粒污染。
车身所使用工装的合理性对漆膜外观质量的保证也是非常重要的。
设备运行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同样十分重要,设置的高压静电值、转速、成形空气的压力、涂料的黏度等等都必须在生产现场反复调整至最佳范围,才能使橘皮降到最低程度,甚至消除。
设备运行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同样十分重要,设置的高压静电值、转速、成形空气的压力、涂料的黏度等等都必须在生产现场反复调整至最佳范围,才能使橘皮降到最低程度。
车身钢板(粗糙度Ra≤1μm)、磷化处理及电泳涂层的质量好坏对车身的橘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这些涂层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不能为中涂和面漆提供一个良好的涂层基础。
中涂应选择对电泳涂层填充效果好、抗流挂和流平性能好的涂料,并且中涂的颜色应尽可能与面漆一致或相近,这样色漆就会很容易对中涂层进行遮盖。
减少色漆的膜厚、提高清漆的膜厚,对减少橘皮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对短波值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好处。
在处理漆膜表面缺陷时,要尽量减少因打磨而损伤漆膜,防止影响上涂层的湿膜流平效果。
为了减轻边角流挂对边角面的影响,对中涂层边角应进行打磨,这对边角流挂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