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痱子产生原因及改善对策

合集下载

喷涂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喷涂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4
咬底/起皱 (4)
预防:
• 每喷涂的漆层要薄而均匀。 • 各漆层间的流平时间要足,干燥温度要适当,烘炉温 场要均匀。 • 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 • 调整涂料的溶剂或催干剂。
修补方法:
首先让漆膜充分固化。缺陷轻微时,打磨、抛光即可。 若缺陷较严重,将漆膜打磨到基底,重新喷漆。
45
腻子印 (1)
13
鼓泡 / 空气陷入(4)
预防:
• • • • 正确地使用原子灰、填眼灰或底漆。 正确制作羽毛边。 避免油漆一次喷涂过厚,保证油漆渗入缝隙和死角。 一定要使用推荐的稀料,并按照正确的喷涂工艺操作。 底漆要喷涂得薄而湿。 • 检查基底有无气孔,特别要注意玻璃钢表面胶层内的 气泡。仔细清除气泡并封闭基底。 • 烘烤漆膜时,防止温度过高。
14
鼓泡 / 空气陷入(5)
修补:
根据气泡的深度将相应的漆膜全部打磨掉,修 补好下层缺陷后,重新喷涂油漆。
15
泛白 / 起雾(1)
16
泛白/ 起雾(2)
原因:水气凝结并陷在湿漆膜内。
• 环境原因:喷漆室温度、湿度高;喷漆房内有穿堂风, 或者空气流动不良。 • 涂料原因:使用的稀料挥发速度太快;溶剂和稀释剂 选配不当,真溶剂挥发过快,造成树脂析出而泛白; 涂料或稀释剂含有水份。 • 喷涂原因:压缩空气的压力太大,喷枪调整不当;用 压缩空气吹拂漆膜,试图加速溶剂挥发;基底温度低 于室温。
喷涂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涂料的施工方式基本上都是喷涂, 这里所讲的问题针对涂料经过涂装成膜 以后所产生的缺陷。在此,特对常出现 的几种问题进行鉴别分析。
1
痱 子 (1)
漆膜表面呈现成片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的气 泡。大气泡直径大于1.5mm,一般成片出现,有时也 会单独出现。小气泡直径一般为0.5mm,其分布蜿蜒 曲折或状似指纹。一般来说面漆层中气泡出现的机会 要比油漆与基底之间的更多。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

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涂装及油漆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1、喷涂方法不当。

2、过份使用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3、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4、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5、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1、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2、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3、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4、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5、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1、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2、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3、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4、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5、由于湿度太在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6、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漆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7、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8、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1、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2、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3、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4、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5、要保证漆膜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6、干燥过程中,漆膜表面要有适当的空气流动。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一、脱皮1、现象:漆膜破碎成小片,从物面上浮卷起来,逐渐掉落;2、原因:1、物面沾有油污,导致漆膜附着力差而引起卷皮;2、在水泥一类抹灰面上不刷清油就批腻子,导致涂料中的油分被基层吸收,成膜后变质发脆;3、油漆稀释过度,物面太光滑,使漆膜太薄,附着力差;4、不待底漆干透就刷面漆,日久底漆干燥而收缩,导致面漆开裂;5、漆质不佳,漆中树脂、胶质分量太多,漆膜易脆裂;3、防治方法:分清原因,对症治疗;二、流坠现象:涂刷后漆液向下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挂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2、原因:1、稀释剂过多,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下坠流淌;2、稀释剂挥发术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挥发,而影响流平性,导致漆膜厚薄不均;或挥发太慢,使流动性增大,也易发生流坠;3、漆膜刷得太厚,漆的自重造成流坠;形成山峦倒影状;4、物面凸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涂刷不匀、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5、物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涂刷后不能很好地附着而流淌;6、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油时蘸油太多,使漆面厚薄不均,较厚处就流淌;7、喷漆时,喷嘴的孔径太大,喷枪距物面太近,或距离时近时远,喷涂的气压太大或太小,都易造成漆膜不匀而流淌;8、漆料中含重质料过多,研磨不均匀,颜料润湿性能不良;3、防治方法:1、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2、按规定进行基层处理,做到基层平整、洁净;3、施工环境,以温度15—25℃,湿度50%—75%为宜;4、根据施工环境及方法,合理调整油漆粘度;温度高时,粘度应小些;采用喷涂应较刷涂粘度小些;5、每次刷涂的漆膜不宜太厚,一般在50—70微米,喷涂要比刷涂的薄一些;6、选用的漆刷,毛要有弹性,根粗而梢细,鬃厚而口齐;刷面漆和粘度大的漆,可用八成新的旧油刷;刷底漆或粘度小的漆,可用装卸刷;7、喷涂时,喷嘴孔径不宜太大,空气压力应—范围内,喷枪与物面距离控制在小枪15—20厘米,大枪20—25厘米为宜;8、按规定进行刷涂;应先开油,再横油、斜油,最后理油,不要横涂乱抹;在线角、棱角处要用油刷轻轻按一下,将多余的油漆蘸起顺开,以免漆膜过厚而流淌;9、当漆膜未完全干燥,在一个边或一个面部分油漆有流坠时,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油漆铲除后再满刷一遍;如漆膜已完全干燥,对于轻微的流坠,可用砂纸磨平;对于大面积流坠可用水砂纸磨平或用铲刀铲除干净,修补腻子再满刷一遍油漆;三、慢干、回粘1、现象:油漆涂刷后,超过规定时间漆膜仍未干燥,称为慢干;如漆膜已形成,但仍有手现象,称回粘;它使漆膜表面容易碰坏或玷污,使工期延长,严重者造成返工;2、原因:1、基层表面不洁,有油污、蜡质、碱或盐等,或不干性树脂等未清除或封闭;2、油漆过稠,涂膜太厚,致使氧化作用只局限于表面,漆膜内部聚合缓慢;3、前遍漆未干透,又涂第二道漆;4、在雨露、潮湿、黑暗、烈日曝晒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5、催干剂使用不当,品种不符,数量过多或不足;涂料贮存过久,催干剂被颜料吸收而失效;6、漆料中含有半干性或不干性油,或采用了挥发性很差的稀释剂,如石油、煤油等;清漆熬煮时间不够或硬树脂局部受热分解,都会影响漆的干燥,7、漆料贮存过久或密封不良,溶剂已挥发而胶化,这种涂料,虽加入稀释剂后能够进行涂饰,但漆膜不易干燥或易回粘;8、水泥砂浆等基层未完全干燥即行油漆,造成漆膜长期不干;3、防治方法:1、选用合格涂料,不使用贮存过久、密封不良的涂料;对于性能不够了解的漆料,要先试验或什么样板,合格后再使用;2、选用适当的催干剂;铅催干剂可使漆膜表面和内层同时干燥,钴催干剂催干能力较强,可使漆膜迅速干燥;将铅、钴、锰几种催干剂配合使用,效果较好;3、基层处理必须符合要求,含水率及表面清洁度要按规定控制;基层有蜡、油、盐分时对于钢制品可用溶剂擦洗,松柏类木质可涂一层漆片隔离;在旧油漆基层上油漆时,清洗后可涂刷一遍血料水;4、施工环境不得有酸、碱、盐雾或其它化学气体,不在雨雾、潮湿、黑暗、烈日曝晒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施工;要保持空气流通;5、油漆稠度要调配适当;宁可多涂刷几遍,不要急于求成,一次涂得太厚;6、一般建筑用漆的干燥时间不能少于24小时;判断干燥程度的方法是:用指甲划底漆,划痕呈白色时,表示漆膜已干燥,醇酸树脂漆可在底漆尚未完全干透前涂刷,不会影响漆膜的干性,但会减少面漆的光泽;7、漆膜有轻微慢干或发粘时,可加强通风,适当增加温度,加强保护,再观察数日,如确实不能干燥结膜,再做处理;慢干、回粘严重的要用强溶剂洗掉刮净,重新涂刷;四、漆膜粗糙1、现象:涂膜出现颗粒状形同痱子般的凸起物;2、原因:1、漆料制造时研磨不够、颜料过粗、用油不足等都会导致漆膜粗糙;2、涂料调制搅拌不匀,过罗不细,混入杂质污物;3、调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尽即施工,尤其在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出现粗糙;4、施工环境不良、灰尘飞扬,飘落于漆料中或粘在漆膜上;5、基底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6、施工工具不洁,桶、刷等沾有灰砂等;7、喷涂施工时,喷枪距物面过远,或气温高、漆的粘度大,或风压大,使喷漆颗粒未达到物面时即已干结成粒,导致粗糙;3、防治方法:1、对贮存时间长、材料性能不明的涂料,应作样板试验后再再使用;2、涂料用前须调制搅拌均匀,过罗除去漆皮、砂粒等杂物,并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3、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涂料严禁混用;4、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得进行施工,刚涂完的油漆要防尘土污染;5、涂饰前,要按要求处理好基层,不能有凸凹不平处或粉尘;6、保持漆桶、漆刷清洁,不要放在有灰尘污物的地面上,未用完的漆料,上面要加些溶剂或纸或塑料布遮盖,以防结皮或掉入灰砂;7、发现漆膜粗糙时,应用砂纸打磨光滑,清除灰尘后,再刷一遍面漆;五、漆膜皱纹1、现象:涂层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棱脊痕迹,影响表面光滑和光亮;2、原因:1、刷漆时或刷完漆后,遇高温或太阳曝晒,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使涂膜内外干燥不匀表面已干燥结膜,内部尚未干燥,形成皱纹;长油度的涂料,如防锈漆、油性调和漆最为显着;2、在长油度漆膜上涂短油度漆膜,也易易产生皱纹;3、干燥快和干燥慢的涂料掺合使用;4、施涂不匀,底漆过厚未干透或粘度太大,漆膜表层先干结成膜,隔绝下层与空气的接触,导致外干里不干;5、气候骤冷或受煤气、二氧化碳的影响;6、涂料粘度过高;3、防治方法:1、施涂中避免高温、日晒,防止骤冷;当气温较低时可加入适量催干剂;五、漆膜皱纹1、现象:涂层表面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棱脊痕迹,影响表面光滑和光亮;2、原因:1、刷漆时或刷完漆后,遇高温或太阳曝晒,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使涂膜内外干燥不匀,表面已干燥结膜,内部尚未干燥,形成皱纹;长油度的涂料,如防锈漆、油性调和漆最为显着;2、在长油度漆膜上涂短油度漆膜,也易易产生皱纹;3、干燥快和干燥慢的涂料掺合使用;4、施涂不匀,底漆过厚未干透或粘度太大,漆膜表层先干结成膜,隔绝下层与空气的接触,导致外干里不干;5、气候骤冷或受煤气、二氧化碳的影响;6、涂料粘度过高;3、防治方法:1、施涂中避免高温、日晒,防止骤冷;当气温较低时可加入适量催干剂;2、掌握涂料性能;酯胶调和漆含桐油较多,易产生皱纹,醇酸调和漆含树脂较多,不易产生皱纹;3、注意选用催干剂;宜用铝或锌的促进剂,少用铅或锰的促进剂;加入量要适度;4、不要在长油度的漆膜上加涂短油涂料,或在底漆未完全干透时涂饰面漆;5、注意控制粘度;粘度大的涂料可适当加入稀释剂,使涂料易刷;当粘度较大又不能稀释时,要选刷毛短而硬的油刷进行涂饰;6、已产生皱纹的漆膜,待其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将皱纹打磨平整;严重者需将面层彻底清除,村磨平整后再涂刷面漆,或用腻子找平,磨光后找补油漆,然后再做一遍面漆;六、漆膜“橘皮”1、现象:漆膜表面呈现出许多圆形突起,形如橘子皮;2、原因:1、喷涂时,漆原粘度过大,压力太高,喷嘴太小,喷枪与物面距离远近不合适,或施工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使漆膜来不及流平就干燥,形成“橘皮”;2、漆膜中高挥发溶剂急剧挥发,产生强烈对流,使膜层破裂形成小穴,未及二度流平时表面已干结;3、防治方法:1、漆料与稀释剂要配套,硝基漆的粘度大,应该用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适当兑稀;过氯乙烯漆,如用小口径喷枪,施工粘度应比硝基漆低得多,一般可加原漆量30%—60%的过氯乙烯稀释剂兑掺使用;2、施工现场温度应在20℃左右,喷漆压力不宜太高,粘度要适中,喷嘴要略大一些,喷枪与物面保持适当的距离;刷漆时,粘度也不宜过大;3、对于有橘皮弊病有涂层,可用水砂纸将凸起部分磨平,凹陷部分再抹平腻子,砂纸磨平,找补油漆,待干后,再满涂一遍漆;七、起泡1、现象:在漆膜与基层或面层与底层之间局部失去附着力,在漆膜干透后,出现大小不一的鼓泡;2、原因:1、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或未将松脂囊等用虫胶漆漆封闭,抹灰面内有潮气、碱或硝质,金属表面凹陷处积聚潮气或包含铁锈等,导致漆膜附着不良,在高温、日晒等条件下,蒸发、挥发而鼓泡;2、耐水性低的涂料用于浸水物体的涂饰,或底漆不干就涂面漆,油性腻子不干就进行下道工序等,都会导致下层干燥气体挥发而又不能排出,遇到上层漆膜的封闭而鼓泡;3、在油性调和漆、磁漆表面再施涂强溶剂的涂料或硝基纤维素漆,底层膨胀而产生气泡;4、喷涂时,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与涂料混在一起,或涂刷的漆粘度太大,空气随漆刷夹带进入涂层,又不能随着溶剂一起挥发而产生气泡;3、防治方法:1、认真对待基层处理;在含水率高的木材、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基层上不得涂刷油漆;在金属表面刷漆必须把铁锈和污物清除干净;2、在潮湿或经常接触水的部位应选用耐水涂料;3、严格按规范操作;下层的油性腻子不干透、底漆不干透或有水,不得进行下道涂刷;4、涂料的粘度不宜太大,一次涂刷不宜过厚,喷涂使用的压缩空气要过滤,防止潮气进入漆膜中;5、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霜磨平整,再补面漆;以气泡严重的,则应将其铲除,使基层干透,针对起泡原因进行处理,再涂面漆;八、发笑”缩漆1、现象:涂料在被涂物表面收缩,成锯齿点、圆珠、针孔等形状,如水洒在蜡纸上一样,甚至斑斑点点露出底层,好象人笑时的面纹,故称“发笑”;在清漆罩面和红丹的操作中发现较多; 漆膜表面呈现出许多圆形突起,形如橘子皮;2、原因:1、喷涂时,漆原粘度过大,压力太高,喷嘴太小,喷枪与物面距离远近不合适,或施工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使漆膜来不及流平就干燥,形成“橘皮”;2、漆膜中高挥发溶剂急剧挥发,产生强烈对流,使膜层破裂形成小穴,未及二度流平时表面已干结;3、防治方法:1、漆料与稀释剂要配套,硝基漆的粘度大,应该用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适当兑稀;过氯乙烯漆,如用小口径喷枪,施工粘度应比硝基漆低得多,一般可加原漆量30%—60%的过氯乙烯稀释剂兑掺使用;2、施工现场温度应在20℃左右,喷漆压力不宜太高,粘度要适中,喷嘴要略大一些,喷枪与物面保持适当的距离;刷漆时,粘度也不宜过大;3、对于有橘皮弊病有涂层,可用水砂纸将凸起部分磨平,凹陷部分再抹平腻子,砂纸磨平,找补油漆,待干后,再满涂一遍漆;水率高的木材、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基层上不得涂刷油漆.在金属表面刷漆必须把铁锈和污物清除干净;2、在潮湿或经常接触水的部位应选用耐水涂料;3、严格按规范操作;下层的油性腻子不干透、底漆不干透或有水,不得进行下道涂刷;4、涂料的粘度不宜太大,一次涂刷不宜过厚,喷涂使用的压缩空气要过滤,防止潮气进入漆膜中;5、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霜磨平整,再补面漆;以气泡严重的,则应将其铲除,使基层干透,针对起泡原因进行处理,再涂面漆;。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漆膜弊病是指在漆膜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例如气泡、起皮、开裂等。

这些问题可能由于制造过程中的原因或施工不当而引起。

本文将介绍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气泡:气泡是指在漆膜表面形成的小气囊。

原因可能是涂装时存在空气或溶剂挥发不完整。

解决方法包括将涂料过滤,使用合适的喷嘴大小,喷涂时按照规定的喷涂速度和压力进行操作。

2.起皮:起皮是指漆膜与底层材料之间的剥离现象。

原因可能是涂装前表面没有充分清洁,涂料与底层材料不相容或不良的底材处理。

解决方法包括清洁和研磨底材,使用正确的底材处理剂,确保涂层与底材的相容性。

3.开裂:开裂是指漆膜表面出现裂纹。

原因可能是涂层过厚,干燥过快,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等。

解决方法包括涂刷均匀的漆膜,避免过快的干燥速度,保持稳定的温度。

4.粗糙和不均匀:粗糙和不均匀的漆膜可能是因为施工不当,喷涂速度过快,喷嘴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喷嘴大小,调整喷涂速度和压力,确保喷涂均匀。

5.翘曲:翘曲是指漆膜在干燥或固化过程中出现变形。

原因可能是干燥速度过快或不均匀,温度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的干燥时间和温度,确保涂膜均匀干燥。

6.变色:漆膜的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照、氧化、化学反应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耐光、耐氧化的涂料,定期维护和修补涂层。

7.涂层剥落:涂层可能会出现剥落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粘度不当、涂层与底材不相容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使用适当粘度的涂料,选用适合的底材处理剂。

8.漆面不光滑:漆膜表面可能会出现不光滑的现象,可能是由于涂装时存在杂质、喷嘴堵塞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过滤涂料,定期检查和清洁喷嘴。

9.颜色不均匀:漆膜的颜色可能会出现不均匀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涂装不均匀、颜料分散不均等原因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均匀涂装,使用颜料搅拌机均匀搅拌颜料。

10.贝壳纹:贝壳纹是指漆膜表面出现类似贝壳的纹理。

常见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
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粗糙。
3、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飘落于涂
料中,或油刷等施涂工具不洁,粘有污物。
4、基层处理不合要求,打磨不光滑,灰
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1、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须经过筛网过滤,以除去
杂物。
2、油漆调好后,应静置10-20分钟,待气泡散开后再作用。
3、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
油刷蘸油应少蘸勤蘸。
4、在施工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时,用
力均匀,先竖刷处要用油刷轻轻按一下,将多余的油
漆蘸起顺开,以免漆膜达厚而流淌。
5、应选择涂料的配套稀释剂。
6、彻底清理干净被涂表面的磨屑、油、水等杂物。
7、当漆膜未完全干燥,在一个边或一个面部分油漆有流
坠时,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油漆铲除后,再涂刷一遍。
挂、
流淌)
在被涂面上或线角的凹槽处,涂料产生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挂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
1、稀释剂过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
求,漆料不能附着在物体表面而下坠流淌。
2 、施工场所温度太低,涂料干燥速度过
慢,而且油漆在成膜过程中流动性较大。
3、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
刷油时蘸油太多,使漆面厚薄不一,
较厚处就职流淌。
4、刷涂面凹凸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
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涂刷不均、
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
5、被刷涂表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
刷涂后不有很了地附着而流淌。
1、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
2、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应适宜。(保持气温在10度以上)
3、选用的漆刷、刷毛有弹性,根粗而梢细,棕厚而口齐,
1、涂层太厚会使氧化作用达不到

漆面起痱子处理方法

漆面起痱子处理方法

漆面起痱子处理方法什么是痱子?痱子,也叫“汗疱”,是一种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红色或白色小丘疹,通常出现在汗腺较为密集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脖子后面和阴部周围等。

漆面起痱子的原因漆面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耐久性和美观性而受到广泛使用。

然而,长时间接触漆面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痱子的产生。

这可能是因为漆面中的化学成分刺激了皮肤,使汗腺通道阻塞,导致汗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发痱子。

如何处理漆面起痱子?1. 避免进一步刺激首先,当发现面部出现痱子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任何可能导致刺激的护肤品或化妆品,并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和高温环境中。

这样可以避免痱子因进一步刺激而恶化。

2. 清洁面部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洁面产品轻轻清洁面部,以帮助去除面部积累的污垢和油脂。

避免使用粗糙的毛巾或刺激性洗面奶,以免进一步刺激皮肤。

3. 使用舒缓剂在清洁完面部后,可以使用一些温和的舒缓剂来缓解痱子引起的瘙痒和不适感。

例如,可以使用含有芦荟、甘油或熊果苷等成分的舒缓乳液或面霜。

这些成分可以帮助镇静皮肤并促进皮肤的恢复。

4. 避免摩擦和挤压痱子通常会引起瘙痒感,但我们应该避免用手挤压痱子或使用粗糙的物品擦拭面部。

这样只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导致发炎和感染的风险增加。

5. 保持清爽干燥为了促进痱子的愈合,我们应该保持面部清爽干燥,避免多汗和潮湿的环境。

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面部护理产品,并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6. 使用药物治疗如果痱子症状无法缓解或情况较为严重,可以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一些药物治疗。

常见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膏、口服抗过敏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等。

7. 避免再次接触刺激物在痱子得到治疗和缓解后,我们应该避免再次接触刺激物,尤其是可能导致过敏和痱子的化学物品和护肤品。

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的温和产品,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痱子的发生。

预防漆面起痱子的措施预防漆面起痱子的最佳方法是在装修或使用漆面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注意选择环保漆面:选择低挥发性有机溶剂漆面,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PU木器漆痱子.暗泡.咬底.施工等问题探讨2011.3.16

PU木器漆痱子.暗泡.咬底.施工等问题探讨2011.3.16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20 点击次数:149PU哑光面漆的抗划伤问题要提高PU哑光面漆的抗划伤性能,先要了解与它相关的因素。

树脂和固化剂:又韧又硬的漆膜抗划伤性能会好些;硬度很高但是较脆的漆膜抗划伤性能会差很多。

在保证漆膜韧性为1mm的前提下,配方设计时应使漆膜硬度越高抗划伤性能才会越好。

增硬耐磨粉:如果漆膜的韧性可以保证在1mm,使用硬度极高的耐磨粉会增加漆膜的表面硬度,改良抗划伤性。

PU装修漆流平性问题如何提高双组分PU漆手扫的流平性问题,是目前PU装修漆市场的热点问题。

下面是描述流平参数的公式: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涂膜越厚,波峰越高,涂料表面张力越高,流平则越快;如果粘度越大,刷痕波长越大,流平则越慢。

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油漆体系流平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体系的表面张力,油漆的高表面张力是流平的原动力。

环已酮等高沸点溶剂的表面张力比较大,从而具有流平作用,表面张力高的聚合物,其流平性也应当是好的;硝基漆因为NC的表面张力高,所以流平性非常好,手刷没有刷痕。

PU哑光漆配方中并用少许NC,不仅容易消光,更因为NC可以帮助体系流平。

CAB也有这种作用,多用于PU 哑光漆的配方设计中。

面结构缺陷。

流平剂分三类:高沸点溶剂、丙烯酸类流平剂、有机硅表面控制剂。

油漆体系有以下三种情形:A、高固:接近期内100%,粘度也稍高,属于非物理干性体系,这时油漆的高表面张力是流平的原动力,使用丙烯酸类流平剂;B、低固:20%以下,粘度也低,属于物理干性体系,这时加入硅流平剂,使油漆表面张力差变小,防止漆膜干燥过程中因表面张力梯度引起的运动造成漆膜流平缺陷;C、中等固含:40%的固含,介于上述两种之间,若是亮光的则接近于非物理干性体系;若是哑光PU漆则接近于物理干性体系。

如何断定一个体系属于或接近于非物干性体系还是物干体系一般来说,湿漆膜的溶剂挥发以后,不粘手者属于或接近玩物干体系,粘手者属于非物干体系。

PU体系流平助剂的选择PU漆黄变的因素A、内因:TDI类固化剂,其中TDI三聚体因其特殊结构,黄变性较TDI三羟加成物好得多。

水性汽车涂料漆膜气泡、痱子、针孔弊病以及处理方法

水性汽车涂料漆膜气泡、痱子、针孔弊病以及处理方法

预防与处理方法
n 针孔
涂料施工粘度过高 预防:监控涂料施工粘度;
确保涂料施工粘度在工艺范围内。 处理:适当降低涂料的施工粘度;
适当提高水性涂料的施工涂料温度。
预防与处理方法
n 针孔
上层涂料溶解力太强、渗咬下层涂料,且不能完全混溶 预防:采用配套稀释剂;
采用配套涂料产品。 处理:延长下层涂料的闪干时间;
原因分析
n 针孔
涂料施工粘度过高; 上层涂料溶解力太强、渗咬下层涂料,且不能完全混溶; 漆膜膜厚喷涂太薄,无法有效的填充下层的微小孔隙,从而导致下
层孔隙中的空气无法有效排出。
预防与处理方法
n 起泡、痱子、针孔
都可先进行研磨(打磨)抛光处理。
n 气泡、痱子、针孔
漆膜喷涂膜厚太厚,达到涂料的起泡、起痱子、爆孔极限 预防:确保涂料的起泡、起痱子、爆孔极限达到工艺要求;
保证漆膜烘烤分段升温、各段温度以及时间。 处理:适当延长漆膜流平时间;
适当降低起始烘烤段温度。
预防与处理方法
n 气泡、痱子、针孔
施工涂料温度与涂装件温差过大,涂装件表面温度过高 预防:保证涂料施工温度;
保证涂装件温度。 处理:适当调高或者调低涂料施工温度(以2度为调整单位);
通过调整空调或者强冷温度,适桥化工,致力成为行业领先的涂料供应商!
涂装膜厚控制需要低于涂料的起泡、起痱子、爆孔极限。 处理:降低喷涂膜厚;
通过调整稀释剂等,适当提升涂料的起泡、起痱子、爆孔极 限。
预防与处理方法
n 气泡、痱子、针孔
下层漆膜孔隙多,上层涂料无法有效填充,或者在填充过程中原孔 隙中的空气无法有效释放
预防:加强对底材或者底层漆膜的孔隙率管控; 对底材或者底层漆膜进行打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中只泡一个标,离型后立刻把离型纸取出。贴标水2小时更换一 水标离型纸表面的水 水标离型纸上面的水溶性物质对附着力有影 涂装 溶性聚乙烯醇 响 次。及时清理手上的水溶性物质粘液 底漆有不明显不被察 底材或底 觉的痱子 漆有孔洞 碳纤底材毛细孔 红色字体为重点管控部分 补土 EP底漆静置时间为90min 补土 不超磨
二氧化碳
贴标的水与未干的贴标金油中的固化剂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 R-NCO + H2O →R-NH2+ CO2↑
贴标金油烘烤条件改为85℃*45min; 烤标条件改为85℃*15min
空气
油漆搅拌和喷涂中的空气 打磨灰 贴标金油烤死 打磨粗化不到位 涂膜与底 材或底漆 附着不良 表面污染 贴标打磨灰残留在产品上
漆膜痱子气泡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
原因 原因分析 改善对策 自来水中含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残留在产 补土 水磨产品在补土喷底漆前烘烤90℃*120min 二氧化碳、水和固体 品表面受热分解 1.贴标用购买的桶装纯净水。2.打磨用饮水机过滤的水。3.打磨后 Ca(HCO3)2 →CaCO3+ H2O+ CO2 ↑ 物质 涂装 用饮水机过滤的水清洗。4.贴标用无尘布增加清洗频率。5.贴标前 Mg(HCO3)2 →MgCO3+ H2O+ CO2↑ 只对需贴标的部分粗化,其他部分在烤标后粗化。 漆膜下有 易挥发的 涂装 小分子物 底层漆膜中未挥发尽 贴标金油中未挥发掉的高沸点溶剂挥发不净 的高沸点溶剂 如果被覆盖在罩光金油下,挥发会出气泡 质 增塑剂 漆膜下的 水 固体物质 油漆中的成分 贴标的水挥发不净 砂纸痕底部油漆没有润湿到 涂装 补土 EP底漆静置时间为90min 涂装 PU金油静置时间为30min 补土 调漆后熟化10min 涂装 调漆后熟化10min 涂装 打磨后用饮水机过滤的水清洗,无尘布增加清洗频率 涂装 贴标金油烘烤时间改为85℃*45min,24H内贴标完成喷涂等的污染 补土 打磨完全,无遗漏部位 涂装 打磨完全,无遗漏部位 补土 工作前用洗手液洗手 涂装 工作前用洗手液洗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