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4)(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4)(含答案)

寒假作业(4)——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1.选出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思怀往事,展望将来,诗中流露出心绪难平但又不乏刚健昂扬之气。

B.诗中第二联运用两个典故,写出了孤身归来后的感触,既有旧友离世的悲痛,又有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无限怅惘。

C.诗人将自己比作“千帆”“万木”,与“沉舟”“病树”两两相对,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是诗人乐观精神的写照。

D.诗作的结尾,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白居易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2.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关头,起兵抗元。

B.第二联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危苦,动荡不安。

C.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前四句欲扬先抑,极言宴席的华美,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

B.诗中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C.诗中借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诗人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2022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精选4篇)

2022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精选4篇)

2022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精选4篇)2022九年级语文答案篇1一、1.b2.d3.a4.c5.a6.c7.b8.a9.a10.b11.b12.c二、1.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2.d3.自鸣得意地自以为有了独到的见解。

4.讽刺那些以不知为知,拾人牙慧而沾沾自喜,到处炫耀的人(或:有了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而夸夸其谈的人)。

三、1.⑴塞下秋来风景异⑵斜晖脉脉水悠悠⑶沙场秋点兵⑷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⑸史记司马迁(每空1分)2.①三国演义关羽②西游记猪八戒③水浒传鲁智深(每空0.5分)3.①如:传承节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关注节日文化,就是关注生活;为了节日文化的繁荣,我们牵起手来等。

②如:年轻人对节日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我心中的中西节日;节日文化对家庭的影响等。

③说出道理即可。

如西洋节日文化的活泼自由,时代感强,切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底蕴丰厚,影响深远,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的悠久文明的象征。

四、1.美在古代,美在自然。

2.城市的美丽只适宜拍照,从照片或书本里才能看到。

3.对城市美的失望和不满,引出下文对整体美的议论。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东晋5.示例:“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

”生活中,常常有很多人不能发现美,可是美无时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颗发现美的心。

你能发现人家不容易发现的美,就可说明你有比别人更细腻的心。

一、古代诗词曲复习资料(略)二、四大名著知识填空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1、曹雪芹2、(1)鲁智深(2)曹操3、林黛玉贾宝玉4,林黛玉5,赤壁之战失街亭三、6、吴用智取生辰纲7,林教头曹操8,吴用水浒传9,武松10、关羽大意失荆州(温酒斩华雄)11、青梅煮酒论英雄12,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七纵等13、六出祈山、东和孙吴、收取东川西川、七擒孟获、北拒曹魏、摆设八阵图。

2024寒假作业九年级语文全册通用版

2024寒假作业九年级语文全册通用版

2024寒假作业九年级语文全册通用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一、积累运用(共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庇护(pì) 澄澈(chéng) 掺和(he) 杞人忧天(qǐ)b.称职( chèn) 滑稽(jī) 羞怯(qiè) 畏罪潜逃(qiǎn)c.晕眩(xuàn) 虐待(nuè) 鄙薄(bó) 拈轻怕重( niān)d.禁锢(jìn) 惩戒(chéng ) 蜷伏(quán) 参差不齐( cēn)2.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3分)a.篷勃安详神采弈弈怪诞不经b.炫耀惊呀大相径庭惊慌失挫c.徘徊诀别晃然大悟浑为一谈d.帐篷纯粹刨根问底麻木不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b.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抽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d.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5月10日,大约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云蒙湖附近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临沂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哎呀,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我十分满意”!c.真是“畏事潜逃”了,我以为。

d.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6.名著阅读(8分)(1)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15.(1)热水(2)通“披”,穿(2分,每题1分)16.C(2分)17.由于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他人了。

(2分,意思切合即可)18.①学习要勤劳勤苦。

②学习要以念书为乐。

(2分,每点1分)文言文阅读(二)10.(2分)①好:喜好。

(1分)②或:有的人(1分)11.(2分)C(A介词,由于。

B连词,表示目的。

C介词,用,D介词,依靠)12.(4分)①凡是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悟,便快乐得忘掉了吃饭。

(2分,“会心”翻译正确1分,其余意思基本对且通畅1分)②房子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可以遮挡风吹日晒。

(2分,一句1分)13.(2分)“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荣华”(1分);“忘却得失”(1分)文言文阅读(三)24⑴通“悦”,快乐⑵入侵⑶受刑、受处罚⑷赐恩泽25.B(1分)26.将以下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你说讲道义,杀少许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可以说是理解事理。

(2分)⑵墨家大师腹黄享忍心杀掉自己心爱的儿子去遵行天下大义,真可算得上公正无私了。

(2分)27.下联:腹黄享(钜子腹)行法杀(诛)子,公正无私。

(结合资料,切合对仗要求即可)(2分)文言文阅读(四)17.(3分)(1)清晨(2)认真,周详(3)的确,的确18.(2分)B19.(2分)我的老婆以为我美,是独爱我。

(意思切合即可)20.(2分)对他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沉着思虑。

理的方法,擅长用生活小事设喻。

(写出一点即可)讲究说文言文阅读(五)9.(4分)(1)详细(2)转晴(3)逼近(4)日光(各1分)10.(4分)(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家乐业),很多已荒弃了的事业都创办起来了。

(2分)(2)走开国都,家乡,担忧奸人说坏话、惧怕歹人的责备谴责。

(2分)11.(4分)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伤时感事)。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参考答案1.①阴②皎③悠④悦23.①心远地自偏②长风破浪会有时③一览众山小望岳④但愿人长久苏轼⑤浅草才能没马蹄⑥不畏浮云遮望眼⑦山重水复疑无路⑧出淤泥而不染4.(1)藤野先生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①武松孙二娘②扈三娘5.(1)再玩会儿。

(2)该起床了!再睡会儿。

6.D7.C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10.①为什么您也如此颠倒(是非)?②我不和(他)辩论的原因,是让他终身不知道太行山啊。

11.加强语气,突出杨二嫂当时说话突然,声音大、尖利、怪异,写出“我”的吃惊,表现了杨二嫂言语轻率、无所顾忌。

12.动作姿势;说话方式;生活境况;性格品行。

13.“愤愤”写出杨二嫂在要求被拒绝后很生气的样子;“絮絮”写出她抱怨不停的情形;“慢慢”写她为搜寻可拿之物故意放慢脚步的状态;作者用这三个词语修饰杨二嫂离开“我”家时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刻画了一个言语尖酸、自私贪小的庸俗小市民形象。

14.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个人形象代表国家形象,含蓄地提醒出境游的国人要注意言行举止,以免国家形象受损。

15.列举事实证明国内不文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指出孩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增强文章的针对性,为下文观点的提出提供有力的依据。

16.父母要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成年人要从自身做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17.在北方,春天的脚步快,来去匆匆;一般人看不懂春天从事的工作;春天常在幕后做工作。

18.通过对比,突出北方春天不易觉察的特点,为后文揭示其默默工作、功成即身退的可贵品质作铺垫。

19.(1)改革本身带来的“泥泞和肮脏”问题;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反对的意见。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在寒假的日子里,迎来大家期待已久的春节,在此,祝大家春节快乐哦!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答案【一】1、A2、D3、C4、C5、C6、如旷野微风拂过。

7、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

8、(1)林冲(2)关羽(3)大闹天宫(4)王熙凤。

9、语言、动作、神态;侧面描写。

10、范进昏厥;范进疯跑;范进跌倒;范进疯走集上;众人的反应。

11、拍手;笑。

12、报录人对“中举发疯”之类的事情常有耳闻目睹,对“中举发疯”的原因也是一清二楚的;借报录人之口,就含有揭露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更广更深刻的意义。

13、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14、马市长15、语言16、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17、(1)放下手里的清闲工作去搞乡镇企业;(2)设圈套让父亲上当中计。

18、表里不一、表面上觉悟很高,实际上相当自私。

19、媒体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电视台对这件事的重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20、对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殷切希望;对党和政府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热切盼望,对尽职尽责教师的渴望,21、略一、积累与运用。

1.A2.A3.B4.A5.B6.C7.①列数字②列数字、作比较③作比较④列数据8.示例: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9.示例:(1)不少人忽略对母亲的关心,而关注自己的更多。

(2)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他们送去温馨的祝福。

二、阅读。

10.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11.“只有”突出自然选择过程缓慢;“仅”则突出了人工选择的巨大作用。

12.牡丹、大丽花、虞美人;是从花瓣、花色、品种三方面来说明的。

13.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古诗词鉴赏篇★课内古诗词部分(一)1.诗人借助丰富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2. “独”是孤独、独自的意思。

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

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

使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寂。

3. “永结”与“相期”表明了作者在无边寂寥的天地中,宁愿永与月、影为伴,醉酌孤独,也不愿同流合污、阿谀奉承的高洁志愿。

(二)1. 示例一: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来”。

“来”是“来临”的意思,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运用拟人,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示例二: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变”。

“变”是“变化”的意思。

是指,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

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2.作者对“万方多难”无能为力,只有作一首如《梁甫吟》一类的诗,聊以自慰。

既含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寄托个人怀抱,并借此喻当朝昏君,不过蜀汉后主刘禅罢了。

3.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三)1.白居易乐天现实主义2.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而且反思自己的不是,体恤农民的艰辛,为他们鸣不平,这种安民济世情怀的确难能可贵。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四)1.诗人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示例: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飞空而去,飘转无定。

巧用比喻,将失散兄弟比作孤雁和蓬草,生动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孤苦凄惶的感情,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10)(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  寒假作业(10)(含答案)

寒假作业(10)——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选》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

——茅盾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

——郑振铎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

——孙光萱2.下列有关《艾青诗选》和《水浒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艾青诗选》中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B.艾青的诗歌中“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C.一部《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

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梁山好汉团结聚义、众志成城亦是梁山大业的重要基础。

D.《水浒传》中的人物大都有绰号,而这些绰号能反映出其人特点,如吴用是“智多星”,宋江是“及时雨”,孙二娘是“母大虫”。

3.下列有关《儒林外史》的内容,与原著不符的一项是()A.严贡生是一个以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

B.这部讽刺小说,通过描绘土林的“群丑图”,展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C.王冕以卖画为生,蔑视权贵,不慕名利,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

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

D.周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见胡屠户的趋炎附势。

4.名著阅读。

下面是选自《艾青诗选》的诗歌,哪一段诗属于他1978年以后第二个创作高峰的诗歌?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