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行测推理法:逻辑判断真假话,教你几招破解法

行测推理法:逻辑判断真假话,教你几招破解法

行测推理法:逻辑判断真假话,教你几招破解法必然性推理中矛盾真假话和推理规则是核心考点,可能单独命题或者在朴素逻辑题目个别条件中呈现,真假话题目作为考生学习命题入门题型,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真假话题目的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含有多个命题;题干信息可能会告知几真几假,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命题真假情况。

一般来说方法总结为“一找二绕三回”。

其实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真假话题目我们不必全部推理出来就可以得到答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两种常用方法:1.常规方法真假话题目常规方法就是“一找二绕三回”,把题干每句话都转化成逻辑语言之后,先看题干命题当中是否存在一对或多对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们首先找矛盾,再结合已知信息几真几假绕开矛盾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最后带着真信息回到矛盾当中来最终确定互为矛盾两个命题真假。

通过例1具体说明:【例1】某校食堂发生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关于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四种说法:甲: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

乙:如果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那么食堂管理方面一定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丙:事故确实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但食堂管理方面并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丁:事故不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但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如果上述四种说法中只有一种是真的,由此可以推出:A.丙为真B.乙为真,但食堂没有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C.甲为真D.乙为真,且食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整理题干信息(把命题转化为逻辑语言):甲:是食堂乙:食堂⇒不到位丙:食堂且到位丁:非食堂且不到位甲乙丙丁4句话当中乙和丙的话互为矛盾命题(A⇒B的矛盾为A且非B),那么乙和丙真假情况为一真一假,结合题干信息只有一真可知,真话一定在乙和丙当中,则甲和丁一定说假话,排除C项;甲说的“是食堂”为假,则“非食堂”为真代入丙的话中,可知丙说假话,排除A项;说真话的是乙,丙说“食堂且到位”为假,则“非食堂或非到位”为真,丁说“非食堂且不到位”为假,则“食堂或到位”为真,根据推出情况“非食堂”为真,依据选言命题推理规则,一定“到位”,选择选项B。

行测技巧:用“矛盾法”揭开“真假话”的面纱

行测技巧:用“矛盾法”揭开“真假话”的面纱

用“矛盾法”揭开“真假话”的面纱在行测判断推理部分,题干会经常出现说真假话的问题,比如4人中只有1人说假话等。

这种真假话的问题是典型的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这种题目如果按照个人理解去做,会很容易陷入真、假不定的思维迷宫中。

但是若掌握了恰当的方法,则事半功倍。

下面就介绍一种解决真假话问题的常用方法——矛盾法。

1.何为矛盾法利用题干语句中互为矛盾命题的两句话作为突破口,确定语句真假。

2.解题步骤(1)找:在所给语句中找到矛盾命题。

比如第一句话是“所有是”,第三句话是“有些非”,先找到这两句话。

(2)绕:结合矛盾的特征,必有一真一假以及题干中真假话的个数,确定除矛盾双方外剩余话的真假。

比如题干共有4句话,4句话中只有1句真话,又1、3互为矛盾,所以真话必定出现在1或3中,所以剩余的2、4句为假。

(3)回:根据前一步得到的信息确定剩余话的真假。

例1:四位同学在讨论老师的年龄。

小红说:老师不超过30岁;小白说:老师不超过35岁;小黑说:老师在40岁以下;小青说:老师在35岁以上。

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人说对了,这位同学是:A. 小红B. 小白C. 小黑D. 小青中公解析:根据问法“4位同学只有1人说对”可确定是真假话问题。

按照步骤,1找:小红和小青的话为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2绕:只有一句真话,所以小白和小黑都为假话,所以老师超过40岁;3回:因老师超过40岁,所以小红为假话,小青为真话,故答案为D。

所以真假话的题目按照上述三种方法有条理地去解答,是可以较快地做出来的,下面再通过一道题目练习巩固一下。

例2:在决定孩子上什么课外班的问题上,四位老人发生争执。

姥姥说:“学习钢琴比较好。

”姥爷说:“如果学习视唱练耳,那么也应该学习钢琴。

”奶奶说:“不应该学习钢琴,应该学习视唱练耳。

”爷爷说:“不应该学习视唱练耳。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对的,那么可以推出:A.不学钢琴,学习视唱练耳B.既不学钢琴,也不学视唱练耳C.学习钢琴,不学视唱练耳D.既学钢琴,又学视唱练耳中公解析:通过问法“四人中只有一人是对的”,可以确定是真假话问题,按照3步解题。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学会矛盾大法,辨别谁真谁假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学会矛盾大法,辨别谁真谁假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学会矛盾大法,辨别谁真谁假在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中,经常会出现“只有一句真话/假话、两句真话两句假话”等涉及真假话的题目,解决这些题目如果没有“特效药”往往费时费力。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快速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方法,帮助各位考生争分夺秒提高做题速度。

理论补充: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要满足在同一范畴永远一真一假,利用矛盾的这个性质就能解决一些真假话的题目。

直言命题矛盾:所有是有些非,所有非有些是,某个是某个非。

【例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中公解析】D.由“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可知,该题目属于真假话问题。

四句话中哪一句是真话不确定,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对矛盾命题,就能把一句真话锁定在矛盾中,那么其余句子很明显就是假话。

通过观察题干发现,本题考查直言命题矛盾,第一块牌子和第三块牌子互为矛盾命题,真话在其中,那么第二块牌子和第四块牌子就是假话,即可得知第二个草屋中有猎枪,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故D正确。

【例2】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中公解析】A。

由“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可知,该题目属于真假话问题。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方法一:矛盾法。

矛盾关系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考点,这需要大家能够了解每种命题的矛盾关系及矛盾定义。

知识点:所有非与有些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例题: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答案】C。

解析: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则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

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

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

故答案选C。

方法二:反对法。

反对关系是直言命题的考点。

知识点:所有是和所有非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方法三:代入排除法在解决真假话问题时,如果题干中没有矛盾关系及反对关系,但是题干限定了真话或者假话的个数;同时选项对应信息全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把选项带入题干的形式进行解题。

例题: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

202X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假言命题矛盾关系破解法

202X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假言命题矛盾关系破解法

202X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假言命题矛盾关系破解法什么是假言命题,怎样解答此类题目?看看本网整理了202X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假言命题矛盾关系破解法,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202X事业单位行测辅导:假言命题矛盾关系破解法在行测逻辑的考察题目中,经常会碰到一类题型,里面含有一些明显的词语。

如: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等。

这些题型非常具有典型性,我们称之为假言命题。

那么怎么样的命题是假言命题呢?假言命题一般有哪些考点?带着这两个问题,今天和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下关于假言命题的知识。

一、假言命题是什么?假言命题指的是表示假设的命题。

我们可以根据题干中出现的一些标志词来断定一个题目是否是假言命题,根据出现的标志词可以将之分为以下几大类:1. 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要想A,就必须B。

2. 只有A,才B;除非A,否则不B。

3. A是B的前提;A是B的基础;A是B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等。

若题干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词语,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命题肯定是假言命题。

任何一个假言命题,我们都可以将之写为一个推理式。

那么根据假言命题表述的条件关系的不同,上述的关联词的内容可以用以下的方式演绎出来:第一类中的关联词内容可以写为A→B;第二类中的关联词内容可以写为B→A;第三类中的关联词内容可以写为B→A。

知道了如何判定假言命题之后,我们看一看假言命题考什么?二、假言命题考什么?假言命题有两个考点:其一为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其二为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今天在这里我们重点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意味着A成立,则B一定成立。

故矛盾命题应为A成立,同时B 不成立,即A且非B。

一般用假言命题矛盾知识点解答的题型就是知真求假、知假求真或是真假话题型。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题目。

例1.中国民营企业家陈光标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率先带着人员和设备赶赴灾区实施民间救援。

他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流,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山西公务员行测:假言命题中如何巧用矛盾关系

山西公务员行测:假言命题中如何巧用矛盾关系

山西公务员行测:假言命题中如何巧用矛盾关系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郭雪祎在每年的事业单位考试中,必然性推理复言命题中假言命题都是一类必考题型。

其实假言命题中很多题目可以通过找矛盾关系迅速秒杀,这需要大家充分掌握,有备无患。

关于假言命题中可以利用矛盾关系快速解决的常见问法主要有这么几种:1、如果上述命题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假/不可能为真;2、以下哪项最能质疑/反驳结论;3、真假话问题。

而这类题型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解题步骤来进行快速搞定:1、确定题型,写出假言命题推出关系,这一步要注意题干的假设词,不同的假设词有着不尽相同的推出关系;2、写出假言命题矛盾,题干中涉及推出关系A→B的矛盾为A且非B;3、对比选项,选出答案。

接下来中公教育与辅导专家就利用两道假言命题中的经典例题为各位学员进行详细讲解。

【例题】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

一些人根据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质疑上述结论?A.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B.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C.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D.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答案】C。

解析:题干由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稳定性”。

要削弱该结论,只要能够说明这个结论是假的即可。

根据“互为一对矛盾的命题永远一真一假”的性质,若该命题的矛盾为真,则该命题一定为假,即“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国家的经济依然有高度的稳定性”,即C项。

其余各项都不能质疑题干结论。

此题表面上看是削弱型题目,但实际上考查的是复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题干为关联词为“只有…才…”,写出推出关系为:“经济有高度的稳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矛盾为“经济有高度的稳定性且不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比对选项,即为C 项。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口诀秒杀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口诀秒杀

【判断推理知识点】
1、逻辑真假推理口诀
特征:每人两句话,只猜对1半;
Eg:张是教师、李是医生
张是医生、李是律师
张是律师、陈是教师
以上每句话错一半对一半
秒杀口诀:描述对象“321”或“2211”,
秒杀“1”次主体
2、三段论秒杀口诀
特征:三段论,保证论述成立
原理:有的A是B,有的A是C,补充
所有A是B
秒杀口诀:①两个有的一个所有;
②去同存异;
③前在前后在后
【判断推理知识点】
3、假言命题选人秒杀口诀
Eg:如果李和张没考上,则陈考上。

如保证张一定考上的前提是李和陈都没考上秒杀口诀:秒杀口诀阴暗——别人挂了
4、逻辑混合多少秒杀口诀
特征:题干中有多少比较
Eg:考试不及格多余及格,男生多余女生则可推出考试不及格男生多余及格女生
秒杀口诀:多多>少少
5、逻辑混合最多、最少口诀
特征:人群多类多维度,问最多和最少秒杀口诀:维度加和为最多,维度最大
为最小
【判断推理知识点】
6、以下哪项为真秒杀口诀
特征:
题干假言命题,以下哪项为真
Eg:如果A那么B
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故此出现两真两假
则A可能为真,B不可能为假
秒杀口诀:前不为真,后不为假
7、矛盾命题秒杀口诀
特征:
有的是A,有的不是A—必有一真所有的是A,所有不是A—必有一假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在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今天中公教育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又如何解。

一、思考:
如果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
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

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
规则: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
能力训练
1、判断下列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
“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
答案:不是。

【中公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p 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

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险的”
二、应用:
1、直接考察
例: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
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
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A.只有①
B.只有②
C. ①和②
D.①和③
答案:A。

【中公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
2、真假话问题
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
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
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中公解析】整理题干信息:①周√→吴√②郑√③周√且吴×④周√或王√并且一直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观察四个信息发现①和③是一对矛盾命题,即一真一假,而又已知只有一个只真的,所以可以知道②和④是假的。

有②假→郑×,有④假→周×且王×,由这两个已知信息可以判断①和③的真假,即①为真、③为假,所以答案选择A。

注: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找矛盾
②绕开矛盾。

得到一些已知信息
③回到矛盾。

根据得到的已知信息回到矛盾去判断真假
假言命题的矛盾历年都是高频考点,中公教育希望各位考生都能掌握,不要在这里丢失分数,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