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卷1.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
(A)教育观念
(B)教育方法
(C)教养方式
(D)教育能力
2规定着家长的教育态度和行为的是家长的( )
(A)教养方式
(B)教育方式
(C)教育观念
(D)教育能力
3使儿童有可能参与制定那些对他的生活有重大影响的决定,为儿童创造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为其步入有责任感的成年做准备。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
(A)儿童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
(B)孩子是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
(C)孩子是有潜力的人,家长应该信任和培养他
(D)正常出生的孩子都差不多,因此孩子的教育应按常模进行
6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合理的高期望,本身就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它能使孩子在自觉意识的水平或在自发无意识的水平上受到良好的激励。其间它必须经历的两种心理机制是( )
(A)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
(B)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4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教育观念是学前儿童家庭的( )
(A)儿童观
(B)教育观
(C)人才观
(D)价值观
5下列各项说法中对现代儿童观不确切的表述是( )
二、填空题
26质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它是指研究者对_________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研究方法。
27在对家庭的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即_________、血缘和共同生活。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研究类型是( )A.发展研究B.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C.相关研究D.现状研究正确答案:B解析:调查研究的类型包括现状研究、相关研究、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发展研究。
其中,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是( )A.质的研究B.实验研究C.行动研究D.调查研究正确答案:C解析:行动研究指的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3.作为调查研究的一种基本类型,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 )A.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B.某一类对象的两种特征之间有没有联系C.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D.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延伸或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正确答案:A解析: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4.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中,除了作为实验变量的组织、指导因素,除了作为效果变量的家长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身体、心理发展因素外,其他会影响效果变量的主要因素是( )A.有关变量B.无关变量C.实验变量D.效果变量正确答案:B解析: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中,除了作为实验变量的组织、指导因素,除了作为效果变量的家长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身体、心理发展因素外,其他会影响效果变量的主要因素是无关变量。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类(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 4. 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所谓的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________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情况。
( )A.个体B.群体C.集体D.家庭正确答案:B解析:所谓的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之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
2.自1978年以来,我国心理学家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儿童称为( )A.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B.语言发展障碍儿童C.超常儿童D.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正确答案:C解析:自1978年以来,我国心理学家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
3.下列不属于艺术型的超常儿童的能力的是( )A.表演能力B.空间想像能力C.声音辨别能力D.爱阅读正确答案:D解析:艺术型超常儿童有超出常人的视觉观察能力、声音辨别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表演能力。
4.儿童视觉功能降低后,就会更多地依赖其他的感官来获取信息,特别是依赖( )A.触觉B.听觉C.视觉D.味觉正确答案:B解析:儿童视觉功能降低后,就会更多地依赖其他的感官来获取信息,特别是依赖听觉。
5.最早可以做头、颈部练习的训练是在儿童出生( )A.1个月后B.2个月后C.3个月后D.4个月后正确答案:A解析:出生1个月后,就可以做这项训练。
如斜抱婴儿,用脸靠近他的脸,轻声歌唱。
6.人对日常语言有听觉困难,与别人交谈时感到模糊不清指的是( )A.一级重听B.一级聋患者C.二级重听D.三级聋患者正确答案:C解析:二级重听指人对日常语言有听觉困难,与别人交谈时感到模糊不清。
7.对3~5岁的儿童,最适宜的测试手段是( )A.游戏测听法B.言语测听法C.反射测听法D.反激反应测听法正确答案:A解析:对3~5岁的儿童,最适宜的测试手段是游戏测听法,测验者以游戏的形式布置环境,当孩子听到纯音或言语信号时,测验者便教他做各种活动。
2023年浙江1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试题88198

浙江2023年1月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_是由实践者在自身旳实践活动中,以处理实践中旳问题为目旳,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旳反思为中介旳、循环递进旳研究活动。
( )A.质旳研究B.行动研究C.调查研究D.试验研究2.我国家庭规模旳发展变化状况展现出_________旳发展趋势。
( )A.多样化和小型化B.分散化和关键化C.关键化和小型化D.合作化和联合化3.小红和小兰是同胞姐妹俩,她们旳丈夫分别是张强和李明。
在我国旳家庭关系中,张强和李明最精确旳关系体现是( )A.兄弟关系B.连襟关系C.亲戚关系D.宗法关系4.下列说法中哪个对“关键家庭”旳描述最精确?( )A.关键家庭是指两代人旳家庭B.关键家庭是父母与子女构成旳家庭C.关键家庭是指三口之家D.关键家庭是指父母与未婚子女构成旳家庭5.小朋友最初旳社会化是在_________中实现旳。
( )A.学前教育机构B.学校教育机构C.家庭环境D.小区环境6.“学习型家庭”概念旳提出是在( )A.20世纪9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60年代7.一般来说,父母受过良好旳教育、社会地位较高,经济收入很好旳家庭,看待子女旳教育态度更多地体现为( )A.随意、放任B.严厉、****C.正统、学术化D.民主、尊重8.心理学、脑科学研究表明,_________是感受母爱最强烈旳关键期。
( )A.婴幼儿时期B.青少年彷徨期C.远离父母时D.自己做了父母后来9.亲子间旳良性互动体现特性为( )A.互相尊重和信任,互相对对方有责任感,彼此亲和欣赏B.亲子间不向对方隐瞒任何想法和事情,一直将对方视为依托对象C.彼此尊重、互不干涉、善待自己D.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相亲相爱10.在影响学前小朋友家庭教育质量旳多种原因中,_________是起决定作用旳关键原因,它规定着学前小朋友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旳方向。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试题

2021年10月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试卷(课程代码004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因果关系的比拟研究属于〔〕A.情报研究b、调查研究C.实验研究d、行动研究2.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D.一夫一妻制家庭3.我国家庭规模的开展变化状况呈现出核心化趋势和〔〕A.多极化趋势B.小型化趋势C.多元化趋势D.联合化趋势4.以下选项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A.生育功能B.性生活功能C.生产功能D.抚养赡养功能5.人们对教育的比拟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是〔〕A.教育手段B.教育方法C.教育观念D.教育原则6.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展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的是学前儿童家长的〔〕A.教育观B.人才观C.儿童观D.价值观7.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A非正规教育B.充满亲情的教育C.稳定的持久性教育D.无所不在的教育8.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A.亲子关系B.道德关系C.母子关系D.情感关系9.在进展家庭教育时,采取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保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这种家长教养方式是〔〕A.权威型B.绝对权威型C.娇惯溺爱型D.无视冷漠型10.鲍尔特温将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型四类,他划分的依据是〔〕A.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B.家长的人格特点C.家长教养方式的根本向度D.承受-拒绝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向和〔〕A.规格B.效果C.未来D.希望12.美国学者布卢姆认为儿童智力开展最快的时期是〔〕A.4岁前-B.4-8岁C.8-17岁D.17岁后13.胎教的容主要是指音乐、胎儿体操和〔〕A.游戏B.言语C.运动D.散步14.乳婴儿家庭教育容主要有根本的动作技巧、睡和〔〕A.玩B.吃C.看书D.听音乐15.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儿童的〔〕A.个性B.学习能力C.根本习惯D.语言能力16.学前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不符合家长所认定的社会行为属于〔〕A.非期望行为B.否认行为C.鼓励行为D.失望行为17.通过操作增强物来影响并改变行为的技术被称为〔〕A.古典条件反射B.强化理论C.行为改变技术D.格式塔18.沟通分析作为心理治疗理论最近几年被用来改善〔〕A.亲子关系B.亲子和谐C.亲子合作D.亲子冷漠1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A.家长B.幼儿C.民众D.幼儿教师20.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提倡〔〕A.单一性B.多样性C.封闭性D.客观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l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材料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张强和张明是同胞兄弟,他们的妻子分别是小红和小兰。
在我国的家庭关系中,小红和小兰最准确的关系表达是( )A.姐妹关系B.妯娌关系C.姑嫂关系D.宗法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在我国的家庭关系中,小红和小兰最准确的关系表达是妯娌关系,妯娌关系一般存在于联合家庭中。
2.现状研究属于一种( )A.质的研究B.调查研究C.情报研究D.经验总结正确答案:B解析:调查研究的类型包括现状研究、相关研究、因果关系比较研究、发展研究。
3.下列哪种说法是对“家庭教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 )A.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B.家庭教育是家庭中长辈对下一辈的教育C.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D.家庭教育包括父母对子女和子女对父母的相互教育正确答案:C解析: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家庭教育的这种教育和影响过程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教育。
4.下列说法中哪项不符合“学习型家庭”概念的特征? ( )A.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B.家庭成员有自主的学习态度C.家庭中有良好的学习环境D.家庭成员都有取得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目标正确答案:D解析:学习型家庭这个概念是从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研究院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系统思想,学习型组织”管理科学新技术中迁移过来的。
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
其表现特征为:①家庭成员由终身学习的理念;②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③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④能正确评价学习成果。
5.祖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知识老化B.学历不高C.相对保守D.精力不足正确答案:C解析:祖辈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相对保守。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模拟练习卷及答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原理》模拟练习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学前家庭教育和( A )A.学前公共教育B.幼儿园C.社区学前教育D.托幼机构教育2.下面不属于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B )A.多样性B.主观性C.整合性D.方向性3.幼儿班级生活的安排是( A )A.以一日生活为基础B.以教学活动为基础C.以游戏活动为基础D.以室内活动为基础4.强调应以个人天性的发展为目的,应该为自己和自己的爱好而生存的着作是( B )A.《理想国》B.《爱弥尔》C.《教育论》D.《明日之学校》5.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 C )A.社会经济效益B.社会精神效益C.个人经济效益D.个人精神效益6.实践中,有的教育者认为识字、唱歌、数数等是最重要的,至于和同伴的交往能力、身体发展等,都是无关紧要,可以忽视的。
这主要违背了( A )A.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B.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C.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D.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7.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A )A.操作活动B.活动空间C.游戏活动D.教学活动8.强调学生的平等参与,加强学生参与的过程,主张要促进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排斥。
这主要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的( C )A.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B.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C.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D.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9.从历史上看,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 A )A.唐代B.南宋C.元代D.商朝10.从承受对象的差异来划分,学前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个体功能和( D )A.基本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社会功能11.在与儿童的教学互动中,不断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包括兴趣、问题、经验、建议等)调节、修订与完善课程计划。
2021年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的保育主要是针对A、0~1岁儿童B、0~3岁儿童C、0~6岁儿童√D、3~6岁儿童2、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开始于A、19世纪中叶B、19世纪末C、20世纪初√D、20世纪中叶【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开始于20世纪初叶。
清朝末年,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大力倡导新式教育,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在武昌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幼儿园一湖北幼稚园,开始了我国幼儿教育社会化的历史进程。
3、骨的结构不包括A、骨膜B、骨质C、骨髓D、骨干√【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骨的结构。
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故D 项错误。
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弧B、反射√C、运动D、新陈代谢【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人体对外界和内部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
5、多动症又称A、认知缺陷障碍B、情绪缺陷障碍C、思维缺陷障碍D、注意缺陷障碍√【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动症。
多动症即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为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等。
6、下列选项中,关于在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父母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B、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熟悉并掌握班级的生活常规C、促进学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发展D、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活活动中进行保育的意义。
在生活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是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
故A项的说法错误。
7、每个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的饮水量一般不少于A、500mlB、600ml√C、650m1D、800ml【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饮水环节的保育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一课程代码:004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发展研究属于一种()A. 调查研究B. 情报研究C. 质的研究D. 经验总结2.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结为夫妻,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组成的家庭形态是() A. 血缘家庭B. 普那路亚家庭C. 对偶家庭D. 团体婚姻家庭3.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A.社会制度B.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D.法律4.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亲子关系B. 婆媳关系C. 祖孙关系D. 夫妻关系5.198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为保护儿童而制定的全面国际法律称为()A. 《儿童权利公约》B . 《儿童权利宣言》C . 《儿童权利宪章》D . 《日内瓦宣言》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划分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看,给予孩子很少的关爱且给予最大的限制,这种教养方式称作________ 教养方式。
()A. 溺爱型B. 冷漠型C. 严厉型D. 理智型7.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理智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 中等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B. 最多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C .较多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 D. 最多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8.不同的教养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所不同,如果一个孩子独立性较差,往往不能接纳自我,情绪不安定,极易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逃避或反抗、胆怯或粗暴。
这极可能是()教养方式培养的结果。
A. 民主权威型B. 绝对权威型C. 娇惯溺爱型D. 忽视冷漠型9.家长评价儿童的发展能力有各种方法。
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方法称为()A. 自然测验法B. 情景测验法C. 投射测验法D. 移情测验法10.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是()A.沟通B •父母效能训练C •行为改变技术D •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11.不同类别对象本身的特点不同,要求在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时遵循()A.家长主体原则B •双向互动原则C •分类指导原则D •共同成长原则12.指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这是()A.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B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C.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D .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13.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是()A.素质观B .教育观C .方法论D .政治观14.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 ,这反映了()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 .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 .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15.家庭的固有功能是()A.生长功能B .生育功能C .教育功能D .娱乐功能16.乳婴儿学习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 1—2 岁B . 1—3 岁C . 2—3 岁D . 2—4 岁17.纵观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两个明显的走向是()。
A.小型化、综合化B .大型化、核心化C.小型化、核心化D .大型化、综合化18.社会和儿童教养机构根据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家长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帮助的过程,这是()。
A.家庭教育B .家庭教育指导C .家庭教育能力D .家庭教育方式19.与娇惯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多为()。
A.榜样示范的方法B .训斥打骂的方法20.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A. 2 -6 岁B . 4 -5 岁C . 3- 9 岁D . 13 - 17 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怀子三月不斜视,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提出这个观点的是22.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涉及到两个方面,即子女和___________23.某一氏族的男子与另一氏族的女子交互群婚,这种婚姻形成的家庭称为24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的教育是___________25.在家庭中支配和影响家长教育行为的是家长的_________26.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主要有_________ 、渐进性原则和适切性原则。
27.按照“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可以交互组成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即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_________ 和忽视冷漠型。
28.一般来说,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_________ 、留守家庭为主。
29.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包括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向和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______ 两个方面。
30.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______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1.非期望行为23834.家长教育观念10435.祖辈家长8336.终身教育6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37.简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38.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39.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40.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表现。
五、论述题(本大题10 分)41. 回顾、总结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2 分)42. 孩子小时父母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古人主张既要慈爱,也要教育。
司马光在其所著《家范》一书中写道:“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
明朝吕坤父子编辑的《小儿语》中说:“小儿任情娇惯,大来负了亲心,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
”“打一下,儿偏疼,说一句,儿偏怨,口噙一个娇儿,送到杀场干看。
”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坚持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原因。
模拟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2. A3. C4. D5. A6.C.7. A8. B9. B.10 .B11.C 12.C 13.B 14.B 15.B16.C17.C18.B 19.B 2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颜之推22.家长23. 普那路亚家庭24家庭教育25.教育观念26. 理智性原则27. 宽松溺爱型28. 监护人家庭29. 水平30. 认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1. 非期望行为23834. 家长教育观念10435. 祖辈家长8336. 终身教育6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37. 简述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
65-6638.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
48-5039. 如何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56-5740.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表现。
156-159五、论述题(本大题10 分)41. 回顾、总结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
287-301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2 分)42. 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坚持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相结合原则的原因。
199-200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模拟卷二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 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学前儿童家长不包括( )A.0 —6 岁儿童的父母B. 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C.0 —6 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D. 非亲志愿人员2. 家庭中最主要的关系是( )A. 婚姻关系B. 血缘关系C. 共同生活关系D. 经济交往关系3.由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只有夫妻、亲子和兄弟姐妹关系的家庭形式是( )A. 主干家庭B. 联合家庭C. 核心家庭D. 残缺家庭4.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是指( )A. 家庭关系B. 家庭功能C. 家庭类型D. 家庭结构5.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A.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B. 子女对父母的影响C.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D. 年长者对年幼者的影响6.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
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A.无歧视原则B .儿童利益优先原则C.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D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7.年轻时没有精力对子女施加足够的教育,而对孙辈却不辞辛劳,不吝投资,这是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义务心理B .慈幼心理C .补偿心理D .返童心理8.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的母亲的教养方式类型是( )A. “细致的干预” B .“垂直的亲爱” C. “情动型” D .“水平的亲和”9.学前儿童家长在给孩子讲述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是( )A.游戏规则法B .社会认知法C .故事提问法D .故事难题法10.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地教养子女所提供的训练课程是( )A.沟通B .父母效能训练C .行为改变技术D .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11. 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是()A.2 —6 岁B.1 —2岁C.3 —7 岁D.6 —9 岁12.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称为()A. 前喻文化B. 并喻文化C. 后喻文化D. 错喻文化13.胚胎发育分化的关键期是妇女受孕后的()A.2 个月之内B.3 个月之内C.4 个月之内D.5 个月之内14.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进行言语胎教的是()A. 著名影视演员的诗歌朗诵盒带B.由孕妇或父亲直接朗读的经严格挑选的作品C.由小朋友录制的生活气息浓郁、短小轻快的儿歌音带D.由有经验的幼教老师录制的富有哲理的童话、寓言故事音带15.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A. 建立基本的信任感B. 探索周围的客观世界C. 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D. 建立基本的自我控制16.下面的音乐中适合选做给孕妇听的胎教音乐是()A.声音响亮的音乐B .有架子鼓声音的音乐C•有很强节奏的音乐D .舒缓轻柔的音乐17.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破碎的生活态度是()A.我好-你也好B .我不好-你好C .我好-你不好D .我不好-你也不好18.行动研究的兴起始见于美国的()A. 17 世纪30 年代的后期B. 18世纪30年代的后期C. 19 世纪30 年代的后期D. 20世纪30 年代的后期19.下列药物中对胎儿无害的是()A.四环素B .维生素C C .磺胺素D .雄激素20.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是()A.2-6 岁B . 4-5 岁C. 3-9 岁D . 13-17 岁、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21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发现_________ 、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以及区分社会角色,学会与人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