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

合集下载

弟子规完整版-(PPT演示)

弟子规完整版-(PPT演示)

《弟子规》
第二篇 出则悌
8.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① ② ③ ④
长者立,幼勿坐: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自行就坐。 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你坐下才可以就坐。 尊长前,声要低:与长辈交谈,声音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声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合适的。
《弟子规》
第一篇 入则孝
3. 冬则温 夏则凊 4. 出必告 反必面 晨则省 居有常 昏则定 业无变
① 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将被子捂暖;夏天,先拿扇子将 父母的草席扇凉快。指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凊:qìng,清凉、凉爽。 ② 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 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 ③ 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 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④ 居有常,业无变: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不要任意改变 。居:居住;常, 固定;业:事业、学业、工作等。
《弟子规》
第一篇 入则孝
10. 亲有过 11. 谏不入
① ② ③
谏使更 悦复谏
怡吾色 号泣随
柔吾声 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过错,要耐心劝说,让他们改正。 怡吾色,柔吾声:劝说时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柔和。 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 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 ④ 号泣随,挞无怨:劝导至诚时甚至痛哭流涕,一定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 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挞:打。
《弟子规》
书名释义
• “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 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 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 到老,学到老。 • “规”:是规范、道理。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课件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PPT课件
30
第三章 出 则 弟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 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 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 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 从长大,能够事兄长。
31
第八课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32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哥哥的友爱弟弟妹妹, 做弟弟的尊敬哥哥姐姐;兄 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心中 就快乐了,孝就体现在其中 了。
10
第二课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我承。
1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叫我们,应该马上 答应,不可以慢吞吞的; 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 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12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我承。
父母亲有事吩咐我们, 应该立即去做,不能偷 懒;父母亲教育我们, 要恭敬地聆听; 做错了 事,父母责备我们,应当 虚心接受.
父母亲生病了,做子女 的煎好药后先尝尝是否太 烫或太凉;要日夜照顾, 不随便离开。
28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做子女的要守孝 三年。守孝期间,要常常追思、 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 住所要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 吃肉的生活享受。
29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办理丧事时,要完全按照 礼节,祭拜时要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 父母亲生前一样的恭敬。
50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结。
帽子要戴正,衣纽要 扣好,袜子穿好鞋带系 紧。
51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堆,置污秽。
帽子衣服要放在固定 的位置,不可随意乱放 乱扔,以免弄皱弄脏。
52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细讲弟子规第二十九集

细讲弟子规第二十九集

细讲弟子规第二十九集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早上讲到朋友之间的道义、信义,也提到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劝,互相关怀,互相称赞、赞叹。

其实当你在赞叹别人的时候,自己已经熏到那一分香。

再来是「不言家丑」,最后一个「通财之义」。

财分两种,有外财跟内财。

内财就是用我们的劳力,用我们的经验智慧去帮助他。

俗话又说「救急不救贫」。

诸位朋友,什么是贫?没有钱叫贫吗?他没有钱可以再有钱,只要他有志气,只要他肯学习。

所以怕就怕在他连志气、连学习的心都不愿意,那才是真正的贫穷。

所以当对方他是这样的态度,你可能拿钱帮助他,他愈来愈依赖,甚至于愈来愈觉得理所当然。

可能我们本来是想帮助他,到最后反而害了他。

所以帮助人也要用我们的智慧,不然会以善心行恶事。

比方说,对方他没有家庭责任感,他常常出去喝酒,来跟你借钱。

你要不要借给他?不行。

但是你也不会把他赶出去,因为这样会结怨。

你就把他找进来坐一下,你只要很有原则,他就动不得你的钱。

但是坐一下,每次给他一句、两句做人的道理,甚至于给他一些你在工作当中的实际经验,或者自我砥砺的经验,告诉他,让他可以在智慧,或者在做事的能力上能够有所积累。

当然一定要准备一本书《弟子规》,拿给他。

大人都要面子,你不要说:你给我好好学好这一本,你这一本都没学好。

不要这样讲,我们讲话要善巧方便说:你有儿子,你儿子满可爱的。

反正你就挑好的讲,你孩子很可爱,这一本给你孩子学,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但是我们中国圣贤人讲,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要做好榜样给孩子看。

你又没有说他没有做好榜样,对不对?就这样子劝告他,相信一点一滴也会让他的观念慢慢转变。

这也是要来自于我们的存心,真正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真诚、这样的平等心我们才提得起来。

所以我们有「通财之义」,这个财不只钱财,还指着我们的这些经验、这些智慧。

等他已经学习到这些经验、方法、智慧了,相信他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得很好。

所以你这个帮忙,不只帮一时,还是帮一世。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拼音版)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拼音版)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第一章<总序>●弟dì 子zǐ 规ɡuī ,圣shèn ɡ 人rén 训xùn ,首shǒu 孝xiào 悌tì ,次cì 谨jǐn 信xìn 。

译yì :作zuò 为wéi 子zǐ 弟dì 所suǒ 要yào 谨jǐn 守shǒu 的de 规ɡuī 戒jiè ,古ɡǔ 圣shèn ɡ 先xiān 贤xián 所suǒ 传chuán 下xià 的de 教jiào 训xun ,第dì 一yī 就jiù 是shì 要yào 我wǒ 们men 在zài 家jiā 能nén ɡ 孝xiào 顺shùn 、出chū 外wài 能nén ɡ 敬jìn ɡ 长chán ɡ ,其qí 次cì 是shì 敬jìn ɡ 业yè 而ér 守shǒu 信xìn 用yòn ɡ 。

●泛fán 爱ài 众zhòn ɡ ,而ér 亲qīn 仁rén 。

有yǒu 余yú 力lì ,则zé 学xué 文wén。

译yì :多duō 关ɡuān 爱ài 众zhòn ɡ 生shēnɡ ,亲qīn 近jìn 有yǒu 仁rén 德dé 的de 人rén 。

如rú 果ɡuǒ 德dé 行xín ɡ 培péi 养yǎnɡ 差chà 不bu 多duō 了le ,就jiù 可kě 以yǐ 去qù 学xué 习xí 吸xī 收shōu 经jīnɡ 典diǎn 的de 知zhī 识shi。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一本古代的儿童教育读物,也是儿童修身养性的重要手册。

它以简练的语言,直接明了的表述了儿童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一、弟子规:听话、尊敬师长、行为得体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作为弟子,首先要遵守孝悌之道,尊敬和顺从师长,举止得体。

同时,要保持谨慎和诚信的品格。

对待他人,要以广泛的爱心,亲近仁善的人。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二、孝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亲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时,要立即响应,当他们吩咐你时,要立刻行动,不要懒散。

孝敬父母,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要照顾好父母的生活。

早晨要起床时节省时间,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

外出时必须告知,回来时要与父母见面。

在生活中要有规律,做事不可变卦。

哪怕是小事,也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失去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三、言语:说话文明、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在言语表达方面,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不随便发脾气。

在家中教养,要遵循父母的期望和教导,以诚挚的心听从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要对待父母像冬天温暖他们一样,给予关怀,对待他人要像夏天凉爽一样,让人感受到友善。

早晨起床要节省时间,晚上上床睡觉要按时,不要拖延。

外出时要告知,回来要与父母见面。

在家中要保持常规的生活,不要频繁改变,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虽然是小事,也要承担责任,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影响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弟子规注音全文及解释-全文可读

弟子规注音全文及解释-全文可读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jièrénwù jíshíhuán rénjièwù yuǒwù qiān
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
♦ 易解:将要进别人家门,要问一声有没有人在家?将要走进正
屋,要大声和主人打招呼。别人询问你是谁?要回答出你的名 字,光说一声“是我”,人家还是不知道你是谁。借用别人的 东西,要当面请求,如果没有征得别人同意,那就是偷窃的行 为。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如果你 有就不要吝啬。
jǐn 谨
慎重,小心
♦ Zhāoqǐzǎo yèmiánchí lǎoyìzhì xīcǐshí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chénbìguàn jiānshùkǒu biànniàohuí zhéjìngshǒ
u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 易解:早上要早点起来,晚上要晚些上床;人的一生很短,
♦ jiāngrùmén wènshúcúnjiāngshàngtáng shēngbìyáng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rénwènshuí duìyǐmíng wúyǔwǒ bùfēnmíng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 yòngrénwù xūmíngqiú tǎngbùwèn jíwéitōu
转眼就老了,应该珍惜年轻时的光阴。清晨起床后,必须 洗脸漱口;上厕所回来后,总是把手洗干净。(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guānbìzhèng niǔbìjié wàyǔlǚ jùjǐnqiè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zhìguānfú yǒudìngwèi wùluàndùn zhìwūhuì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弟子规》最全全文+拼音解释版本

《弟子规》最全全文+拼音解释版本

《弟子规》书名解读:什么叫“弟子”?弟子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年幼的孩子,儿童,少年,这可以算是弟子。

还有一个是指学生,在这部书里,这两层意思都有。

但是在古代,是以前一种为主的,因为《弟子规》关注的是比较小的孩子。

什么叫“规”?“规”即“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这里是指规则,规矩。

“弟子规”就是指从小必须遵守和养成的规矩。

《三字经》偏重于教人知识,而《弟子规》所偏重的则是做人的规矩,《三字经》着重的是文化,《弟子规》侧重的则是文明,《三字经》和《弟子规》两者功能互补。

《弟子规》将孔子老先生教诲(当然也有后代老先生们的)编写成人们的生活规范,凡1080字,共360句,曾经是讲给开蒙的小孩子们的养正宝典,将儒家的五伦大道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最普通的事例呈现,而着眼于帮助听讲者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dì zǐ guī弟子规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 s 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 lìzé xué wén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读: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国学经典《论语》讲座:第二十九讲

国学经典《论语》讲座:第二十九讲

第二十九讲爱经典子z ǐ 贡ɡòn ɡ 曰yu ē:“君j ūn 子z ǐ 亦y ì 有y ǒu 恶w ù 乎h ū?”子z ǐ 曰yu ē:“有y ǒu 恶w ù。

恶w ù 称ch ēn ɡ 人r én 之zh ī 恶w ù 者zh ě,恶w ù 居j ū 下xi à 流li ú 而ér 讪sh àn 上sh àn ɡ 者zh ě,恶w ù 勇y ǒn ɡ 而ér 无w ú 礼l ǐ 者zh ě,恶w ù 果ɡu ǒ 敢ɡǎn 而ér 窒zh ì 者zh ě。

”曰yu ē:“赐c ì 也y ě 亦y ì 有y ǒu 恶w ù 乎h ū?”“恶w ù 徼ji ǎo 以y ǐ 为w éi 知zh ì 者zh ě,恶w ù 不b ù 孙x ùn 以y ǐ 为w éi 勇y ǒn ɡ 者zh ě,恶w ù 讦ji é 以y ǐ 为w éi 直zh í 者zh ě。

”子z ǐ 曰yu ē:“唯w éi 女n ǚ 子z ǐ 与y ǔ 小xi ǎo 人r én 为w éi 难n án 养y ǎn ɡ 也y ě!近j ìn 之zh ī 则z é 不b ù 孙x ùn ,远yu ǎn 之zh ī 则z é 怨yu àn。

”子z ǐ 曰yu ē:“年ni án 四s ì 十sh í 而ér 见ji àn 恶w ù 焉y ān ,其q í 终zh ōn ɡ 也y ě 已y ǐ!”【注释】流:疑为后人误增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标签:传统文化分类:东魁著作上堂课讲到“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说的是我们不该轻视任何一个人。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就代表造福社会,帮助大众的责任越多,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而轻视别人。

有一位高官的夫人,常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做很多慈善,她的这种心性就非常好。

她参加这些活动都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让这些孩子真正有书念。

不少偏远山区的孩子每天早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走四个多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比较困难。

我们最近以博爱书馆的名义资助了一百多位特困生,有很多家庭都是在山区。

有的孩子,为了问父母要两块钱都会挨打,很可怜。

有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跟他的朋友讲,他明天就不能来读书了。

别人就问他为什么呀?他说:家里父亲去世了,母亲供我们上学不起。

其实,他一年学费也就两百多块钱,这两百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随手就花掉了,可是对他们来说却无比珍贵。

还有一个孩子,父母去世,就剩下一个残疾的伯伯还拄着拐杖,我和这个孩子说话的时候真的很感触,他在学校里面为了省下生活费,经常捡别人扔的东西吃,没办法。

他没有生活费,他伯伯残疾还靠别人救济呢。

孩子自己也怕别人笑话,捡别人扔的东西后就悄悄地藏起来去没人的角落吃。

我们还看到很多孩子家里真的是土房、土墙,大雨要来了,很容易垮塌,有的孩子父母两个人都是傻瓜,见到我们“哈哈哈,哈哈哈”,只会笑,什么都不会说。

所以我们今年后半年,又增加了特困学生资助人数。

有时候我们节省一点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帮助很多人。

现在很多人地位很高,钱财很多,家庭也特别富有,却骄奢淫逸,不懂得帮助别人,其实很可怜。

就像我跟朋友聊天常说,仁德之人以财发身,无德之人却是以身发财。

你看现在很多人无德,开药店卖假药,卖菜短斤少两,做生意不诚信,都是在以身发财呢。

放弃了良心、慈悲、博爱的精神,也放弃了做人的资格。

不爱惜身体,也是一种以身发财,为了挣点钱天天应酬去吃肉、喝酒,把自己吃成三高人,你看,是不是以身发财。

我就遇到很多老板很有意思。

我说:你别喝酒了,对身体不好。

他就说:没办法呀,我不喝这个酒生意做不下来呀。

我一听,又是个以身发财的,不懂得这是得不偿失。

你挣十万不算多,你要真睡到病床上得个癌症,就麻烦了,一百万都救不了你的命。

你要得个半身不遂,麻烦了,永远挣不了钱了,身体也会报废。

有很多人以身发财把自己发进医院、发进监狱了,甚至为陪人喝酒,开车出车祸把自己发到阎王爷那儿去了,不划算呀。

以财发身者,才具备真正的慈悲和德行。

你看,比尔•盖茨有点钱就捐赠,不用打广告,你像我这个自学成才的人都知道他。

你再看,有德的人无论有钱没钱都会做做善事。

我就碰到一个老人家很慈悲,一月就几百块钱,他还会抽出点钱来做善事,这样心情很好,身体也更好,这就是以财发身,以财养身。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定要以财发身,越是有地位,越是有影响力的人更应该这样去做。

富代表的是钱,贵代表的是官,心好命又好,富贵才能直到老,不然命好心不好,享受一会福气完了,祸立刻就来了。

我们要知道,地位、名声和义务、责任共同存在。

地位高了、官高了,代表你有更高地服务大众、帮助困难人群的职责。

我们无论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有了权力以后以身发财,这就麻烦了。

领导是什么?领着大家,起带头作用。

导是什么呀?即使下属错了,我们也要善意、善行、善言地引导他走正、做好、落实好,这叫领导呀。

领导不是好戴的帽子,领不好就倒了,把自己也倒了,员工全跑完了。

要知道,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仁德之风会带动整个社会的仁德风气。

领导仁德则人民拥护、企业发达、国家兴旺。

所以,我经常和一些当老板的朋友聊天,劝他们说:不要漏国税啊,你要是一年缴几十个亿的税,祝贺你,税都能缴如此之多,你能不发财吗?你要真挣大钱了,还能去绞尽脑汁为偷税漏税想办法,还怕人查?仁德之人以财发身,不仁之人是以身发财。

你要真正活出人的味道,有德行、有修养、有人格魅力,祝贺你,发大财呀。

你像咱们中国的老字号同仁堂,大家都去同仁堂买药,因为他们的信誉度完完全全在民众的心中生根发芽了,完全不需要广告。

我们的人生经营也是如此,你能让所有人见到你以后特踏实、特诚信,包括对你的保姆、对你的员工都如此仁慈、博爱,那你就成功了。

还是上次讲过的那个福建几十个亿的老板,他和一般老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天天想让员工发财,经常关心员工的工资涨幅情况、奖金发放情况。

现在有很多企业是天天想着罚款、扣钱,你想想这种心量,发财很难。

地球上最宽广的是什么?海啊。

比海宽的是谁?天啊。

比天宽的是谁啊?是人的心啊。

我们做人要怎么办?具备仁德之心,才能真正活出人的味道。

咱们再看下面讲到“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如果仗势强逼别人,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

只有以理服人,才让别人无话可说。

我们有权势、有官位,麻烦呀,权势用不好会自残。

我们都知道,台湾的领导陈水扁不是自残了吗?把自己残了,把子女还害了,包括给他帮忙的工作人员都受牵连。

过去有个朋友说:我在台湾还见过陈水扁。

现在陈水扁被抓了,他再见到我,我就问他:你不说见过陈水扁吗?他不说话了。

所以,用权势去压迫和震慑别人,这种方法是没有效果的。

暂时可能嘴巴服了,心一定不服。

有德之人时时在为他人着想,缺德之人随时随地把自己搁在第一位,不会顾忌他人感受和需求。

有德和缺德最初的表现就在这个地方。

有德之人都是以身示范,感动大众,无德之人就只能用钱或者权力去镇压别人。

咱们再看这一段“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是不齐的,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多,仁慈、博爱的人少。

现在社会人需要的不是教育,是什么呀?感动啊,你要是教育他,他比你还能说,那我们怎么办感动?我们没有办法要求天下人都和我们一样,可是我们可以要求自己,你要做出榜样来,影响他人。

我说,我的慈善事业虽小,但我有信心做成全国模范店。

第一绝不募捐,第二绝对不贴布告,要让别人很自在、很轻松。

我就要做到和别人与众不同,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那我们对别人的过错怎么办?包容也是要包容的,为什么呀?流俗众,仁者希。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敬畏这些人。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叫子罕的官员,他品德高尚,为政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礼物,在百姓中很有威望。

有一次一个宋国人怀藏宝玉兴冲冲地找到子罕说,小人专程给大人献宝,请大人收下。

子罕接过宝玉看了看说,您还是拿走吧,我不能收。

献宝的人以为子罕不识货,子罕却笑着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假如我收了你给我的玉,我们两人岂不都失去了各自的宝贝吗?”献宝的人听后感到十分震撼和惭愧,子罕以不贪为宝,其高尚品德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你看这个人讲得多好。

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假如我收了你给我的玉,我们两人岂不都有失去各自的宝贝吗?很有智慧。

我经常讲,我这个人以精神为财富,真是精神愉悦啊。

现在人是以钱为财富,但费心费力弄钱,贪污受贿来钱,心惊胆战的,弄得晚上睡不着,天天吃安眠药。

我们究竟该以什么为宝?我们再接着看海瑞的故事。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明察秋毫,人称海青天。

明朝末年宦官当政,社会很乱,但是只要海瑞到的地方,人民都在排队迎接他,因为只要海瑞一来,贪官污吏就自己卷铺盖跑了。

嘉靖皇帝在位时,信任奸相严嵩,二十多年都不上朝处理朝政,一心只顾修仙求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导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海瑞非常着急,他准备了一口棺材,冒死给皇帝上书,皇帝看后很生气,说快去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

有人告诉海瑞说,你赶快跑吧,皇帝要抓你。

他以死上书,肯定不会跑,于是被判了死刑。

后来幸亏皇帝死了,海瑞才保住自己。

他宁死不屈,真正做到了让人感动。

海瑞去世时,南京万人空巷,老百姓自己披上孝衣送海瑞的棺木离去。

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只要把圣贤教给的行为落实出来,就一定会让人感动,甚至能够唤醒每个人善良的心。

你看,很多去参观海瑞墓的人,都看到原来海瑞家门的画面,门前悬着两行字,是范仲淹先生的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越要想怎么服务大众。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工作,也要念念想着怎样做才能对国君、对国家、对社会有好处。

孔老夫子言行一致,感动了孟夫子。

范仲淹的一言一行感动了几百年后明朝的海瑞,而海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所以真诚之心是超越时空的。

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的精神生命无限延期。

我们能不能落实?真正落实,真干、真做、真有效。

所以如果有更多的孩子接受圣贤教育,有更多的人民传承圣贤教育,那社会上许多错误观念就能逐渐被扭转过来,将会呈现出一个优美、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个是大事情。

接下来讲“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就是让我们要亲近有仁德的人。

我们要懂得一点,我们是地球村人,因为这个地球上有我家、有你家、有他家。

在这个地球上,人与人之间都是互惠互利的,我们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不要光爱自己,还要爱他人。

亲近还包括多向有仁德的人求教。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学生为了拜见老师,包括古时候的帝王为了招贤,真的是非常谦虚,就是为了跟这些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学习。

所谓良师益友,终生难求啊!良师,良是善良,师是以身示范。

就是说他不仅有善良的心思,还能以身施教,这个叫良师。

人这一生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烦恼无非就是小人、敌人,或者仇人。

小人是什么呀,你要晋升,他来障碍你;仇人是什么呀,我们自己做事情没有做好,把人家得罪了变成仇人;敌人是什么呀,你说往东,他就要往西,天天和你对着干。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碰见小人、敌人和仇人呢?我们就要多和良师益友交往,良师会给我们传递智慧的心态,益友会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纠正已经犯的和将要犯的过错。

遇到良师以后,我们就想多亲近他,因为他的德行、他的修养,他的人格魅力会使你见到他以后主动亲近恭敬,亲近是形态上的,恭敬是心性上的。

只要我们多结交良师益友,亲近仁德之人,那你一路上没小人,没人障碍你,升职升得很快;没有敌人和对头,那你做事就不会有防范心,不会太操心;没有仇人,你出门不用担心有人暗算你。

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优点是我们大家应该相互学习、相互推广、相互发扬光大的。

可是,每个人也都会有短处,就需要我们大家相互包容,只有包容才不会敌对,不会敌对就不会斗争。

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内耗,那我们做事共同努力会做得更好,这样我们就会过上好生活。

我们跟良师益友在一起,首先绝对不会违法国家的法律法规,其次,也不会违反伦理道德。

这就是亲仁的好处所在。

不然你就是活一百岁也没有任何益处。

地球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就是你的心。

我们如果能用一颗包容的心、理解的心去学习别人的优点,那我们的德行和修养就会天天增长,过错就会一天天地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