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2020年郑州大学628艺术学科目《艺术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0 年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命题学院(盖章): 新闻与传播学院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28 艺术专业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
《艺术专业基础》考试大纲适用于郑州大学艺术学专业电影学和广播电视艺 术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专业基础主要考察艺术学专业学生对艺术 学基本原理、艺术种类、艺术系统、影视艺术基本理论、电影、电视发展历史的 理解和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艺术的大范畴里深入了解影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纵向的发展历史中审视影视的发展现状。
了解并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 了解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教育
理解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以及艺术与哲学、道德、宗教、科学的关系 掌握造型艺术的主要种类、审美特征 掌握表情艺术的主要种类、审美特征 掌握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审美特征 掌握语言艺术的主要体裁、审美特征 2. 影视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 影视艺术基本概念 影视创作 电影理论形态 世界电影发展简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外电视艺术发展史 中国影视文学创作发展概况 影视鉴赏的概念和任务、方法 考试要求 掌握影视艺术基本概念 掌握影视创作元素 掌握世界影视、中国影视发展历史 了解电影文学、电视文学创作现状 了解影视鉴赏概念、任务和方法 3. 影视美学 考试内容 影视美学:历史轨迹与主要流派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考试要求 了解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掌握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综合性和技术性、逼真性和假定性、造型性和运 动性 4. 影视叙事学 考试内容 叙事学与影视叙事的特性 影视叙事与风格 影视叙事手段的构成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23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本考试是针对专升本层次的《艺术概论》课程进行的
一次全面、系统的检验,旨在考核学生对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客观题占30%,主观题占70%。
4.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艺术本质、艺术发展、艺术门类、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接受等方面。
二、考试内容
1.艺术本质: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本质的理解,包括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特征和艺术的分类等方面。
2.艺术发展: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发展历程的了解,包括不同历史
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流派、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等。
3.艺术门类: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类艺术的了解,包括绘画、音乐、
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等。
4.艺术创作: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创作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包括艺
术创作的动因、构思和物化等方面。
5.艺术作品: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包括艺
术作品的媒介、意蕴和风格等方面。
6.艺术接受: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接受过程和效果的了解,包括艺
术接受的条件、过程和效果等方面。
三、考试要求
1.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艺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具备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具体的艺术现象和作品进
行分析、评价和判断。
3.要求学生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
点和见解。
626-影视理论基础 考试大纲

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626-影视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海南大学艺术硕士(MFA)电影领域、广播电视领域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二、考试时间
180分钟。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
闭卷、笔试。
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涵盖影视理论及相关基础知识,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系统掌握电影电视的专门知识、是否具备从事本专业硕士阶段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同时也考查学生在影视前沿和媒介动态方面的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主要内容符合目前大学本科影视相关专业教材内容,同时又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
要求考生对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发展及历史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十七年电影及文革时期电影
第三节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新发展
第四节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世界电影的发展及历史
第一节电影的诞生及初期发展
第二节美国电影及好莱坞发展史
第三节法国电影发展史
第四节德国电影发展史
第五节意大利电影
第六节苏联电影
第七节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电影
第八节印度、日、韩、泰等亚洲国家电影第三章中国电视发展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电视的诞生及早期直播时代
第二节录播时代
第三节新直播时代
第四节电视剧的发展及艺术特色
第四章影视理论
第一节电影作为艺术
第二节蒙太奇理论
第三节上镜头性与长镜头
第四节电影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第五节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批评
第六节女性主义电影理论。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如下:
一、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1.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2. 艺术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形式
3.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创作的目的
二、艺术的发展与历史
1. 艺术的起源与古代艺术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革新
3.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
三、西方艺术史的概览
1.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3. 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
4.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5. 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
四、中国艺术史的概览
1. 古代中国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2. 中国古代绘画与雕刻艺术
3. 中国古代文学与戏曲艺术
4.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电影艺术
五、艺术与社会
1.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2. 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表现与作用
3. 当代艺术的社会批判与反思
六、艺术鉴赏与批评
1. 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艺术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3. 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鉴定
七、当代艺术与创作
1. 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方法
2. 当代艺术家与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八、艺术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
1. 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2. 艺术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机制
3. 未来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九、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1. 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影响与融合
2. 科技对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影响
3. 科技发展对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以上是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考试题目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考生以当地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为准。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备注:划横线处为知识重点第一部分设计理论第1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概述第2章设计的多重特征一、设计与艺术设计的艺术渊源、设计的艺术指向、设计中的艺术手法、艺术对设计的影响二、设计与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科学理论与设计、作为科技商品化载体的设计三、设计与经济设计与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作为产品附加值的设计、作为经济体管理手段的设计、生产和消费中的设计。
第3章中国设计溯源一、史前时期石器、陶器、玉器、建筑、服饰、工具二、夏、商、周和战国时期青铜器、玉器、建筑、服饰三、从秦代到晚清瓷器、建筑、园林、家具、纺织品与服饰、工具、兵器第4章西方设计概观一、“前设计”时期史前、古典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二、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的开端工业革命的意义、印刷业的发展与视觉传达设计、现代意义的设计师三、西方19世纪设计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四、现代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运动、二战后的设计、“波普”审美观五、当代设计的现状后现代主义理论与设计、新时代的设计方向第5章设计的现代分类一、视觉传达设计概念、构成要素、领域二、产品设计概念、基本要素、基本要求、分类三、环境设计概念、类型第6章设计师一、设计师的历史演变工匠、美术家兼设计师、专业设计师二、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三、设计师的类型横向分类、纵向分类四、设计师的社会职责服务意识、伦理道德意识第7章设计批评一、设计批评的对象及其主体两者的范围与特征、批评主体的多元身份二、设计批评的标准设计评价体系的参照标准、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三、设计批评的特殊方式博览会模式、集团批评四、设计批评的理论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与发展、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第二部分美术理论一、中国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一、旧石器时代美术美术的起源、美术的早期形态二、新石器时代雕塑陶塑、泥塑、石雕、玉雕、骨牙雕三、新石器时代绘画彩陶装饰画、壁画与地画、岩画四、新石器时代工艺陶器、石器与玉器、其他工艺五、新石器时代建筑第二章夏商周美术一、青铜器先秦、二里头文化青铜器、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春秋战国青铜器二、雕塑青铜雕塑、石雕、玉雕、陶塑、漆木雕三、绘画壁画、帛画、漆画四、书法五、工艺陶器、玉器、漆器、其他工艺六、建筑第三章秦汉美术一、雕塑陶塑、石雕、玉雕、青铜雕塑、木雕二、绘画帛画、宫殿壁画、墓室壁画、装饰画三、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画像砖四、书法秦代书法、汉代书法五、工艺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织绣、金银器六、建筑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一、绘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漆画、画家与传世作品、画史画论二、雕塑陵墓雕塑、石窟雕塑、寺院雕塑三、画像砖与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石四、书法三国西晋书法、东晋书法、南北朝书法五、工艺瓷器、织绣、其他工艺品六、建筑第五章隋唐五代美术一、绘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寺观壁画、版画、画家与传世作品、画史画论二、雕塑陵墓雕塑、石窟雕塑、寺观雕塑三、画像石与画像砖隋代画像石、唐代画像石、五代画像石与画像砖四、书法隋代书法、唐代书法、五代书法五、工艺陶瓷器、金银器、织绣、其他工艺六、建筑第六章宋辽金元美术一、绘画画家与传世作品、壁画与版画、画学论著二、书法宋代书法、辽金元书法三、建筑与雕塑建筑、雕塑四、工艺美术陶瓷、染织、漆器、牙玉、金属、其他工艺第七章明清美术一、绘画画家、画派与传世作品、壁画、版画、年画、画学论著二、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三、建筑与雕塑建筑、雕塑四、工艺美术陶瓷、织绣印染、漆器、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与其他第八章近现代美术一、中国画“海派”前期与广东“二居”、民国初年的中国画、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画二、西画西画东渐、留学生与西画引入、新兴的美术教育三、版画、连环画、漫画及年画美术出版物的出现与早期连环画、漫画的创作、月份牌画与商业广告画、新兴版画运动与讽刺漫画四、美术领域的思想论争“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画革新的舆论及其论争、西画领域的两次论战五、书法六、建筑七、雕塑与工艺美术雕塑、工艺美术二、外国美术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原始美术、古代埃及美术、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第三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德国文艺复兴美术、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法国文艺复兴美术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美术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17世纪荷兰美术、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17-18世纪法国美术第五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19与20世纪初的法国雕塑、19世纪德国美术、19世纪瑞典、丹麦、比利时美术、18-19世纪英国美术、19世纪美国美术、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19世纪东欧诸国绘画第六章20世纪美术西方美术、苏联美术第七章亚洲美术伊朗、印度、东南亚、日本、朝鲜第八章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非洲黑人美术、拉丁美洲古代美术注:一、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2、简答题3、论述题题目形式可借鉴参考书每章后的习题。
336《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艺术的构成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艺术的分类实用艺术,审美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静态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的至境形态艺术意象艺术意境艺术典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的接受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3.参考教材●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621 基础理论(艺术理论)

着重考察考生对中外艺术设计史中的主要时期的代表性事件、代表性人物、作品及其特色等。
(一)中国工艺美术史:1.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2.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3.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4.秦汉的工艺美术;5. 魏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6. 隋唐的工艺美术;7. 宋辽西夏金的工艺美术;8.元代的工艺美术;9. 明代的工艺美术;10. 清代的工艺美术;11. 近代的工艺美术。
(二)世界现代设计史 1.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2.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3.“新艺术”运动;4.“装饰艺术”运动;5.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6.包豪斯;7.工业设计的兴起;8. 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9. 世界现代设计;10.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三、考试要求
能正确的回答试卷的内容。
2.《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2015年
四、试卷基本结构
满分为150分,主要由下面三部分内容组成:
1.名词解释,占40分;
2.简答题,占60分;
3.立完成,时间为3小时。
2.考生应自带笔试用的答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
六、主要参考书
1.《中国设计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胡光华编著,2010年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艺术学科、专业:艺术设计(135108)
方向:艺术理论研究
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基础理论(艺术理论)(621)
考试科目名称
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
备注
基础理论(艺术理论)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基础理论》是报考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考专业课,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外艺术设计史认识和理解水平。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出本考试大纲。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

“艺术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考试是全日制艺术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的理论基础课考核,旨在考察考生在艺术理论方面的知识基础和理论思考能力。
本科目考试的成绩,与其他三科(政治、外语、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的考试成绩合计总分作为本专业考生取得复试资格的排序依据。
二、考试范围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要的艺术理论家、理论流派及其代表性著作、观点和方法。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较为系统、全面的艺术理论基本知识和理论素养。
2. 能够正确地运用艺术理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艺术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四、考试形式本科目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试题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题采取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进行全面考察。
五、考试内容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起源和演变、艺术的功能和教育、艺术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意义、艺术的门类和特征、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性质、艺术作品的结构和特质以及艺术鉴赏的性质、过程和意义。
考试题型包括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四类。
艺术理论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运用艺术理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艺术领域的各种理论问题。
2.适用题型(1)填空。
通常情况下,给出10—15个题目,其中包含20个空,要求考生对艺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具备准确的识记和判断。
(2)名词解释。
通常情况下,给出6个名词、术语,要求考生对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或名词术语具备准确、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3)简答。
通常情况下,给出4个题目,要求考生对艺术理论的具体问题作出准确而简练的回答。
(4)论述。
通常情况下,给出3个题目,考生可从中选择2个作答,要求考生根据艺术理论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复杂性的艺术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要求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措辞准确,结论具有合理性和自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艺术基础理论》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628)
学院名称(盖章):美术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制时间:2011年04月08日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628)
(一)课程性质
艺术基础理论是艺术学各个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
艺术基础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科学地、系统地阐明艺术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课程对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艺术接受、艺术发生和艺术发展、艺术批评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理论总结。
力求对广泛的艺术实践做出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阐明艺术的基本原理,同时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寻艺术的客观规律,并分析不断发展的艺术实践的新现象。
(三)考试大纲
第一章艺术本质与艺术特征
一、艺术的社会本质
1、艺术在社会中的基本位置 2.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关系 3.艺术对社会生
活的反映
二、艺术的认识本质
1、艺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艺术反映世界的形象性 3.艺术反映世界的真
实性
三、艺术的审美本质
1、现实美与艺术美 2.艺术的审美特征 3.艺术的审美情感
第二章艺术门类与艺术特征
一、艺术门类的划分
1、艺术学与艺术门类的发展
2、艺术门类的划分方式
二、造型艺术的主要门类
1、绘画
2、雕塑
3、建筑
4、设计
5、工艺
6、书法
三、艺术的其它主要门类
1、表演艺术
2、语言艺术
3、综合艺术
第三章艺术发生与艺术发展
一、艺术的发生
1、艺术发生的研究途径
2、艺术发生的主要观点
3、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二、艺术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理论观点
2、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
3、艺术继承与艺术创新
三、艺术的发展表现
1、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2、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3、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化
第四章艺术家与艺术创作
一、艺术家
1、艺术家的主体性
2、艺术家的社会性
3、艺术家的素养
二、艺术创作
1、艺术的生活体验
2、艺术构思与表现
3、艺术创作的心理思维
三、艺术创作方法
1、艺术创作方法
2、艺术创作方法的多样形态
3、艺术创作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五章艺术作品与作品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
1、艺术作品的内容
2、艺术作品的形式
3、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艺术作品的属性
1、艺术作品的意蕴
2、艺术作品的风格
3、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三、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1、艺术美与形式美
2、艺术美的条件
3、艺术美的实质
第六章艺术接受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接受
1、艺术的社会功能
2、艺术接受的特征
3、艺术接受的环境
二、艺术欣赏
1、艺术欣赏的特征
2、艺术欣赏的过程
3、艺术欣赏的共鸣
三、艺术批评
1、艺术批评的特征
2、艺术批评的作用
3、艺术批评的方式
(四)参考书目
1、彭吉象主编,《艺术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2、田卫戈编著,《艺术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3、《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
4、《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