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考试大纲
中传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中传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723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 ①《数字艺术论》 廖祥忠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美学本性》 贾秀清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③《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
李停战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
梅格斯 ⑤《数字化生存》
尼葛洛庞帝
⑥《第二媒介时代》 波斯特 南京大学出版社
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CG 杂志》 杂志(近两年)
电子工业出版社主
办 ⑨《现代传播》 杂志(近两年)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⑩《互联网周刊》
杂志(近两年) 科学出版社主办
考中传,找凯程. 凯程2014成功录取18人,其中凯程在中传艺术硕士 新闻传播硕士 广告学等专业获得多个状元和探花,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录取的学生55%是二本跨专业,所以同学们不用担心本科及专业,选择你热爱的专业,在集训营加油复习,定可成功.。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网络艺术》复习资料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2021年1月份考试专用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 (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1)算法式。
(2)交互式。
(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杭州师范大学731艺术基础理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731艺术基础理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注:尽可能详细!)
参考书《艺境》,宗白华,商务印书馆,2011;《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大卫·马丁、A·雅各布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考试内容艺术的起源、功能、种类、要素、与各种文化现象的关系,以及各门类艺术的主要特征。
试卷内容结构名词解释,主要考察艺术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简答题,主要考察艺术学的知识基础。
论述题,主要考察对艺术原理与门类的综合认识。
试卷难易结构名词解释以识记为主,相对浅易。
简答题以知识概述为主,难度适中。
论述题以综合论证为主,具备一定的专业难度。
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5题。
简答题4题。
论述题2题。
试卷分值结构名词解释5题,每题8分,共40分。
简答题4题,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
满分15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能掌握艺术学基础知识者,及格(60%的得分)。
能综合应用艺术学基本原理者,良好(80%的得分)。
具有较高艺术修养与理论水平、能提出独到见解者,优秀(80%以上的得分)。
备注参考书仅作参考,不作为考试依据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
【育明教育解读】
育明教育中传名师团队专注中国传媒大学专业课考研辅导7年经验来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研究对象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传统美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为理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操作界面,对于涉及数字媒体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诸多新生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展开多维的审视和思考,重点以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对相邻领域的其他新兴媒体艺术有所辐射、有所涵盖。
本专业要求考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现象、问题、命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论述。
二、考试的内容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基础学科理论的交叉运用
1、数字媒体艺术与美学理论
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中外美学理论、美学批评、美学史为基本知识框架,考察其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规律等问题。
2、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学理论
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为出发点,结合其全新的艺术活动特点,以中外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为基本知识框架,对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活动进行考察。
3、数字媒体艺术与传播学理论
以数字技术平台作为传播手段,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的知识框架,运用传播学理论及相应的方法论,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等所具备的新的艺术传播现象、传播特点、传。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0000000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四、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
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一)知识目标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016年暨南大学721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

2016年暨南大学721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参考书-真题-答题技巧(7-28)2015年暨南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721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本科目主要考察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
第一是数字媒体设计,第二是数字音乐,第三是书画艺术。
考生需对其中任意一个方面了解充分,包括: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史论方面的理论素养、以及作品分析方面的美学素养。
Ⅱ.考查范围本科目对上述三方面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如下:1、数字媒体设计:主要考查考生的“世界近现代设计史”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考生对艺术设计学科概念的理解、近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规律的了解情况。
2、数字音乐主要考查考生在现代音乐知识领域的基本认知和理解能力。
包括对现代音乐的基本概念、知识、原理和相关流派、重要人物、事件的综合认识。
要求考生对音乐有较深的领悟力和感受性,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法。
3、书画艺术主要考查考生所学的中国书法史论和中国绘画史论的基础内容。
包括书画艺术专业的基本概念、知识、原理和相关重要人物、现象等方面。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书法理论、绘画理论、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书画创作与欣赏、书画美学等基础内容,具有中国书法或中国绘画创作和鉴赏、并结合作品进行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专业基础知识(50%)专业理解能力(30%)专业应用能力(20%)四、试卷题型结构(共三类题型)(一)名词解释(16题中选4,每小题10分,共40分,多选不计分)(二)简答(12题中选3,每小题20分,共60分,多选不计分)(三)论述(4题中选1,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计分)Ⅳ.试题示例一、名词解释(16题中选做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多选不计分)二、简答题(12题中选做3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多选不计分)三、论述题(4题选做1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多选不计分)2016年考研专业课答题技巧(一)名词解释1.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字媒体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修订版)

附件1—3—9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字媒体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修订版)一、制定依据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数字媒体类相关专业教学标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媒体类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制定本考纲。
二、适用专业本考纲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字媒体类专业,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专业代码:090200)、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专业代码:090300)、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专业代码:090400)、动漫游戏专业(专业代码:141700)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专业代码:070200)、家具设计与制作专业(专业代码:071500)、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专业代码:140200)、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专业代码:140400)、网页美术设计专业(专业代码:141800)、数字影像技术专业(专业代码:141900)、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专业(专业代码:142700)。
三、命题原则1.通用性:依据行业对相关岗位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共性要求,顺应基于数字媒体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趋势,关注技术发展的分化与综合,兼顾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归纳和提炼必备的技术核心素养,建构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具有深度评价意义的知识领域和考试内容。
2.基础性:着眼于学习者综合素质提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字媒体类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手脑并用与知行合一,促进学习者项目思维的形成、技术能力的成长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科学性:命题力求科学、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真实、准确地检测出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水平。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数字媒体类专业涉及的“素描基础知识”“色彩基础知识”“色彩的形式美法则与设计应用”“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图像处理常用工具”“图像处理基本操作”“特效文字及滤镜”“职业素养与情感”“职业健康与安全”“环保与法规”等10个知识领域,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适度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考试大纲(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研究对象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传统美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为理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操作界面,对于涉及数字媒体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诸多新生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展开多维的审视和思考,重点以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对相邻领域的其他新兴媒体艺术有所辐射、有所涵盖。
本专业要求考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现象、问题、命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论述。
二、考试的内容(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基础学科理论的交叉运用1、数字媒体艺术与美学理论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中外美学理论、美学批评、美学史为基本知识框架,考察其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规律等问题。
2、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学理论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为出发点,结合其全新的艺术活动特点,以中外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为基本知识框架,对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活动进行考察。
3、数字媒体艺术与传播学理论以数字技术平台作为传播手段,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的知识框架,运用传播学理论及相应的方法论,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等所具备的新的艺术传播现象、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传播规律等问题。
4、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围绕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与网络多媒体艺术这一核心,了解在其产生、发展、繁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支撑性作用的种种数字媒体技术概念、基本常识、基本功能等内容,重在考察在数字影视、网络多媒体等艺术活动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基础》的研究对象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基本支撑的艺术、审美活动,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传统美学、艺术学等基础学科为理论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操作界面,对于涉及数字媒体的种种艺术的、技术的诸多新生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展开多维的审视和思考,重点以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对相邻领域的其他新兴媒体艺术有所辐射、有所涵盖。
本专业要求考生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美学、艺术学、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等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诸多理论与实践的现象、问题、命题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与论述。
二、考试的内容
(一)数字媒体艺术与基础学科理论的交叉运用
1、数字媒体艺术与美学理论
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审美活动为出发点,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中外美学理论、美学批评、美学史为基本知识框架,考察其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规律等问题。
2、数字媒体艺术与艺术学理论
以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和网络多媒体艺术为出发点,结合其全新的艺术活动特点,以中外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为基本知识框架,对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活动进行考察。
3、数字媒体艺术与传播学理论
以数字技术平台作为传播手段,以传播学理论为基本的知识框架,运用传播学理论及相应的方法论,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等所具备的新的艺术传播现象、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传播规律等问题。
4、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理论
围绕数字媒体艺术、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与网络多媒体艺术这一核心,了解在其产生、发展、繁荣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支撑性作用的种种数字媒体技术概念、基本常识、基本功能等内容,重在考察在数字影视、网络多媒体等艺术活动过程中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问题。
(二)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理论及应用
在本专业自觉、独立的学科领域内,重点考察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理论的内涵、构成、及其相关概念、原理的运用。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字影视艺术本体理论及应用
重点考察数字影视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创作手段与创作规律、审美特点与审美方式、传播平台与传播方式,以及数字影视艺术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等层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等内容,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人类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给予较为深入、全面地把握。
2、网络多媒体艺术
重点考察网络多媒体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形式与内容、创作手段与创作规律、传播平台与传播方式、审美方式与审美特点,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与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及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等内容。
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网络多媒体艺术所赖以发生发展的种种数字技术及其艺术应用,具备基本的理解或设计把握能力。
(三)数字媒体艺术焦点热点分析
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尤其是数字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理论观点、艺术现象、审美趋向、实践应用等诸多焦点热点问题做多方位、多层次的考察与研究,并能做出包含独到见解的深入分析和论述。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以综合论述为主要题型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