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安徽工程大学)题目三111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安徽工程大学)题目三111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计(安徽工程大学)题目三111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题目三

课程设计任务:

1、熟悉系统实现工具和上机环境

2、本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开发计划,通过调研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

简要叙述技术可行性、省略经济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等。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完成项目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拓扑设计,物理设计(设备选型),IP设计。

4、针对不同设备选择不同命令集,完成对设备的配置

5、设备安装及调式

6、书写系统上述文档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目的: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是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该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网络设备,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学习掌握网络设计中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熟悉并掌握运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技术。

另外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与选型以及网络应用服务器的基本设备,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而且还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长远发展相结合,科学论证和决策。根据这一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校园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题总体要求.................................................................................................. - 1 -

1.1 课程设计任务............................................................................................................. - 1 -

1.2 课程设计内容............................................................................................................. - 1 - 第2章系统环境配置&常用工具........................................................................................... - 3 -

2.1 路由器Router ............................................................................................................. - 3 -

2.1.1 路由器的使用.................................................................................................. - 3 -

2.1.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 3 -

2.1.3 路由器的作用.................................................................................................. - 3 -

2.2 二层交换机Switch ..................................................................................................... - 4 -

2.2.1 二层交换机的使用.......................................................................................... - 4 -

2.2.2 二层交换机的原理.......................................................................................... - 4 -

2.2.3 路由工作方法.................................................................................................. - 4 -

2.3 三层交换机Switch ..................................................................................................... - 5 -

2.3.1 三层交换机的使用.......................................................................................... - 5 -

2.3.2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5 -

2.3.3 三层交换机的优势.......................................................................................... - 5 -

2.4 环境配置............................................................................................................... - 7 - 第3章可行性分析和系统需求分析...................................................................................... - 9 -

3.1 划分VLAN的分析.................................................................................................... - 9 -

3.1.1 划分VLAN的基本策略 ............................................................................ - 9 -

3.1.2 VLAN的划分.................................................................................................. - 9 -

3.1.3 VLAN的优点.................................................................................................. - 9 -

3.2 ACL的相关分析...................................................................................................... - 10 -

3.3 RouterA 配置NET分析 ............................................................................................ - 11 - 第4章系统总体规划和拓扑设计........................................................................................ - 13 - 第5章系统物理设计和IP设计 .......................................................................................... - 14 -

5.1 VLAN的划分........................................................................................................... - 14 -

5.2 运用OSPF配置全网路由 ....................................................................................... - 15 -

5.3 配置RSTP协议 ....................................................................................................... - 19 - 第6章系统安装配置与调试................................................................................................ - 23 -

6.1 系统安装配置调试..................................................................................................... - 23 - 小结 ....................................................................................................................................... - 23 - 参考文献.................................................................................................................................... - 24 -

第1章课程设计题总体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题目三

1.1 课程设计任务

针对本课程设计,需完成以下课程设计任务:

1、熟悉系统实现工具和上机环境。

2、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开发计划,通过调研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

简要叙述技术可行性、省略经济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等。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完成项目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拓扑设计,物理设计(设备选型),IP设计。

根据分层设计思想,确定本项目的核心层、汇聚层及接入层相关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及防火墙等,根据总体规划给出项目的拓扑设计。

6、书写系统上述文档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2 课程设计内容

下图为XX学校校园网的网络拓扑图,接入层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汇聚层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在接入交换机上划分了宿舍子网VLAN 20和实验子网VLAN 30,在汇聚交换机上划分了教师子网VLAN 10。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接入层和汇聚层通过两条链路相连,汇聚层交换机通过VLAN1中的接口F0/1 与Router A 相连,Router A 通过广域网口和Router B 相连,Router B 则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ISP,通过ISP 连接到Internet。通过路由协议,实现全网的互通。

用访问控制列表使VLAN 20 中的用户在时间(9:00~17:00)不允许访问FTP服务器,可以访问WWW服务器。

在L2-Switch上划分VLAN 20 ,30,L3-Switch上划分VLAN 10。

配置RSTP协议实现L2-Switch和L3-Switch之间的冗余链路,选取L3-Switch为根。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运用OSPF配置全网路由。

在RouterA上配置NAT,要求:实验子网不允许访问Internet,宿舍子网和教师子网访问Internet不受限制。

在路由器A上应用ACL,要求:宿舍子网不可以访问FTP服务,宿舍子网可以访问其他网络的任何资源,对教师子网的任何访问不做限制。

第2章系统环境配置&常用工具

2.1 路由器Router

2.1.1 路由器的使用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种不同档次的产品已成为实现各种骨干网内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2.1.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工作站A将工作站B的地址12.0.0.5连同数据信息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给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包后,先从包头中取出地址12.0.0.5,并根据路径表计算出发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径:R1->R2->R5->B;并将数据包发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复路由器1的工作,并将数据包转发给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样取出目的地址,发现12.0.0.5就在该路由器所连接的网段上,于是将该数据包直接交给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数据包,一次通信过程宣告结束。

事实上,路由器除了上述的路由选择这一主要功能外,还具有网络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仅支持单一协议,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的传输,即多协议路由器。由于每一种协议都有自己的规则,要在一个路由器中完成多种协议的算法,势必会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我们以为,支持多协议的路由器性能相对较低。用户购买路由器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需要的网络协议的路由器。

近年来出现了交换路由器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它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为了提高通信能力,把交换机的原理组合到路由器中,使数据传输能力更快、更好。

2.1.3 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连通不同的网络,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从而让网络系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来。

1、静态路径表

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动态路径表

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2.2 二层交换机Switch

2.2.1 二层交换机的使用

二层交换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2.2.2 二层交换机的原理

从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推知以下三点:

(1)由于交换机对多数端口的数据进行同时交换,这就要求具有很宽的交换总线带宽,如果二层交换机有N个端口,每个端口的带宽是M,交换机总线带宽超过N×M,那么这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线速交换。

(2)学习端口连接的机器的MAC地址,写入地址表,地址表的大小(一般两种表示方式:一为BUFFER RAM,一为MAC表项数值),地址表大小影响交换机的接入容量。

(3)还有一个就是二层交换机一般都含有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包转发的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芯片,因此转发速度可以做到非常快。由于各个厂家采用ASIC不同,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以上三点也是评判二三层交换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技术参数,这一点请大家在考虑设备选型时注意比较。

2.2.3 路由工作方法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不同。工作原理是在路由器的内部也有一个表,这个表所标示的是如果要去某一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向哪里走,如果能从路由表中找到数据包下一步往哪里走,把链路层信息加上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知道下一步走向哪里,则将此包丢弃,然后返回一个信息交给源地址。

路由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信息,由路由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地址的最佳路径,然后由相对简单直接的转发机制发送数据包。接受数据的下一台路由器依照相同的工作方式继续转发,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路由器。

2.3 三层交换机Switch

2.3.1 三层交换机的使用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既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网络性能。

2.3.2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使用IP的设备A——三层交换机——使用IP的设备B

比如A要给B发送数据,已知目的IP,那么A就用子网掩码取得网络地址,判断目的IP是否与自己在同一网段。

如果在同一网段,但不知道转发数据所需的MAC地址,A就发送一个ARP 请求,B返回其MAC地址,A用此MAC封装数据包并发送给交换机,交换机起用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目的IP地址显示不是同一网段的,那么A要实现和B的通讯,在流缓存条目中没有对应MAC地址条目,就将第一个正常数据包发送向一个缺省网关,这个缺省网关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已经设好,对应第三层路由模块,所以可见对于不是同一子网的数据,最先在MAC表中放的是缺省网关的MAC地址;然后就由三层模块接收到此数据包,查询路由表以确定到达B的路由,将构造一个新的帧头,其中以缺省网关的MAC地址为源MAC地址,以主机B的MAC地址为目的MAC地址。通过一定的识别触发机制,确立主机A与B的MAC地址及转发端口的对应关系,并记录进流缓存条目表,以后的A到B的数据,就直接交由二层交换模块完成。这就通常所说的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2.3.3 三层交换机的优势

除了优秀的性能之外,三层交换机还具有一些传统的二层交换机没有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给校园网和城域教育网的建设带来许多好处,列举如下:

1、高可扩充性

三层交换机在连接多个子网时,子网只是与第三层交换模块建立逻辑连接,不像传统外接路由器那样需要增加端口,从而保护了用户对校园网、城域教育网的投资。并满足学校3~5年网络应用快速增长的需要。

2、高性价比

三层交换机具有连接大型网络的能力,功能基本上可以取代某些传统路由器,但是价格却接近二层交换机。现在一台百兆三层交换机的价格只有几万元,与高端的二层交换机的价格差不多。

3、内置安全机制

三层交换机可以与普通路由器一样,具有访问列表的功能,可以实现不同VLAN间的单向或双向通讯。如果在访问列表中进行设置,可以限制用户访问特定的IP地址,这样学校就可以禁止学生访问不健康的站点。

访问列表不仅可以用于禁止内部用户访问某些站点,也可以用于防止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外部的非法用户访问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内部的网络资源,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

4、适合多媒体传输

教育网经常需要传输多媒体信息,这是教育网的一个特色。三层交换机具有QoS(服务质量)的控制功能,可以给不同的应用程序分配不同的带宽。

例如,在校园网、城域教育网中传输视频流时,就可以专门为视频传输预留一定量的专用带宽,相当于在网络中开辟了专用通道,其他的应用程序不能占用这些预留的带宽,因此能够保证视频流传输的稳定性。而普通的二层交换机就没有这种特性,因此在传输视频数据时,就会出现视频忽快忽慢的抖动现象。

另外,视频点播(VOD)也是教育网中经常使用的业务。但是由于有些视频点播系统使用广播来传输,而广播包是不能实现跨网段的,这样VOD就不能实现跨网段进行;如果采用单播形式实现VOD,虽然可以实现跨网段,但是支持的同时连接数就非常少,一般几十个连接就占用了全部带宽。而三层交换机具有组播功能,VOD的数据包以组播的形式发向各个子网,既实现了跨网段传输,又保证了VOD的性能。

5、计费功能

在高校校园网及有些地区的城域教育网中,很可能有计费的需求,因为三层交换机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IP地址信息,因此可以统计网络中计算机的数据流量,可以按流量计费,也可以统计计算机连接在网络上的时间,按时间进行计费。而普通的二层交换机就难以同时做到这两点。

2.4 环境配置

处理器系列英特尔酷睿2双核 T5系列

处理器型号 Intel 酷睿2双核 T5670

标称主频 1.8GHz

前端总线 800MHz

二级缓存 2MB

内核架构 Merom

主板芯片组 Intel PM45

标配内存容量 1GB

内存类型 DDRII

最大支持内存 4GB

硬盘/光驱

硬盘容量 160GB

硬盘描述 5400转

光驱类型康宝

设计类型光驱内置

显卡/音效

显卡类型中低端独立显卡

显卡芯片 NVIDIA GeForce 9300M GS

流处理器个数 16

显存 256MB/64bit

显存类型 DDRII

音频系统 Intel High Definition Audio, 立体声音效

扬声器立体声扬声器

显示屏

屏幕尺寸 14.1英寸

屏幕比例是

屏幕分辨率1280×800

背光技术 CCFL背光

尺寸/重量

笔记本重量 2.5Kg

外形尺寸336×247×34-39mm

外壳描述钢琴漆外壳

网络通信

无线网卡支持802.11b/g(54Mbps)无线协议

网卡描述 1000Mbps以太网卡

支持蓝牙无

调制解调器 56K

鼠标/键盘

指取设备 ThinkPad UltraNav(指点杆和触摸板)

接口

USB接口4×USB2.0

扩展接口 ExpressCard

读卡器 SD卡插槽

视频输出 1个VGA、1个HDMI

其他接口 IEEE1394、1×RJ-11、1×RJ-45、1组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描述

电池类型 6芯锂电池

续航时间 2-3小时, 具体时间视使用环境而定

电源适配器 100V/240V 自适应交流电源供应器

第3章可行性分析和系统需求分析

3.1 划分VLAN的分析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这一新兴技术主要应用于交换机和路由器中,但主流应用还是在交换机之中。但又不是所有交换机都具有此功能,只有VLAN协议的第三层以上交换机才具有此功能,这一点可以查看相应交换机的说明书即可得知。

3.1.1 划分VLAN的基本策略

从技术角度讲,VLAN的划分可依据不同原则,一般有以下三种划分方法:

1、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这种划分是把一个或多个交换机上的几个端口划分一个逻辑组,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只需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设备的交换端口进行重新分配即可,不用考虑该端口所连接的设备。

2、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

MAC地址其实就是指网卡的标识符,每一块网卡的MAC地址都是唯一且固化在网卡上的。MAC地址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6位为网卡的厂商标识(OUI),后6位为网卡标识(NIC)。网络管理员可按MAC地址把一些站点划分为一个逻辑子网。

3、基于路由的VLAN划分

路由协议工作在网络层,相应的工作设备有路由器和路由交换机(即三层交换机)。该方式允许一个VLAN跨越多个交换机,或一个端口位于多个VLAN中。

就目前来说,对于VLAN的划分主要采取上述第1、3种方式,第2种方式为辅助性的方案。

3.1.2 VLAN的划分

(1)根据端口来划分VLAN;

(2)根据MAC地址划分VLAN;

(3)根据网络层划分VLAN;

(4)根据IP组播划分VLAN;

(5)基于规则的VLAN;

(6)按用户定义、非用户授权划分VLAN。

3.1.3 VLAN的优点

(1)广播风暴防范;

(2)安全;

(3)成本降低;

(4)性能提高;

(5)提高IT员工效率;

(6)简化项目管理或应用管理;

(7)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

3.2 ACL的相关分析

访问控制列表简称为ACL,访问控制列表使用包过滤技术,在路由器上读取第三层及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该技术初期仅在路由器上支持,近些年来已经扩展到三层交换机,部分最新的二层交换机也开始提供ACL的支持了。

访问控制列表使用原则:

由于ACL涉及的配置命令很灵活,功能也很强大,所以我们不能只通过一个小小的例子就完全掌握全部ACL的配置。在介绍例子前为大家将ACL设置原则罗列出来,方便各位读者更好的消化ACL知识。

1、最小特权原则

只给受控对象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最小的权限。也就是说被控制的总规则是各个规则的交集,只满足部分条件的是不容许通过规则的。

2、最靠近受控对象原则

所有的网络层访问权限控制。也就是说在检查规则时是采用自上而下在ACL 中一条条检测的,只要发现符合条件了就立刻转发,而不继续检测下面的ACL 语句。

3、默认丢弃原则

在CISCO路由交换设备中默认最后一句为ACL中加入了DENY ANY ANY,也就是丢弃所有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虽然我们可以修改这个默认,但未改前一定要引起重视。

由于ACL是使用包过滤技术来实现的,过滤的依据又仅仅只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包头中的部分信息,这种技术具有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如无法识别到具体的人,无法识别到应用内部的权限级别等。因此,要达到端到端的权限控制目的,需要和系统级及应用级的访问权限控制结合使用。

标准访问列表:

访问控制列表ACL分很多种,不同场合应用不同种类的ACL。其中最简单的就是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是通过使用IP包中的源IP地址进行过滤,使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号1到99来创建相应的ACL。

3.3 RouterA 配置NET分析

1.什么是NAT?

NAT即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它可以让那些使用私有地址的内部网络连接到Internet或其它IP网络上。NAT路由器在将内部网络的数据包发送到公用网络时,在IP包的报头把私有地址转换成合法的IP地址。

2.在NAT实验中需要理解的术语:

1)内部局部地址(Inside Local):在内部网络中分配给主机的私有IP地址。

2)内部全局地址(Inside Global):一个合法的IP地址,它对外代表一个或多个内部局部IP地址。

3)外部全局地址(Outside Global):由其所有者给外部网络上的主机分配的IP地址。

4)外部局部地址(Outside Local):外部主机在内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IP地址。

3.NAT的优点和缺点:

NAT的优点:

(1) 对于那些家庭用户或者小型的商业机构来说,使用NAT可以更便宜,更有效率地接入Internet。

(2) 使用NAT可以缓解目前全球IP地址不足的问题。

(3) 在很多情况下,NAT能够满足安全性的需要。

(4) 使用NAT可以方便网络的管理,并大大提高了网络的适应性。

NAT的缺点:

(1) NAT会增加延迟,因为要转换每个数据包包头的IP地址,自然要增加延迟. (2) NAT会使某些要使用内嵌地址的应用不能正常工作.

4.NAT的工作原理:

当内部网络中的一台主机想传输数据到外部网络时,它先将数据包传输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检查数据包的报头,获取该数据包的源IP信息,并从它的NAT映射表中找出与该IP匹配的转换条目,用所选用的内部全局地址(全球唯一的IP地址)来替换内部局部地址,并转发数据包。

当外部网络对内部主机进行应答时,数据包被送到NAT路由器上,路由器接收到目的地址为内部全局地址的数据包后,它将用内部全局地址通过NAT映射表查找出内部局部地址,然后将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替换成内部局部地址,并将数据包转发到内部主机。

5.NAT配置中的常用命令:

ip nat {inside|outside}:接口配置命令。以在至少一个内部和一个外部接口上启用NAT。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local-ip global-ip:全局配置命令。在对内部局部地址使用静态地址转换时,用该命令进行地址定义。

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deny} local-ip-address:使用该命令为内部网络定义一个标准的IP访问控制列表。

ip nat pool pool-name start-ip end-ip netmask netmask [type rotary]:使用该命令为内部网络定义一个NAT地址池。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pool-name [overload]:使用该命令定义访问控制列表与NAT内部全局地址池之间的映射。

ip nat outside source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pool-name [overload]:使用该命令定义访问控制列表与NAT外部局部地址池之间的映射。

ip nat inside destination list access-list-number pool pool-name:使用该命令定义访问控制列表与终端NAT地址池之间的映射。

show ip nat translations:显示当前存在的NAT转换信息。

show ip nat statistics:查看NAT的统计信息。

show ip nat translations verbose:显示当前存在的NAT转换的详细信息。debug ip nat:跟踪NAT操作,显示出每个被转换的数据包。

Clear ip nat translations *:删除NAT映射表中的所有内容.

第4章系统总体规划和拓扑设计

网络拓扑图如下: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接入层和汇聚层通过两条链路相连,汇聚层交换机通过VLAN1中的接口F0/1 与Router A 相连,Router A通过广域网口和Router B相连,Router B则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ISP,通过ISP 连接到Internet。通过路由协议,实现全网的互通。

IP地址划分:

L3-Switch:VLAN 1:188.55.1.1/24

VLAN 11:188.55.10.1/24

VLAN 12:188.55.20.1/24

VLAN 13:188.55.30.1/24

Route A:F0/0.11:188.55.32.1/24

F0/0.12:188.55.33.1/24

F0/0.13:188.55.34.1/24

Route B:S2/0:200.211.21.2/24

F0/0:172.16.1.1/24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校园局域网设计 一、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职业技术学院)概况简介 1、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办学思路 我院全面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方针,培养“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部门设置 学院设有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及学生工作系统。 专业设置 现有航海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社会体育、会计电算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制冷与冷藏技术、防雷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畜牧兽医、文秘、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18个高职高专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500人。 办学条件

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类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航海综合实验室、动物科学实验室、动物医学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卫星通信地面站(VSAT)和多媒体课室等教学、实验(实习)场所等丰富的教学条件。 学生组织 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团委、学生会设学习部、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等14个部门,其中社团部下设英语俱乐部、话剧协会、文学社、网球协会等19个协会 师资组成 学院师资以广东海洋大学各教学单位为依托,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近1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56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72人,双聘院士1人。 2、校区建筑物分布

二、校园网功能需求分析 教学楼 主要为电脑机房、多媒体教室,将计算机多媒体视听引入课堂教学、声音、图像、动画的普遍采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办公行政楼 办公自动化基本web综合管理信息的信息系统、提示行政、人事、学籍、后勤、财务管理、公文收发管理、教师档案管理、学生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使学校日常办公无纸化、减少办公开支提高办公效率等。

《网络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常熟理工学院 《网络工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NGIL实验室网络工程设计方案学校: 学院/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电话: 电子邮件: 提交日期: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 1.必须同时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缺一不可,否则视为没交。 2.上交的电子报告文件名必须参考以下格式,否则视为没交。 《网络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班级_学号_姓名.doc 例:《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_09网络1班_090209101_董伟.doc 3.禁止复制、拷贝和抄袭。 4.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5.所有课题必须为一个基本完整的设计。课题设计报告书旨在能够清晰准确地阐述 课题方案。设计内容参考以下方面: (1)需求分析。 (2)技术方案设计,包括实验室布局设计、网络拓扑设计、IP规划与路由设计、网络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设计、综合布线设计等。 (3)产品选型与项目材料清单,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材料、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服务器等。 (4)网络工程经费预算。 (5)网络工程技术路线。 (6)网络技术培训。 (7)网络工程验收。 6.课程设计报告采用A4纸撰写。除标题外,所有内容必需为宋体、小四号字、1.5倍 行距。具体参考附录的排版要求。 7.课程设计报告自动生成目录,且章节页码正确。 8.课题设计报告中各项目的说明文字部分仅供参考,课题设计报告书撰写完毕后, 请删除所有说明文字。(本页不删除) 9.课题设计报告模板里已经列的内容仅供参考,作者也可以修改或多加内容。 10.没有按报告说明要求者不及格。

目录 第一章摘要 (1) 第二章网络用户需求分析 (2) 第三章 NGIL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3) 第四章 NGIL网络地址规划与路由设计 (4) 第五章 NGIL网络性能设计 (5) 第六章 NGIL网络可靠性设计 (6) 第七章 NGIL网络安全性设计 (7) 第八章 NGIL网络综合布线设计 (8) 参考文献 (9)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公寓组网方案设计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根据实验任务和需求分析,在大学现有配置的情况上进行了这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的设计,设计步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逐步进行。设计报告中提出了网络组网拓扑布线方案和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网络组网拓扑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设计原则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设计,最后提出可行性的方案;IP 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后续可拓展性,网络地址的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考虑和方案的提出,设计中详细的提出两种地址分配方案并对其详细分析和比较,并根据我校现有条件进行择优选择,选择出较合理较优越的方案。最后给出了这个设计的评价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3) 二、需求分析 (3) 三、设计原则 (3) 四、网络拓扑设计方案 (5) 1、建筑情况 (5) 2、网络拓扑布线初步规划 (5) 3、网络拓扑布线方案 (6) 4、网络拓扑硬件配置 (8) 5、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 (8) 方案一: (8) 方案二: (10) 6、IP地址分配与子网划分方案分析 (12) 7、相关交换机路由器关键代码 (15) 8、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效果图 (17) 五、设计评价与分析 (17) 1)学生公寓网络的高性能 (15) 2)学生公寓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16) 3)学生公寓网络的安全性和易管理性 (16) 4)学生公寓网络的后续可扩展性 (20) 六、设计总结 (21) 七、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任务和目的 题目:设计学生公寓组网方案。 目的: 1、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模拟网络通信的某些功能,理解并掌握网络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提高网络应用的能力 能对小型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分析,并能提出建网解决方案。 任务: 1)按照网络设计要求,写出设计方案; 2) 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 二、需求分析 1、核心交换设备要求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支持各种成熟技术,未来能平滑升级到万兆。 2、接入层网络设备需要支持基于MAC地址802.1x功能和基于端口802.1x 功能,以此保证账号的惟一性.同时,支持远程Te1net管理、mib-||及远程开关交换机端口功能;此外还要求适应大量用户并发认证及复杂的工作环境等。 3、要求能够实现对用户名、IP地址、MAC地址、交换机端口、交换机IP的同时绑定,以此杜绝非法用户恶意盗用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密码、IP和MAC等现象,确保计费工作。 4、解决用户私自架设代理服务器的现象。 5、支持标准Radius认证计费,可连接多种接入设备。一方面要求设备支持802.1x认证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求系统支持基于时长、流量以及包月的计费模式,从而为网络管理提供完善、灵活、可定制的计费策略;同时还需要保证30,000个以上用户并行时网络运营的稳定和管理简便。 6.网络必须具备高可靠、易管理等特征。 三、设计原则 学生宿舍网既有一般网络设计的特点,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一般网络所必需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条件外,在进行学生宿舍网建设规划时,还应该考虑所有信息点的可控性、高性能以及关键业务的QoS保证等。另外在网络设计中,

校园无线网组网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设计说明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12级网工(4)班 学生姓名: 学号: 题目:校园无线网络组网方案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起止日期:2014年6月9日-2014年6月16日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网络,如何为未来数字化教育发展培养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单位关注的焦点。随着校园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校园内越来越要求尽可能方便、快速、移动式的使用网络,同时,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网络访问将走出有线网络的场合,以及如室外广场、大型教室、礼堂、会议室、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场所,也同样要求能够访问校园网络,这对于校园网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来说,是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这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数量颇为庞大的安徽某些高校来说,更是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经过严格测试与甄选,最终“相中”了锐捷网络的STWN(安全可信无线网络)整体解决方案,成功构建了快速、高效、无盲区、高安全、易管理的无线校园网络。其从网络设计、规划、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于国内高校建设无线校园网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无线网络为校园网建设提出了新的可行的思路。无线局域网标准、b 能够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进行平滑无缝的连接,并能与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终端设备互联,与有线网络资源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整合性。 二、方案设计 概述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通信行业的一个时髦词语,而且可以肯定它是一种人人都想使用的技术。WLAN 变得如此流行的原因是易于安装和使用。通过WLAN 系统,用户无须考虑复杂的线路连接和布置问题。可是WLAN系统也不是完全的“无线”,因为只有客户端是可移动的,而服务器或者说接入设备是固定的。 使用WLAN 解决方案,网络服务商和企业能给他们的客户提供无线局域网服务,这些服务包括: (1)使用带有WLAN 功能的设备组建一个无线网络。这个网络可以成为接入固网或者Internet 的入口。 (2)配置了无线PCI 网卡的客户端可以与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并访问固网或Internet。 (3)WLAN 客户端与传统的局域网的互连。 (4)通过不同的加密和认证方式实现安全的访问。 (5)WLAN 功能使用户能够安全的访问网络并且能在同一移动区域内进行快速漫游。 2.校园各子网设计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实训课题:数字化校园 班级:网络1106班 姓名:刘浩 学号: 1297811110840 年级: 2011级

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技术复杂、涉及面广、专业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除了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和相关的网络设备使用外,还需要系统地掌握网络系统工程技术、施工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本次实训根据培养目标,按照网络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流程,首先全面而有精炼地讲解了网络工程建设之前的准备工作-------用户调查与需求分析,其中包括需求调查的内容及方式、用户需求分析;然后详细介绍网络工程项目逻辑网设计,主要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IP 地址规划及VLAN的划分、局域网设计,广域网管理,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设计,网络设备选型等。接下来,按照综合布线的标准,系统地讲解了网络工程项目的物理网络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的设计。 实训安排包括校园网的组建,网络需求调查与分析,网络逻辑方案设计,网络管理系统,信息插座与配线架安装,减缓及与路由配置。最后,设计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项目,力求通过项目实训掌握网络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目录 一、项目背景及设计要求 (3) 二、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4) 三、拓扑结构规划 (5) 四、网络功能设计 (5) 1.拓扑图 (5) 2.IP与VLAN划分 (6) 3. GLBP (7) 4. VRRP (10) 5. STP生成树 (12) 6.HSRP (15) 7. VPN (18) 五、综合布线设计 (21) 六、服务器的配置 (22) 七、设计总结体会 (27) 八、设计参考文献 (28)

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中小型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

综合实验:中小型网络工程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 实验(设计)内容 实施目标:为某企业构建一个高性能、可靠的网络。 简要需求: (1)该企业主要包括三个建筑:行政楼、销售部、生产厂区,中心机房设在行政楼。 (2)对外提供WWW服务、对内提供文件传输服务、内外均可访问的Email服务。 (3)行政楼上的用户约120人(每人一台计算机),分成若干部门,不同部门的用户可能处在不同楼层,每一层可能有不同的部门用户。要求部门之间内部可以相互通信,不同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独立性和信息隔离。【建设经过调研可知:部门为5个。其中,部门1有10人,在同一楼层;部门2有30人,在不同楼层;部门3有20人,在同一楼层;部门4有30人,在同一楼层;部门5有30人,在不同楼层】(4)销售部门约150人(每人一台计算机),分成5个团队。要求不同团队之间保持通信的独立性和隔离性。【经过调研可知:每个团队30人,每个团队的人员都在同一个楼层,不同团队可能在不同的楼层】 (5)生产厂区分成三个车间,每个车间约60个用户。 根据需求进行简要分析,可知: (1)划分VLAN,行政楼的部门需要跨交换机的VLAN划分。 (2)子网划分,不同的VLAN使用不同的子网,将子网和VLAN重叠使用。 (3)路由配置,不同子网(VLAN)之间的路由配置。 (4)WEB、DNS、DHCP、FTP、E-Mail等服务器放在中心机房的DMZ区。 设计与实现过程: (1)需求分析:详细描述企业对网络的需求。 (2)概要设计: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说明报告中主要功能的实现过程。 (3)详细设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过程和清单。 (4)调试分析:路由、交换之间进行通信测试。 实验(设计)步骤 1、(共20分)网络拓扑设计 请根据给出的已知条件为该企业设计网络拓扑图(可以用手绘制或者请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器绘制),要求按照分层结构进行设计。 要求: (1)每个VLAN/子网画出2台终端主机即可,跨交换机的VLAN需要说明或标识。将结果拍照或者截图插入到此处。(10分) 若图被遮挡,可在布局中将纸张大小调大

组网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太原工业学院 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 学号:112055102 学生姓名:苏君 指导教师:张升 2012年6月28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有效的应用所学的《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各种网络组建技术,学会网络的配置方法。本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熟悉各种常见的网络设备与组网工具,学会网络设备与组网工具的使用与连接,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任务 1. 网络实验室网络环境组建及数据线的连接 2. 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3. 在实验室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中完成Windows环境下DNS服务器、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三.实验内容 课程设计各部分的要求如下: (1)网络实验室网络环境组建及数据线的连接 认识各个网络设备,正确连接实验室各个主机与网络设备。 (2)中小型学校局域网组建 设计课题: 某学校三栋楼间要建局域网,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每栋楼直线 相距约为500米。 办公楼:三层,100个终端,分散分布。 教学楼:六层,每层一个管理室,每层15个终端。该楼要留有一定 的扩展余地。 宿舍楼:六层,每层30个宿舍,每个宿舍最多接入8个终端。 要求: 1.以办公楼为中心,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学校的网络,为学校提供 Internet接入等服务,并要留有一定的扩展余地。 2.根据需要划分子网或做VLAN,分为内网和外网访问。 3.学校要建立两个服务器:一个www服务器,一个ftp服务器。

4.给出网络拓扑图(每个信息点个数/网络设备型号) 5.给出IP规划方案 6.给出可网管设备的参考配置 7.写出该方案的设计文档 (3)在实验室网络综合教学平台中完成Windows环境下DNS服务器、Web 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配置。 1.掌握Windows环境下各服务器的安装配置方法。 2.撰写其中一个实验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设备 【设备】 三层交换机1台 二层交换机1台 【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最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传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 Vlan是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LA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外一种类型,主要用于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于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 Vlan遵循了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利用配置了Tag vlan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以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第一步: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综合布线)(1)

题目: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姓名:韦小娜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1401110229 指导教师:聂燕柳 时间: 2017 年 2 月 27 日至 2017 年 5 月 12 日

摘要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PDS)是一个用于音频、数据、视频传输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它是整个网络系统的灵魂和骨干,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布线、电话通信、卫星接收和有线电视的布线。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安全性较高的智慧型布线网络,它通过延伸到每个区域的信息点,将电话、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各种楼宇控制与管理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高速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从而为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服务。 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知识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与工作手段的要求。Internet及WWW 应用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通过网络,以不可逆转之势,迅速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为更多的人共享。学校作为信息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如何通过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随着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过程向电子化方向发展,校园网的有无以及水平的高低也将成为评价学校及学生选择学校的新的标准之一,此时,校园网上的应用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目前正加紧对信息化教育的规划和建设。开展的校园网络建设,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其最终建设目标是将建设成为一个借助信息化教育和管理手段的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园区网络,最终完成统一软件资源平台的构建,实现统一网络管理、统一软件资源系统,为用户提供高速接入网络,并实现网络远程教学、在线服务、教育资源共享等各种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最终达到在网络方面,更好的对众多网络使用及数据资源的安全控制,同时具有高性能,高效率,不间断的服务,方便的对网络中所有设备和应用进行有效的时事控制和管理。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校园网络设计完整版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校园 网络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XX网络综合实训 学校网络工程综合设计报告学生姓名XX 学号XX 所在系XX 专业名称XX 班级XX 指导教师XX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二○一三年十月

学校网络工程综合设计报告 学生:XX 指导老师:XX 内容摘要:校园网络是非常典型的综合网络.本设计是建立一个可扩展的、高速的、充分冗余的、基于标准的网络,该网络能够支持融合了话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应用程序. Cisco公司作为知名品牌,网络领导厂商,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一流的。因此.在关键网络系统中采用了Cisco 3640路由器、Cisco Catalyst 2950 24口交换机(WS-C2950-24)、Cisco Catalyst 3550交换机、Cisco Catalyst 4006交换机.在本设计中. 将重点放在网络主干的设计上,对于服务器的架设只作简单介绍。通过对校园网络关键设备进行分析.得出配置步骤和配置命令.本设计中所采取的技术与产品充分考虑到了网络未来的升级与发展,无论从校园网的扩展到广域网的建设都作了周密的考虑。再是由于系统选择的是最成熟与标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把网络已构筑了高速和坚固的信息高速公路,面对未来的发展将处于非常有利的境界。 关键字:校园网络路由器网络主干 Comprehensive?design report?school?network engineering Abstract: The campus network is a comprehensive network is very typical. This design is to build a scalable, fully redundant high-speed, standards based network, the network can support the integration of voice, video applications, image and data. The Ciscocompany as a famous brand, network leading manufacturers, the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is the first class. Therefore. In key network system using Cisco 3640 router, Cisco Catalyst 295024 port switch (WS-C2950-24), Cisco Catalyst 3550 switches, Cisco Catalyst 4006 switches. In this design. Focus on the design ofbackbone network, the server only briefly introduced. The key equipment of campusnetwork analysis. The configuration steps and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书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2013 ~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饶居华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陈彦兵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101 学号11408400108 题目拥有200个机位的网吧的规划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2013年12月21 日~2013 年12 月25日 目录清单

湖南工业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3 —2014 学年第1 学期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系、部)网络工程专业1101 班级课程名称: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中小型网络的规划和设计 完成期限:自2013 年12 月21 日至2013 年12 月25 日共 1 周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12月 18 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年12 月19 日

设计说明书 拥有200个机位的网吧的规划设计 起止日期:2013 年12 月21日至2013 年12 月25 日 学生姓名陈彦兵 班级网络1101 学号11408400108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3年12 月20日

摘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计算机网络已深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人们都被其丰富无穷的网络资源深深地吸引。对于任何人来说计算机技术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术,但是许多人没有能力或条件购置上网所需的微机与线路,比如学生,流动人口以及一些收入比较低的人。为了满足浙西人群的上网需求,网吧应运而生,就我国百姓目前的收入情况分析,投资网吧是一大商机。 本次课程设计是规划设计一个拥有200个机位的网吧,在设计过程中保证以下原则:先进性,可扩充性,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等特性。设计内容包括结构选型(拓扑结构),Internet 接入,硬件选择,传输速度,用户接口(客户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协议),管理能力(技术,安全),投资费用(软件,硬件,安装,布线,培训,维护等),成本回收等。局域网设置,服务器配置,安装监控,设备损坏及维护,服务管理人员,未成年人上网,安全设计,管理设计,工程预算,交换机要求等内容的的考虑。

组网技术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

组网技术校园局域网课程设计

《局域网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校园网 络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4) 1 网络拓扑结构规划 (5) 1.1 需求分析 (5) 1.2 IP地址划分 (6) 1.3网络拓扑设计说明 (8) 1.4 网络拓扑图 (9) 2硬件设备 (10) 2.1 设备需求分析 (10) 2.2 设备选购说明 (10) 2.3 设备选购清单 (12) 3 网络详细设计 (14) 3.1 模拟拓扑(Packet Tracer) (14) 3.2动态IP分配 (14) 3.3 VLAN划分说明 (15) 3.4 VLAN连通性模拟 (15) 3.4.1实现配置代码 (16) 3.5 Internet接入模拟 (17) 3.5.1 路由器NAT技术 (18) 4 服务器配置 (19) 4.1DNS服务配置 (19) 附录 (21)

前言 由于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殊性,网络建设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应用系统和网络系统的配合度、与外界网络的连通性、建设成本的可接受度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率较高,以共享网络资源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系统,它仅包括OSI参考模型的底部3层协议。将一个网络限制在物理上较小的区域之内,可以减少从网络上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到最远处计算机的时延。 虚拟局域网功能: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它可以覆盖多个网络设备,允许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加入到一个逻辑子网中。同时,在同一台交换机上也可以划分多个VLAN。 注:本设计只用于课程答辩,无详细的冗余设计。 (只限本人使用) 设计人:辛为关键词:网络虚拟局域网交换机VLAN 无冗余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声明:基本分工 :分析项目环境,统计需要的设备个数以及价格等基本信息,并根据项目需求给每个区域分配相应的设备。设计网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并绘制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系统方案详细设计; :布线总体方案设计,并进行报价,服务平台和系统应用设计;编写规范的设计方案文档。为阶梯教室进行布线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规划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 3.掌握方案设计文档的编制方法;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 1.项目背景

以上面的校区为本项目设计对象,假设该校区原有网络规划不合理,网络设备技术落后,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校园网络带宽出现严重不足,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下降,已无法满足在校师生的使用要求。 为适应现代高校网络建设发展和实际网络应用需求,学院欲投入专项资金对校园网络实施改造工程,建立一个安全、可靠、可扩展、高效的网络环境,使校园内能方便快捷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Internet访问。 2.项目环境 东校区具体环境如下: 教学楼:2幢,共6层,每层5间教室(PC机各1台) 办公楼:1幢,部门若干,共20间办公室(PC机各4台) 图书馆:1幢,电子阅览室一间,PC机共50台 学生宿舍:8幢,每幢4层,每层10个房间,住4人 阶梯教室:1幢,详情见后述。 其它建筑:网络设计人员自行考虑如何提供网络支持,是否提供网络支持。 3.项目需求 (1)为适应当前网络使用需求和今后网络规模的扩大,建议采用3层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主干网络采用10000Mb/s光纤技术,汇聚层采用1000Mb/s光纤技术,接入层采用100Mb/s电缆到桌面。 (2)为增强网络安全性,缩小网络广播域范围,可按部门或组织机构划分VLAN,并合理分配IP地址段,通过三层交换技术实现各VLAN间的互访。 (3)分析各部门机构网络流量大小,合理选择网络连接设备,如:核心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VPN等设备。 (4)中心机房安放在网络中心,有两个ISP提供网络服务,设计网络时按CISCO 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网络设计时提供备用接口,使用冗余拓扑。 (5)网络访问需求: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计算机系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及网络工程 课程代码:420016 题目:小型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 年级/专业/班:2011级网络专业一班 学生姓名: 谢志威张云雷林燕城林志雄卿孝平曹浩雄肖琳符史婷 江亮 学号: ×××××× 指导教师:刘益 开题时间:2013 年12 月12日完成时间:2013 年12 月20 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开发目的与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行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相关技术论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网络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类型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的拓扑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与外部网络的互连错误!未定义书签。 IP地址与端口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服务与应用平台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网络系统的模拟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拟平台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的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网络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章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6~10篇,格式如下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星系时代。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发挥着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行为和思维方式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中小型企业的建成是企业向信息话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企业现代化、综合信息管理和管理员在公司内部网络的计算机上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并管理。而中小型企业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 本组网主要完成对小型企业,对公司组建的一个小型局域网,内部部门之间不能通信,部门内部实现计算机文件和打印机共亭,多媒体的通信等服务;各台计算机能够与Internet互联;并且网络管理员可以在任何能连接到公司内部网络的计算机上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 关键词: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机;DHCP动态分配;访问控制列表;vlan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一.概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不仅计算机已经和网络紧密结合,整个社会都不可能脱离网络而存在。目前在网络上提供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信息,对一个单位或学校树立自己的形象,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开拓和国际上其他学校、组织的联系和往来能够起到很显著的作用。 新成立的大学,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当今世界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迈入信息时代,在某学院建立覆盖全校,并可以与国内外著名网络互联的校园网已成为必然。 校园网对外将实现与教育科研网信息中心相连;对内实现与校内各部门进行通信。校园网将为学校的科研、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开发和培养人才建立平台,借此加快学校的发展,以此加快学校的发展。 二.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网络组网的过程及方案设计,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熟练掌握子网划分及vlan配置,熟练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 三.设计要求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 (4)高效实用; (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6)能够实现快速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和形象展示。 四.设计方案内容 1.设计思路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 (1)整体规划安排; (2)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相结合; (3)结构合理,便于维护; (4)高效实用; (5)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证券公司网络规划与设计 系、部: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 班级: 完成时间:

目录 1 需求分析 (4) 1.1总体网络需求分析 (4) 1.2.1网络流量及宽带 (5) 1.2.2 Internet接入 (5) 1.2.3 IP地址划分 (5) 1.2.4 网络安全 (6) 1.2.5应用服务需求 (8) 2 网络规划与设计 (8) 2.1总体设计 (8) 2.2网络设计 (9) 2.3 网络拓扑及其结构设计 (9) 2.3.1组网设计 (10) 2.3.2存储网络设计 (11) 2.3.3网络服务区设计 (11) 2.3.4外联区设计 (12) 2.4系统配置设计 (13) 2.5 IP地址的详细规划 (13) 3 测试 (14) 3.1 项目基本描述 (14) 3.2 路由器配置情况 (15) 3.2.1 LSW5的配置 (15) 3.2.2 LSW2的配置 (16) 3.2.3 LSW3的配置 (17) 3.2.4 客户端的配置 (20) 3.2.5 特点的路由配置命令 (21) 4 项目总结 (24)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4)

致谢 (25)

1需求分析 1.1总体网络需求分析 所谓的需求分析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找出“需”与“求”的关系,从当前业务中找出最需要重视的方面,从已经运行的网络中找出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依据可与要求修改已经成形的方案的重要环节。本证券公司为了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建立一个全新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为今后在证券交易时提供一个强大且稳定的业务平台,在此业务需求下,做出如下需求分析。 企业网络的总体需求即是一个统一、可靠和安全的自动化办公硬件平台系统。这个企业网络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点: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统一,网络系统时增加对统一管理的要求;满足现代化自动办公对网络宽带的要求;满足多部门实现资源共享;满足现代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高要求。因此,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各种“软硬件”的提升,网络当然也就必不可少,网络主干要求达到千兆位带宽,网络结构要求做到完全冗余,不存在单点故障,能不间断动作,网络系统对信息点接入能力要达到1000个以上。企业要求在办公时能够内外网分开实现网络“纯净”化,业务网和办公网隔离,要求整个的企业网络能够“无死角”,保证企业内部数据的绝对安全,同时,还必须是高效、安全的,还应具备很有的扩展性。 本公司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企业网络,公司的主要营业范围有:证券公司的证券交易代理活动;专门从事股票、债券、期货及其他有价证券的投资活动;专门从事基金的投资活动;证券现券交易、证券回购等活动;证券包销、代销、转销等活动;投资公司及其他机构从事的项目策划、项目融资、财务顾问、企业购并、重组。公司有如下部门:一楼:业务部、后勤部;二楼:IT部、人事部;三楼:财务部,总经理办公室也位于三楼。网络规划的需求是:业务网和办公网“隔离”;员工网和领导网“隔离”;核心网络与数据中心在同步的情况下保持各自独立;保证内部数据的绝对安全性。为了确定信息点,首先对各部门员工+领导进行人数统计(表1.1示),所有员工在处理业务时处于内网中,所有办公的系统挂在专门的服务器上,办公时不能直接访问互联网,领导作为外网信息点,同时拥有两台主机,一台处于内网,一台处于外网,综上所述:一楼共有56个信息点,二楼有25个信息点,三楼有14个信息点,整体办公网信息点有11个。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格式模板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报告格式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郑州航院校园网络规划方案及设计学号: 姓名: 尚卫民 指导老师: 张森 年 12 月 8 日 校园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 前 言 (3) 第一章需求分析 (4) 第二章网络规划 (7) 一拓扑设计与设计原则 (7) 二网络结构分析 (9) 三网络架构设计与拓扑结构 (10) 第三章主要技术设计的具体配置过程 (13) 一访问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访问层交换机 (13)

二分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分布层交换机 (14) 三核心层交换服务的实现——配置核心层交换机 (17) 四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 (19) 五远程访问模块设计 (21) 第四章服务器模块设计 (23) 一结构化布线设计 (24) 二设计原则 (24) 三设计目标 (25) 第五章总结 (25)

前言 当今的世界正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一方面, 社会经济已由基于资源的经济逐渐转向基于知识的经济, 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信息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的交流成为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 信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信息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促使通信网络由传统的电话网络向高速多媒体信息网发展。 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是21世纪的基本特征。掌握丰富的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知识不但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掌握现代化学习与工作手段的要求。因此, 学校校园网的有无及水平的高低, 也将成为评价学校及学生选择学校的新的标准之一。 Internet及WWW应用的迅猛发展, 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经过网络, 以不可逆转之势, 迅速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 为更多的人共享。而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正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特征。学校作为信息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基础环节, 如何经过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随着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很多学校已经逐渐开始将学校的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理学院 《图形学与网络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_______信息121班_________ 学号:______ 1920125028 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 魏原明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钟少君____________ 2016年01月20日 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程控时分交换机一般在话路部分中传送和交换的是数字话音信号,因而习惯称之为程控数字交换机,随着数字通信与脉冲编码调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各先进国家开始以极大的热情竞相研制数字程控交换机,经过艰苦的努力,法国首先成功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程控数字交换系统E10,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数字交换时代。由于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先进性和设备的经济性,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话业务,实现综合业务数字交换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交换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和专用集成电路的飞跃发展,程控数字交换的优越性愈加明显的展现出来。 程控数字交换与数字传输相结合,可以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不仅实现电话交换,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的交换。程控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因此,它已成为当代电话交换的主要制式。 一、系统概述 ZXJ10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采用模块间全分散、模块内分级控制、集中管理的开放式体系结构,以通用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局域网技术为支撑,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为控制结构的基本形态,使系统具备灵活的组网能力、强大的呼叫处理能力、高可靠性、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1.1系统总体组成 ZXJ10采用全分散的控制结构,根据局容量的大小,可由一到数十个模块 组成。根据业务需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可由不同模块扩展完成,如图所示,除OMM模块外,每一种模块有一对主备的主处理机MP(Module Processor)和若干从处理机SP(Sub-module Processor)以及一些单板组成。SNM、MSM、PSM、RSM、RLM为ZXJ10前台网络的基本模块,OMM成ZXJ10的后台网络。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模板

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设计 2016年1月10日

大连海事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以实验室购买的极光尔沃3D打印机组件为材料进行组装,完成对机械、电气、控制等模块的调试;自行设计3D打印产品进行打印;对系统各部分进行分析,并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对全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报告。 基本要求: (1)完成系统的组装。 (2)完成对机械、电气、控制等模块的调试,并对PID参数调试正确,保证系统正确运行。 (3)打印自行设计的3D产品。 (4)完成全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报告。 参考资料: [1]极光尔沃3D打印机产品说明书 [2]网上查找3D打印机相关资料 完成期限2015.12.28至2016.1.10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6年1月10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方案设计 (1) 2.1设计思路 (1)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 2.3基本原理 (2) 3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3.1简单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 (2) 3.2音乐彩灯控制器 (3) 4单元电路的设计 (3) 4.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4.2滤波电路的设计 (4) 4.3高通滤波器 (5) 4.4低通滤波器 (5) 4.5元件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6) 5总电路图 (7) 6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1设计要求 选取一种方法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该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所组成,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课题实验。 (1)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2)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强音时,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 (3)第三路按音量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点亮。 2方案设计 2.1设计思路 根据课题要求,可将控制器分为三部分来实现。 (1)由于音乐的节奏是具有一定时间间隔的节拍脉冲信号。因此,可采用记数、译码驱动电路构成节拍脉冲信号发生器,使相应的彩灯按节奏点亮和熄灭。 (2)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经过放大、整流滤波,来点亮彩灯,以实现声音信号强弱的控制。 (3)采用高、低通有源滤波电路来实现高、低音对彩灯的控制。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图1基本原理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