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一、概述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对工作面掘进地质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析,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二、工作面掘进地质类型工作面掘进地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岩层类型:工作面所在地区的岩层类型和性质对工作面掘进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岩层类型包括煤、矿石、岩盐等,需要根据不同岩层类型采取相应的工作面掘进方法和工艺流程。
2. 地层构造:地质中的断层、褶皱等地层构造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对地层构造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选择合适的掘进方案和支护措施。
3.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对工作面的掘进和支护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对地下水的含量、流动方向等进行调查和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作面掘进地质分析1. 地质调查:在工作面掘进前,对工作面所在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岩层类型、地下水等情况,为后续的掘进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 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面掘进方案。
考虑工作面的布置、掘进方法、支护措施等因素,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
3. 地质灾害预测:根据地质调查数据和工程经验,对工作面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如煤层赋存、煤与顶板间的结构、断层活动性等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冒顶、片帮、煤与瓦斯突出等地质灾害,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四、工作面掘进地质安全措施1. 工作面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掘进方案,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
常见的支护方式有钢支架、木支架、锚杆、锚网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瓦斯抽放:对于存在瓦斯的煤矿工作面,需要采取瓦斯抽放措施,减少瓦斯积聚,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3. 通风管理:合理的通风管理可以降低煤矿工作面的煤尘浓度和瓦斯浓度,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五、结论工作面掘进地质是矿山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对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3261(一)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3、工作面开采时,上覆3261(一)采空区积水将通过裂隙及断层进入工作面,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做好防排水工作。
4、预防上覆3261(一)采空区的瓦斯及有害气体进入本工作面,应加强工作面的瓦斯通风管理工作。
煤
质
情
况
Mt(%)
Agad(%)
Vr(%)
Qad(MJ/kg)
St(%)
P
工业牌号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M )
岩性特征
老顶
细砂岩
1.85~11.2
5.9
灰白色,中厚层状,层理明显,坚硬
f=5.56。
直接顶
页岩
1.19~1.73
1.47
灰色,薄层状,节理发育,破碎,f=2.5。
伪顶
直接底
回采对地
面
设施影响
受采动影响地面将继续塌陷,地面无重要建筑设施。
走向长
(M)
1315
倾斜长
(M)
220~191
面积
(M2)
266945
1315
203
煤
层
情
况
煤层总厚(M)
9.99~13.54
10.97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度)
20º~27º
22º48′
(1.46K1)2.80(0.12K3)
0.70(0.36K4)1.50(0.19K7)1.58(0.28K9)0.69⊥
5、工作面回采时将透125#勘探钻孔,应提前排放钻孔中的水及有害气体。
XXXXXX回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XXXXXX回采⼯作⾯地质说明书XXXXX回采⼯作⾯地质说明书⼀、⼯作⾯的位置及四邻关系XXXXX⼯作⾯位于⼀采区的东部,665⽔平⼤巷的南侧,西部为⼆采区,现正在掘进,东部、南部未开采。
⼆、地表情况地表全部为第四系黄⼟覆盖,多为耕地,地势平坦,呈南⾼北低状。
⼯作⾯的地表南部有雁阳路通过,北部有朔南⼤道经过,均未留设煤柱。
三、埋藏深度1、基岩厚度:最⼤500.0⽶,最⼩258.41⽶,平均369.52⽶。
根据钻孔资料,⼯作⾯的北部J-3孔,基岩最薄258.47⽶,中部37219孔最厚,达到500.0⽶,⼯作⾯的南部3819孔,为350.17⽶。
(见附图)2、松散层厚度:最⼤277.45⽶,最⼩250.05⽶,平均265.22⽶。
⼯作⾯北部较薄,J3孔揭露厚度250.05⽶,南部较薄,37219孔揭露厚度277.45⽶,总体为南厚北薄。
3、埋藏深度:最⼤654.7⽶,最⼩494.21⽶,平均574.456⽶。
⼯作⾯的北部埋藏最浅,南部最深,由北⾄南逐渐变深。
四、煤层及顶底板岩性1、煤层:煤厚最⼤11.00⽶,最⼩4.00⽶,平均9.15⽶,稳定可采。
⼯作⾯的北部350⽶内,由于受古河流冲刷的影响,最薄为4.00⽶,⼯作⾯其它地段⼤部分厚度为9.00—11.00⽶。
煤层结构较复杂,常含2—3层夹⽯,夹⽯⼀般为炭质泥岩。
厚度变化⼤,常呈透镜状分布。
2、煤层顶底板特征1)伪顶:粉砂岩,厚度0.--0.30⽶,局部分布,实见于顶回风巷的650-800⽶段、1450-1510⽶段、2480-2540⽶段。
2)直接顶;粉砂岩,⽔平层理,断⼝平坦,性脆,最厚17.68⽶,平均11.2⽶。
3)⽼顶:中粗砂岩,平均厚度5——7⽶。
⼯作⾯北部的西侧,南部的东侧及1800——2200⽶处,中细砂岩,成份以⽯英为主,长⽯次之,含云母及其它暗⾊矿物,夹⿊⾊炭质条带(见附图)4)底板:泥岩,厚度0.10-3.31⽶,平均1.38⽶。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1 工作面地质概况2127工作面位于吕家屯村南约1公里处。
井下位置:位于F19断层和主暗斜井延伸之间,西2123工作面650m,工作面运输巷紧靠近矿区边界线。
该工作面周围无采动情况,工作面南侧有两条巷道,即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1 地质构造情况:由于邢东矿下水平钻孔稀少,所以在2003年初在下水平搞了三维地震勘探,从首采区的地震资料来看可靠性不大,下水平地震资料可靠性怎样?有待揭露验证。
工作面涉及的断层共3条,以下列表说明:2.2 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2127工作面大部分储量在大色庄村庄保护煤柱内,通过矿与唐山研究院合作,计算得2127工作面在不同长度下回采完毕后对村庄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说明:⑴从水平变形来看,各个方案对大色村的影响均小于规程所指的Ⅰ级破坏。
⑵Ⅰ级破坏:水平变形≤2.0mm/m;倾斜变形≤3.0mm/m;曲率变形≤0.2×10-3。
⑶表中《2100及2300开采》是指2127、2125、2126及2321、2322、2323六个工作面全部开采对大色村影响的初步计算结果。
(此时的2127面宽度约155m)结论:2127工作面宽度可以取为150m,对大色村的地表破坏小于Ⅰ级破坏,因此可以正常回采,不用迁村。
2.3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2#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构造影响除外),煤层厚度来源于相关钻孔煤厚资料和主暗斜井算术平均值。
2#煤为深黑色,玻璃光泽,块状构造,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主要由亮煤组成,并夹有镜煤暗煤条带,属半光亮型煤.具有三低一高之特点,即灰份低,磷份低,硫份低,发热量高等特点,其煤种为气肥煤类。
煤层顶底板情况:2.4 水文地质简介2127工作面是二水平一采区第四个生产工作面,采深大,水压大,开采标高下限达到-1200多米。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煤顶板砂岩水尚未得到疏放,在掘进过程中主要受到2#煤顶板砂岩水的影响。
50202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掘进50202工作面运输顺槽、辅助运输巷及回风顺槽时均揭露F1断层,落差为2.7m,50m范围内出现两个断层,形成F1断层,影响工作面总体表现为东高西底、南低北高的构造,工作面内煤层倾角变化较小,F1正断层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
构造名称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F1
340
700
正
水平层理、节理裂隙和滑面结构为特点,属半坚硬岩石,岩石质量中等,岩体中等完整。
直接底
泥岩、砂质泥质为主、少量炭质泥岩和粉砂岩。
团块状,富含植物根部化石,遇水膨胀,岩石质量中等,岩体中等完整。
煤层的物理性质及地质构造情况
煤层物理性质:
5#煤层为黑色、条痕为黑褐色、弱玻璃光泽、致密较硬、阶梯状,参差状断口;条带状结构;块状构造。具内生裂隙并为方解石充填,易燃有浓烟
本工作面位于蟠龙镇史家村以西,运输顺槽位于史家沟村保护煤柱范围内,工作面上部有房屋,王家渠以南、工业广场以北,西边为森林地貌。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该工作面东部为50201设计工作面,南面为5号煤辅助运输大巷,西部为502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北部为实体。
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
可能对史家沟地面设施造成影响,将导致地面房屋倒塌。
3、过断层时应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4、由于50202工作面运输顺槽位于史家沟村保护煤柱内,两院房屋在工作面上部,应重新论证本工作面开采本段对地面影响,是否会造成对地面建筑的影响,必要时对史家沟村进行整体或局部搬迁。
附图
1、《50202工作面平面图》
2、50202工作面运输顺槽、切眼剖面图
3、综合柱状图
华龙公司贯屯煤矿
50202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一一年版《煤矿安全规程》2、二0一零年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3、《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4、《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地质报告》5、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6、同煤集团矿井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办法7、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第二章矿井概况一、矿井简介树儿里井田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境内小京庄乡树儿里村南部,距大同市城区西南87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54″~112°39′18″,北纬:39°48′28″~39°48′47″。
西部8Km处有右玉至山阴的柏油路,距山阴县岱岳镇45km,在岱岳镇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北距109国道约23km。
井田内地形平坦,村与村之间有公路相通。
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非梁峁状黄土丘陵区。
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
地势总体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海拔14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相对高差为。
井田内主要河流有酸茨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只在雨季才有短暂洪流,向西注入原子河,原子河向东南归入桑干河。
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
井田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南北宽,井田面积。
地质资源量为,工业资源储量为。
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
矿井设计规模为a。
矿井服务年限为,本矿井为单水平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二、井田开拓方式本井设计按照调整后井田开拓方式为:新掘主斜井、将原副斜井改为回风斜井、原主斜井调整为副斜井,三个井筒位于一个工业场地内。
原有主斜井坡度25°,斜长428米,砌碹,半圆拱断面,净断面,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副斜井,由于原有井筒采用砌碹支护,受井筒断面的制约也无法对提升设备进行改造,在确保井筒墙体稳定性和满足支架宽度与提升高度的前提下,拆除井筒内原有胶带,对原主井井筒进行扩刷,铺设30kg/m单轨,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担负全矿井提矸、下料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水 文 地 质
本工作面水文情况主要是本矿开采的2138工作面和原龙凤矿早期开采旧巷道 、旧采迹积水。随着矿井的采动和采空区沉降作用,会产生大量地表裂隙。地面 的大气降水和海新河的地表水,经表层裂隙和采动裂隙渗入地下,使采空区和旧 巷道内积水。但经多年的采动沉降压缩作用,分析已无大的积水空间。但是旧巷 旧采迹内的积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由于是斜巷积水水量还是很大的。于工作 面回采还是有较大威胁,施工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瓦 斯 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11m3/t,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79m3/min,属于 低瓦斯煤层。(取至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煤尘爆炸指数为46.23%
其 他 地 质 情 况
煤
尘
煤的自燃
自燃发火期为1~3个月。 Q=s×sec×m×d Q1=s×sec×m×d=3465×10×1.3=45045万吨 地质储量约为:45045万吨
地 质 储 量
总工 程师 审批
附图
22405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

顶、底板 岩石名称 煤 层 老 顶 中细粒砂岩 顶 底 板 粉砂岩 情 直接顶 况 直接底 粉砂岩 最小-最大 平均(m) 岩 性 特 征
4.39~22.41 9.9
灰白色,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暗色矿物 次之,泥质胶结
0.05~6.37 2.54
灰色,含大量植物化石,致密坚硬,夹有灰 白色细粒砂岩和黑色泥岩条带。
水 文 地 质 情 况 及 防 治 水 措 施
22405工作面主要受地表水、松散含水层水的影响。 3 地表水为哈拉沟,沟流量约35m /h。 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主要以风积沙为主,局部有砂砾石层,砾石层平均厚度约5m。 松散含水层厚度16~20m,富水性强,工作面回采至该区域时将会溃水溃沙,建议提 前采取井下注浆、井下疏放水及地面导流的措施,保证工作面安全顺利回采。 地测公司于2011年7月20日开始对该工作面实施探放水工程,施工重点在22405回 顺、22405腰巷及22406回顺,目前共施工钻孔88个。截止2011年8月29日累计泄水量 48086.4m3,钻孔涌水量合计为91.7m3/h,部分钻孔发生流沙现象。富水区主要为 22405腰巷二号硐室和运顺51-52联巷附近,泄水量最大的为22406回顺T22孔 (24.4m3/h),根据探基岩孔资料显示,该工作面薄基岩区位于22405腰巷一、二号硐 室之间和腰巷靠近回顺侧,最薄为24.4m,对应地表为哈拉沟,含水层厚度较厚,约 16.14m。 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120m3/h,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508m3/h。 最大涌水量(m3/h) 正常涌水量(m3/h)
508
12 成分为主要为CH4,其次为N2和CO2,对开采会造成危害。 尘 煤尘爆炸指数较高,有爆炸危险,要注意采取降尘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
编 制:_____________
科 长:_____________
总工程师 :_____________
接到通知书时间:
提 交 时 间:
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概
况
煤层名称
10#
水平名称
771
采区名称
一采区
工作面名称
稳定程度
稳定
17.11(9#)
18.84(10#)
煤层
Mt
(%)
Ad
(%)
Daft
(%)
Net,AR
(MJ/Kg)
密度
工业
牌号
9+10#
0.52
17.93
18.15
26.95
1.44
SM
工作面煤层为9+10#,9#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5上号煤层平均52.81m,煤层厚度0.96—1.9m,平均1.55m,结构简单,偶含一层夹矸,该煤层在本工作面与10号煤合并,属稳定可采煤层。10号煤位于太原组中部,平均厚度4.95m,结构复杂,含夹矸1-3层。
2、加强浮煤清理,提高资源回收率。bV~z}V&
3、1010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地质构造、顶板的分析无重大隐患,但遇导水裂隙、断层时要采取专项处理。
4、加强对4#号采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
5、回采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实际中要严格按照“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探放水综合程序,保证井下安全生产。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落差
对回采的影响
程 度
无
水文
地质
情况
及防
治水
措施
该区域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及太原组灰岩和砂岩含水层,富水性弱,直接充水含水层埋藏较深,补给条件差,与地表水、基岩裂隙水及奥陶系岩溶水水力联系微弱。充水主要表现为顶板的淋水或兴水,主要以释放含水层静储量为主,易被疏干,容易控制,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回采时加强对4#号采空区积水的探放。
10101综采工作面
地面标高(M)
+1024-+1123
工作面标高(M)
+742-+830
地面位置
该工作面地面有后焉村水泥路,东部有移动联通信号铁塔及18#、19#35KV金张铁塔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10101综采工作面东邻绿源建材公司矿井保安煤柱线,西邻轨道下山,南邻10102综采工作面,工作面上部为4#煤4401、4411、4412回采工作面采空区。
综采对地面设施影响
采空区造成地表裂缝、塌陷,局部落差会超过2m以上,严重影响土地耕种。可能会造成地表水渗入井下,做好地表水进入井下的防治水工作。
走向长
(M)
175.6
倾斜长
(M)
829
面积
(M2)
145572.4
煤
层
情
况
煤(矿)层总厚(M)
5.72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
(度)
2-8°
复杂
可采指数
1
变异系数(%)
煤
层
顶
板
情
况
顶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老顶
L1石灰岩
1.6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5
深灰色、局部裂隙发育
直接顶
细粒砂岩,砂质泥岩
3.71
灰色以石英长石为主暗色矿物次之;灰黑色,断口平坦,富含植物化石
直接底
泥岩及砂质泥岩
2.19
灰黑色,断口平坦,富含植物化石
地
质
构
造
情
由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和已掘巷道证实,该工作面沿东西倾斜布置,整体东高西低,煤层厚度大而且稳定,属于安全区可采煤层。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未发现地质构造构造。
普氏硬度
(f)
煤层
类矸
基本顶
直接底
1.5
2-3
6-8
2
储
量
计
算
块段号
走向长
(m)
倾斜长
(m)
面积
(m2)
煤厚
(m)
容量
(t/m3)
工业储量
(t)
回采率
(%)
可采储量
(t)
10101工作面
175.6
829
145572.4
5.72
1.44
1199051
75
960697
问
题
及
建
议
1、在回采中,严格按照规程措施要求施工。
最大涌水量
67m³/h
正常涌水量
75 m³/h
影响
回采
的其
它地
质情
况
瓦斯
高瓦斯,抽采后瓦斯绝对涌出量8.435m³/min ,
相对瓦斯涌出量7.274 m³/t
煤尘
9、10号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
9号煤层自燃等级I,属于容易自燃;10号煤层自然等级Ⅲ,不易自然。
地温
工作面无地热异常
地压
无冲击地压
附
件
1、井上下对照图;
2、10101综采工作面底板等高线图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3、10101综采工作面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4、10101胶带顺槽实测剖面图;
5、10101回风顺槽实测剖面图;
6、煤层等厚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