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调节分光计,学习和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并通过实验使用分光计测量物质的吸光度。
实验通过调节进入光、样品室光和零位位置,实现分光计的准确测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物质的吸光度和浓度。
熟练使用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对于科学实验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介绍分光计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用于测量物质溶液的吸光度。
溶液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分光计利用特定波长的光通过样品,测量透射或反射光强的变化,从而得到物质的吸光度。
2. 分光计的调节方法2.1 调节进入光进入光是分光计中的初始光源,其质量决定了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调节进入光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光源,常见的包括白炽灯、钨灯和氘灯。
具体调节步骤如下:(1) 打开仪器电源,待分光计预热。
(2) 将进入光源选择开关拨到相应位置,如选择白炽灯。
(3)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滤波片,如红滤片或蓝滤片。
(4) 根据实验需要调节光强,可通过调节进入光强度旋钮实现。
2.2 调节样品室光样品室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室光需要调节到恒定的强度,并保持稳定。
调节样品室光的步骤如下:(1) 打开样品盖,将样品放入样品室。
(2) 关闭样品盖,参考工作手册,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滤光片。
(3) 调节样品室光强度旋钮,使显示的数值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4) 确保样品室内无异物,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3 调节零位位置零位位置是分光计测量吸光度的基准位置,需要在每次测量前进行调节。
具体步骤如下:(1) 断开进入光、出射光和样品室光的光路(例如通过打开安泰罗克开关)。
(2) 将零位旋钮旋转至一个适当的位置,通常为零位置刻度线附近。
(3) 连接进入光、出射光和样品室光的光路。
(4) 确认零位调节是否准确: 打开样品盖,不放入样品,读取吸光度是否为零,若非零,则需重新调节零位位置。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本实验旨在探究分光计的调整方法以及正确使用分光计的技巧。
一、分光计的调整1. 光源调整:分光计的光源是实验的关键,它需要稳定且具有较高的亮度。
在调整光源时,首先要确保它的位置正确,通常位于分光计的顶部。
然后,使用调节旋钮调整光源的亮度,使其达到适当的亮度水平。
2. 光栅调整:光栅是分光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它用于分离入射光的不同波长。
在调整光栅时,需要先将分光计的光栅旋钮置于初始位置,然后使用调节旋钮逐渐移动光栅,直到观察到最清晰的光谱。
3. 光路调整:光路的调整对于分光计的准确测量至关重要。
在调整光路时,首先要确保光路中没有杂散光干扰。
可以通过调整分光计的光路盖板或使用遮光板来消除杂散光。
其次,需要确保光路中的光线垂直于光栅,可以通过调整光路盖板的角度来实现。
二、使用分光计的技巧1. 校准分光计: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先校准分光计。
校准分光计的方法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其吸光度,并与已知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差异较大,可能需要调整分光计的参数或进行维护。
2. 选择合适的波长:不同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不同,因此在测量物质的吸光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波长。
可以通过观察样品的光谱图,找到吸光度最大的波长,并将分光计设置为该波长。
3. 注意样品的处理:在测量样品吸光度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例如,如果样品是固体,需要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
如果样品是液体,需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干扰测量结果。
4. 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实验时,应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吸光度的数值以及所用的波长和样品浓度。
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分光计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技巧。
正确调整分光计的光源、光栅和光路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理选择波长、处理样品和记录实验数据也是使用分光计的重要技巧。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分光计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调节分光计的方法;3.掌握使用分光计测量光的波长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用于测量光波长的仪器,它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进行测量。
分光计由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和电子记录系统四部分组成。
1.光源:分光计使用一个稳定的、均匀的光源,如汞灯或钠灯。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使用钠灯作为光源。
2.色散系统:分光计的色散系统由凹透镜、凸透镜和光栅组成。
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作用是将光线聚焦或发散,使其与光栅发生干涉和衍射,进而产生色散现象。
3.检测系统:分光计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衍射光,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信号,最后通过示波器或计算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4.电子记录系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示波器或计算机进行显示和记录。
三、实验步骤:1.调节分光计:将分光计放置在水平台上,并将钠灯置于光源架上。
调节分光计的粗调节旋钮,使得从光源发出的钠黄光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凹透镜和光栅之后,尽可能成为与装置光轴垂直的光束。
2.使用红色滤光片:将红色滤光片放在滤光片支架上,调节滤光片的角度,使得通过滤光片的光束尽可能平行。
3.选择适当的波长: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要测量的光束的波长。
调节分光计的微调节旋钮,使得通过光栅的光束在屏幕上形成干涉色环。
4.测量波长:测量干涉色环之间的间距,或者使用分光计的相关功能来测量光的波长。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了分光计,并使用分光计测量了光的波长。
我们记录了干涉色环之间的间距,根据干涉色环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光的波长。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测量的光的波长与真实值基本一致,证明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分光计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并掌握了使用分光计测量光的波长的操作方法。
实验中需要注意调节光源、滤光片和分光计的角度,以及合理选择测量波长的方法。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等性质。
本实验旨在探究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以及分光计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分光计、光源、样品、试管等。
2. 实验方法:a. 将分光计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仪器水平。
b. 打开光源,调节分光计的亮度,使其适合实验需求。
c. 调节分光计的波长选择器,选择合适的波长。
d. 将样品放入试管中,将试管放入分光计的光路中。
e. 观察并记录分光计的读数。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调节分光计的亮度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分光计的亮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亮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读数不准确。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分光计的亮度,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2. 调节分光计的波长选择器分光计的波长选择器用于选择光的波长。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波长,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调节波长选择器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过度转动或转动不到位,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3. 分光计在实验中的应用分光计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分光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从而推断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在生物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分光计测量光的透射率,从而研究生物体对光的响应。
分光计还可以用于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
4. 实验误差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误差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例如,由于分光计的灵敏度有限,读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样品的质量、试管的透明度等因素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减小误差的影响。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并且掌握了分光计在实验中的应用。
分光计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注意调节分光计的亮度和波长选择器,以及控制实验误差的影响,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分光计的基本原理、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熟练掌握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的操作方法。
仪器与试剂:分光计、吸光池、样品液、标准样品实验原理:分光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元件对进入的光束进行分光、照射和检测,从而得到物质相对于不同波长的吸收光谱。
在实验中,常用的光源有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器能将进入光束分成两路,一路通过样品液,另一路作为对照,通过检测两路光强的差异来确定样品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开启分光计电源,调节进入光束的波长,并让分光计进行零点校准。
2.将吸光池中加入待测样品液,调节吸光池位置,使两路光束通过样品液和对照液,并调节两路光线的强度。
3.通过调节光源强度、光源位置、样品液浓度等参数,使分光计读数稳定。
4.测定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并绘制吸收光谱图。
5.测定标准样品,对照结果进行检验。
数据处理:根据吸光度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吸收光谱图,并通过查找光谱库来对比并确认样品成分和浓度。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仪器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遵守操作规程。
2.注意光源的强度和位置调节,以保证光线的稳定度和清晰度。
3.阅读样品液的使用说明书,注意配制样品液的浓度。
4.经常校正仪器,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调节并使用了分光计,测定了不同波长下的样品吸光度,并绘制了相应的吸收光谱图。
在测定标准样品时,我们对比了实验结果与标准值,发现吸光度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是正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光源位置不稳、样品液的准备和调节等。
通过不断调整光源位置和样品液浓度,我们最终解决了实验问题,获得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熟练使用了分光计进行光谱测量和分析。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这一实验技术,提高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和准确性,为今后的实验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1.调节入射准直器:将分光计的正常光学路径与入射准直器的光线重合,调整入射准直器使其光线垂直于光学轴,使得汞灯或氢灯的谱线尽可能细而亮。
2. 调节出射准直器:将分光计的正常光学路径与出射准直器的光线重合,调整出射准直器使其光线垂直于光学轴,使得汞灯或氢灯的谱线尽可能细而亮。
3. 调节刻度盘:读取汞灯或氢灯的谱线位置,将其转换成波长,标定分光计的刻度盘。
4. 测量样品光谱:将样品溶液放入分光计的样品室中,调节出射准直器,使光线射向样品,记录下样品溶液的光谱曲线。
实验结果:
1. 调节出射准直器可以使汞灯或氢灯的谱线尽可能细而亮。
2. 调节刻度盘可以标定分光计的波长刻度。
3. 测量样品光谱可以得到样品溶液的光谱曲线,从而分析出样品的物质成分和浓度。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调节和使用分光计,掌握了分光计测量物质光谱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和实验。
- 1 -。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使其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3、学会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
二、实验仪器分光计、平面反射镜、三棱镜、钠光灯。
三、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结构和原理分光计主要由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台、刻度盘和游标盘等部分组成。
望远镜用于观察和测量光线的角度,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载物台用于放置被测物体,刻度盘和游标盘用于测量角度。
分光计的测量原理基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通过测量光线经过分光计的角度变化,可以计算出相关物理量。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测量三棱镜顶角可以采用自准直法和反射法。
自准直法是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经过三棱镜两个光学面反射后,再次进入望远镜,通过测量反射光的角度来计算顶角。
反射法是让一束平行光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上,分别测量出两个反射光的角度,然后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顶角。
3、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到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
当折射光线的偏向角达到最小值时,称为最小偏向角。
通过测量入射光和折射光的角度,以及三棱镜的顶角,可以计算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四、实验步骤1、分光计的调节(1)粗调将分光计的望远镜和平行光管调至大致水平,载物台调至水平。
(2)望远镜的调节目镜调焦,使分划板清晰。
将平面反射镜放置在载物台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镜,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螺丝,使反射镜中的十字像清晰,并与分划板上的十字叉丝重合。
(3)平行光管的调节打开平行光管的狭缝,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螺丝和焦距,使狭缝像清晰,并与望远镜分划板的十字叉丝平行。
(4)载物台的调节将三棱镜放置在载物台上,调节载物台的螺丝,使三棱镜的三个光学面大致与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
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1)自准直法用自准直法测量三棱镜顶角,分别测量两个光学面反射回来的十字像的角度,计算出顶角。
(2)反射法用反射法测量三棱镜顶角,测量两个反射光的角度,计算出顶角。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加深对分光计原理
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一、实验仪器与原理。
1. 分光计,分光计是一种用来测定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的仪器。
通过分光计,可以得到物质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光谱,从而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二、实验步骤。
1. 调整分光计,首先,打开分光计的电源,待分光计预热一段时间后,调整光
源和检测器的位置,使其对准光栅。
然后,调整单色器,使其发出单一波长的光。
最后,调整样品室,将需要测定的样品放入样品室中。
2. 使用分光计,将样品放入样品室后,通过调节单色器,使其透射出的光通过
样品,然后被检测器检测。
根据检测器的信号,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吸收光谱。
三、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调整了分光计,并使用分光计得到了样品在不同波
长光下的吸收光谱。
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结构和性质信息,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加深了对分光计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
验操作能力。
在以后的实验和研究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使用分光计,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方法,还对分光计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本次实验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实验中更加熟练地运用分光计,为科研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
分光计的调整与应用实验报告
U201213225 江烈 同济
实验目的:着重训练分光计的调整技术和技巧,并用它来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
小偏向角,计算出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1)分光计的调节原理。
(此项在实验的步骤中,针对每一步详细说明。
) 2)测折射率原理:
实验要求:调整要求:①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
当i 1=i 2'时,δ为
最小,此时2
1
A
i =' 2
2
11
1min
A
i i i -='-=δ )(2
1
min 1A i +=
δ 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 ,则
2sin sin sin 1
1A
n i n i ='= 故
2
sin
2sin 2sin sin min
1A A A i n +==δ 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折射率n ,必须测出其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min δ。
②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
③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一起公共轴。
④调节动作要轻柔,锁紧螺钉锁住即可。
⑤狭缝宽度1mm 左右为宜。
实验器材:分光计,三棱镜,水银灯光源,双面平行面镜。
实验步骤:⒈调整分光计:
(1) 调整望远镜:
a目镜调焦:清楚的看到分划板刻度线。
b调整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
c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当镜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时,
反射象落在上十字线中心,平面镜旋转180°后,另一镜面的反射象仍落在原处。
(2) 调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将被照明的
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
2. 使三棱镜光学侧面垂直望远镜光轴。
(1)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是
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成三边互相垂直。
(2)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转动载物台,
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 和AB 返回的十字象,只调节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象都落在上十子线处。
3. 测量顶角A :转动游标盘,使棱镜AC 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
读数1θ和游标2的读数2θ。
再转动游标盘,再使AB 面正
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1θ'和游标2的读数2
θ'。
同一游标两次读数误差11θθ'-或22θθ'-,即是载物台转过的角度Φ,而Φ是A角的补角,
A=Φ-π.
重复操作两次,记下数据。
4.测量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
(1)平行光管狭缝对准前方水银灯。
(2)把载物台及望远镜转至(1)处,找出水银灯光谱。
(3)转动载物台,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望远镜跟
踪谱线运动,直到谱线开始逆转为止,固定载物台。
谱线对准分划板。
(4)记下读数1θ和2θ转至(2),记下读数1θ'和2
θ',有 []2211min 2
1
θθθθδ'-+'-=
原始数据如下:
1.顶角的测量及处理:
综上观之,显然取Φ=
[]22112
1
θθθθ'-+'-时,其在平均值两侧波动较小,取得的Φ更符合“真值”.且其标准差 ()
1
3
1
2
--=
∑
=n x x i i
σ 经带入,解得:
=σ28″.
A 类不确定度 n
u A σ
=
≈16″.
取置信概率为0.95时,查表得: t=4.30.
因为用刻度盘及游标盘测量角度时,最大允差属于均匀分布, 所以 B 类不确定度 =B u 1′/≈335″. 且 96.1=p k
由于 A=Φ-π, 可得: =A 59°56′50″. 所以 ()()≈+==Φ2
2B p A A u k tu 1′37″
2.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及处理:
测量次数为一次.
[]2211min 2
1
θθθθδ'-+'-=
=51°19′00″ B 类不确定度 =B u 1′/≈335″. 即 δ =35″
所以,根据合成公式 1sin i =0.0003 2
sin A =0.0002
则 n =0.0013
=A 59°56′50″ []2211min 2
1
θθθθδ'-+'-==51°19′00″
2
sin
2sin
2
sin
sin min 1
A A
A i n +==
δ=1.6520
综上 n=1.6520±0.0013 p=0.95
实验结论:通过两次实验,对分光计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调整技术,对数据的处理更加熟练,同时完成了物理量的测量与数据处理任务,并求出三棱镜的折射率 n=1.6520±0.0013 , p=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