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上第17课古诗五首优秀学案共2课时,含答案

【语文版】七上第17课古诗五首优秀学案共2课时,含答案
【语文版】七上第17课古诗五首优秀学案共2课时,含答案

17. 古诗五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诵诗篇。

2.概述诗歌表达的感情。

3.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合作探究,概述诗情。

自主学习

1.文体链接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古体诗产生较早,唐以前无此诗名,唐代出现律诗,始称律诗为近体诗,非律诗为古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律诗叫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每句七个字的律诗叫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hàn)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如王维的《杂诗》);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写作背景

《杂诗》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他乡异地忽然遇到来自故土的旧友,自然唤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夜雨寄北》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所以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淮上与友人别》该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蜀州,在现今四川省,州府在崇庆县。“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3.注音。

绮.窗()著.花未()潇.湘()城阙.()

宦.游()歧.路()侧畔.()长.精神()

4.文学常识填空。

(1)《杂诗》作者是代诗人。字。

(2)《夜雨寄北》作者是代诗人。字义山,号,

与“”合称为“小李杜”。“寄北”意思是。

(3)《淮上与友人别》作者是,代诗人。字。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字子安。诗题中“之”的意思是。唐朝时“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乐天”就是。“酬”的意思是。

5.解释下列字词。

来日

..:翻.似.:

..:却.话:无为

6.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D.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每课一练:课文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了》

部编版二年级(下)每课一练:课文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路了》 一、填空题. 1.看拼音,写汉字。 bāng dǎo yǒng jītè ________手向________________远________雪________点 2.比一比,再组词。 助________ 导________ 特________ 劝________异________持________ 3.自学生字,填空 ①“辨”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 ②“忠”________结构,下边是________字。 ③“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 ④“稠”右边是________字,共________笔。 ⑤“稀”右边是________字,共________笔。 4.填一填,写一写。 ①“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这句话把太阳比作________。 ②“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③我也能写一个这样的比喻句:________。 5.按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内容填空 ①太阳中午的时候在________,地上的树影正指着________。 ②北极星永远高挂在________。

③枝叶稠的一面是________,枝叶稀的一面是________。 ④冬天,雪化得快的一边是________,雪化得慢的一边是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1.照样子,写句子。 例:各种各样的鱼在海草间穿来穿去。 海草间有各种各样的鱼在穿来穿去。 ①一只漂亮的大白鹅在院子里引颈高歌。 ②一个个肥皂泡在天空中软悠悠地飘游。 2.看下面“玩飞鸟”的图画,写一段话。

二年级语文下册17课课件

二年级语文下册17课课件 二年级语文下册17课《古诗两首》分别是李白《望庐山瀑布》和杜甫《绝句》,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17课课件,供大家参阅。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 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或插图,适合读诗配乐的音乐资料。 2、收集曾经读背过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 (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 (2)“庐山”是个山名。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 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 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教师点拨) 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 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这一行中你觉得哪个词用得特别好!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的情景。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读第二行诗,理解“遥看”、“川”。 讨论:遥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

刘桥乡小学“高效课堂”语文教﹙学﹚案 孟店小学二年级 单元:17 古诗两首课时:2 授课时间:2013.4.27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以及他的几篇著作。2、过程与方法: 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二、教学策略 教法:启发引导 学法: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 环节1:自主学习———课堂主人 1、在音乐声中,老师让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环节2:激趣提问———点燃智慧 (1)课件播放《绝句》录音,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

意境。 (2)请学生简单介绍对诗人的了解(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环节3:合作答疑———体验成功 谁知道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及课文插图)环节4:探究新知———追根问底. 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要求: (1)自由读古诗,遇到生字或不认识的字多读几次,争取把古诗读通顺。(2)想想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环节5:知识链接———拓展补充 (课件出示)我会认:鹭、含、岭、泊、吴(指名认读、齐读,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环节6:当堂达标———点平面面观 指名朗读古诗(检查读通情况,结合纠音) 环节7:T台秀场———交流收获 读古诗、悟诗意。

1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练习

17课 一、看拼音写词语 dōnɡwúbāo hán chuānɡhùxiānɡlúxīlǐnɡmínɡjiào ()()()()()()ju?jùyín h?yān wùtínɡbóh?liúliǔshù ()()()()()() 二、默写古诗 1、绝句 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看瀑布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是朝诗人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 2、《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时写的。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四、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2、春天来了,我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歌唱,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18 雷雨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ízhíluàn bǎi hēi ch?n ch?n jǐyātáo zǒu yōu yua ( )( )( )( )( )( ) zhan dìcǎi hónɡmínɡchán zhīzhū ( )( )( )( ) 二、我来说 闪电越来越()雷声越来越()池水越来越()空气越来越() 青蛙越来越()树木越来越()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雷雨》课文中,写了“雷雨()雷雨()雷雨()”的景象。 2、_______的乌云,________地________。树上的叶子____________,蝉______________。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_______。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________了。 3、闪电,雷声。雨越下,树哇,房子啊,都了。 4、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_____在天空。蝉___了。蜘蛛又______在网上。池塘里水______了,青蛙也_了。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1)、短文写了()、()、()的景色。 (2)、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句,请用“——”画出来。 (3)、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读读,背背。

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最新)

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鸟啼》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阴》,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今天我们再来走进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劳伦斯的生活,去看看他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二、作者介绍 劳伦斯,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虹》、《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三、检查预习 田凫(fú)椋(liǎng)鸟老饕(tōo) 慰藉(jiè) 蔷薇束缚斑鸠荆棘 蛰伏隐遁(dùn)窒(zhì)息 攫(jué)住昊(hào)天撕裂 四、文本研习 1.请在文中划出修饰鸟啼的词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明确: A.缓慢、笨拙、吃力、隐约、含糊、若断若续

B.清越、明快、悦耳、清明、生动、轻柔、欢快 2.那么文中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鸟啼声赋予了什么样的色彩呢? A.黑色的'浪潮严酷的冬天 B.银色的通道、银光闪烁的王国、银色的泉流、银色晶莹的泉流、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春天 3.文中除了描写鸟啼还讲到了鸟尸,请在我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并试着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作用。 句子省略 作用:“鸟啼”是新生命的象征,象征严寒过后新生命的到来。 “鸟尸”是死亡的象征,两者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4.象征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请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含义。(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明确:A.第7小节“冬天走开了……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 严酷的冬天过去了,不管它曾经带给我们多大的痛苦,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有的是希望,有的是新生的力量。 B.第9小节“无论人们情愿与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天地。” 生命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 C.第12小节“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生与死是互不相容的,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在本质上不可兼得;但是,春天必将降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到来,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D.第15小节“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生命的到来,我们应坦然面对生死,死要勇敢面对,活要积极乐观。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地意思,并能用自己地话讲一讲. .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地赞美之情,初步感受古诗地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其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地思想情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引导学生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地景色,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地含义,并能用自己地话讲出诗文地内容.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地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地自然景象.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地“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地历史,为你指引前行地方向.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地乐趣,发现更多地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实物投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己地话说说自己看到地图,看谁说得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 .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通读古诗,在具体地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地字.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用自己喜欢地方式自主识字.如,在课文下面找生字地读音;还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地伙伴. ()再读诗句识生字. .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地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将刚上课时看到图时地感情投入诗中,读诗.自由读、个别读.评价朗读. .说说自已通过读诗在头脑中看到了什么?自主理解,小组交流,展示. 三、示范讲解,指导书写生字 “银”字有两个“竖提”,“艮”地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地竖提.“窗”字字形复杂,学生容易忽视“囱”字上地小撇.建议边示范边领着学生一笔一画地书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并讲讲意思. .收集有关描写春天地古诗,或者找找李白其他地诗,试着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优质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 路》优质教案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四种天然指南针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教师检测、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通过两两交流、小组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不仅理解课文,也可体验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激趣导入。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板书: 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 1 / 11

不会害怕。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提出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重复;标出小节序号。 2.我会读生字。 (多媒体出示带拼音的生字)bānɡ zh dǎo yǒnɡ lun chuǎnɡ pnɡ t jī xū 帮助导永乱闯碰特积需(1)读第一行生字: 同桌互读。 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师生共同订正: 乱三拼音节、前鼻音,助、闯是翘舌音,帮、永、碰为后鼻音。 代表读,开火车读,齐读。 出示: huānɡ bin zhōnɡ sh zhǎn chu xī q 慌辨忠实盏稠稀渠(2)指名读第二行生字,纠正以下几个生字的读音。 忠、实、盏、稠是翘舌音,辨是前鼻音,慌是后鼻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7课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7、《古诗两首》导学案 执教者:班级:小组: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学习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知识 链接 了解唐代中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和杜甫的生平机及其作品。 学法指导采用不同方式方式识记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环节学生学案教师导案 自主预习★预习任务 1.读通课文,标出二类生字,并在书上注音,组词。 圈出一类生字。 2.再读一次课文,用横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工 具书弄懂它。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3.读课文,想想自己弄明白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还 有哪些诗句的意思不明白,做上记号。 ★预习收获 1我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由组长带领组员认读生字。 3.各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例如:用“加一加”、“顺口溜”等记字方法。) 合作探究【问题一】两首古诗是哪个朝代的作品?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 【问题二】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作,写下来吧! 【问题三】两首诗都是写什么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dōnɡwúbāo hán chuānɡhùxiānɡlúxīlǐnɡmínɡjiào ( )( )( )( )( )( ) juéjùyín héyān wùtínɡbóhéliúliǔshù ( )( )( )( )( )( ) 二、默写古诗 1、绝句 两个黄鹂_____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庐山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看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是()朝诗人()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2、《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时写的。我还知道《》、《》也是他写的。 四、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2、春天来了,我看到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歌唱,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巩固 拓展 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 评价 反思

最新整理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

最新整理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 语文教学需要长期的计划和构思,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二年级下册语文17课教案:《鸟啼》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阴》,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对生命的态度,今天我们再来走进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劳伦斯的生活,去看看他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二、作者介绍 劳伦斯,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虹》、《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三、检查预习 田凫(fú)椋(liǎng)鸟老饕(tōo) 慰藉(jiè) 蔷薇束缚斑鸠荆棘 蛰伏隐遁(dùn)窒(zhì)息 攫(jué)住昊(hào)天撕裂 四、文本研习 1.请在文中划出修饰鸟啼的词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明确: A.缓慢、笨拙、吃力、隐约、含糊、若断若续 B.清越、明快、悦耳、清明、生动、轻柔、欢快

2.那么文中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鸟啼声赋予了什么样的色彩呢? A.黑色的浪潮严酷的冬天 B.银色的通道、银光闪烁的王国、银色的泉流、银色晶莹的泉流、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春天 3.文中除了描写鸟啼还讲到了鸟尸,请在我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语句,体会其中的含义,并试着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作用。 句子省略 作用:“鸟啼”是新生命的象征,象征严寒过后新生命的到来。 “鸟尸”是死亡的象征,两者对比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4.象征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请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含义。(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明确:A.第7小节“冬天走开了……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 严酷的冬天过去了,不管它曾经带给我们多大的痛苦,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心中有的是希望,有的是新生的力量。 B.第9小节“无论人们情愿与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天地。” 生命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 C.第12小节“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生与死是互不相容的,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在本质上不可兼得;但是,春天必将降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到来,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D.第15小节“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生命的到来,我们应坦然面对生死,死要勇敢面对,活要积极乐观。 由对上面句子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劳伦斯他是在思考生与死的问题,生与死不相容,非此及彼,如果面对死亡应该勇敢,如果生存就应该积极乐观;同时,他肯定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来临,谁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