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一模语文试卷讲评
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课堂PPT)

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死者的家世、生平、事业,
颂扬和悼念墓中人;
5
3.A
3.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碑”的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汉代以前,碑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是实用性的 。 B.根据唐代的丧葬制度可知,碑的价值高于碣。 C.南北朝时,碑文已不再用来纪念过去的人物。 D.现在人们所说的“碑”,可以泛指一切石刻。
17
秦哀公派人推辞说:“我们大王知道您的要 求了,您还是到宾馆(休息),我们将商议此事并告 诉您(结果)。”申包胥答道:“敝国国君流亡在草 野之中,没有获得一个休息的地方,我怎么敢去安歇 ?”靠着宫廷的墙壁站立着哭泣,哭声日夜不断,水 浆也不喝一口,(这样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他 吟诵了《无衣》这首诗,说军队现在就出发。申包胥 磕了九个头才坐下,秦哀公说:“楚国有这样的臣子 还亡了国,我没有像这样的臣子,我灭亡的日子没有 几天了。”于是就发兵援救楚国。
• 评分细则:共4个要点,其中(2)(3)两条主要围绕文字、 书法来谈,算是一个要点;4个要点中,答出任意1点1分, 2点3分,3点5分;
10
7.右图为天安门与纪念碑 的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对比 示意图,请结合此图与“ 材料二”、“材料三”的 相关内容,指出原方案的 不足。(6分)
11
7、6分。一点2分(部位特点+具体分析),三 点6分。
14
学生常见问题:
• 除第6题所说问题外,其他问题: (1)思路混乱。不分条理,全混在一起说;或者某一点在
前后文中能说上两三遍; (2)观察有误、表述逻辑混乱。如:“碑座太小、低、矮,
不能凸显碑身的庄严高大,或者不能体现天安门的伟大”, 观察有误,表述也有问题,难道碑座高大,才能凸显碑身 高大吗?碑座大小和天安门有何关系? (3)胡言乱语。如:“同原方案不能够突出我国充满活力 的朝气和威严、庄重,与我国当时的建国盛况略有不符”。
北京市东城2021届高三一模 大作文讲评 课件(29张PPT)

偏重于一个分句要点或审读材料部分信息,符合题意,观点明确。 很多学生能抓住部分信息中的2-3个关键词,如“志向”、“意志”、 “走得远”、“攀得高”。以扣题紧密度来区分档次。
2.写作能力:
论证较合理,论据较充实,语言较流畅。再视书写情况,入档赋分。
例文: 二上:6号文《志向与意志》 二中:8号文《志有多大,天有多高》 二下:10号文《意志与志向》
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论点进行阐释。 4.论证透彻: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5.有思辨色彩,有思维深度。 6.有独到思考,有个性特征。 提示:评分参考标准与期末一致,阅卷中先定类,再定档。
参照高考阅卷标准,发现学生亮点。 其中文体不符合要求的作文降类。 字数不足500字的文章,一般归为四类,酌情递减。
评阅标准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二类卷 (33—41分)
பைடு நூலகம்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围绕“微”而奉献论述
四类文(24分及以下): 完全跑题,宿构残文(不足500字且没有结尾)。 大于400小于500,最高不超过24分 大于300小于400,最高不超过18分 大于200小于300,最高不超过15分 大于100小于200,最高不超过10分
说明: 字数500字以上,不足700字,每50字减1分。 只有题目给2分;没有题目扣2分。 如果切题,文体不对,最高不能超过30分。 三个错别字减1分。
2020年北京市东城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考试整体评析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考试整体评析一、总评2020东城一模题目延续了今年以来高考模拟题命题的新思路,题型为标准题型。
材料选择上具有一定难度,对考生知识背景和答题能力的要求较高,体现回归语文学科本质。
全面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文学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套体现高考命题方向,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模拟题。
二、分评1、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了时下热门的网络直播话题。
选择热门的话题作为背景材料,在近年的题目中比较流行。
考生在阅读中可能会有亲近感和熟悉感,会对题目本身的内容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此类题目的答题必须回到语言逻辑上来,寻找有效信息,完成题目的要求。
这道题难度总体不大,考生需要注意证据意识,不要想当然。
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尽量为后面难度较大的题目留出时间。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选择史学材料,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考生的文史知识背景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较高。
选择题部分进行了压缩,只保留了词意理解和句意理解两道题,但难度不小,考生要注意掌握这些题目的基本答题方法,在知识层面努力查漏补缺。
翻译题将分值扩大到7分,虽然还是翻译两句话,但细节要求会有所增加,考生在保证基本句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尽量做到字字对译,尽可能的体现出题目的采分点。
翻译题分值增加,体现了对文言文基础语法和字词能力及整体阅读质量的重视,考生应当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问答题出题方式比较传统,在答题中要特别注意对原文材料的结合,不能仅仅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
《论语》阅读方面,考生要注意分别概括三则语录和选一则结合自己的言语生活进行简要分析,以达到题目的两个层次要求。
需要注意,概括不等同于翻译,不是将原句字字对译,要体现出一定的理论性和概括力。
结合自己的言语生活时,要注意与所选的《论语》要密切相关,需具有明确的主题意识。
3、诗词鉴赏诗词鉴赏选择了在南宋词坛极具影响力的白石词,并且在问答题中专门探讨了姜夔词作的艺术特色,回归到学科本质,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提出了较高要求。
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04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类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中获益,但也感受到了新挑战。
就文学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在写作方面的潜力,让我们看到了它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
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大量数据和对文本的语义分析技术来获取关键信息,从而生成有一定逻辑的文字。
2023年10月,人工智能创作的小说《机忆之地》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二等奖。
评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投票给这篇小说。
换句话说,在隐藏作者身份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创作得到了认可。
作者的“消失”可以让读者回归阅读作品的愉悦。
作家的生平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作家不再是批评家和读者关注的对象,语言变成了唯一的存在。
接纳人工智能文学存在的一个思路,是或许我们可以不去谈论“作者是谁”,而去谈论“作者的功能”。
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以成为作者呢?它满足了那个无数的“我”组成的条件,“我”是无数的意识,也是无数的数据的组合。
如果我们接纳了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作者,它创造出来的文学,可以统称为人工智能文学,那么它就可以和人类文学并存,并且具有推动人类文学创作的可能性。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比如,关于文学的本质。
文学的本质仅仅是为了语言和文本而存在的吗?还是说写作是为了某些更巍峨、更神秘的价值而存在?人工智能的创作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满足人类对它的需求,对它不停发出的指令吗?这些问题那是人类需要直面的。
(取材于蒋在的文章)材料二“人类作者”的优势至少有两个,其一是几乎无法复制的个体生命体验,其二是人的情感基于人的肉体而产生。
这两个优势也就构成了所谓“真情实感”的内涵。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显然无法逾越“真情实感”的鸿沟。
但人工智能是科学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研发的,它本身虽然没有主体意识,但它是人类主体意识的延伸。
人工智能不同于简单的算法编程,它的写作策略是深度学习,对条件随机进行概率上的选择,或者利用对抗生成网络。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蒹葭》、《关雎》、《式微》、《子衿》均选自《诗经》。
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2.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3.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
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
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gèn jiě yì yān B.gèn xiè è yānC.héng jiě è yīn D.héng xiè yì yīn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志怪小说。
B.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二部分——_______丽画卷。
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⑤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
相信未来,这些与古都相伴的鸟儿能更加自由地翱翔于北京上空。
(1)文段中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帮助修改。
(2)文稿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入选教材的诗______(写篇名)中诗句“______”就描写了鸟鸣叫的情形。
(3)编审即将结束,你发现专栏还缺第四部分结语。
请补写一句话,用上“了解”“学习”“探索”三个词语,以引起大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
二、句子默写三、诗歌鉴赏5.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面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记叙描写,再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的窘状,也表达了他的济世情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B.《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处处扣“壮词”来写:开篇壮怀激烈,梦中情景豪情万丈,结尾感叹壮志难酬,更添悲凉。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变换,有曲折跌宕之感,这更能表现诗人命运悲苦和对个人前途的绝望。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清宫剧热播带火故宫旅游,“十一”长假期间,不少游客怀着好奇心莅临..延禧宫,工作人员称,更多人能来此参观也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事情。
B.吉林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事件的调查结果让人如雷贯耳....,它再次突显出建立常态监管制度和严格的惩戒体系的重要性。
C.今夏,多国受到严重的高温干早天气困扰。
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近百年人类活动是加剧气候系统变化首当其冲....的因素。
D.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创造了震撼..世界的生态文明奇迹,为人类治理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答案】D【解析】【详解】D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A莅临:来到,来临。
敬辞,多用于上级领导的到来。
使用对象错误。
B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形容人的名声大。
使用语境描写错误。
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使用语境错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组是()A.阴蔽臆断栩栩如生心惊胆颤B.驿站研丽心灰意冷揠苗助长C.愚蠢陨落言简意赅养精蓄锐D.吆喝庸绿泱泱不乐义愤填膺【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阴蔽-荫蔽;B.研丽-妍丽;C.正确;D.庸绿-庸碌、泱泱不乐-怏怏不乐。
据此,答案为C。
二、名句名篇默写3.古诗文默写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课堂PPT)

2、(2分)“材料一”最后一段“仅此两种” 中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 参考答案:
• 墓碑的作用是让人们了解墓主人的情况,祠庙碑的作用是 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与功绩;
注意:
(1)必须具体表述墓碑和祠庙碑的 “作用”是什么各1分, 只写“墓碑作用”“祠庙碑作用” 不得分;
(2)墓碑的作用如答得比较具体,也可得分,如:记述墓
①秦伯使辞焉 A.言辞 B.辞赋 C. 推辞 D.告辞
②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 A.宽厚 B.深厚 C. 丰厚 D.醇厚
20
9.B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来自A. 逮吴之未定 逮奉圣朝
B.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 皆以美于徐公
D. 而赏始于包胥
18
申包胥带领秦军到达楚国。秦国大夫子满、子虎率
领五百辆兵车,子满说:“我们不了解吴国的战术。”让楚
国部队先跟吴国部队作战,然后与楚军会合,大败吴军。
吴国退兵后,楚昭王收复了国家,奖励就从申包胥开始。
申包胥说:“辅佐君王安定国家,不是为了自己;拯救急难
铲除祸害,不是为了名声;功成了就接受奖赏,这是出卖自
26
14、答案示例:答题要有“联系文本”的意识
• 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申先生并没有接到楚王的命令就去秦国 求救兵,这是忠心啊”1分。
• 比较(1)中烛之武的表现,可以看出烛之武在郑伯请他出面 救国时,尚有因个人恩怨产生的不满推脱之词1分,相比之下, 申包胥的忠,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行为 1分。而(2)中曾子所言的“忠”,是指为别人做事要尽心竭 力,这是个人行事的一种原则1分,申包胥将之发扬光大,在 国家急难之时,主动奔赴秦国求助,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身体健 康,最终打动秦王出兵救楚,这就是尽心竭力的表现1分。因 此,文中这句话中的“忠”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尽心竭力地 为楚国做事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
16.“澳大利亚‘骆满为患’这一现象 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 谈你的认识。
精品
参考评分标准
联系文本:概括现象1分 观点:正确且明确2分 联系实际:举例恰当且具体2分 阐发思考:分析合理且有逻辑3分
文言文延伸题 评分标准
观点:3分 “天资”:天赋(1分); “功夫”:成就、造诣、
成功(1分);关系:1分。 举例评析:5分
举例:2分 评析:3分 语言:2分
精品
诸葛靓后入晋 / 除大司马 / 召不起 / 以与晋室有仇 / 常背洛水而坐 / 与武帝有旧 /帝欲见之而无由 / 乃 请诸葛妃呼之 / 既来 / 帝就太妃间 相见 / 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 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 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 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精品
18.阅读第⑤⑥段,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启蒙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参考答案要点】 这位老师是一位颇有才学/爱好文学/有文学才华(1分) 经历坎坷/困难/不幸/挫折(1分) 对命运对生活能泰然处之/淡然/超然/淡定/乐观/坚强的人(1分
)
【结合文本分析】 引用或转述原文句子(1分) 只引用个别词语(0分) 引用但与观点不同一(0分):如有精神头、干瘦、热爱教育、关
精品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散文重纪实、轻评说,读来有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 B.作者描写李白的足迹曾到过宣城,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了。 C.第③段介绍那沙同志的内容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明净的茶水引出了触动作者情感的老人,这一笔颇为精妙。 E.这篇散文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令人称道。
引出下文(1分)芜湖渡口遇雨的焦虑/今日并未 因风雨受阻的喜悦/老师遇人生风雨能泰然处之 (1分)
精品
19.②【答案要点】 呼应题目(1分)
委婉含蓄(1分)地表达了“人生风雨也淡然”
的主旨(1分) 令人回味/意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
精品
精品
①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② 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③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④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蓑烟雨任平生
⑤ 泪痕红浥鲛绡透 锦书难托
⑥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精品
13题:评分标准
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孤寂、落寞等情感给3 分。
“前途未卜的忧惧之情”,1分
精品
15.“沙漠之舟”重归故里的作用
语言表达:顺畅1分;清晰1分 有严重病句语言不给分。 字数少50字扣1分,最多扣1分。
精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常见的正确的观点:
1、做事情要着眼于未来,要有远见,而不能只关 注眼前利益
2、人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地破坏生态 平衡。
3、做事情应该适度,否则过犹不及。
精品
学生常见的不太好的观点
1、 有竞争才有进步 2、 引进物种要慎重,要考虑后果。 3、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精品
学生常见的错误的观点
1、 我们应该重视小事情/细节 2、要懂得变通 3 、不重视民族文化
精品
徽州道上
精品
吴泰昌
安徽当涂人。中共党员。1955—1964 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毕 业。先后在《文艺报》、《河北文 艺》、《人民文学》任编辑、编辑 组长,1984—1998年任《文艺报》副 总编辑,编审。现为文艺报社顾问, 兼任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报告文学 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编委, 《小说月报》顾问,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等,中国作协第五、六届全委 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 府特殊津贴。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学 评论、散文集《文苑随笔》、《吴 泰昌散文》、《文学情思》、《梦 里沧桑》、《我亲历的巴金往事》、 《我认识的钱锺书》等20部。《艺 文轶话》1989年获中国作协举办的新 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心学生、爱吸烟的老人)。 精品
19.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文章第①段用了不少笔墨写我中学时的“怕
雨”,有何用意?(4分)
②文章结尾写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行进 在徽州古道上”,这样写有何妙处?(3分)
精品
19. ① 【答案要点】
突出/强调 “我”少年时代渴望郊游的急迫心情 /因为下雨会破坏郊游的兴致(2分);
阅题参考原则: 1、扣住“作用”(好处)作答。 2、既可从沙特、也可从澳大利亚方面作答。
参考【答案要点】 ①满足沙特人日常生活和宰牲献祭的需求; ②满足沙特人情感上怀旧的需求; ③缓解沙特人看到澳大利亚人捕杀骆驼的痛苦; ④缓解阿拉伯半岛骆驼数量急剧减少(沙特骆驼濒临灭绝)
的忧虑; ⑤缓解澳大利亚“骆满为患”的压力。 补充要点:使沙特的游牧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