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六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六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我们要对试卷进行分析,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六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仅供参考!篇一:六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一、对试卷命题的分析与建议本次六年级期末数学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主要内容,紧扣教材。

命题体现基础性、全面性。

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考查,题型全面、多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呈现的主要知识点体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知识的能力。

试题虽难度不大,但知识覆盖面广泛,容易忽略的细节较多。

全面考查了学生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了既有基础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试题解答情况分析本套试题共有七大题型,具体分析情况如下:第一大题:填空题,从卷面完成的情况看,整体完成效果较好,答题正确率达85%以上。

从中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双基”教学是分不开的。

但还有小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题目理解不透彻,造成不同程度的丢分,失分率达15%左右。

失分较多的题目是:1、2、4、5小题,这主要是反映出学生:1、对旧知识点产生遗忘,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

如:第1小题:0.8米=()厘米;250分米2=()米2,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单位换算方法、单位间进率理解和运用。

知识学生在接触周长和面积时已学过,在此丢分是不应该的。

通过试卷反馈,这也正好给我们老师一个很好的提示,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系统地跟学生进行梳理知识,让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

2、对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理解不到位,找不准解题的关键。

没掌握好小数、分数、百分三者互化过程。

如:第2小题不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和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来解题,不会把0.75化成百分数。

3、对比的化简和如何求比值的知识点掌握较差,没理解好最简比的含义。

如:第4小题把1.5:3化简,部分学生只将其化成整数比15:30,另:比值与比区分不清。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每次考试过后老师都会做一份试卷分析以总结学生在本次考试中的表现,方便查漏补缺,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通用6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一、本次期末考试六数试题特点:1、试题内容丰富,既突出重点,又覆盖面广。

2、试题知识面广,注重生活实际运用,发展学生思维,题目灵活多样,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多种学科的综合联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试题结构灵活多样,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共六大题组成)。

其中基本题、综合题、提高题各部分比例为7:2:1,有易有难,分档次,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答卷分析1、第一大题填空。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有关百分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区别、小数和分数的分数单位、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互化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但有关百分率的计算,图形的转换等知识的准确率不高。

2、第二大题判断。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细节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前七题的正确率较高,后面两题错误较多。

3、第三大题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准确辨析、简单运用。

通过查看答题情况,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圆柱的展开图、大数的认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90%。

但对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推理等知识掌握不够好,失误较大。

4、第四大题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简单的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对计算题目不够细心,对于“乘法口诀、约分、化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对简算方法运用不够熟练,导致扣分。

5、第五大题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和作图。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第一篇: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六(二)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此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较难,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二、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们参加考试46人。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13分。

平均分62分。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

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

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三、教学过程分析: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

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

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

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

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

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

7、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导语: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数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期末试卷的质量对于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一、试卷结构设计合理数学试卷的结构设计是评价试卷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在结构上往往分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两部分,每一部分涵盖了课本的主要内容,总分约为100分。

通常,选择题占试卷总分的60%左右,填空题占40%左右,这样的设计符合数学教学中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题目设置灵活多样试卷的题目设置应该能够灵活多样,既包括基础题目的考查,又要有思维拓展型的题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中应包含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

其中的选择题可以包括单选和多选,既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填空题既考察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计算题可以综合运用知识点,考察学生的计算技巧;应用题可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难度递进合理试卷的难度应该按照课本知识的难度进行递进,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的难度应该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确定。

试卷中既有一些简单的基础题目,如乘法口诀、面积计算等,又有一些较难的题目,如应用题等,以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注重综合能力考查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的设计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综合能力考查是指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不同知识点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综合能力的考查可以通过拓展性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来实现。

例如,可以设计一道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一段实际情境,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一)试卷概要本次检测题检测的内容全面,涵盖了小学六年所学的四个知识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相关知识内容。

试题内容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新课程理念,重视知识探究过程,减少了死记硬背的题型。

着重考查了学生对小学教材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基本技能形成情况。

试卷的难易适中。

试卷的制定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综合性,突出数学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试卷具有创新性。

(二)试题评价本套试题覆盖面广,试题具有时代和生活气息,难易适中,题量合适,符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

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整套试题无偏题、怪题,无知识性和科学性错误,且有一定量的原创试题。

二、试题分析(一)在填空题中1.第6题李红家的电表五月读数是260千瓦时,六月读数是301千瓦时,已知家用电的价格是每千瓦时x元,那么李红家六月应该缴纳电()元。

分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电表读数来计算用电量以及用字母式表示数量。

2.第7题 如右图,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坐10 人, 5张桌子坐( )人。

分析:此题着重检查学生对找规律性的题解决能力,可发现规律进行计算,也可通过画一画找到答案。

此类型的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或画一画来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3.第8题 李叔叔15时步行34㎞。

他每时步行( )千米,步行1千米要用( )时。

分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弄清被除数、除数。

4.第9题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6㎝、8㎝、10㎝,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分析:此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突出三边的关系。

(二)在判断题中第16题 在地图上,图上距离越长,表示的实际距离也越长。

分析:此题主要检查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与掌握,特别还检测学生审题、理解题的认真、仔细习惯。

在同一幅地图上或是在比例尺相同的情况下,图上距离越长,表示的实际距离肯定就越长。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修养。

下面店铺带来的是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篇1一、整体情况分析本次检测平均分只有75.9分,反映了本班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两极分化较严重,35.48%的学生数学素养较好,都能在90分以上。

本班优生16人,优生率51.61%;有7人在60-80之间占22.58%;而19.35%的学生不及格,并且有19.35%的学生成绩在30分左右,最低分21分;平均分就难提高上去。

优等生成绩不完美,总有差错,最高分99分,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未建立。

二、学困生分析本班的学困生已成现实,难以改变,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实在不行,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精心辅导,所以尽可能让他们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切实掌握。

12.9%的学生基本不具备学数学的能力和方法了,只能靠模仿做几道简单的习题。

18.0%的学生思维水平不是特别高,相对于优等生来说理解会慢点,不够灵活,但耐心讲解,他们也能掌握好,这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挽救的。

三、卷面分析本次检测较以往,有如下改变:一是解决问题的比重适度降低,几乎涵盖了本册重点知识,分值只占25%;二是口算题量增加,强化了口算能力的重要性;三是注重了知识习得过程的考查,如圆面积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强化了过程的重要性。

四是注重知识的全面理解。

如选择题的第1、5小题,都是理解性较强的题,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四、试题具体分析1、学生答卷整体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开看,还算可以。

每个大题的答题率都在60——70%之间,只有解决问题的第2个题目,在44.8%不大理想。

而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习题正确率在100%,难能可贵。

其余较好的有文字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用方程解答,刚好有复习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的试卷卷面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的试卷卷面分析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的试卷卷面分析从同学的答题状况看,基础性题目,正确率较高,部分同学答题思路清楚,书写规范干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丢分较少,同学有肯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部分同学思维独特,分析到位。

现将答题的详细状况及存在的`详细问题分析如下:(一)填空题此题主要考查同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学答题状况整体良好。

但是第3小题出错较多,主要表现在部分同学不能精确掌控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由此看出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控不够扎实。

(二)选择题选择题共3个小题,2、3小题失分人数较多,反映同学基本概念及运算技能较差,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掌控得不太好,个别同学没有仔细审题。

〔三〕计算题有90%同学做得较好,个别同学同学计算技能差,今后要不断的提高他们的运算技能。

〔四〕操作与分析题此题共有3个小题,同学答题整体比较好,第2小题从左面看图部分同学出错,立体感不强,第3小题的错误主要是由于计算精确率低。

〔五〕解决问题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掌控,但由于一部分同学审题不仔细,分析题的技能差,所以第三小题压路面积有不理解的,第4小题的错误主要是由于没有搞清晰铁块的体积就是水面上升的体积。

从同学的答题状况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没有掌控。

〔2〕、同学思维敏捷性较差,对稍有变式的题目解答不了。

〔3〕、做题习惯培育与教育不到位,所以在时间焦灼的状况下出错较多。

〔4〕、平常缺乏培育技能题和综合性分析题的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留意要对同学进行规范化要求和训练,对比课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留意从平常的每节课抓起,着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要留意呈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那么、性质等结论的推导过程,解题方法的思索过程。

同时每次考试前老师都要给同学讲一讲考试的方法,提高同学的应试技能和敏捷解决问题的技能,要提高同学做题的速度和精确率,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概况本次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采用了人教版教材,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内容涵盖了本学期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乘除法、比和比例、圆和圆柱圆锥、简单的统计等。

题目设计合理,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分数乘除法: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掌握得较为熟练,能够正确地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

但在涉及到分数与其他数字的混合运算时,部分学生出现运算顺序混淆的情况。

2.比和比例:学生对比和比例的概念有较好的理解,但在解决与比和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题意,导致解题错误。

3.圆和圆柱圆锥:学生对圆和圆柱圆锥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较好的掌握,但在计算圆的周长、面积或圆柱圆锥的体积时,部分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4.简单的统计:学生在简单的统计题目中表现良好,能够正确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绘制统计图。

但在涉及到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时,部分学生缺乏对统计方法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1.分数乘除法教学:在分数乘除法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运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应加强分数与其他数字混合运算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2.比和比例教学:在比和比例教学中,应注重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和比例的实际意义。

3.圆和圆柱圆锥教学:在圆和圆柱圆锥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加强学生的计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4.简单的教学:在简单的统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统计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可以通过实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方法。

四、展望通过本次考试分析,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本次期末考试六数试题特点:
1、试题内容丰富,既突出重点,又覆盖面广。

二、答卷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对有关百分数的改写、比和比值
区别、小数和分数的分数单位、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互化等
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但有关百分率的计算,图
形的转换等知识的准确率不高。

2、第二大题判断。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细节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看,前七题的正确率较高,后面两题错误较多。

3、第三大题选择,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
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准确辨析、简单运用。

通过查看答题情况,
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圆柱的展开图、大数的认读等知识掌握
较好,准确率能达到90%。

但对有关公因数和公倍数、推理等知识
掌握不够好,失误较大。

4、第四大题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简单的计
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计算的准
确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对计算题目不够细心,对于“乘法口诀、约分、化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对简算方法运用
不够熟练,导致扣分。

5、第五大题动手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和作图。

部分学生,作图不够规范。

6、第六大题我会思考,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图形的认读、路程问题、比例问题数
学问题掌握较好,,表现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准确率不高。

其中,第6题有15个学生没有得分。

从以上答卷情况可以反映出:1、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
握比较扎实,但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深入。

在答卷中,学
生对有关概念的识记、判断、辨析、基本计算得分率都在85%以上,其中对大数的改写、比和比值,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和意义,基本的口算和计算,图形的平移等知识掌握较好,准确率达到75%
以上,这反映出平时教学普遍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
效果较好。

同时也要看到,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比较肤浅,不够
深入。

2、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综合运用
能力仍然较弱。

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中,学生都有不
同程度的得分,但用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准确率却不高。

如第
五题,学生画出的西偏北30度不够准确,不能根据图中的正北方向
准确判断其余三个方向,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

第6题2小题,部分学生没有把“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问题和“按比例分配”问题综合考虑,也没有理解获奖人数间的
关系,因而结果不够准确。

三、今后工作需要改进之处: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
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
的道理。

例如,对于位置与方向的作图,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
而且要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

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
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2、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
数学思想。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
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
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
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
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
这些信息说明问题。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从试卷来看,学生解决问题的失误反映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薄弱,解决问题能力不高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无从下手,
不会处理有关的信息。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要教给学生思考方法。

借助图示、演示等引导
学生利用分析法、综合法,培养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
思维能力,将知识学活,达到举一反三。

还要重视解决问题教学。

新教材将传统应用题分散于计算教学中,旨在打破传统应用题教学
的机械化,但并非可以忽略解决问题教学。

教学中仅让学生会解答
是不够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参与信息的组合、筛选,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我们不难发现,每一组题目都有学生因为习惯不好造成失误,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能否
正确解题,又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
端正,做事浮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
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