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掌握好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非常重要。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和复习。
下面对现代汉语的复习重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汉字的基本认识汉字是中文的基础,是我们汉语文字的书写形式。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掌握汉字的基本认识。
包括认识汉字的结构、笔画、发音和意义等。
此外,还要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汉字,比如基本的日常用语、数字、部首等,这样才能更好地阅读和书写汉字。
二、词汇的扩充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我们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包括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短语和成语,同时还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新词汇。
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运用词汇,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三、语法规则的掌握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则,是我们正确表达意思和理解语言含义的重要依据。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规则,比如词序、句式、语态、时态等。
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比如虚词搭配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
只有掌握好语法规则,才能写出规范和通顺的现代汉语文章。
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积累阅读量和写作经验。
通过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报纸、杂志、小说等,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而写作练习则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五、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口语和听力是语言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我们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口语和听力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跟中国人交流、听力练习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水平。
只有口语和听力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进行日常交流和沟通。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讲解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讲解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现代汉语复习笔记⽬录第⼀章绪论 (1)第⼆章语⾳ (4)第三章⽂字 (9)第四章词汇 (12)第五章语法 (17)第⼀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概念: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为标准⾳,以北⽅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学语⾔:⼜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中经过⾼度加⼯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3.语⾔:以语⾳为物质外壳、词汇为建筑材料、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种⾳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共同语与民族共同语:共同语是⼀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民族共同语是在⼀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的语⾔。
5.基础⽅⾔:(1)含义: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
(2)以何种⽅⾔为基础⽅⾔,取决于这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区的政治、经济、⽂化、⼈⼝等。
6.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1)⼝语:⼈们⼝头上应⽤的语⾔,具有⼝语的风格。
(2)书⾯语:⽤⽂字写下来的语⾔,是以⼝语为基础形成的,具有与⼝语不同的风格。
7.现代汉语规范化:(1)什么是语⾔规范化?语⾔规范化就是明确某⼀语⾔的共同语及其内部⼀致的标准。
(2)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致的标准,并⽤这种标准消除语⾳、词汇和语法等⽅⾯存在的⼀些分歧。
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字的形、⾳、义各个⽅⾯也要制定标准进⾏规范。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①语⾳⽅⾯:以北京话为标准;②词汇⽅⾯:以北⽅话词汇为基础;③语法⽅⾯: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以北京语⾳为标准⾳并不代表北京话任何⼀个语⾳成分都是标准的;以北⽅话词汇为基础,是说北⽅话词汇有很⼤的普遍性,但并不是说北⽅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话⽂著作为语法规范是说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话⽂著作为典范,但应指出的是以这种著作的⼀般⽤例⽽不是特殊⽤例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梳理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梳理一、绪论1、现代汉语的定义:①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②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③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志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2、普通话的作用。
3、语言的定义:①从结构上看②从功能上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
)4、现代汉语的两种形式:①口语(含义、特征)②书面语(含义、特征)5、文学语言(定义、形式)。
6、民族共同语的定义。
7、汉族历史上的民族共同语:春秋一一雅言汉代一一通语明代--- 官话辛亥革命后---- 国语新中国成立后一一普通话8、关于文言和白话。
9、关于北京话。
10、1955年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
11、方言的定义。
12、我国七大方言区:★①北方方言(另有四个次方言)②吴方言(苏州话为代表)③湘方言(长沙话为代表)④赣方言(南昌话为代表)⑤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为代表)⑥闽方言(另有五个次方言)⑦粤方言(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13、现代汉语的特点:①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音节整齐简洁;有声调。
)②词汇方面:(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同音语素多。
)③语法方面:(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形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
)14、汉语的地位(4个)。
15、关于孔子学院。
16、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位置。
16、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针、方法)。
二、语音1、语音的定义。
2、语言的性质:①物理属性②生理属性③社会属性(本质属性)3、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4、造成不同音色的三种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
)5、发音器官的分类:①呼吸器官②喉头和声带③咽腔、鼻腔和口腔6、语音单位:①音素一一辅音、元音(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②音节③声母、韵母、声调④音位(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7、四类记音符号:①用汉字记音②用“注音符号”记音③用拼音字母记音④用国际音标记音8、关于《汉语拼音方案》:①1956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订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复习重点资料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
2、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
而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
书面语趋向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3、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
4、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指什么?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语法: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7、什么是语音?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8、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9、解释术语。
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可分为元音和辅音。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0、京j(北京b,j),沪h(上海sh,h),津j(天津t,j),辽l(辽宁l,n),吉j(吉林j,l)黑h(黑龙江h,l,j),晋j(山西sh,x),冀j(河北h,b)。
11、按韵母开头分类,韵母可分为几类?可以分为4 类。
开口呼:韵母不是i,u,v 和不以i,u,v 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齐齿呼:i 或者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合口呼:u 或者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撮口呼:v 或者以v 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12、韵母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有的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者轻重长短并不一致。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 知识点精心整理

现代汉语复习笔记知识点精心整理一、词语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语通常有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两个方面。
基本意义指的是词语最基础的意思,而引申意义则是在特定语境下,根据语言使用者的理解和需要,词语所表达的超越基本意义的衍生意义。
例如,"红"这个词的基本意义是代表一种颜色,属于色彩类词语;而在引申意义中,"红"还可以表示热情、美好、成功等含义。
二、词义间的关系在汉语中,词语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位关系、近反义关系等。
1. 同义关系同义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语之间的关系。
通过掌握同义词,能够丰富词汇,增强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美丽"和"漂亮"就是同义词,它们都可以用来形容美的事物。
2. 反义关系反义关系是指词语之间意义相对立或相反的关系。
通过学习反义词,可以拓展词汇量,丰富表达方式。
例如,"大"和"小"就是反义词,它们分别表示相对的大小。
3. 上下位关系上下位关系指一个词在意义上的包容或被包容的关系,即所谓的上下级关系。
例如,"水果"是一个上位词,而"苹果"、"橙子"则是它的下位词。
4. 近反义关系近反义关系指两个词表达的意义在某些方面相对立,但在其他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好吃"和"难吃"就是近反义词,它们在表达对食物的评价时是相对的,但在形容食物时都是用来表示口感。
三、词语的用法对于一个词语,除了要了解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还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用法。
1. 词语搭配许多词语都有其固定的搭配方式,即搭配词。
掌握词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自然。
例如,"喝咖啡"是一个常见的搭配,而"喝茶"则是另一个搭配。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下册考试重点解析

《现代汉语》(修订五版)下册·考试重点(简版)一、语法的性质(详情见P3)语法具有抽象性、固定性和民族性。
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
因为语法是一个有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
废弃一条规则就会导致整个系统跟随着变化,这样就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
3.民族性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事也表现在语法上。
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共性忽略了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我们在研究和说明汉语的语法规则时,不要拿别的语言的语法硬套汉语的语法。
二、词类的分类标准(详情见P7)分类的语句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个方面(就汉语来说,语法功能是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
三者合称为词性)三、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的语法特征(详情见P9,便于记忆见P13、P14表)1.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2)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3)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经常用在借此后头,组成介词短语。
(5)汉语民词单、复数同形。
2.动词的语法特征:(1)多数能作动语带宾语,能作位于或谓语中心语。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只有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
(3)能够构成“V不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4)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5)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或时量或尝试轻松等意义,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形容词常作定语和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形容词不带宾语。
(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4)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5)有些单音性质形容词可带上叠音词缀或其它词缀(便于理解请见P13)(6)状态形容词如“雪白”、“漆黑”、“血红”,本身已表示特定状态和程度。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复习重点图文稿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复习重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绪论部分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又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2、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分布在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3、吴方言分布在上海市、江苏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地区、浙江的大部分地区。
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4、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语音部分1、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
人类发出的咳嗽声、哭笑声、呻吟声?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要素。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指振动次数的多少,叫做“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快,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也就高,反之则低。
音高,在汉语中区别意义的作用很明显。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反之则弱。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所致。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发音体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反之则短。
音长,在汉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因素。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声母≠辅音,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见得都是声母,也有作韵尾。
现代汉语第五版复习要点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语法部分第一节概说一、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
例如: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
例如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阿Q性格—→阿Q的性格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二)词、短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1、短语与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一致例如:结构关系合成词短语主谓关系气喘气息微弱联合关系聪慧聪明能干偏正关系小学小型设备述宾关系美容美化校园述补关系说明说得明白2、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
因此,短语和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
例1: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主谓关系)例2: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偏正关系)(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只能作状语。
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副词可以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复习要点语法部分第一节概说一、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语序和虚词是主要的语法手段。
汉语语法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改变语序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例如:发展迅速(主谓关系)—→迅速发展(偏正关系)学习刻苦(主谓关系)—→刻苦学习(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紧握(偏正关系)—→握紧(述补关系)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
例如: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老师的学生(偏正关系)—→老师和学生(联合关系)某些短语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
例如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阿Q性格—→阿Q的性格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北京饭店”是专有名词,而“北京的饭店”则指地点设在北京的所有宾馆或饭店。
(二)词、短语、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1、短语与合成词的构造基本一致例如:结构关系合成词短语主谓关系气喘气息微弱联合关系聪慧聪明能干偏正关系小学小型设备述宾关系美容美化校园述补关系说明说得明白2、短语与句子的构造基本一致。
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
因此,短语和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
例1: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巍然屹立在西藏南侧。
(主谓关系)例2:多么美妙的音乐啊!(偏正关系)(三)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表语,副词只能作状语。
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少数副词可以作补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例1:五月一日‖劳动节。
(名词作谓语)例2: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
(动词作主语)应该注意的是,汉语中名词作谓语、状语,动词作主语、宾语时,本身的词性并没有改变,名词还是名词,动词还是动词。
(四)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数词和名词结合时,一般都需要在数词的后面加个量词。
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也往往不同。
如“一个人、一头牛、一张纸、一粒米”等。
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是他吗?”、“是他吧?”、“是他呢。
”二、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P2举例说明语法的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例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同时重语序的语言,其表达形式也可能不同,汉语说“我写字”,藏语说成“我字写”;汉语说“两本书”,傣语说成“书两本”。
词的组合手段,各种语言也有差异。
现代汉语的“两本书”是名词和数词组合,其间要用相应的量词。
而英语“two books”没有加量词这条规则,但是数词在前,名词在后这个语序,两种语言又是共同的。
第二、三节词类一、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举例说明。
P6-7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承担句子成分的能力以及形态变化的特点等三方面。
(一)词类划分的一般标准词类划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形态标准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是屈折语,有丰富的形态标志或形态变化。
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例如,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与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等等,因此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只有少数词带有类似印欧语言的“形态标志”,例如,以“子、儿、头、家、们、性”等词缀结尾的一般是名词,以“化”结尾的一般是动词等。
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因此,根据形态标准只能给汉语中一小部分词归类,而无法确定不带形态成分的词的类属。
汉语在形态方面表现出的这一特点,同样只能作为词类划分的参考。
2、意义标准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
判断词类主要看词的语法意义,适当参考词汇意义,一般不考虑色彩意义。
在词类划分中所参考的“词汇意义”主要是指抽象的“类别”意义,而不是具体的“词义”。
例如,通常认为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等,就是“类别”意义。
语法意义是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作用所体现出的功能意义。
语法意义是一种概括性更强、概括程度更高的类型,主要包括词类的类意义、词与词组合产生的关系意义等。
形态、语序、重叠、虚词等语法形式所表现出的意义都是语法意义。
由此可见,语法意义比较复杂,而且存在不同层面上的语法意义,不是词类划分的唯一标准,而是词类划分的参考。
3、功能标准词的语法功能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
这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词的语法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组合能力主要包括实词与实词的组合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不同词类之间是否能够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
例如形容词大多可以和副词组合,接受“很”、“太”等程度副词的修饰;动词可以和名词组合,可以带“着、了、过”等动态助词等。
②词在句子中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名词的显著特点就是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形容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作谓语、定语等。
虚词不能作句子成分。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不能单纯依靠形态特征划分词类。
汉语词类划分主要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适当参考形态变化和意义方面的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包括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
在划分词类的时候,并不是把一个词所有的语法功能都拿来作分类的依据,而是找出功能上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点,把具有共同语法功能的一组词归为一类。
例如,根据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不”修饰等特征,将名词与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进而根据能否带宾语,将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动词经常充当述语带宾语,而形容词则一般不带宾语。
二、为什么汉语和英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同?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形态、意义和语法功能。
由于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因而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执行、操作的标准,只能是一种辅助标准。
因而划分词类主要依据形态与功能,而汉语和英语在形态标准与功能标准上有不同特点。
(一)形态标准1、英语英语是屈折语,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形式后面加上s或es,例如:book-books class-classes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原式后面加上er或者在原式前面出现单词more。
例如:great-greater beautiful-more beautiful动词能在其后加-ing、-ed表示不同时体意义。
例如:Work-working-worked因此英语可以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确定词类。
2、汉语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名词可以加,而且常常不加也仍然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
双音节形容词可以按照AABB方式重叠,例如:漂漂亮亮、大大方方、干干净净、清清楚楚;但是还有许多形容词不能重叠,例如:美丽、庄严、精良、严肃;也有的形容词则按照ABAB方式重叠,例如:雪白雪白、火红火红、笔直笔直、冰冷冰冷。
这些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
(二)功能标准1、英语英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会发生不同的形态变化,分别表示主语(或宾语)、谓语、定语三种功能(职务),而英语的句子成分与词类之间又存在着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主语、宾语与名词对应,谓语与动词对应,定语与形容词对应,状语与副词对应,等等。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因而,对英语而言,形态变化——句子成分——词类三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可根据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直接判断词类:充当主语、宾语的词是名词,充当谓语的词是动词,充当定语的是形容词。
举例来说,“他生活中的一大爱好是绘画。
|他爱过她|他是个可爱的人”,在英语例三个“爱”有三种形态,分别表示主语、谓语、定语三种功能(职务),分属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类。
One of the great loves of his life was painting.He loved her.He's a very loving person。
2、汉语汉语的词充当不同成分时不会发生形态变化。
例如,动词无论作谓语、述语,还是作主语、宾语或补语,都采用相同的语音形式,未发生任何形态上的变化。
汉语中只有少数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有大致的对应关系,如区别词只能作定语,副词主要作状语。
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大多数词类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表示为:可以看出,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是相互交错的。
同一类词可以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反过来说,同一种句法成分可以由不同类的词语充当。
如果比附英语的分类法,作主语、宾语时算名词,作谓语时算动词,作定语时算形容词,就会出现大量兼类词,导致实词无定类,分类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我打算买、我买、买的东西”,“买”分别充当主语、谓语、定语,并没有不同的形态,如果比附英语的做法,“买”就兼属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以此类推,绝大多数汉语的词就会兼属名词、动词、形容词,就无法在词类上作出真正的区别,分类也就失去意义。
因而,汉语词类划分就应采用与英语不同的分类方式,不是把一个词所有的语法功能都拿来作分类的依据,而是找出功能上所具有的一个或几个区别性特点,把具有共同语法功能的一组词归为一类。
例如。
根据能否经常作主语、宾语,能否经常作谓语、能否受“不”修饰等特征,将名词与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区分开来,进而根据能否带宾语,将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来,动词经常充当述语带宾语,而形容词则一般不带宾语。
三、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举例说明。
+不+很+宾语名词×动词√×或√性质形容词√√且×名词:不受“不”修饰,如:问题、雨水、人民。
动词:不受“很”修饰或能带宾语,如:走、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