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修订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语文教案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目标,规划出一系列有序的教学内容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知识,逐步提高语文能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会写“棉、杉、桂、壮、化”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教学难点:背诵儿歌,正确书写“壮、化、棉、杉、桂”5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朗读儿歌,复习词语梧桐、枫树、松、柏、枫叶、松子木棉、白桦、银杏、水杉、金桂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一)学习“装、疆”1.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大家齐读这首儿歌。

2.运用字理学习“装”和“疆”。

“装、疆”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谁来读一读。

“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用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地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

“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组词。

疆——边疆、疆土、疆界、新疆装——服装、军装、新装、包装(二)学习“耐、守、银、化”小组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耐、守、银、化”这4个字。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桦树忍耐寒冷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很、跟、眼”的右半边和“银”相同,金字旁和金属有关。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化石”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3.通过组词巩固。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阅读教案精选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阅读教案精选

总第 1 课时【课题】阅读【课型】复习【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句子,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

2.仔细阅读短文,能借助短文内容读懂简单句子的意思。

3.能正确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

4.能在阅读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5.能借助文章中的插图阅读。

6.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重难点分析】重点:1.通过朗读句子,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

2.仔细阅读短文,能借助短文内容读懂简单句子的意思。

3.能正确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

4.能在阅读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难点:1.能借助文章中的插图阅读。

2.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流程设计】【板书设计】阅读【反馈练习】详见阅读题。

12.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师:准备识字卡片,纸筒、头饰、多媒体画面、教学挂图和相关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2.“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板书课题)认识“观”。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给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划出课文的生字词。

2.四人小组自主识字,探索识记方法,师巡视指导。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阅读(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阅读(1)部分展开学习。

具体内容包括了《小壁虎借尾巴》、《荷叶母亲》、《小兔子乖乖》和《大象和小蚊子》四个故事。

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旨在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四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2. 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挂图、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挂图,引导学生谈论对四个故事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过程一:展示《小壁虎借尾巴》挂图,让学生讲述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以及的结果。

过程二:展示《荷叶母亲》挂图,引导学生谈论荷叶母亲的特点,以及故事中体现的母爱。

过程三:展示《小兔子乖乖》挂图,让学生讲述小兔子如何应对大灰狼的威胁。

过程四:展示《大象和小蚊子》挂图,引导学生谈论大象和小蚊子的相处之道。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阅读四个故事,讲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过程一:阅读《小壁虎借尾巴》,分析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以及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尾巴特点。

过程二:阅读《荷叶母亲》,讨论荷叶母亲如何在雨中保护小青蛙,体会母爱的伟大。

过程三:阅读《小兔子乖乖》,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困难,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

过程四:阅读《大象和小蚊子》,让学生明白友谊的可贵,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针对四个故事,设计相关问题,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题一:《小壁虎借尾巴》中,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有没有借到尾巴?例题二:《荷叶母亲》中,荷叶母亲是如何在雨中保护小青蛙的?例题三:《小兔子乖乖》中,小兔子是如何应对大灰狼的威胁的?例题四:《大象和小蚊子》中,大象和小蚊子是如何化解矛盾的?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一、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1.创建写作氛围我们需要让孩子感到写作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而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任务。

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创建写作氛围。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写作技巧、分享一些自己的创作经验,或者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些有趣的写作主题。

2.鼓励发布作品孩子们的写作作品可以通过学校网站、班级论坛、留言本等渠道发布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写作的成果,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这也可以让其他孩子和老师们了解孩子们的才能和想法,为孩子们积累自信心。

3.主题化写作在课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主题化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如通过读一些优秀的作品、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等方法,来引导孩子们产生创作灵感。

二、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1.小型写作作业小型写作作业可以为孩子们提供锻炼写作能力的机会,例如写简单的日记、小短文或寓言故事等。

这些作业既可以练习写作技巧,又可以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图文写作另外,图文写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写作能力的方法。

例如,请孩子根据老师为其选定的图片进行写作,或者是自行选定图片进行创作,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想象力。

3.同步写作同步写作是一种非常有趣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室中划定一个主题,让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然后提取每个小组的最佳想法进行集中写作。

总结: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我们需要注重创建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引导孩子们学习和体验写作,同时通过逐步提高难度的方法来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只有在教学中创造多样化、具有挑战性、鼓励分享表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先体验权,真正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好的语文课件是很重要的。

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生共同观察课本插图,交流:你看见了什么?2、导入新课,共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锄禾”的意思。

2、结合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难读的字),自读古诗。

三、读诗句1、指名读诗,生生评价,相机展示生字、词语,小游戏巩固。

2、教师范读,注意读出节奏。

3、带领学生打停顿符号,再带读,体会节奏。

四、明诗意1、学习第一二行:1)引导学生将画面与诗句联系起来;2)再读诗句,想象画面,并用朗读表现;3)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2.第三四行:1)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盘中餐”、“皆”)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

(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2)指导朗读:解释“辛”的含义,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在此基础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五、悟诗情1、配乐读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师生交流:通过这首诗,你有哪些收获?六、学写生字展示生字,学生争当识字小高手,共同学习:禾、午、辛、苦。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

你体会到了什么?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秋天是美丽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第一课时第一单元我的自画像一,猜谜语1,一身皮毛真好看;尾巴蓬松像把伞; 把家安在大树上; 上上下下跳的欢(松鼠)2,耳朵长; 尾巴短;只吃菜; 不吃饭。

(兔子)3,头胖脚掌大;像个大傻瓜;四肢短又粗;爱穿黑大褂。

(熊)4,尖尖嘴巴;细细小腿;托条尾巴;疑神疑鬼。

(狐狸)5,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

(象)二,写话指导1,找一位同学; 认真看看这位同学的样子。

2,让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爱好。

3,写的时候注意顺序;可以先写外貌; 再写爱好。

4,要学会分段。

三,提纲开头:总写自己的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年纪; 身份)1,直接介绍自己。

2; 打招呼。

3;自问自答。

中间:1;外貌:身高;胖瘦;头发;脸;眉毛;眼睛;鼻子;嘴。

2,爱好兴趣:看电视;画画; 唱歌; 玩游戏。

结尾:再次点明中心。

1,这就是我;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2,我的自画像画完了; 你喜欢我吗?3,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四,例文(课本例文)五,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第二单元我的家人一,导入找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1,都包括谁?(爷爷;奶奶;爸爸; 妈妈; 哥哥;姐姐2,说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年龄。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说说他的外貌;爱好。

二,提纲开头:介绍家人的基本信息。

中间:1; 介绍家人的外貌。

2,介绍家人的性格特点; 爱好。

(举事例)结尾:表达对家人的感情。

—4 ?四,例文(课本例文)好词好句。

第三课时第三单元描写秋天一,导入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秋天到了; 秋婆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把秋天画下来吧。

(给同学们看秋天的图片)二,写话指导1,秋天哪里体现最明显; 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在秋天不同的地点; 你都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3,你闻到花香;听到秋雨的声音; 看到秋天的色彩了吗?4,你喜欢秋天吗?三,提纲题目:美丽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 喜悦的秋天。

开头:用优美的语言引出秋天的到来。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阅读课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阅读课教案

二年级阅读课教案第一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准字音。

2、熟读成诵,理解文艺。

二、教学重难点:将文中所述应用于生活中。

三、课时分配: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2、全班齐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文2、评价3、教师评价(三)再读课文并释义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释义: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四)熟读成诵1、默读并试着背诵2、指名背诵3、全班齐背(五)作业布置:熟背课文教学反思: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第二周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准字音。

2、熟读成诵,理解文艺。

二、教学重难点:将文中所述应用于生活中。

三、课时分配: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2、全班齐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文2、评价3、教师评价(三)再读课文并释义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释义: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

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第一课时第一单元我的自画像一,猜谜语1,一身皮毛真好看,尾巴蓬松像把伞,把家安在大树上,上上下下跳的欢。

(松鼠)2,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

(兔子)3,头胖脚掌大,像个大傻瓜,四肢短又粗,爱穿黑大褂。

(熊)4,尖尖嘴巴,细细小腿,托条尾巴,疑神疑鬼。

(狐狸)5,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鞭子。

(象)二,写话指导1,找一位同学,认真看看这位同学的样子。

2,让这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爱好。

3,写的时候注意顺序,可以先写外貌,再写爱好。

4,要学会分段。

三,提纲开头:总写自己的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年纪,身份)1,直接介绍自己。

2,打招呼。

3,自问自答。

中间:1,外貌:身高,胖瘦,头发,脸,眉毛,眼睛,鼻子,嘴。

2,爱好兴趣:看电视,画画,唱歌,玩游戏。

结尾:再次点明中心。

1,这就是我,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2,我的自画像画完了,你喜欢我吗?3,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四,例文(课本例文)五,好词好句。

第二课时第二单元我的家人一,导入找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1,都包括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2,说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年龄。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说说他的外貌,爱好。

二,提纲开头:介绍家人的基本信息。

中间:1,介绍家人的外貌。

2,介绍家人的性格特点,爱好。

(举事例)结尾:表达对家人的感情。

三,例文(课本例文)四,好词好句。

第三课时第三单元描写秋天一,导入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原因。

秋天到了,秋婆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现在,让我们把秋天画下来吧。

(给同学们看秋天的图片)二,写话指导1,秋天哪里体现最明显,给你的感受是什么?2,在秋天不同的地点,你都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3,4,你闻到花香,听到秋雨的声音,看到秋天的色彩了吗?5,你喜欢秋天吗?三,提纲题目:美丽的秋天,金色的秋天,喜悦的秋天。

开头:用优美的语言引出秋天的到来。

中间:1,田野里:稻子,花生,玉米,大豆,高粱2,果园里:苹果,柿子,梨,石榴,橙子3,草地上:小草小花4,树林里:树叶,小动物结尾: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四,例文(课本例文)五,好词好句排队,找座位,坐好,运动会开始。

谁参加比赛,怎样比赛,取得成绩,得到奖品,心情如何,我们大家怎么样。

结尾:写出这次运动会的感想。

四阅读知识点1比喻句复习每个同学写出三个比喻句,并说出把什么比喻为什么。

2拟人句把事物人格话,不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人一样。

例:小鸟在树上唱歌。

小鸟不会唱歌,运用比喻句,写出小鸟的可爱。

让同学们写拟人句。

3词语练习AABB开开心心红红火火安安静静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高高兴兴来来往往ABB红火火绿油油黄澄澄红彤彤白花花黑乎乎第六课时第四单元看图作文一,导入。

准备:AB卷上的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看一些图片。

每看一张图片,让学生简单介绍图片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二写作要求准备:本课作文图片。

(作文书上)1仔细观察这几幅图。

2边观察边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讲这个故事。

三提纲开头:根据图上的内容,写出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中间:根据图片的意思,把事情记叙完整。

可以写人物想什么,说什么。

结尾:写出你对这个故事的感想。

四例文AB卷第二单元B卷第七课时动物一导入:猜谜语1驼背老公公,胡子毛烘烘。

热火锅里去洗澡,青袍换成大红袍。

(大虾)2好像一架小飞机,前后翅膀挨一起。

睁大眼睛找小虫,吞到细细肚子里。

(蜻蜓)3小黑妮儿会干活,自个叼泥来作窝。

唧唧唧,唱起歌,飞来飞去把虫捉。

(燕子)4八只脚,台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水里常把泡沫吐。

(螃蟹)5一身毛,尾巴翘。

不会走,只会跳。

(麻雀)二写话要求1连续观察动物的动作。

2注意句子要通顺,不要用错标点符号。

3写出动物的动作。

三提纲开头:点出你要写的动物。

中间:介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结尾:写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例文第八次课时AB卷上的写话练习1你有什么兴趣爱好你有什么特长把你的本领展示出来。

写话指导:先写出你的兴趣爱好,再写出你的爱好怎么出众。

例;我爱好画画,我画的很好看。

2你的家乡一定很美丽吧?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写话指导:开篇告诉别人你的家乡在哪里?中间写你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或者有哪些吸引人的特征地点。

结尾写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例:我的家乡在那堡开发区。

这里有高高的楼房。

房前屋后是四通八达的公路。

公路两旁是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每到夏天,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花竞相开放。

我的家乡真美,我爱我的家乡。

3根据图画编故事AB卷24页图画写话指导: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天气怎么样,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第九次课时期中复习1多音字都(全都)背(背包)似(似的)传(传递)(首都)(后背)(相似)(传记)相(相互)还(还钱)答(答应)转(转身)(照相)(还有)(回答)(旋转)2根据部首写汉字。

“木”字旁:树、林、枝、枫、杨、梅“月”字旁:脸、明、胆、腿、脚、脑、“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宝”字头:宝、它、安、完、家、定3同音字(访)问国(旗)(钢)笔形(状)桥(梁)(纺)线象(棋)(刚)才粗(壮)高(粱)4反义词进——退买——买快——慢正——反安全——危险复杂——简单5成语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6近义词美丽——漂亮有名——着名中央——中心非常——特别7课本内容复习(略)8动词的用法9期中测试卷(自出)第十课时写我的家一,导入。

让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的家。

给同学们画出一个家的图片,让同学们按照一定顺序说出这个家都包括什么?二,写话要求1,仔细观察图片。

2,写出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3,按照什么顺序写?4,觉得自己的家怎么样?三,写话指导1,按顺序看图,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观察。

2,写出每个地方的特点。

3,你喜欢这个家吗?四,提纲开头:介绍我的家的整体特点。

安静、干净、温暖中间:按照一定顺序写出家里的布局。

抓住重点,可以重点写自己的小卧室。

结尾:写出对家的热爱之情。

五:例文赏析。

阅读练习第十一课时做家务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帮家里做过那些事情是怎么做的能写出来吗让同学说说帮家里做过哪些事情。

二写话要求1写清楚做什么家务。

比如:洗衣服、做饭、扫地。

2把做家务的经过写清楚。

3把劳动中的感受写出来。

三写话指导1想一想自己平时都做过哪些家务?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

2当时为什么想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按先后顺序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3写出你从劳动中得到的体会。

四提纲开头: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决定做家务。

中间:自己做了什么活,把做家务的过程写清楚。

结尾:写出这次家务自己的收获或者心情。

五:例文第十二课时植物一导入让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植物。

说说他们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花是什么颜色的,果实的形状和颜色。

二写话要求1交代要写的植物生长在哪里。

2看看它的叶子。

花、茎、果实的特点。

3闻闻它的花是什么味道,尝一尝它的果实是什么滋味。

4最后写出对这种植物的感情。

三写话指导1可以按照四季的顺序写出这种植物的特点。

2也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写,可以抓住某一个特点写。

3学会表达对植物的感情。

四例文第十三课时冬天一导入美丽的冬天来到了,在你们眼中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刚刚下过一场雪,你们是怎么过的?二提纲开头:交代冬天来了。

1秋姑娘走了,冬婆婆来了、2冬天来了,冬天来了。

3天气渐渐冷了,原来是冬天来到我们的身边。

中间:写出冬天的变化,包括人、动物、植物以及冬天的景色变化。

人: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戴上了帽子。

动物:蛇、青蛙去睡觉了。

植物:穿上了雪白的衣服。

大地也铺上了银白的地毯。

结尾:写出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第十四课时AB卷上的看图写话1第52页写话指导(1)图上都有谁,在哪里,干什么,适当运用一些动词,使句子连贯。

(2)点明是什么季节,树、房子、大地的变化。

适当运用比喻句,拟人句。

(3)用上句式“有的。

有的。

还有的。

”2第56页写话指导(1)根据三幅图画编故事,一个图片和另一个图片之间要衔接得当。

(2)对图中的人物描写运用对话的形式。

表达图片的主题。

(3)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4)文中体现自己爱鸟护鸟的感情。

第十五课时水果一导入:在黑板上画出几种水果。

让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描述这个水果的特点,比如: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

除了这些水果,你还知道哪些水果。

二写话要求1写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爱吃的水果。

2明白的告诉大家,为什么么喜欢这种水果。

3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三写话指导1你吃过什么水果你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2注意按顺序观察,它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

3吃了他的好处。

四例文第十六课时看图作文一导入让同学们讨论在学校进行大扫除的情况。

在学校过都干过什么活。

二写话要求1请你仔细观察照片,想一想照片上都有什么?2用完整的话把画面的意思说清楚。

三写话指导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

2图上的每个同学干得怎么样他们是怎样干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要说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做什么,他们做的怎么样。

四例文第十七课时说说心里话一导入让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都有什么心里话想说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

二写话要求1写写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

2把你说的话写清楚,语句要通顺,怎么想就怎么写。

三写话指导1想好你最想说什么,最近你有什么特别想对别人说的话,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还是一个难忘的人,或者是一处美丽的风景,还是你心中的苦恼。

2你为什么最想说这个,想和谁说呢?3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按一定的顺序把要说的话写清楚。

四提纲开头:点明要和谁说心里话。

中间:记叙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是高兴的事,还是难忘的事。

还可以记叙一个人,发生在这个人身上的事情。

也可以记叙一处美丽的风景。

还可以写出你心里的困恼。

结尾:写出你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五例文第十八课时当导游一导入让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都去过哪里,看到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写话要求1回忆一下自己去过的地点。

2用几句话写一写在哪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3写出当时游览时的感受。

4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

三写话指导1会议自己去过哪里?会议当时游览的情景。

2当时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利用按照参观游览的先后顺序写下来。

3参观游览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是高兴的,疲劳的,新奇的。

可以用一两句话写出你当时的真实情感。

二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编辑:郑彩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