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结果: 噶尔丹自杀,平叛取得胜利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二、巩固统一 1、平定“三藩” 2、收复台湾 3、平定噶尔丹叛乱 4、尊重各民族文化
⑴尊崇儒家文化 ①表现: A.拜祭孔庙 B.恢复科举,延揽汉族文士
②影响: 既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
★功绩: ①管理边疆 平定噶尔丹叛乱 册封五世班禅 平息“三藩之乱” 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 ②抗击沙俄: 雅克萨反击战;划定边界 ③发展经济: 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 ★消极: 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
育德勤民
中国皇帝排行前10名(官方版)
1.唐太宗李世民 2.秦始皇嬴政 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晔 4.汉武帝刘彻 5.隋文帝杨坚
4、结果:《尼布楚条约》
内容: 性质: 两国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近代性质边界条约 意义: 法律上确定…肯定了…维护了…第一次使用了…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二、巩固统一 三、维护主权
四、评价康熙
积极: 康熙帝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缔造了巩固和空 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子孙继承基业,共创”康乾 盛世”。(史实:“巩固统一”和“维护主权”的活动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政坛风云六十年——开创康乾盛世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 北接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清朝行政区划: 包括18个省, 5个将军辖区, 2个办事大臣辖区
南到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及 附属岛屿钓鱼 岛、赤尾屿等
如何评价康熙帝:
⑥辅政鳌拜专权
宫廷内部问题
一、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 二、巩固统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

解决方法: 抗击沙俄,组织两次收复雅 解决方法: 抗击沙俄, 克萨之战,签订《 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 约》。 意义: 意义: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雅克萨之战(油画) 雅克萨之战(油画)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知识结构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面临危机 解决措施
平定三藩 统一台湾 巩固 边疆危机
平定噶尔丹 分而治之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
作
用
维护
内地危机
尊崇儒家文化
缓和、 缓和、加快
宫廷危机
智擒鳌拜
稳定、 稳定、显示
功绩: 功绩: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表现出机智与果敢; 智擒鳌拜,稳定朝廷秩序,表现出机智与果敢;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叛准噶尔噶尔丹叛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巩固了国家统一; 乱。巩固了国家统一; 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迫使沙 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维护了国家主权。 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 尊崇儒家文化,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 尊崇儒家文化,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 族文化发展。 族文化发展。 是一位对多民族国家巩固有着突出贡献的封建帝 王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解决方法: 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 解决方法: 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 昭莫多战役的胜利, 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 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 意义: 意义: 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 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西藏 地区的管辖, 地区的管辖,有利于多民族 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
解决方法: 抓住时机,任用降将, 解决方法: 抓住时机,任用降将, 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主要活动与贡献
(1)巩固国家统一措施
①平定三藩之乱,消除南方割据势力。
②设立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③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④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和章嘉四大活佛。
(2)维护国家主权
①军事上: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法律上: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2.历史评价
(1)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不愧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2)康熙帝缔造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第1 页共1 页。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ppt

外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对内
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地区,设台湾府 镇压噶尔丹叛乱 加强民族团结、崇儒、册封
对外
抗击沙俄侵略,签订 《尼布楚条约》
平定三藩之乱
1、三藩的由来 2、从降清到反清 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3、平定三藩之乱
统一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 2、郑氏政权与清政府的对峙 3、统一台湾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三课 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了解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史责任感和使命 感。
一、少年皇帝
1、少年继位 孝庄垂训——亲政——除鳌拜 2、面临的严峻形势
辅政大臣专权
内
满汉矛盾尖锐 郑氏政权对峙 蒙古贵族反叛 沙俄侵扰东北
3、《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雅克萨
尼布楚
必备知识:
1.康熙帝亲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他们占有 、贵州、广东、 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的统治与国家的统 一。康熙帝大胆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 年,终于平定了 。 2.1681年,康熙帝任用 为福建水师提督,率两万余水师,攻打台湾 郑氏政权,设立 ,下辖三县,隶属 省。 3.向康熙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是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的 。康熙帝下令出兵平叛,三次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先后取得 了 、 战役的胜利。 4.康熙帝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他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 书“ ”四字悬于大成殿上;他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 封 、 、 和 四大活佛,分掌蒙藏地区的 喇嘛教务。 5.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 流域,侵占了 、 等据点。 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 的战斗,最终于1689年与俄国签订了 《 条约》,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认为中国近代的落伍,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 在一个巨变时代,却拒绝了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 功业只是在人为的延长已经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 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给中国近代 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
从康熙所处的时代来看,康熙即位前后,中国和 世界都处于新旧交替的紧急关头.英国开始了资产 阶级革命,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已经达到了中国的 邻邦,俄国势力已经深入到我国的黑龙江流域,这 种形势对于清王朝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能借机 了解西方,加快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学习西方先进 技术,进行社会改革,率先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强 国,就可以避免近代中国的厄运.
2.秦始皇嬴政
6.宋太祖赵匡胤
7.明太祖朱元璋
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晔
4.汉武帝刘彻
8.元世祖忽必烈
9.周武帝武则天
5.隋文帝杨坚
10.汉光武帝刘秀
康熙帝的自我评价
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 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康熙帝的一生政绩
一,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二, 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三, 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四, 亲征朔漠,和善蒙古。 五, 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六, 移天缩地,兴修园林。 七, 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八, 引进西学,学习科技。
另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重新评价—— 延误了历史的进程 认为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 住历史的机遇,因循误国。所谓的 “康乾盛世”只能说是落日的余辉。
一个封闭保守,顽固 地坚守腐朽落后的皇权 专制体制,拒绝改革, 把自己隔绝于日新月异 的世界体系之外; 一个胸襟博大,大胆 拿来,为我所用,大刀 阔斧地实行改革,紧跟 世界文明步伐,开拓进 取。
1、思考:康熙帝即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沙俄入侵 准噶尔叛乱 鳌拜专权
高三历史选修4_史料解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少年皇帝1.康熙继位时的政治形势〔材料一〕顺治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明庄田无主者,拨给东来官兵。
圈地议自此始。
……圈顺直①各州县地百万九千馀晌,给满洲为庄屯。
……康熙初,鳌拜专柄,欲以正白旗屯庄予镶黄旗,而别圈民地圈补。
户部尚书苏纳海、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咸以不如指,罪至死。
圣祖亲政,谕停止圈地。
本年所圈房地俱退还。
又以张家口、山海关等处旷土换拨各地,并令新满洲以官庄余地拨给,其指圈之地归民。
是为旗退地亩。
──[民国]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一二〇《食货志》〔材料二〕康熙六年五月丙午,谕吏部等衙门:“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民业,方可称太平之治。
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颠连,深为悯念。
或系官吏贪酷朘穷黎,抑或法制未便,致民视野,果何道以遂其生耶?一切民生利病,应行应革,尔内外各衙门大小文武等官,念切民依,其各抒所见毋隐。
”──[清]蒋良骐《东华录》卷九【解读】《东华录》是一部编年体清史史料长编,主要取材于《清实录》,叙事自清初至雍正十三年。
虽然取材于《清实录》,但是它保留了实录所不载的一些重要史料;它不专抄实录,也采取了其他文献的著述;还保留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
所以本书对清代前期的研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以上材料反映清朝入关后实行圈占土地的政策。
最初是无偿圈占土地,后来又以张家口、山海关地无主土地补偿给被圈地之人。
但是,由于所圈占的土地都是肥沃的土地,而张家口等地的土地是荒地,需要投入很大劳动才能变为肥沃土地,这引起了被圈占人士的不满。
其次,满族贵族圈占土地后,用奴隶制方式来剥削在土地上工作的农民,引起逃亡、反抗等事件。
因此康熙初,由于重新圈占土地,激化了社会矛盾。
以上材料说明:①清朝圈地政策,在朝廷内部引起了争议与矛盾。
②圈地使直隶周边地区农民失去土地,引发了社会矛盾。
当然,康熙帝没有将这种矛盾归于圈地,而是将其主要归于地方官吏的腐败。
【注释】①顺直:顺天府和直隶。
高中历史选修四《1.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3、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 要是因为
A.是掌握中央政权的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 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 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 A.捍卫了边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B.抗击沙俄,显示国威 C.以战胜为条件求得和平 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二)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
1、背景: 2、经过:
⑴ 康熙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 ⑵ 分别命令彭春、萨布素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 战 ⑶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 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1尼68布9年楚《条尼约布》楚意条义约:》规定: 1中.双俄方两平国等以协格商尔下必签齐署河的、平额等尔条古约纳;河和外兴安 岭 2.往肯东定至了海“为两界江,一岭岛北”河属西中属国俄。国,岭南河东 属(中即国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
①台湾——郑成功 ②黑龙江流域——沙俄 ③漠西、漠北——蒙古各部 ④云贵、两广、福建——“三藩” ⑶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⑷辅政鳌拜专权
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和影响
平定“三藩”历 剿抚时并八用年,,有终获利全安定胜
收复台湾
加强了台湾同大陆联系, 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三征噶尔丹 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力量
康熙帝之功绩:
1、平三藩,扫割据 2、收台湾,固海防 3、抗沙俄, 定边疆 4、征蒙古,平叛乱 5、善学习,尊各族
通过以上史实,你如何评价康熙?
1、康熙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 者,在位期间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 展,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
2、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高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新人教版选修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学目标1、对康熙帝年少有为,睿智果敢有初步印象;2、掌握平定“三藩”,接管某某,平定准噶尔叛乱、打败沙俄入侵、签定《尼布楚条约》等基本史实;3、明确《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定的第一个近代边界条约。
4、通过对康熙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学习,掌握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因唐太宗一文均未在两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在复习玄武门之变的起因、实质、影响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与唐太宗政策措施和影响的基础上,展开对“晚年反省”一目的讲述,并从之前的分析结合唐太宗的自评和《学习延伸》栏目对唐太宗一生作客观全面的评价。
)紧接着,转入对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另一杰出的政治人物——康熙帝的评价性学习。
(先请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康熙是怎样的一皇帝?)课文讲述一、少年亲政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
他8岁登极,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又称康熙帝。
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于顺治初年多尔衮擅权独断的局面,顺治帝遗照:不由皇族宗室中的长辈摄政,而在异姓功臣中选拔大臣辅政;增加辅政大臣为4人,以便相互制约。
皇族宗亲对辅政大臣实行监督,再由太皇太后对军国大政总裁。
所以,康熙帝登位后,内有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懿训,外有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然而,当时的大清朝虽立而国未盛、民未安,守成和创业同等重要。
请大家结合教材,归纳当时康熙(清朝)面临的形势:A、基本确立对全国的统治B、统治不稳而面临威胁:①X成功据守某某,坚持抗清;——以X成功为代表的明朝遗留抗清力量的存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②沙俄入侵我国某某流域;——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③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④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可见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一个根基未稳的江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庆邦,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红煤》《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遍地月光》《黄泥地》《找不着北》等十部,《鞋》获鲁迅文学奖,《神木》获老舍文学奖。据 《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2019年12月,刘庆邦的新长篇《家长》获南丁文学奖。。 抗体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