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心理治疗是帮助求助者学会正确地想、正确地做,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及正确的行为来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及病态行为,留下心理健康的部分,祛除心里垃圾。本文主要是介绍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介绍了行为主义疗法和罪犯心理治疗的概念,重点分析和论述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针对患有不同心理障碍的罪犯,采取怎样的技术治疗。

关键词:行为主义疗法心理矫治治疗技术

(引言)行为主义疗法是罪犯矫治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疗法,是难度大、专业性强的一项专门技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人们心理上的冲击与影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心理上出现偏差,加剧了罪犯形势的恶化,而罪犯心理矫治在打击、预防和矫治犯罪方面所起的作用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研究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具有意义重大。

一、概述

(一)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放松技术是作为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代币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

(二)罪犯心理矫治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

罪犯心理矫正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运用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对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罪犯所进行的治疗活动。心理治疗是与躯体治疗相对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罪犯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心理障碍是其中得一个相对的区域。必须从整体上认识罪犯心理障碍形成、发展与消除的过程综合运用监管改造和心理矫治的各项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变罪犯的心理和行为。

罪犯心理矫治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对象

罪犯心理矫治的是罪犯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有两种情况,一是入监前就有的,其中一部分与犯罪有联系;二是入监后产生的。因此,罪犯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也与罪犯受到刑罚惩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其他社会影响,即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狱内我们常见的罪犯心理障碍有下列几种: (一)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是由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类疾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逐渐成为威胁罪犯心理健康,影响罪犯积极改造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理解和治疗罪犯的心身疾病尤为重要。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较复杂。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

面因素都会对人格形成产生影响。狱内常见得人格障碍有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表演性人格障碍等。

(三)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此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多数学者认为神经症是由精神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具有易感素质者易出现情绪反应,较轻的外部刺激就可能诱发神经症。

(四)其他心理问题

除了以上主要的症状外,另外就是,虽然患者有某种心理问题,但并没有显著的自觉不适,而在行为或脾气上却存在必定的缺陷,影响了自身去适应一般的生活。

三、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是行为主义基本的心理治疗技术,是从事罪犯心理矫治服务工作的都需要掌握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运用的基本技能。在罪犯矫治中我们常用的行为主义疗法有以下几种:

(一)放松疗法

采用放松疗法技术,是对罪犯进行放松,直至达到深度放松水平:针对罪犯的不同情况和情景采取不同的放松技术对罪犯多次进行放松训练,一般采用肌肉放松法、呼吸放松法或想象放松法,应灵活掌握使用各种放松方法或交互使用,恰当运用指导语适度暗示,确保放松或催眠过程培养罪犯产生足够放松,宁静和愉悦的积极情绪体验,对罪犯心理结构进行重塑。

把预先编制的积极知识植入罪犯大脑,并多次反复进行强化,直至该积极知识在罪犯大脑中处于优势兴奋水平。再经过几次反复强化学习(情绪学习、行为学习、认知学习)后,输入的心理内容(积极知识)在大脑中即处于优势兴奋水平,达到条件性反应水平(即潜意识反应水平),在以后现实(服刑)生活中无需意识控制即可自动化实现。

结束心理矫治活动时,由执行心理矫治任务的专职警察心理咨询师根据心理矫治工作进展实际情况适时结束,对罪犯进行唤醒操作,解除放松或催眠状态,可以和罪犯就其感受进行适度探讨并确定下次心理矫治时间,对本次心理矫治工作进行总结并结束心理矫治活动。(二)系统脱敏技术

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是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和主攻方向;(2)进行放松训练;(3)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

(三)模仿学习疗法

模仿学习疗法又称示范性疗法,它是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来帮助某些具有不良行为的人,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其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哪种行为。

示范疗法是以这样一条行为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的: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因此,通过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罪犯在监狱生活中所学到的许多东西,从行为到态度,都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习得的。班杜拉认为,一切直接经验的学习,都是由于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看到了这些行为的结果,因共鸣而产生的。由此推论,如果给那些罪犯有行为问题的人提供机会,让他们观看其他罪犯的切合时宜的行动,他们就能够放弃自己的不适应行为,建立良

好的适应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四)行为塑造法

就是在个体已有的行为方式的基础之上去建立个体的新行为方式。治疗者对罪犯的行为塑造,就是通过选择一个已经存在的反应的某个变量,对他朝向期望方向的变化给予强化,建立起新的行为反应,它由一系列的选择性奖励和消退程序组成。

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一般采用逐步进级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即强化),以促使增加出现期望获得的良好行为的次数。有人认为最有效的强化因子(即奖励方法)之一是行为记录表,即要求患者把自己每小时所取得的进展正确记录下来,并画成图表。这样做本身就是对行为改善的一种强大推动力。根据图表所示的进展,治疗者还可应用其它强化因子,当作业成绩超过一定的指标时即给予表扬或奖励。此外,还可采用让罪犯得到喜爱的食物或娱乐等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塑造新的行为,以取代旧的、异常的行为。为了使治疗效果得以保持和巩固,在应用这一治疗方法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何帮助罪犯把在特定治疗情境中学会的行为转换到监狱的日常生活现实环境中来。①

参考文献:

①阮浩:《罪犯心理矫治》金城出版社2003年版

入监罪犯心理矫治评估个案——合理情绪疗法

都是“面子”惹的祸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转化宋犯的个案报告 七监区张浩 【摘要】宋犯,男,33岁,心境低落、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易激惹。在日常生活中与同犯关系紧张,易怒、冲动,爱面子,容易对他人发生暴力行为,自身行为意识差,屡次违反监规队纪,严重干扰其本人改造和监狱的改造秩序。通过收集资料、评估,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犯进行心理辅导,对其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讨,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帮助宋犯缓解情绪困扰,积极主动改造自己,并增强其完善自我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资料收集 1、人口学资料 罪犯,宋xx,男,1978年4月出生,小学文化,家住六安寿县农村。1996年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同年9月进入我监改造,在改造期间因涉及贩卖手机卡被处分,该犯在狱内交际面极广,脾气暴躁,易冲动,重面子,个体规范意识差,屡犯监规队纪,民警通过多次谈话教育但收效甚微;在2010年间有两次调队经历,2011年初被监狱定为顽危犯进行攻坚。 2、宋犯个人陈述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上过小学,而且上学期间的成绩比较优秀,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比较好。在家中,我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我们之间的感情很好,父母对我们姊妹三个都比较疼爱。由于我小时候比较好动,喜欢玩,后来在小学毕业后也没有上学的心思了,认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人,就与这些人在一起混。我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很冲动,也很暴躁,但我这个人是很讲义气的,朋友有事,我一定会帮,所以我在社会上的朋友比较多,也都很给我面子。以前我接受过一次心理咨询,主要是那段时间刚刚被禁闭过,而且干警对我的要求很严,对我盯的比较“紧”,有一点点事情都会处理我,同犯也看不起我,每个人都在疏远我。那段时间我天天夜里睡不好,早上又很困,情绪烦躁的很,有点不顺心的事情我都会上火,发脾气,有时甚至会跟别人拳脚相加。后来,监狱给我调了一个队,但是情况还是没有太大的好转。队里的干警和犯人也知道我以前身上发生过的事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心理治疗是帮助求助者学会正确地想、正确地做,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及正确的行为来代替非理性的思维及病态行为,留下心理健康的部分,祛除心里垃圾。本文主要是介绍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介绍了行为主义疗法和罪犯心理治疗的概念,重点分析和论述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针对患有不同心理障碍的罪犯,采取怎样的技术治疗。 关键词:行为主义疗法心理矫治治疗技术 (引言)行为主义疗法是罪犯矫治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疗法,是难度大、专业性强的一项专门技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轨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人们心理上的冲击与影响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心理上出现偏差,加剧了罪犯形势的恶化,而罪犯心理矫治在打击、预防和矫治犯罪方面所起的作用逐渐被大家所认识,研究行为主义疗法在罪犯矫治中的应用具有意义重大。 一、概述 (一)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技术疗法分为放松疗法、系统脱敏技术、模仿学习疗法/示范疗法、代币法。放松技术是作为焦虑状态的颉颃反应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惯的目的。代币法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用奖励的方法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常应用于智残儿童、行为障碍儿童、呈现严重行为衰退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来塑造新的行为。 (二)罪犯心理矫治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预测等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 罪犯心理矫正过程中,由专业人员运用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对心理障碍较为严重的罪犯所进行的治疗活动。心理治疗是与躯体治疗相对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因为罪犯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心理障碍是其中得一个相对的区域。必须从整体上认识罪犯心理障碍形成、发展与消除的过程综合运用监管改造和心理矫治的各项手段,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变罪犯的心理和行为。 罪犯心理矫治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对象 罪犯心理矫治的是罪犯患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有两种情况,一是入监前就有的,其中一部分与犯罪有联系;二是入监后产生的。因此,罪犯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其生活经历有关,也与罪犯受到刑罚惩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其他社会影响,即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狱内我们常见的罪犯心理障碍有下列几种: (一)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其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是由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类疾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逐渐成为威胁罪犯心理健康,影响罪犯积极改造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理解和治疗罪犯的心身疾病尤为重要。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较复杂。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表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

心理咨询师 各种疗法总结

各种疗法总结 1 系统脱敏疗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基本方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的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求助者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训练。 基本原理:让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注意事项:对焦虑情境施行逐个脱敏;想象的次数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不同;焦虑等级设定间隔不要太大;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的,应考虑其他方法 2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地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冲击疗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的行为,让恐惧自行降低。 基本程序:筛选治疗对象;鉴定治疗协议;治疗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实施冲击治疗(一般2-4次,每天或隔天1次) 基本原理:尽可能迅猛地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以任何强化,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抑制。 注意事项:让求助者对此方法有足够的了解,协商后可采用;无法忍受时可中止;求助者出现通气综合症、头晕或休克时应停止治疗。 3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可用于治疗强迫症、各种性变态行为以及精神分裂症等适应不良行为。 基本程序:确定靶症状;选择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如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或其他刺激);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基本原理:经典条件反射。反复实施厌恶刺激,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刺激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良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中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注意事项:不具备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能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和咨询师一定要鉴定知情合同;靶症状要单一而具体。 4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治疗适应症等。 基本程序: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设计示范行为;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模仿法的具体方式: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注意事项:影响模仿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年龄,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及时和恰当地对正确行为进行强化。 5 生物反馈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

服刑人员以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服刑人员以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个案报告 摘要:患有抑郁为主的严重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存在心境低落,病程迁延的特点,这也是监狱内服刑人员中发生率较高的心理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例咨询师运用放松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对一名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本案例不符合抑郁症的典型症状特征,同时无躁狂表现,但社会功能受损,自知力完整。得病原因主要由于错误观念和自我封闭性格特征加上现实生活中刺激引发的。本个案的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改变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和失眠症状,树立起积极面对改造生活的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咨询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放松训练和合理情绪疗法改变认知模式,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使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和释放,进行了8次咨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抑郁严重心理问题放松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1.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赵某,男,汉族,现年30岁,小学文化,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投入监狱服刑改造。 2.个人成长史 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无精神病史。从小性格内向,特别爱面子,8岁在村放牧,10岁因母亲与父亲离婚,从此觉得低人一等,生活没有乐趣,并与他人很少来往,性格变得更加内向。13岁在饭馆打工。19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后刑满释放,出狱后无业在家。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现监狱服刑改造。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记忆力正常,思维清晰,身体虚弱,面容疲倦,情绪低落,有郁闷、焦虑、逃避、压抑的情绪体验。 4.身体状态 从小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三个月前开始感到全身疲乏无力,睡眠不佳,食欲不佳,时常感到头痛难忍,大小便正常。特别是最近两周出现睡眠障碍,整夜无眠,无诱因的哭泣,自卑自责。 5.社会功能 能参加日常的改造,但劳动改造效率低,劳动能力有所下降,有意回避与他人交往。1.6心理测验结果 (1)SCL-90测试结果:

心理咨询行为主义疗法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及原理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行为疗法又名行为矫正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咨询的派别。它是继精神分析疗法之后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 二、基本治疗原理: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逐渐纠正或者消除来访者的异常或不良行为,并建立起新的适应行为。 (二)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 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的建立是通过刺激—反应反射而形成的。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接近且条件刺激恰好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前。 1、条件反射的形成(巴甫洛夫实验) (一)刺激无条件刺激:在这个实验中,狗看见食物就会分 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 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 唾液。对狗来说,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

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 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分泌唾液称为非条件 反应。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2、条件反射的消退

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条件反射的泛化 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4、条件反射的分化 是指只对原来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做反应。有机体这种排斥不适当的刺激的能力就称为辨别作用。例如铃声所发出的音调过高或过低,那么,就不会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是由斯金纳所创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自发的做出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的发生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如书写,讨论,演讲等。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两大类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答

心理咨询的常用疗法

心理咨询的常用疗法 (一)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疗法”又称“条件强化法”、“交互抑制法”。 2.“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 3.“暴露疗法”又叫“满灌”、“冲击”或“快速脱敏”疗法。 4.“强化疗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 5.“代币制奖罚疗法”又称“标记奖励法”。 6.“自我警惩疗法”。 7.“放松疗法”又称“松弛反应训练疗法”。 8.“生物反馈疗法” 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植物神经学习法”。 9.“发泄疗法”。 10.“逆转意图疗法”又称“矛盾意向疗法”。 11.“模仿学习疗法”又称“示范性疗法”。 12.“思维阻断疗法”又称“思考停止疗法”或“思维控制疗法”。 13.“作业疗法”。 14.“刺激控制疗法”。 15.“自我主张训练法”。 16.“行为塑造疗法”又称“连续逼近法”。

17.“体育疗法”(也属于“娱乐疗法”,下同)。 18.“书画疗法”。 19.“阅读疗法”。 20.“舞蹈疗法”。 21.“情动心像法”(提示一些影像的印象等)。 (二)精神分析法: 1.“自由联想法”。 2.“梦境分析法”。 3.“直接分析疗法”又称“直接解释疗法”、“交流分析疗法”。 4.“精神支持疗法”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一般性心理治疗法”、“非分析性治疗”。 5.“疏泄疗法”。 6.“认识领悟疗法”又称“中国式心理分析”、“钟氏领悟疗法”、“谈话疗法”、“疏导疗法”。 7.”心理动力学疗法”又称“谈话疗法”。 8.“催眠”与“暗示”现象及疗法在“其它一些疗法”中介绍。(三)人本主义疗法 1.“求助者中心疗法”又称“咨客中心疗法”或“经验疗法”。 2.“患者中心疗法”(大体同“咨客中心”)。 3.“存在(主义)分析疗法”又称“存在意识疗法”、“逻各疗法”。

罪犯心理矫治试题

罪犯心理矫治试题 一、单选 1、准广义的罪犯心理矫治概念() A、是根据我国罪犯改造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及临床工作传统经验得出的 B、与罪犯心理治疗是同一概念 C、包括罪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两项内容 D、与罪犯改造心理是同义语 2、狭义的心理矫治概念() A、与罪犯改造心理是同义语 B、与心理治疗是同义语 C、与行为矫正是同义语 D、包括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关于罪犯心理矫治的性质 A、是一种改造活动 B、是一种监管医疗活动 C、是一种介于监管医疗与教育之间的一种心理学职业行为 D、是一种教育活动 4、关于罪犯心理矫治与监管医疗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二者既接近又不同 B、二者是等同的 C、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D、二者都是改造活动 5、关于罪犯心理矫治与罪犯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二者是不同性质的活动 B、二者是等同的 C、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D、二者是既接近又不等同 6、关于罪犯心理矫治与罪犯思想教育的关系,准确的说法是 A、二者总体目标不同 B、罪犯心理矫治是罪犯思想教育工作的深化、拓展和补充,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C、二者性质相同 D、二者完全不同 7、罪犯心理矫治的对象 A、应面向全体罪犯,而不是只适用于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罪犯 B、是那些存在心理问题或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罪犯 C、是面向一部分罪犯 D、应面向全体罪犯,而且对所有罪犯采用相同的矫治方法 8、对存在心理问题或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罪犯,应当 A、只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B、只进行心理评估 C、进行专业性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D、进行劳动改造 9、对具有以反社会性为核心个性心理的罪犯,应当 A、只进行思想教育

第十七章 罪犯心理矫治

第十七章罪犯心理矫治 一、单项选择题 1.罪犯心理咨询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A罪犯心理健康B罪犯改造体系C罪犯心理D罪犯教育 2. ()是监狱运用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罪犯开展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一系列活动,帮助罪犯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维护和恢复心理健康,增强生活的适应性,促进改造目标的实现。 A罪犯心理咨询B罪犯心理治疗C罪犯心理矫治D罪犯心理健康 3.下列不属于罪犯心理矫治实施三个步骤的是() A预测B诊断C治疗D质量评估 4.()是罪犯心理矫治的基础性工作。 A罪犯心理诊断B罪犯心理治疗C罪犯心理干预D罪犯心理矫治的质量评估 5.()是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途径。 A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B组织学习,并通过考试、考核加以巩固和检验 C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D进行心理健康实践指导 6. 在罪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监狱教育改造干警应坚持()的教育理念,以促进罪犯积极适应和主动发展为目标。 A“以惩罚为本”B“以改造为本”C“以健康为本”D“以罪犯为本”7. 罪犯心理咨询是罪犯心理矫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始被应用于我国监狱系统的。 A20世纪70年代初B20世纪80年代初C20世纪90年代初D21世纪8. ()上海、山东、黑龙江的个别监狱最早开始罪犯心理矫治的试点工作。 A1981年B1991年C1994年D2001年 9.()司法部将开展罪犯心理咨询作为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此,罪犯心理咨询在我国监狱开始迅速发展。 A1991年B1994年C2001年D2005年 10. ()既是咨询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咨访双方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础,又是来访罪犯进行自我保护的必要前提。 A理解支持B保守秘密C疏导启发D确保安全 11.()是罪犯心理咨询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形式。 A面谈咨询B书信咨询C电话咨询D网络咨询 12. 双方可以直接面对面的交流、互动,通过面谈咨询,求询罪犯可以详尽倾诉自己的苦闷、烦恼、焦虑、不安的咨询形式是() A面谈咨询B书信咨询C电话咨询D网络咨询 13. 具有随时、迅速、匿名的特点,在监狱罪犯心理咨询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罪犯认可的程度较高的咨询形式是() A面谈咨询B书信咨询C电话咨询D网络咨询 14.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1896年创立的,是一种特别重视潜意识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学说。

关于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的调查报告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在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罪犯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其个体心理结构特征,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增强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的科学性、针对性。心理矫治与管理、教育、劳动等手段相结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质量。 关键词:监狱心理咨询心理矫治 现就农八师新安监狱现状,通过相关专业民警了解情况,浅谈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治现状一.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罪犯心理矫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也随之而来。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为此,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等应运而生。同普通人相比,心理问题在犯罪人这类特殊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普遍和严重。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各类刑事案件的犯罪人都有其特殊的犯罪心理结构,一些人违法犯罪的诱因就是心理问题。不仅如此,监狱劳教所中的罪犯劳教人员,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压封闭环境之中,活动空间小,心理压力大,因此他们是心理疾患和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 (二)开展罪犯心理矫治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被改造者。就教育改造工作而言,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是实施教育改造工作的主体,罪犯是被教育改造的对象(客体)。只有主体对客体有一个全面、客观、真实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和模式。通过心理测验,能够深刻地认识罪犯劳教人员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能够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本质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无疑更有针对性。 (三)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可以提高改好率。当前,我国监狱罪犯劳教人员构成日趋复杂,“法轮功”类罪犯劳教人员,以及涉黑、涉枪,涉黄、赌、毒人员有上升趋势,改造难度日趋增大。开展心理矫治具有重要意义。 (四)开展心理矫治是实现监狱工作科学化重要途径。开展心理矫治,不但可以开阔思路,拓宽视野,而且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切入点来启动“提高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质量”的系统工程。它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疏理、提升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造模式和手段,通过给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促进工作的持续发展。这对于发展监狱劳教工作,维护社会

社区矫正试题

社区矫正业务考核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每题1分,共6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矫正的任务(D)。 A.行刑B、矫正 C.安置救济 D.限制人身自由 2.社区矫正工作的对象就是(C)。 A.罪犯 B.行为偏差者 C.罪犯与行为偏差者D、“三无”人员 3.我国牵头组织有关单位与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机关就是(C)。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 4.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就是(A)。 A。加强社区矫正 B.加强监禁矫正 C.加强教育矫正 D.加强惩罚矫正 5.下列哪项不属于社区矫正的目的(D)。 A.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B.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C.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对罪犯实施打击与惩罚 6.下列选项中,(D)不就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 D.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1分,共4分。) 1.开展社区矫正,(ABCE)。 A.有利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刑罚制度 B.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使监禁矫正与社区矫正两种行刑方式相辅相成 C.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现对罪犯的有效改造 D.与行刑的成本无关 E.就是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世界行刑改革发展的趋势 2.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以下哪几种对象(BCDE)。 A.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B.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C.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D.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E.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3.社区矫正的内容包括(ABE)。 A.行为督导 B.教育矫正 C.完成义务教育 D.娱乐活动 E.组织公益劳动 4、社区矫正对象符合下列哪些正当理由,且情况属实的,经由县级社区矫正机关批准可以请假外出( ABCDE)。 A.就业B、经商C、就学D、就医E、探亲 1.三、填空题(共16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社区矫正就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

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标题: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刘保民杨木高刘胜利 一、**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心理矫治工作氛嗣。心理矫治t作开展之初,不少民警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改造罪犯已经有了“管理、教育、劳动”三大手段,开展d理矫治工作没有必要;有的认为心理矫治是 西方圉家的东两,对能否在我国开展表示怀疑;有的认为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能够包治罪犯“百病”;还有的认为目前监狱的人才缺乏、装备落后,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条件不具备等。针对这些错误认识,省局通过会议和培训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民警对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心理矫治工作在改造丁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选择基础工作较好的7个监所作为试点单位,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作进一步的动员发动,从而为全系统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二)抓好软硬件建设,夯实心理矫治t作基础。做好心理矫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基础建设。我们着重抓好4个方面的t作:

一是加强机构建设和硬件配置。1998年,我们在7个监所开展试点工作时,就明确试点单位心理矫治工作的主管部门是教育改造科,并在教改科配备专人负责这项工作。2001年,心理矫治t作在全系统全面推开后,我们明确要求所有监所都必须成立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监区(分监区)设立心理辅导员,罪犯中设立心理互助员,努力构建心理矫治工作网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到目前为止,全省各监所均成立了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其中有5个单位设置了独立建制的心理矫治科,心理矫治工作三级网络已经形成。2003年4月,省局还聘请7名心理学专家教授组成全省罪 犯心理矫治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大力加强心理矫治工作的硬件建设,全省各监所共配置63台[找文章还是到☆,更多原创!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专用电脑,部分单位配备了数码电子录音笔等设备,设置了心理咨询室74间。部分单位还设有罪犯心理宣泄室、心理热线,为开展罪犯d理矫治工作创造了良好条 件。二是坚持专业化队伍建设。心理矫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心理矫治队伍专业化 建设。我们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选派在职民警参加专业培训。近几年来,各监所共选派172名民警参 加部监狱局和省局组织的心理矫治培训班学习,其中,有ll9人

心理咨询各种疗法汇总

心理咨询各种疗法汇总 第一大类行为疗法汇总(行为矫正疗法)(行为治疗) 名称 工作原理 适用范围 治疗特点 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备注 行为疗法 放松训练 (松弛训练) ⑴训练有意识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降低唤醒、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 ⑵行为疗法,实验基础 ⑴紧焦情绪困扰 ⑵躯体症状的方法 ⑴可观察外在行为改变 ⑵理论假设改变生理反应,主观体验也会改变 ⑴介绍原理 ⑵示范指导 ⑶强化练习①呼吸放松:鼻腔呼吸、腹式呼吸、控制呼吸。②肌肉放松③想象放松 ⑷指导求助者掌握放松方法代替紧张焦虑 ⑴首次放松,示范减轻求助者焦虑并提供模仿信息。 ⑵放松方法可单独也或联合,但不宜多。 ⑶关键是放松,身体肌肉的更精神心理 ⑷集中精力全心投入,避干扰,达到真正放松效果。 ⑸引导语口头录音,口头更易接受和掌握

⑹对想像力强易受暗示效果好,独立强想象差不好。 ⑺最重要目的随时随意放松运用自如。 每日练习1-2次,每次5分钟 阳性强化法(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 ⑴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⑵行为后天得被强化结果。 ⑶建立保持行为可进行阳性刺激(奖励)强化,促进行为产生频率,行为以产生或改变。 ①神经性厌食、偏食②降焦虑③治疗性变态④儿童多动、遗尿、孤独和学习困难⑤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产生。 ⑴明确目标行为(目标是客观可测可分析反复强化)⑵监控目标行为⑶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⑷实施强化⑸追踪评估 ⑴目标行为单一具体 ⑵阳性强化适时适当,强化与行为同时强度适当 ⑶随时间强化物可由物质变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撤销强化物。 建立训练良好行为的技术方法。 系统脱敏法 ⑴源于对动物的实验性神经症的研究。(沃尔普)被治愈是交互抑制的作用。 ⑵基本思想:让微弱的焦虑刺激重复暴露,同时以放松对抗,使刺激失去作用。猫实验 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用放松代替焦虑。分:①掌握放松技巧②焦虑情境等级③想象引起焦虑情境,同时放松练习。最后实景中重复练习,逐渐从焦虑情境中脱敏 ㈠学习放松技巧。重点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 ㈡建构焦虑等级。⑴每一级焦虑小到能全身松弛所拮抗程度是治疗成败关键。⑵各等级级差均匀,主要取决求助者本人。 ㈢系统脱敏⑴按等级由小到大逐级脱敏⑵如分数超过25分需要继续放松,反复不限,直到不焦虑,算一级脱敏。

(完整word版)社区矫正人员专项考试试卷及答案

社区矫正人员专项考试试卷 姓名成绩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 题,每题4分,共20 分。) 1、《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A.2012年1月1日B.2012年3月1日 C.2012年5月1日 D. 2012年6月1日 2、()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司法行政机关D.公安机关 3、下列哪项属于社区矫正的目的()。 A.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B.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C.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D.对罪犯实施打击和惩罚 4、下列选项中,()不是社区矫正的对象。 A.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 B.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 C.易于改造,且放在社会上服非监禁刑不致危害社会的罪犯D.剥夺了人身自由的罪犯 5.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以下哪几种对象()。 A.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 B.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C.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D.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E.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3分,共30分。)、

1.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2. 社区矫正人员因病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 3.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 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4.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 八)小时。 5.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2、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3、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4、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可以受侵犯。(×)

浅谈罪犯心理矫正的意义及其工作方法

浅谈罪犯心理矫正的意义及其工作方法 张易阳 摘要:犯罪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进行和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他人的侵害,世界各国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刑罚制度来惩罚犯罪。但是,惩罚犯罪并使罪犯受到社会的惩罚是设置刑罚制度的最终目的吗?从人权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不应当是这样,是罪犯接受惩罚在一定成度是为了给予受害人的心理补偿,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通过对罪犯的严厉惩罚使他人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减少犯罪),但是,从犯罪者方面来看,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以使其回归健康心理从而使其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才是最终目的。在此,笔者简谈一下罪犯的心理矫正的意义及其方法。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正工作方法 贝卡利亚曾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谈到:犯罪是社会遭受的危害是衡量犯罪的真正标准①。比伦巴莫等人主张犯罪就是对国家、社会、个人生活之侵害。那么我们了解一下犯罪的本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对我们更深入的探索罪犯的心理矫正有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从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利益来看,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的损害的统一,犯罪会严重侵害人民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也会对国家的正常秩序造成冲击,甚至有可能会颠覆国家政权;从犯罪的结果来看,犯罪行为不仅对社会造成了现实的的危害,还包括对社会未来的一种威胁,如杀人、强奸、抢劫等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另外一些的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即使没有给现实社会带来危害也构成犯罪,因为它有可能对社会未来造成威胁,如我国的反革命宣传煽动罪,无论被煽动者是否被煽动起来去革命并不影响罪名的成立。由此可见,犯罪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则我们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正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 二、罪犯心理矫正的意义 心理矫正是指由心理咨询师、矫治社会工作者、犯罪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等专业方法,对罪犯开展心理测心理咨询与治疗、生存技能辅导等社会支持,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不良心理并促进其人格再社化的过程,心理矫正的宗旨是平等尊重、科学实效、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衡量与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主看人的常态心理状态是否与社会公众的心理状态相一致。 有很多服刑人员当初就是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而走入歧途,在消极内在因素和外在不良环境的支配下,他们犯了罪,被关进监狱,在监狱改造中又形成了罪犯心理,即罪犯被判决执行刑罚后,在服刑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是刑罚承受者在受刑过程中的特殊心理现象。那么,对罪犯的这些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是保障罪犯人权的需要。随着国家法治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作为社会人权发展水平标志的罪犯人权保障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罪犯从收押到刑满释放整个过程,对罪犯应享有的权利都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其中健康权作为罪犯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需要行刑机关给予根本保障。以往在我 ①贝卡利亚.《犯罪与刑罚》 ②

社区矫正个案

假释犯社区矫正个案案例 一、矫正关系建立 2007年9月,案主出狱接受社区矫正,根据“属地审查”的基本原则,社区矫正工作者与案主在司法所签定了《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填写了相关表格,并对案主一一说明了日后接受社区矫正有关报到、思想汇报、公益劳动、奖励处分等注意事项。案主表示同意接受司法所监督管理,遵守相关规定,双方社矫关系基本建立。 二.案主基本资料 (一)个人情况 姓名:XX 性别:男 年龄:40岁左右 文化程度:高中 婚姻状况:已婚 (二)家庭成员 妻子:无职业 母亲:无职业 姐夫:做生意 三、案主案件资料 (一)犯罪事实 案主于因伙同他人盗窃摩托车,于1993年9月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判决情况 罪名:盗窃罪 原判刑期:无期徒刑 附加刑罚: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刑期变动: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9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7年 社区矫正类别:假释 社区矫正期限:自2007年12月至2015年12月 (三)收监期间表现

案主于服刑期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和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2004年、2005年被监狱评定为年度监狱改造积极分子。 四、社矫对象问题界定以及分析 (一)通过家访了解掌握案主的家庭系统、社区系统 2008年5月,南湖街道办事处司法所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社会工作者前往案主老家进行家访,实地掌握了案主的现时生活状态以及所在的家庭系统,社区系统环境。资料掌握的方式包括与案主面对面的交流、与其家人的谈话,以及与案主所在社区司法所、派出所相关工作人员接触交流,对其生活环境的观察等等,在为期两天的探访行动中,从正面、侧面两方面初步掌握了案主的家庭系统与社区系统如下: 1.家庭系统概述: 案主现在居住于广东省四会市,家庭成员包括妻子、母亲,父亲于前几个月前已经逝世。但其居住的房子并非属于案主所有,其产权属于他的姐夫,因为其姐夫外出工作,姐夫儿子也在外面读大学,而案主老家的房子也几近倒塌,因此姐夫同意案主与其妻子、母亲暂时前来居住,一来可以看守房子,二来也可以表达亲情之谊。可知,该住所并非案主一家长期居住之地,需看日后案主一家与其姐夫一家的关系发展。案主母亲虽然身体健康但也缺乏劳动能力,案主夫妇均无正当职业,案主更因为右脚踝粉碎性骨折难以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只能与妻子在家靠养猪维持生计。案主与妻子结婚不久,妻子也早已知道案主社区服刑的身份,不过她并不介意,并十分支持丈夫改过自新,从新做人。他们膝下暂无儿女,经济负担暂不严重,并是却是缺乏稳定的生活来源。 2.社区系统概述: 案主现并不居住于罗湖区南湖街道,而是回到了母亲户籍所在地居住,一是因为村中老家房子几近倒塌,而姐夫为他们提供了房子居住的便利;二是因为案主担心在老家居住,会让村中邻居知悉自己的罪犯身份,从而招来有色眼光对待以及中伤言论。在农村环境中,这将严重影响案主的正常生活。由于案主特殊的自身情况,现居住地对其缺乏基本的监管,难以对案主形成配套的跟踪掌握。 3.访谈实录(第一次见面谈话内容)

2020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20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简答题: 1.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什么方针? 答:教育、感化、挽救。 2.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 3.宪法规定什么机关有权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 答:公安机关、检察机关。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和副主席任职最低年龄是几岁?答:45周年。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有不同年龄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哪几方面的教育和研究? 答: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预防犯罪对策。 6.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的教育,这里的未成年人是指达到什么年龄的未成年人? 答:达到义务教育年龄。

7.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同生父母有同样的职责吗? 答:有同样的职责。 8.营业性歌舞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应当设置什么标志? 答:"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标志。 9.吸食、注射毒品是属于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还是"严重不良行为"?答:严重不良行为。 10.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教育吗?答:可以。 11.在工读学校就读的未成年人仍然要接受义务教育吗?答:接受义务教育。 12.工读学校除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学校相同外,应当加强哪一方面内容的教育?答:法制教育。 13.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由什么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答:公安机关。 14.被政府收容教养而还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在收容教养执行期间,仍要保证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吗? 答:仍要保证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15.解除收容教养和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可以回原学校继续读书吗?

试论心理矫治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意义

试论心理矫治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意义论文摘要监狱管理的心理矫治工作在罪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其扭曲的或不良的心理认知过程中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同时心理矫治工作也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与和谐的监狱环境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有利于中国司法与行刑制度的改革,促进提高监狱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规范化的执法水平。 论文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监狱管理 所谓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机关及其聘用的社会相关机构从事心理学专业研究的工作人员,在犯罪心理学、越轨心理学等科学原理的指导下,运用心理科学方法或科学仪器,采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在罪犯入监、入监期间以及监后出狱等各个时期,帮助罪犯克服、排解心理障碍并疏导解决罪犯服刑期间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使罪犯在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的前提下获得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以达到罪犯狱中安心改造、出狱后主动守法的一种教育改造手段。心理矫治得以成功的前提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对一般心理学和犯罪特殊心理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因为犯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越轨行为,根据越轨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分析,几乎每一种犯罪行为的背后都是某种失范的价值观和失范的心理而 形成的结果。对于那些入监服法的罪犯来说,犯罪行为虽然被中止,并且在法律上可能对于自己的犯罪事实予以了承认,但并不代表罪犯对于罪行背后的扭曲的价值观或越轨心理有彻底的正确认知。因此,修正传统的灌输、强制、惩戒的思想教育模式,从心理源头上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其扭曲的或不良的心理认知,这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的服刑环境的需要,而且有利于罪犯进行彻底的自我改造,从灵魂深处增强洗心革面的主动

心理矫治方案

(一)方案的源起 监狱的功能除了惩罚与威慑,更重要的是改造。今天除了传统的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外,心理矫治逐渐发展成为第四种改造手段。如果监狱警察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他们很可能一起制造了压抑、无力、没有希望的监狱气氛。而监狱是服刑人员重建未来、再次启程的地方,也是监狱警察完成个人蜕变与自我实现、助人并最终自助的地方。因而在更广大的意义上,监狱是狱警与服刑人员之间实现拯救与被拯救的圣地,服刑人员并非是完全绝对的弱势和被改造人群,狱警也受到了无可避免的职业侵害,也因而有了个人成长的宝贵机会。只有看得见未来,对明天有期待,服刑人员才可能完成改造,狱警才可能走出心理困境、走向职业发展的顶峰。而心理健康辅导与矫治工作正是营造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监狱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进而才能保证监狱功能的达成。 (二)监狱系统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1、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根据相关学术文献,在所有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一职业的高风险、超负荷、高强度,以及警察的自身人格、性格特征正是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显示,监狱警察中有31.1%的心理症状问题严重,其中明显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性、偏执、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恐怖等。 可见,总体上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而背后的原因和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2、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罪犯个体特征的共性在于他们的心理缺陷和人格障碍,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更是一个普遍事实,主要表现在对自己、他人、生活和未来的认知扭曲,情绪上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不安、悲观绝望、恐惧等,生理上存在躯体化,行为上则是不服、抗拒改造,自伤、自残、自杀,回避集体活动、睡眠差、逃脱、报复以及适应障碍等,人格上反社会、孤僻、多疑、冲动等。而监狱改造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补救或发展服刑人员的人格,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顺利返回社会开展生活,甚至发挥潜能,因而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需求也极为迫切、突出。 (三)当前国内监狱系统心理健康辅导、矫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政治逐步开明、经济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人权事业的重视逐步加深,我国监狱系统的建设导向也在发生变迁——由安全模式向质量模式,由经验模式向技术模式,由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的趋势逐渐清晰,但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这个趋势就强调了监狱建设中心理健康辅导和矫治的专业化进程。但较之政治理论、法律常识、监管理论等内容,关于监狱工作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和培训很薄弱,其课程针对性差、缺乏职业特征、流于形式,教学手段落后。此外,由于工学冲突导致精力有限,监狱所在地点偏僻且封闭导致上进心不足,待遇一般、生活清苦,加之一些警察的自律意识、公仆意识淡薄,总之相当一部分警察对再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愿不强,这可能也是职后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二)(一)帮助完善硬件设施。分别开设针对监狱警察和服刑人员的个案咨询室、团训室,添置沙盘、团训包等器材。 (二)针对监狱警察和监狱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辅导、矫治方案: 1、专题讲座或网络课程。内容涉及职业取向、个人生活取向、专业能力取向;并编写、分发相应教材作为随身小手册以备翻阅。培训具体内容请见表1。 2、建立狱警的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协助监狱心理咨询师为每位监狱警察建立心理档案,周期性地心理测评、行为评估、自我报告等方式记录并分析狱警的心理健康状况,把握狱警的心理发展动态,从而防范心理危机,并不断调整狱警的辅导方案,保证辅导效果的最优化; 协助建设针对狱警的心理危机防控、干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