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异常自然电位曲线
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自然电位曲线干扰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自然电位曲线干扰的原因及改进方法【摘要】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是一种高集成、高可靠、高时效的组合测井系统。
自然电位曲线在SDZ3000快速平台测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干扰现象,导致曲线失真,无法正确有效对地层进行判断。
本文介绍了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中自然电位形成干扰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干扰;改进0.引言在自然电位测井过程中有许多与地层自然电位无关的影响因素。
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自然电位曲线不能真实的反映地下地层的情况,如不能正确的判别和消除,就会降低应用自然电位曲线的效果,严重时将无法进行正常测井。
只有快速判断干扰源,去除干扰,才能更快更好的取得优秀的地层资料。
1.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自然电位信号异常的分析及排除在SDZ3000快速测井平台中自然电位测井过程中,发现有许多与地层自然电位无关的因素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形状,导致自然电位曲线失真,不能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给处理和解释带来错误结果。
自然电位曲线产生干扰或漂移可从以下几方面查找问题所在:1.1工业迷散电流干扰自然电位曲线应平滑无毛刺,工业迷散电流引起的自然电位干扰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有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锯齿状变化(如图1所示),其原因是井场漏电,如直流发电机、电焊机等电力设备在工作时的漏电使自然电位的地面N电极电位无规则变化,造成测量M电极与N电极间电位干扰,从而出现锯齿状曲线。
消除或减小这种干扰的措施有:1.1.1暂停井场附近电力设备工作或远电极的摆放一定要远离干扰源,比如高压线、发电机等。
1.1.2检查电缆和电极通断绝缘是否良好,检查地面仪器及车辆是否漏电。
图1 工业迷散电流SP锯齿干扰1.2绞车磁化干扰图2绞车磁化SP干扰图3绞车磁化SP干扰绞车磁化引起的自然电位干扰在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周期性的正弦波变化(如图2,图3所示),而且变化频率随滚筒转速快慢而变化。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一、自然电位测井: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
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 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 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计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
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
④深度校正。
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顶:低点;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
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确定岩层界面。
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④确定大井径井段。
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辨析异常自然电位曲线分析

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Rw/Rmf的影响,地层水电阻率和泥浆滤 液电阻率的比值越大,自然电位的总电动 势越大,曲线异常幅度ΔUsp越大,反之则 越小。
• 5.井径及侵入带:目的层有钻井液侵入时, 钻井滤液与地层水的分界面移向地层内部, 使自然电流流经的目的层和围岩的路径增 大,使R增大,ΔUsp随之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形状与地层关系示意图:
Fresh Water
Salt Water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亚洲区 欧洲区 北美区
四月
Salt Water
Salt Water
Shale Clean SS Shale Clean SS Shale Clean SS Shale
Shaly SS
根据自然电位的成因及曲线的规律,自然电 位曲线的应用如下: • 1.划分渗透层:
• 淡水泥浆钻井时,在砂岩渗透层处,SP曲线 出现负异常,对厚度较大(h>4d)的地层,可用曲 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含泥质的砂岩,随泥质 含量的增加SP异常幅度减小。一般,含水砂岩的 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略大于含油砂岩的ΔUsp。对厚 度较大的地层,曲线半幅点间的距离接近地层厚 度,厚度越大,精度越高。
• 油井中的自然电位主要是由于钻井滤液与 地层水之间产生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 电动势产生的,由于钻井液柱的压力只是 略高于地层压力,因此过滤电位常忽略不 计。通常,自然电位曲线需符合以下规律:
浅谈三条测井曲线

浅谈三条测井曲线作者:汝西来源:《活力》2014年第12期1 引言油气是储存于地下深处的储层中,在油田勘探和开发阶段,测井资料解释已成为正确认识和掌握油田地质情况的有效手段。
而自然伽玛曲线、自然电位曲线、微电极曲线是测井资料解释图中最常用的曲线,下面我们来介绍这三种曲线。
2 测井曲线:自然电位、微电极、自然伽玛曲线2.1 自然电位曲线特点2.1.1 当地层、泥浆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自然电位曲线对地层中心对称。
2.1.2 在地层顶底界面处,自然电位变化最大,当地层厚度(大于4倍井径)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
2.1.3 测量的自然电位幅度,为自然电流在井内产生的电位降,它永远小于自然电流回路总的电动势。
2.1.4 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
2.2微电极曲线的特点2.2.1 泥岩层:非渗透地层曲线无幅差,或很小的正负不规则的幅度差,曲线呈直线状;2.2.2 砂岩层:渗透性地层微电位幅度大于微梯度的幅度,正幅度差;2.2. 3钙质层:微电极幅度很高,呈锯齿状。
2.3 自然伽玛曲线的特点2.3.1 曲线对称于地层中点,在地层的中点处有极大值或极小值反映放射性的大小;2.3.2 当地层厚度小于三倍的钻头直径d。
时,极大值随地层厚度增大而增大(极小值随地层厚度增大而增大而减小)。
当地层厚度大于等于3倍钻头直径(h≥3d。
)时,极大值(极小值)为一个常数;与地层厚度无关,与岩石的自然放射性强度成正比;2.3.3当h≥3d。
时,由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厚度等于地层真厚度。
当h3三条测井曲线的应用3.1确定岩性由于不同岩层在自然电位、微电极曲线上有不同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我们能够定性地判断岩性。
3.2划分砂、泥岩剖面的渗透性地层3.2.1自然电位曲线,当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大于地层水电阻率Rwf时,渗透性地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负异常,反之,当Rmf3.2.2微电极曲线,在钻井过程中,由于钻井工程上的需要,总是井内泥浆柱的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因此在渗透性地层的井壁上形成泥饼,并有侵入带存在。
地球物理测#自然电位测井

E d U (x m ) U (x w ) zz 2 v v u u z z v 2 v u u R F T ln C C m wf
Qv→∞时:
RT Kda 2.3 zF
显然,Ed、Eda都和绝对温度T成正比。
地球物理测井——自然电位测井SP
④泥浆和地层水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Cw Cmf
Cw>Cmf砂泥岩剖面离子扩散路径和电荷分 布 如上图所示,浓度大的地层水中的离子有两种路径向浓度小的泥浆中扩散:
①—通过砂岩井壁直接向泥浆中扩散
②—通过砂岩围岩周围的泥岩向泥浆中扩散
地球物理测井——自然电位测井SP
1、纯砂岩的扩散电动势
如果砂岩为纯砂岩,不含泥质, 地层水中的Na+和Cl-在渗透压力作用下, 沿第一条路径扩散,且Na+移动速度较 慢,Cl-较快,因此,低浓度的泥浆中 Cl-富集而带负电,高浓度的地层水中 Na+过剩带正电,在地层水和泥浆滤液 的接触面两侧出现电位差。
地球物理测井——自然电位测井SP
自然电流回路等效电路
Rsh——泥岩等效电阻 Rsd——砂岩等效电阻 Rm——井筒内泥浆等效电阻
地球物理测井——自然电位测井SP
在井内砂岩和泥岩接触面附近的自然电位等效电路中, Ed与Eda是相互叠加的. 静自然电位 在相当厚的砂岩和泥岩接触面处的自
然电位幅度基本上是产生自然电场的 总电动势SSP,也称静自然电位.
地球物理测井——自然电位测井SP
2、自然电位曲线特点
自然电位(△VSP)是指自然电流在井中泥浆柱上产 生的电压降。
Vs pIrm 1
Es rt rirsh
rm rm rm
测量SP时,地面电极N的VN≠0,导致SP曲线没有零刻度,用箭 头上标的正负表示电位的相对高低,通常选择泥岩的自然电位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一、自然电位测井: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
Rmf ≈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 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计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
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
④深度校正。
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顶:低点;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
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确定岩层界面。
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④确定大井径井段。
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一、自然电位测井: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 、“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
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 > Rw时SP为负异常;Rmf v Rw时,SP 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SP 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计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Rmf v Rw 时,SP 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 很大(浅部地层)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
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
④深度校正。
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2.5 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顶:低点;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
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确定岩层界面。
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④确定大井径井段。
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 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自然电位曲线在测井施工中所受影响因素分析

测量井段几乎没有太大幅度变化,在某些渗透层甚至出现了正幅
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特点较多,这是由于注入水的矿 度。在整个测井过程中无任何异常,经检测,该井的泥浆电阻率明显
化度与油田水的矿化度不同造成的。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 偏低,大约在 0.3Ω.m,远低于自然电位正常测量所要求的 0.5Ω.m。
然电位。 1.2 自然电位的测量原理
图 1 自然电位漂移
图 2 自然电位幅度减小过快
在上述诸多原因的作用下,泥岩层的自然定位为“正”,砂岩层
的自然电位为“负”。如果以泥岩的自然定位为基线,则砂岩的自然
电位向负偏,且砂岩的渗透性越好,其自然电位相对泥岩越“负”。由
于油、气、水都是储藏在孔隙性好、渗透性好的砂岩中,因此用自然
1.1 自然电位的成因
在油气井中,砂岩地层孔隙中通常饱含盐水,其氯化钠浓度常
常高于井内钻井液的盐浓度,因此,在正对砂岩地层处,井壁钻井液
一侧呈现负电荷,而砂岩地层呈现正电荷。由于离子扩散而引起电
位差是产生自然电位的一种原因,由于吸附、压差、氧化还原等原因
也会引起自然电位。在石油勘探测井中,主要是扩散、吸附产生的自
关键词:测井施工;自然电位;干扰因素;原因分析
自然电位测井是沿井身测量岩层或矿体在天然条件下产生的
电场电位变化的一种测井方法。井下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井场有限的
条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电位的测量,使其不能正确的表现出
井下的自然电场变化。举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以此提出一些简单、
实用的解决方法。
1 自然电位的成因及测井原理
有相当多的正离子向压力低的一方聚集,因此压力高的带负电而压
分析原因,估计是加热管电线漏电所致,加热管可能承载较高 力低的带正电。为了保护油层,在一些地方采用了近平衡或欠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油井中的自然电位主要是由于钻井滤液与 地层水之间产生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 电动势产生的,由于钻井液柱的压力只是 略高于地层压力,因此过滤电位常忽略不 计。通常,自然电位曲线需符合以下规律:
•
1.对称性:上下围岩岩性相同时,曲线对 地层中部对称; • 2.对厚度较大(h>4d)的地层, ΔUsp=SSP,且曲线半幅点深度对应地层界 面。 • 3.对砂岩渗透层,相对泥岩基线,SP曲 线可向左(负异常)或向右(正异常)偏 转,这主要取决于地层水与泥浆滤液的相 对矿化度。当Cw>Cmf时,SP曲线显示负 异常;当Cw<Cmf时,曲线显示正异常。
根据自然电位的成因及曲线的规律,自然电位曲线 的应用如下:
• Rw • 3、确定地层水的电阻率
对低矿化度的地层水和 泥浆滤液: SSP K lg Rmf Rw Rmfe Rwe Rw
当溶液的矿化度较高时 ,用“等效电阻率”: SSP K lg Rmfe Rw
图版
根据自然电位的成因及曲线的规律,自然电 位曲线的应用如下:
• 例1:东营组底部灰质砂岩出现在凸起与凹 陷的结合部,是东营组在上古生界之上超覆 沉积的结果 ,目前仅在埕东凸起北部缓坡见 到。该套高电阻率地层为灰质砂岩与含砾砂 岩互层 ,其中 :灰质砂岩碎屑颗粒以石英为 主,灰质胶结,胶结物含量高 ,致密坚硬 , 储集物性差 ,录井无油气显示 ;含砾砂岩碎 屑颗粒也以石英为主 ,灰质胶结 ,胶结物含 量低 ,较疏松 ,储集物性相对较好 ,录井无油 气显示 。
• • 4、判断水淹层 油层顶部或底部水 淹的水淹层在自然电 位曲线上的特点:自 然电位曲线的泥岩基 E K lg C K lg R C R 线在该层的上部(顶 和矿化度 部水淹)或下部(底 R 、C 分别为注入水的电阻率 部水淹)发生偏移。 其主要原因是注入水 与原地层水的矿化度 不同。偏移值的大小 为:
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Rw/Rmf的影响,地层水电阻率和泥浆滤 液电阻率的比值越大,自然电位的总电动 势越大,曲线异常幅度ΔUsp越大,反之则 越小。 • 2.岩性:泥质含量的多少,影响ΔUsp的大 小,泥质含量越少,自然电位幅度越大, 反之则越小。
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3.岩石电阻率Rt:Rt越大,自然电流越 小,ΔUsp随之减小,油层的ΔUsp一般小 于相邻的水层。 • 4.地层厚度:地层厚度增大,即R减小, 则ΔUsp增大,反之则ΔUsp减小。 • 5.井径及侵入带:目的层有钻井液侵入时, 钻井滤液与地层水的分界面移向地层内部, 使自然电流流经的目的层和围岩的路径增 大,使R增大,ΔUsp随之减小。
w 注 w sp 注 注 注
•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高电阻率地 层中所测自然电位曲线按照常规方式进行 解释的结果与现实发生明显冲突。通常认 为高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明显异常是油气储 集层的特征 ,可是录井却没见油气显示 ,就 是见了油气显示也会出现岩电矛盾 ,因此 , 有必要对高电阻率地层及其自然电位异常 情况进行分析。
自然电位曲线形状与地层关系示意图:
Shale Fresh Water Clean SS Shale Salt Water Clean SS Shale
120 100 80 亚洲区 60 40 2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欧洲区 北美区
Salt Water
Clean SS
Shale
Salt Water
Shaly SS
根据自然电位的成因及曲线的规律,自然电 位曲线的应用如下: • 1.划分渗透层:
• 淡水泥浆钻井时,在砂岩渗透层处,SP曲线 出现负异常,对厚度较大(h>4d)的地层,可用 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含泥质的砂岩,随泥 质含量的增加SP异常幅度减小。一般,含水砂岩 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略大于含油砂岩的ΔUsp。对 厚度较大的地层,曲线半幅点间的距离接近地层 厚度,厚度越大,精度越高。
辨析异常自然电位曲线
测井四分公司 刘长忠
• 自然电位作为胜利油田标准测井曲线 之一,在测量时有时会碰到一些与常 规认识不相符的正异常或负异常,正 确判断这些异常的正确与否是提高时 效的关键。
• 知晓自然电位测量原理,了解地区规 律,结合实际现象分析高阻薄互层对 自然电位曲线的影响,掌握外界因素 对自然电位的影响,是快速解决问题, 避免无效劳动的基础。
• 如 2 787 ~2 809 m 井段电阻率高 、自然 电位明显负异常 (图 4) ,一般认为这是很好 的油气层 。从其他测 井曲线却发现 ,微电极 低电阻率正差异夹高 电阻率致密尖峰 ,自然 伽马低值夹中高值 ,声 波时差 180~200 μs/ m ,表明地层非均质 。 另外 ,微电极曲线上的 高电阻率致密尖峰对 应自然伽马中高值及 小声波时差值 ,且自然 电位曲线多在该处转 折。
根据自然电位的成因及曲线的规律,自然电位曲线 的应用如下:
• 2、估计泥质含量, 可使用图版法,也可 用经验公式法——— PSP Q 1 层状泥质与砂岩形成 sh SSP 砂泥质交互层,且层 PSP 含泥质泥质砂岩的自然异常幅度; 状泥质与砂质层的电 SSP 本地区含水纯地区含水自然电然电 阻率相差不大时,泥 质含量为:
•
电缆滚筒带磁:在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时, 带磁滚筒旋转会产生次生磁场及电动势, 就会对采集到的自然电位信号产生周期性 影响,表现在资料上就会产生泥岩基线不 平滑,有异常波浪状起伏现象。
•
地面电极SP FISH 回路受干扰:当地面 电极置于带塑胶底衬的泥浆池中时会导致 回路电阻过大,在发电机或电源线附近时, 或接近任何管线(如钻井液储罐),或者井场 附近有其它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抽油机、注 水井时,会由于周围环境中的不规律电磁 噪声干扰,而使自然电位曲线产生异常抖 动,基线发生漂移。
请大家 批评指正
• 分析认为 ,这种自然电位异常是高电阻率灰 岩 (渗透层) 夹薄层高电阻率泥灰岩 (致密层) 所致 ,也不能真实反映地层渗透性 。
• 综上所述,在砂 泥岩交互地区 ,高 电阻率地层往往 不是单一均质的 , 常常夹有薄渗透 层或薄泥岩层 ,这 时高电阻率地层 对自然电流分布 影响很大 (见图 5) 。
• 然而 ,其自然 电位异常幅度 却很大 ,电阻 率也很高 ,较 小声波时差夹 大时差 ,高时 差对应的微电 极电阻率变小
• 分析认为 ,这种自然电位异常是高电阻率致 密生物灰岩 (介形虫为主) 夹薄层即具渗透 性的较疏松的生物灰岩 (塔螺为主) 所致 ,也 不能反映地层渗透性 。
• 例3:灰质页岩和油页岩在沾化凹陷均有沉 积 ,多出现在凹陷低部位的沙三段下部第 3 、 第 4 油页岩段之中 。因普遍含灰质成分且 有机质丰富 ,故电阻率较高 。沾化凹陷西南 部的 H 12 井 1693. 0~1709. 5 m*井段相 当于沙三段下部第 4 油页岩段 (见图 3) ,其 电阻率较高 ,自然电位负异常 ,但井壁取心 结果全部取上灰质泥岩 。
•
井下电极绝缘不好:如 果测量SP的电极与铠装钢 丝绝缘不好,测得的自然 电位信号就不只受电极所 在地层自然电动势影响, 还会受到其它处于回路中 的多余信号所干扰。反映 到自然电位曲线上就表现 为出现地层不应有的正、 负异常,泥岩基线出现漂 移及抖动等现象。
• 综上所述,在自然电位测井中当发现曲线 出现异常时,应先根据录井资料以及其它 测井资料对地层进行分析,确定曲线幅度 是否为特殊地层的特殊响应,当判断是非 正常变化时,应立即检查构成自然电位回 路的各关键点,判断问题症结所在,才能 快速解决问题,取准测井资料,避免不必 要的重复测量及返工,取得好的测井时效。
• 从测井曲线还 可发现微电极 曲线高电阻率 夹低电阻率, 低电阻率对应 声波时差曲线 高值 ,且自然 电位曲线多在 该处转折 。
• 分析认为 ,这种自然电位异常是非渗透性高 电阻率灰质泥岩 、低渗透性高电阻率页岩 夹薄层泥岩所致 。
• 例4:沙四段礁灰岩分布在沾化凹陷四扣洼 陷的邵家地区 ,是该区主要产油气层系 。在 S H 4 井对沙四段 2 634~2 650 m 井段试 油 ,酸化后套管双翼放喷获日产油 1 117 t 、 气 48 200 m3的高产工业油气流 ,储集物性 较好 。但其周围的井试油都未获高产油气 流 ,储集物性较差 。
• 但是 ,其电性 特征自然电位 正异常幅度却 很大 ,电阻率 也较高 ,声波 差较小与较大 间互 ,较大声 波时差与微电 极较小值对应
•
分析认为 ,这种自然电位异常是非渗透 性高电阻率致密灰质砂岩与具渗透性的较 疏松含砾砂岩交互所致 ,不能完全反映地层 渗透性 。
• 例2:沙一段底部生物灰岩多出现在凹陷的斜坡地 带 ,在垦利 、河滩 、孤北 、桩西等地区都可见到 。 有的生物灰岩碎屑以塔螺为主 ,砂质 、灰质胶结 , 胶结物较少 ,较疏松 ,储集物性较好 ,录井见油气 显示 。虽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不大 ,电阻率也不 太高 ,却形成了良好油气层 。如 ZH 893 井生物 灰岩 1 层 2 . 5 m试油获日产约 40 t 的工业油流 。 有的生物灰岩碎屑 (如 K 98 井) 以介形虫为主 ,局 部塔螺较多 ,灰质胶结 ,胶结物含量高 ,较致密 ,储 集物性差 ,录井无油气显示 。
• 由泥岩流向渗透性地层的自然电流大部分 被限制在对应于非渗透性 、高电阻率地层 的井眼中 ,使其自然电流强度保持不变 ,则 自然电流在井眼中的电位降为常数 ,自然电 位曲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在这类地层中 , 自然电流只能从渗透层或泥岩层进入或离 开井眼 ,使自然电位曲线上有不同斜率的直 线段 ,直线段斜率变化处相应为渗透层或泥 岩层段 。
• 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会碰到由外界 因素干扰导致的自然电位曲线与地区规律 不相符的情况,这影响到了测井时效和资 料质量。找出问题的症结,是快速解决问 题,取准资料的的主要 影响因素 有以下几 种。
•
地面采集面板干扰:如果地面采集面板 因制作粗糙或因震动、灰尘而出现漏电、 异常电磁干扰时,就会对自然电位信号产 生影响,表现在曲线上会导致基线不平滑, 出现规律性波动,有毛刺、噪声尖峰等异 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