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电脑绘画优秀作品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下《电脑小画家》教案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一下《电脑小画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电脑小画家》是一款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软件,通过简单易学的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技巧。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这款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他们在接触这款软件时可能会存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不集中、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小画家》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2.学会使用软件进行简单的绘画和修饰;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4.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电脑小画家》软件的基本操作;2.难点:学会运用软件进行创意绘画和修饰。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示范教学法:教师以身示范,讲解软件操作要领,引导学生跟随实践;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作品展示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正常展示软件操作;2.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3.创建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引入《电脑小画家》软件,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利用《电脑小画家》软件创作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软件的绘画和修饰功能。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画笔、颜色、图层等,并指导学生跟随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个创意绘画作品,鼓励创新和互相交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脑小画家》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创意绘画的重要性。
三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课件-第七课当个电脑小画家——徒手绘画华中科大版

标准 掌握[1朵] 部分完成[1朵] 全部完成[2朵] 能够[1朵]
完成[1朵]
在本课的学习活Biblioteka 中,我共得了朵1结果
谢谢
二 快乐做
请用“铅笔”或“刷子”工具画出这幅图画,并给 它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
三 互动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铅笔” 和“刷子”工具画图。请大家对照下表进行评 价。
内容
掌握“铅笔”和“刷子” 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按照书中的步骤,完 成“轻松学”中的图画
能够利用“橡皮擦”和 “放大镜”工具对图画进行 修改
第七课 当个电脑小画家—— 徒手绘画
“铅笔”和“刷子”工具是两种徙手绘 画工具,就像我们手中的画笔,用它们可以 画出各种图形。使用“铅笔”和“刷子”工 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又有哪些技能呢?
一 轻松学
1.认识“铅笔”和“刷子”工具
2.用“铅笔”或“刷子”工具画图
想一想
画图时,怎样利用 “橡皮擦”工具和“放 大镜”工具对图画进行 细致修改呢?填充颜色 时,有时颜料会“流” 到外面,怎样处理呢?
信息技术三年级下 第2单元 电脑绘画乐趣多

第6课田园处处景色美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画图”软件的第1课,教材首先介绍了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以及“画图”窗口界面的组成。
让学生能够指认“画图”软件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和“绘图区”等部分,并学会观察“画图”软件的界面上出现的“当前文件名”“滚动条”“样式区”等部分,这是今后上课使用规范术语的需要。
教材以“田园”为例,运用“颜色填充”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体验初次使用“画图”软件填图颜色的成功,直观感受电脑画画与传统画画的不同。
教材在“学一学”中,依据自上而下或封闭区域由大及小的顺序填图颜色,引导学生养成绘画填色的好习惯。
在填图较小区域时,教材小贴士给出“放大镜”工具的功能介绍,方便更加精准地填色。
本课需要学生对涂色后的作品进行另存,保留底稿,让学生掌握修改文件名的方法,这样不会破坏修改前的图片状态。
在“画图”软件中若操作失误,可方便重新涂色。
学情分析:信息技术教学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会Windows操作系统和窗口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会了鼠标的基本操作,通过学习中英文输入,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步骤,但对一些复杂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电脑和画画都很感兴趣,因此觉得在电脑上画画更神奇、好玩,上课热情极高,教学中可选择他们喜欢的儿童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脑画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2)熟悉“画图”软件的窗口;(3)用填充工具填充封闭图形,并熟练运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打开保存在计算机中的图片文件,用“画图”软件进行填充颜色,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2)对填充后的作品进行保存,掌握作品保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初步欣赏颜色的美感;(2)通过尝试填充不同颜色,获得奇妙的感受和乐趣,从而激发出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1.10•【字号】京教办函[2011]55号•【施行日期】2011.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京教办函〔2011〕55号)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
共有2286件电脑作品参加评选,经过组委会认真评选,评选出获奖作品735件。
其中,学生获奖作品229件,教师获奖作品506件。
有5000余名同学注册参加网络竞赛,经过初赛、复赛,有17名同学获得一等奖,26名同学获得二等奖,37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共有147支代表队参加了机器人竞赛活动,有74支代表队获奖。
推荐86件学生作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 41件获奖。
11支代表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4支代表队获奖。
200名教师参加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现场说课比赛并获奖。
现将获奖名单及作品予以公布。
希望各区县教委以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促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附件1: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学生组)一等奖(57)电子报刊/期刊(6)二等奖(90)电子报刊/期刊(10)三等奖(162)程序设计(1)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机器人竞赛项目)附件2: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教师组)一等奖(68)二等奖(140)。
小学信息技术《电脑绘画》教案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电脑绘画》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电脑绘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脑绘画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熟悉电脑绘画的基本操作和工具。
1.2 教学内容:电脑绘画的定义和特点。
电脑绘画的基本操作和工具。
1.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电脑绘画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操作和工具。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脑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4. 练习:学生自主尝试使用电脑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电脑绘画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第二章:绘制基本图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2.2 教学内容: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基本图形的组合和创作。
2.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
2. 讲解:讲解如何绘制基本图形。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4. 练习:学生自主尝试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熟练绘制基本图形。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第三章:使用颜色和填充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颜色的选择和填充方法。
让学生能够运用颜色和填充进行创作。
3.2 教学内容:颜色的选择和填充方法。
颜色和填充的应用。
3.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颜色的选择和填充方法。
2. 讲解:讲解如何选择颜色和进行填充。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运用颜色和填充进行创作。
4. 练习:学生自主尝试运用颜色和填充进行创作。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熟练选择颜色和进行填充。
学生能够运用颜色和填充进行创作。
第四章:学习绘画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绘画技巧。
让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4.2 教学内容:基本的绘画技巧。
绘画技巧的应用。
4.3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绘画技巧。
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小学信息技术《电脑绘画》教案设计通用

小学信息技术《电脑绘画》教案设计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电脑绘画》,具体内容包括: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绘画软件的简单操作、绘图工具的使用、色彩的填充及简单作品的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掌握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运用绘图工具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绘图工具的使用、色彩的填充。
教学重点:绘画软件的简单操作、作品的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绘画软件。
2. 学具:电脑、绘画软件、鼠标、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理论讲解:讲解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绘画软件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a. 讲解并演示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b. 讲解并演示色彩的填充方法。
c.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实践:a. 学生分组,讨论创作主题,进行作品创作。
b.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c. 学生完成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电脑绘画的基本概念2. 绘画软件的操作方法3. 绘图工具的使用4. 色彩的填充5. 作品创作流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幅电脑绘画作品。
2. 答案要点:作品需包含人物、景物、色彩等元素,体现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绘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创作出了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但在绘图工具的使用和色彩填充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绘画软件,提高绘画技能,培养审美素养。
组织电脑绘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绘图工具的使用2. 色彩的填充3. 作品创作流程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绘图工具的使用1. 选择工具:用于选择、移动、复制和调整对象的大小。
四年级美术上册《电脑美术变形画画》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富有创意的绘画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主动学习。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共同成长。
3.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年级美术上册《电脑美术变形画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美术绘画基础。本案例以四年级美术上册《电脑美术变形画画》为主题,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创意潜能,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围绕电脑美术软件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变形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美术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电脑美术的基本操作,还能在实践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本案例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培养新时代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2.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他人的创新之处,同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也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评价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作业要求:作品要具有创意,运用至少两种变形技巧,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3.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团队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告知学生作品完成后,将组织一次作品展示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第十四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奖通报

千电教发【2014】12号千阳县电化教育中心关于参加陕西省第十四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获奖情况的通报全县各中小学:为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我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实践和生活实际,着力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的能力,丰富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省市电教部门的安排,我县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现将本次活动评审结果通报如下:此次活动分设小学、初中、高中组别,涉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设计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微博英语创作、手机动漫创作、“健康教育”专项动画、“校讯通”专项绘画等多个项目。
所收集的作品主题紧跟时代潮流,创意较新颖,充满了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作品的数量较往年有大幅度的增加,质量也有所提升。
此次活动按照要求经过严格评审,荣获市级一等奖1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5名;荣获县级一等奖211名,二等奖337名,三等奖568名。
南寨中学、启文小学、水沟镇中心小学、草碧镇中心小学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郝晓林等156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李晓荣等36人荣获“优秀组织者”奖。
这次活动得到了各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学生参与面创历年新高,但从以上获奖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从技术上看,作品起点低,质量不高,下载的较多。
二是缺乏创意。
作品内容单调,想像力不强,还存在一份作品几人署名现象。
三是辅导教师缺乏培训,知识比较陈旧。
希望各学校以开展电脑制作活动为契机,把电脑制作活动当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制作活动中,各校辅导教师要提早谋划,相互取长补短,带领学生创作出立意高远、思想健康、个性张扬、切合实际的富有原创性、创新性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我县教育信息化水平,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新成果。
附件:1、陕西省第十四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活动结果。
2、第十四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