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莲花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11 荷花·李商隐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2 莲花·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3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5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6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7 莲塘·明·黄琼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8 采莲曲·李亚如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9 芙蓉·清·郑板桥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10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碧绿如染的塘水波光滟滟倒映着星河,小船在“轧轧”的船桨声中驶入白蘋丛中。
水面盛开的莲花就像洛神仙女的袜子,到如今莲蕾之上还留有洛神仙女的香尘。
注释星津:指星河,银河。
轧(yà)轧:形声词,摇动船桨时发出的声音。
兰桡(ráo):对船桨的美称。
白蘋(pín):一种浅水中生长的草本植物,亦称“田字草”、“四叶菜”。
洛神:洛水女神。
赏析:首句写荷塘,远观其美丽,就像银河一般“摇滟”二字精炼的写出荷花的姿态,二句写近观莲花,远近结合。
后两句把莲比成“洛神波上袜”,写其轻盈之姿,更突出其美。
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态上赞美莲花。
莲花原文翻译及赏析2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韵译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高堂之上铺满红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间。
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舞女矫媚身姿多么匀称,轻绸全线衣裙多么鲜艳。
裙袖飘动好似团团飞雪,左右飞转有如急风回旋。
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忽然奏起出塞入塞之声,白草胡沙卷起寒风满天;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世人学舞只是舞来舞去,姿态怎会如此神异不凡!散译美人们旋转舞动时如莲花开放,世上长眼睛的人都应该没有见过。
高大的厅堂中,地上铺满了红地毯,舞者试着踏着节拍舞蹈了一曲。
这曲舞是从胡人中流传入中原地区的,大家见了十分惊奇而且赞叹不已。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

《荷》专题诗五首赏析1.《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裳,简直就象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这里指莲花。
采莲女进入莲池后,再也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这首诗像一幅美好的采莲图画,描述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非正面描述,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述,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述,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份;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霎时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偏重于客观描述,后两句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述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联想的优好心境。
【王昌龄介绍】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
曾任江宁丞。
那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参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一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看来这位诗人多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后为刺史闾丘晓忌才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的意思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的意思“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其古诗全文如下: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注释】⑴凝冷:凝聚着清冷。
⑵“绿茎”句:绿色的枝干,红色的花朵,杂在一处,月色下分辨不清。
这里指荷池晓景。
⑶肠断:这里是魂断之意,形容神情入迷。
【翻译】无。
【赏析】调名《荷叶杯》,是因为作品写的这段生活发生在莲塘里,故而有意选用了切“荷”的调名(古时词牌其实也就是题目),也许是借这个调名,用以创造出一个波寒浪静的凄迷意境以寄托他惜别之思。
这二者都有可能。
但不论是实是虚,都表现了一种惜别的凄苦之情,在给人以影响的艺术效果上却是一致的。
词的开头说,清晨,荷叶上还凝聚着清亮的露珠。
“凝冷”,这是感情的色彩,则船上的他俩相对之情可知。
通过人物对于客观环境的感受,读者就能体会到他此时的心境,也就暗示了人物在这种心境下可能有的行动。
既是一种“寒”的冷遇,则无幸福之可言为可知。
“波影”,这是一个视线的角度,它使读者能得以从这一视线回溯到呆呆地看着水面的他。
因此,它证实着“凝冷”正是他自己心理的写照。
本是不忍相对,所以移目于波。
但在水波里见到的竟是“满池塘”的“绿茎红艳两相乱”。
“满”在这里非常传神,非常有气魄,正如一幅巨大的画。
画面满是绿的荷叶,红的莲花,不仅立于水面,亦且倒映于水中,形成了巨大的夹角。
在这一巨大的夹角处,着一小小的呆望的他,还有低泣的她——那凝冷的露珠,怎知又不是写她的清泪的呢?这是多么巨大的压迫人的孤独之感。
似乎这幸福的倚红偎绿的暖色,直把她俩挤了出来,或紧紧地钳住。
而这也正是此时人物的心理写照。
“绿茎红艳两相乱”中的这个“乱”字用得艳极。
乱是迷离相交的状态,特别是它承上“满”字而来,只觉得满世界尽是亲昵地偎在一起的美丽的情侣,只有他俩却要离开。
莲花包恢古诗解析

包恢的《莲花》古诗解析
包恢的《莲花》是一首赞颂莲花的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
”这两句诗描绘了莲花在烈日暴晒下颜色不改,在浑浊的污水中也不会被污染的特性。
这体现了莲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且自我洁净能力极强。
2.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这描述了莲花外表娇美柔弱,但内在却有着刚正坚强的特质。
3.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
”这里指出,莲花有的颜色鲜艳,有的香气扑鼻,有的果实饱满。
如果三者俱全,那莲花就堪称花中的第一。
这表现了莲花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4.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莲花虽然有果实,但其内心却怀有独自的苦心。
这暗示莲花虽然身处富贵之地,但却不会与世俗之花为伍,展现出一种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展现了莲花生命力顽强、外柔内刚、多面丰富以及不慕名利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崇高敬意和赞美。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莲花诗句】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临湖亭》3、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古风》4、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古风》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6、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藕乡随思》7、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采莲》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苏幕遮燎沉香》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鹧鸪天别情》10、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为农》11、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12、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咏新荷应诏》13、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
《咏双开莲花》1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西洲曲》1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1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春别曲》17、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莲花》18、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采莲曲》19、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西宫秋怨》20、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21、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暮秋独游曲江》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23、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
《京兆府栽莲》24、共倒金荷家万里,欢得尊前相属。
《念奴娇断虹霁雨》25、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别储邕之剡中》26、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采莲曲》2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29、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曲》关于莲花诗句21、浦上荷花生紫烟,吴姬酒肆近人船。
更将荷叶包鱼蟹,老死江南不怨天。
——《浦口竹枝》明·袁凯2、结亭临水似舟中,夜雨潇潇乱打篷。
荷叶晓看元不湿,却疑误听五更风。
——《荷花》宋·杨万里3、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红白莲》宋·杨万里4、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
莲花最经典十首诗句

莲花最经典十首诗句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3、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唐·温庭筠《莲花》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5、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唐·李白《渌水曲》
6、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7、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
——宋·宋伯仁《荷花》
8、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唐·白居易《采莲曲》
9、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1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描写荷花的诗词

描写荷花的诗词描写荷花的诗词大全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描写荷花的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荷花的诗词1《莲花》【唐】温庭筠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另外,值得关注得是隋唐时期已有关于并蒂莲的诗文作品出现。
《咏同心芙蓉诗》【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咏南池嘉莲》【唐】姚合芙蓉池里叶田田,一本双花照碧泉。
浓淡共妍香各散,东西分艳蒂相连。
《咏双开莲花》【唐】刘商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容面相隈。
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描写荷花的诗词2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踏莎行·杨柳回塘宋代: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莲花》诗词赏析
莲花
唐代: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译文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
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
出自《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
尘残留。
简析
首句写荷塘,远观其美丽,就像银河一般“摇滟”二字精炼的写
出荷花的姿态,二句写近观莲花,远近结合。
后两句把莲比成“洛神
波上袜”,写其轻盈之姿,更突出其美。
本诗咏莲,从所处环境,姿
态上赞美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