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圣王原理”探析——兼论先秦儒家政治与道德的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型 态。 因此 , 先秦儒 家的道德精英主义是 以道德教化为政治 , 化政 治为道德 ; 先秦儒 家政 治与道德 的关系就是 以
道 德 言 政 治 , 政 治 于道 德 中 。 统
关键词 : 先秦儒 家; 圣王原理 ; 政教一如 ; 治; 政 道德
中图分类号 :2 2 B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4 8 2 1 ) 2— 0 3— 6 10 04 (0 0 0 0 3 0
先秦儒家主张有道德之圣者得其王位是必能天 下太平 。又神圣性依先秦儒家之义 即是人格修养之 道 德 的纯粹性 , 一人 格 修 养 之道 德 的纯 粹性 从 理 此 论上说 , 应非极少数之圣王所专享 , 如孟子所言 , 善 性原 为 人 天 生 所 本 有 、 义 乃 天 下 人 心 之 所 同 然 理
通过 内圣 的功夫 以促成 王道 的开显 还是他们 关 心的
斯而 己乎 ? ”日 : 修 己 以安 百姓 。修 已 以 “
安百姓 , 舜其 犹病 诸 。 尧 ”
“ 王原 理 ” , 圣 中 了解先秦儒 家对政 治模 式的抉择和对 统治型态的规划 , 探析先秦儒家政治与道德 的关系。
一
亦若是” 《 (孟子 ・ 滕文公上》 , )故成圣成贤乃是 自我 之分 内事 , 也是人人皆可达致者。但是理论上虽然 如此 , 在现实上 , 在历史 中毕竟是少数 , 且凡神圣者 必 因仁心德 慧 自我 期许 高且 望 能超 越 乎 庸 俗 之 辈 ,
此亦殆 无疑 义 , 故先 秦儒家 理想 中之 圣王 , 人 间 是 乃 秀异 之圣王 如古之尧 舜 、 三代 之 禹汤文 武周公 , 皆可 称 之为人 群 中道德 修 养 之 较 高成 就 者 , 言 之 即是 质
圣 王 的 权 利 与义 务
先秦 儒家 之政 治哲学 认 为 , 君德 即圣德 、 政道 即 人道 , 相信 惟 有 “ 者 ” 能 居其 位 , 即 能 同时兼 圣 之 亦 具“ 王者 ” 身 分 以 治理 天 下 , 的 才是 天下 太 平 、 道 王 荡荡 的保证 。在 此观 念下 , 修养 自己、 神圣化 自己是 王权 之拥 有与王 道之 开显 的惟一 前提 ,圣 ” “ ” “ 与 王 之 间乃 含蕴 者 “ 圣 者 始 能王 ” “ 惟 和 惟圣 者始 当王 ” 两种关 系 , 王是 指 圣 人 能 行 王 “ ” 此 侧 重其 义 能 道 , 务 的达 成义 , 当王 是 说 圣 人 当践 王 “ ” 此 侧 重 其 位 ,
(孟子 ・ 《 告子上》 , “ 何 人 也 , 何 人 也 , 为 者 )且 舜 予 有
能王” 惟圣者始 当王” 和“ 两大命题 , 此两大命题 因 各有侧重而构成义务和权利的对 待关系 , 若权利与
义 务之 规定 为政 治之 基 本 课题 的话 , 吾 人 可 以说 则
圣王概念所衍生的“ 圣王原理” 乃是先秦儒家批导 , 政 治 的最根 本 原 理 ; 先 秦 儒 家 德 化 的治 道 , 从 而 可
莫之能王” 等意义, 此种种意义可化约为“ 惟圣者始
收稿 日期 :0 9— 1— 8 2 0 1 0 修回 日期 :0 0— 1 4 2 1 0 —1 作者简介 : 沈锦发( 99一 , 台湾 台南人 , 0 级博士研究生 , 15 ) 男, 2 5 0 中华医事科技 大学通识 中心兼任讲师 , 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
第4 1卷第 2期
21 0 0年 3月
南昌大学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J URNAL O O F NANC HANG I UN VER IY S I
Vo . 1 N . I4 0 2 Ma . 0 0 r2 1
先 秦 儒 家 “ 王 原 理” 析 圣 探
兼 论 先 秦 儒 家 政 治 与道 德 的关 系
・
3 4・
南 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1 0 0伍
“ 如斯 而 己乎 ? 目: 修 己以安人 。 日 : 如 ” “ ” “
家莫不畅言治国平天下 皆公修身为本 、 为起点的道 理 , 中庸 ・ 如《 哀公问政第二十》 “ 日: 知所 以修身 , 则知所 以治人 ; 所 以治 人 , 知 所 以治 天 下 国家 知 则 矣。 凡此有献 , ” 历历可考 , 兹不再赘 。 不过在孟子和《 礼记》 诸儒 的叙述中, 大体说来
沈 锦 发
( 华东师范大学 人 文学院 哲 学系, 上海 20 4 ) 0 2 1
摘
要: 先秦儒 家政 治是 一种德化 的政 治, 由一群道德精英所领导 , 是一种“ 内以成 圣, 外而成王” 的圣王政可以从“ 圣王原理 ” 中窥其 大纲 : “ 从 惟圣 者始 当王” 惟圣者始 能王” 去 了解圣王 和“ , 的权利与义务 ; “ 从 即道德 即政 治 , 即政治 即道德 ” 去 了解圣王的政教 一如 ; 尊君礼 臣重 民” 去 了解 圣王的统 , 从“ ,
成 王” “ 成圣 , 成 王 ” “ 圣 且 王 ” “ 圣 人 、先 后 、既 及 非
权利的获得义 , 权利与义务二者虽有所分别 , 皆是 但 “ 圣王” 之内容意义 。孔子为儒学之开宗祖师, 以 所 “ 圣王” 之观念在《 论语 ・ 宪问》 中当即有之, : 如
子路 问君 子 , 日: 修 己 以 敬。 日 : 子 “ ”
道德上的精英 。必 以少数之 道德精英为治 国之领
导, 而领 导者 又言 为世 法 、 动为 世 则 , 国百姓 惟 其 全 马首是 瞻 , 不得 有任 何 之 非议 , 可 名 之 曰“ 德 的 此 道
精英主义” m r l s ) 其统治之模式为“ (o l im , a et i 德化的 治道” 凡此乃构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之基调。 ¨, 先秦儒家的“ 圣王” 概念含有 “ 内以成圣 , 外而
道 德 言 政 治 , 政 治 于道 德 中 。 统
关键词 : 先秦儒 家; 圣王原理 ; 政教一如 ; 治; 政 道德
中图分类号 :2 2 B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6— 4 8 2 1 ) 2— 0 3— 6 10 04 (0 0 0 0 3 0
先秦儒家主张有道德之圣者得其王位是必能天 下太平 。又神圣性依先秦儒家之义 即是人格修养之 道 德 的纯粹性 , 一人 格 修 养 之道 德 的纯 粹性 从 理 此 论上说 , 应非极少数之圣王所专享 , 如孟子所言 , 善 性原 为 人 天 生 所 本 有 、 义 乃 天 下 人 心 之 所 同 然 理
通过 内圣 的功夫 以促成 王道 的开显 还是他们 关 心的
斯而 己乎 ? ”日 : 修 己 以安 百姓 。修 已 以 “
安百姓 , 舜其 犹病 诸 。 尧 ”
“ 王原 理 ” , 圣 中 了解先秦儒 家对政 治模 式的抉择和对 统治型态的规划 , 探析先秦儒家政治与道德 的关系。
一
亦若是” 《 (孟子 ・ 滕文公上》 , )故成圣成贤乃是 自我 之分 内事 , 也是人人皆可达致者。但是理论上虽然 如此 , 在现实上 , 在历史 中毕竟是少数 , 且凡神圣者 必 因仁心德 慧 自我 期许 高且 望 能超 越 乎 庸 俗 之 辈 ,
此亦殆 无疑 义 , 故先 秦儒家 理想 中之 圣王 , 人 间 是 乃 秀异 之圣王 如古之尧 舜 、 三代 之 禹汤文 武周公 , 皆可 称 之为人 群 中道德 修 养 之 较 高成 就 者 , 言 之 即是 质
圣 王 的 权 利 与义 务
先秦 儒家 之政 治哲学 认 为 , 君德 即圣德 、 政道 即 人道 , 相信 惟 有 “ 者 ” 能 居其 位 , 即 能 同时兼 圣 之 亦 具“ 王者 ” 身 分 以 治理 天 下 , 的 才是 天下 太 平 、 道 王 荡荡 的保证 。在 此观 念下 , 修养 自己、 神圣化 自己是 王权 之拥 有与王 道之 开显 的惟一 前提 ,圣 ” “ ” “ 与 王 之 间乃 含蕴 者 “ 圣 者 始 能王 ” “ 惟 和 惟圣 者始 当王 ” 两种关 系 , 王是 指 圣 人 能 行 王 “ ” 此 侧 重其 义 能 道 , 务 的达 成义 , 当王 是 说 圣 人 当践 王 “ ” 此 侧 重 其 位 ,
(孟子 ・ 《 告子上》 , “ 何 人 也 , 何 人 也 , 为 者 )且 舜 予 有
能王” 惟圣者始 当王” 和“ 两大命题 , 此两大命题 因 各有侧重而构成义务和权利的对 待关系 , 若权利与
义 务之 规定 为政 治之 基 本 课题 的话 , 吾 人 可 以说 则
圣王概念所衍生的“ 圣王原理” 乃是先秦儒家批导 , 政 治 的最根 本 原 理 ; 先 秦 儒 家 德 化 的治 道 , 从 而 可
莫之能王” 等意义, 此种种意义可化约为“ 惟圣者始
收稿 日期 :0 9— 1— 8 2 0 1 0 修回 日期 :0 0— 1 4 2 1 0 —1 作者简介 : 沈锦发( 99一 , 台湾 台南人 , 0 级博士研究生 , 15 ) 男, 2 5 0 中华医事科技 大学通识 中心兼任讲师 , 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
第4 1卷第 2期
21 0 0年 3月
南昌大学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J URNAL O O F NANC HANG I UN VER IY S I
Vo . 1 N . I4 0 2 Ma . 0 0 r2 1
先 秦 儒 家 “ 王 原 理” 析 圣 探
兼 论 先 秦 儒 家 政 治 与道 德 的关 系
・
3 4・
南 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1 0 0伍
“ 如斯 而 己乎 ? 目: 修 己以安人 。 日 : 如 ” “ ” “
家莫不畅言治国平天下 皆公修身为本 、 为起点的道 理 , 中庸 ・ 如《 哀公问政第二十》 “ 日: 知所 以修身 , 则知所 以治人 ; 所 以治 人 , 知 所 以治 天 下 国家 知 则 矣。 凡此有献 , ” 历历可考 , 兹不再赘 。 不过在孟子和《 礼记》 诸儒 的叙述中, 大体说来
沈 锦 发
( 华东师范大学 人 文学院 哲 学系, 上海 20 4 ) 0 2 1
摘
要: 先秦儒 家政 治是 一种德化 的政 治, 由一群道德精英所领导 , 是一种“ 内以成 圣, 外而成王” 的圣王政可以从“ 圣王原理 ” 中窥其 大纲 : “ 从 惟圣 者始 当王” 惟圣者始 能王” 去 了解圣王 和“ , 的权利与义务 ; “ 从 即道德 即政 治 , 即政治 即道德 ” 去 了解圣王的政教 一如 ; 尊君礼 臣重 民” 去 了解 圣王的统 , 从“ ,
成 王” “ 成圣 , 成 王 ” “ 圣 且 王 ” “ 圣 人 、先 后 、既 及 非
权利的获得义 , 权利与义务二者虽有所分别 , 皆是 但 “ 圣王” 之内容意义 。孔子为儒学之开宗祖师, 以 所 “ 圣王” 之观念在《 论语 ・ 宪问》 中当即有之, : 如
子路 问君 子 , 日: 修 己 以 敬。 日 : 子 “ ”
道德上的精英 。必 以少数之 道德精英为治 国之领
导, 而领 导者 又言 为世 法 、 动为 世 则 , 国百姓 惟 其 全 马首是 瞻 , 不得 有任 何 之 非议 , 可 名 之 曰“ 德 的 此 道
精英主义” m r l s ) 其统治之模式为“ (o l im , a et i 德化的 治道” 凡此乃构成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之基调。 ¨, 先秦儒家的“ 圣王” 概念含有 “ 内以成圣 , 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