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的恶之花——论穆时英小说中的“孤独”意象
论穆时英小说创作中的意象与都市书写

论穆时英小说创作中的意象与都市书写
陈矞欣;张云霞
【期刊名称】《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20世纪30年代,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
中心和世界第五大都市。
“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对当时都市发展的躁动不安和掩藏着的危机有着超乎常人的强烈感受,他以现代派作家敏锐的洞察力深刻揭示了都市下的物质景观和人性,笔触直指醉生梦死背后灵魂的焦灼不安与孤独迷失。
通过穆时英小说代表作中的都市景观意象和被都市符号化了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解读穆时英对3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的文本揭示和深度思索。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陈矞欣;张云霞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论穆时英小说创作中的"孤独"书写 [J], 李洪华
2.现代都市的"颓废"书写——穆时英小说创作新论 [J], 李洪华
3.理性倾向与感性体验--茅盾与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书写比较 [J], 梁玉金
4.个人书写与都市映像r——穆时英创作中的"女性嫌恶症" [J], 张斐然
5.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书写 [J], 周瑜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欲望的狂欢感觉的盛宴——穆时英的新感觉小说解读

欲望的狂欢感觉的盛宴——穆时英的新感觉小说解读
杜瑾焕
【期刊名称】《理论导刊》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是以对传统文学模式的反叛姿态独步中国现代文
坛的.他在1930年代初中国文学的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乡土题材与都市题材、关注现实与灵魂介入、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做出了超越性的前卫选择,开辟了一个
独特的艺术审美空间:感觉的盛宴,欲望的狂欢.但因为太过超前远离了人们的审美经验而被置于新文学史的边缘.
【总页数】2页(P127-128)
【作者】杜瑾焕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焦作,4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论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视觉形式 [J], 金浪
2.上海新感觉派的欲望叙述——以穆时英﹑刘呐鸥的作品为例 [J], 陈东阳
3.新感觉派小说现代性浅析r——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例 [J], 王昭鼎
4.穆时英新感觉小说的变异修辞艺术探析 [J], 辛海苗;梁龙飞;李文玲
5.穆时英新感觉小说语言“欧化”特点研究 [J], 王旭华;王育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孤独的行者——论穆时英小说的叙述视角

孤独 的行者
王 贞兰
论穆时英小说的叙述视角
(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 0 8 ) 10 1
摘 要:穆时英的小说大多采用第一人称 “ 我”的叙述视角进行叙事, 这个 “ 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叙述功能, 它反 映了3 年代上海都市生活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O 我”是孤独的行者,一个被孤立和隔绝的人
会挤出来的不幸 的人啊”】 【。这样 “ 就离开了作 品环境 , 4 我”
公, 是故事的叙述者, 又是故事的参与者, 同时还带有明显
的作 者的痕迹 。那么穆时英作品中的 “ 呢? 我”
成了故事的阐释者和评价者, 表达了作者对余慧娴 “ 哀其不
幸 ,怒其不争” 的复杂感情 。
首先,穆时英小说中的 “ 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故事 我”
了作品的内容。 手指 中的 “ 是故事的叙述者, 我” 但不是 故事的参与者, 他对翠姐儿的事一无所知, 所能告知读者的
也只能是翠姐儿临死前 的惨状 。我” “ 通过作品中另一个角色
81
师范大学文学 院 20 级现 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 03
为 中国现代文学 。
维普资讯
那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文本 中究竟有何作用? 我” 穆时英在创作中为何偏
冲着你,那可要不得。” l j 叙述者一边在叙事,一边发表 自 己的见解。 向读者道出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及风俗人情, 顺顺
当当, 没有丝毫的矫揉做作。 咱们的世界 中 “ 叙述了 我”
“ 成为强盗的历程 ,“ 我” 我”是故事 中一个天 不怕、地不怕
施二哥的叙述,完成了对造成翠姐儿悲惨命运的过程的交
代 ,从而填补了 “ 的叙述 的空 自,完成 了 “ 的叙述链 我” 我”
穆时英小说中的颓废色彩

的 颓 废 色 彩
了她 , 也 因此 在 上海 文 坛 制 造 了 某种 传 奇 。 同时 政 治
上 也 趋 于 腐 化 随落 . 和 国 民党 有 了 勾 结 . 参 加 了 图 书 杂 志 审查 会 。在 1 9 3 3年 2月 写 的 《 公墓 ・ 自序 》 中, 他 也承认 : “ 也许 我 是 犯 过 罪 的 。 ” 正 是 政治 思 想 上 的这
方 法 状 写 上 海 社 会 中 形 形 色 色 的人 物 和 纸 醉 金 迷 的 消费的要求 、 水 准已经不一样 . 人 们 不 再 满 足 于最 基
本的生活消费 . 要求更高的生活享乐 . 人 的物 化 几 乎 已 成 为一 种 时 代 病 了 人们 生 活 在 物 质 与精 神 的夹 缝
的 影 响 下 发 展 起 来 的 .所 以又 被 称 为 “ 都 会 主义 小 市 . 充 满 了市 场 的喧 嚣 。 人 们 不 仅 仅 得 为 生计 而奔 波 ,
说” 。 中 国最 早 介 绍 日本 新感 觉 派 的是 刘 呐 鸥 . 而 穆 时 更 多 的是 追 究 生 活 的享 乐 与 刺 激 享 乐 主义 已经 成 为 英 的小 说 不 久 在数 量 和 质 量 上都 超过 了刘 呐 鸥 . 被 誉 人 民生 活 的 目标 这 同样 是 群 消 费 不足 的人 群 . 只 是 为“ 中 国新 感 觉 派 圣 手 ” 。他 用感 觉 主义 、 印 象 主 义 的
从《南北极》看穆时英小说人性艺术

从《南北极》看穆时英小说人性艺术内容摘要:穆时英是一位对人性艺术深入发掘的作家,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对都市人的心理和思想进行全面透析,一方面披露了社会底层这一特殊人群生存处境被剥夺,而由活的本能所激发的人性之原始、疯狂、毁灭;另一方面揭示了现代都市文明人性复杂性——没落、异化的扭曲历程,彻底暴露出人性中最叛逆、原始、残酷的一面。
关键词:活的本能末日情结人性异化苏雪林说:“以前住在上海一带的大都市,而能作其生活之描写者,仅有茅盾一人,他的《子夜》写上海的一切,算带着现代都市味。
及穆时英等出来,而都市文学才正式成立。
”①上海孕育了穆时英,穆时英塑造了上海。
穆时英的创作,不仅真正着眼都市,把都市作为价值源泉,直接表现都市生活,臧否都市本身,都市第一次真正成为现代文学表现领域中的独立审美对象,而且一改中国作家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原则,以现代都市意识、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新异的艺术形式,言说现代大都市的现实人生,表现出强烈、鲜明的叛逆精神。
在这“繁华、富丽、妖魅、淫荡、沉湎、享乐、变化、复杂的生活”中,穆时英以诡魅似繁花的笔调游刃有余地描绘着人性的“骚动、喧嚣、疾驰、冲突、激乱、狂热”,穆时英首先领悟到现代都市中个体生命所遭遇到的困境。
而穆时英的都市小说则风格迥然一变,在既是地狱又是天堂的“大上海”,穆时英以自己敏感的神经触摸都市的脉动,手执灵笔,通过对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反叛和对当时主流文学的有意离悖为现代人性构建了全新的小说文本,着力捕捉现代人纤细复杂的感觉、人性在爱欲挣扎中所表现出的虚伪、隔膜、复杂、厌恶、骚乱、乏闷、苍白,表现出在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物欲膨胀、世情异化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没落扭曲。
一、活的本能:人性之原始性、疯狂性、毁灭性穆时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的作品一般被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进行研究,且两个时期的风格迥异,对此杜衡曾指出:“穆时英的创作之所以自身形成一个南北极,是因为作者的二重人格。
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体验探究

社交圈子与利益交换
为了融入都市生活,小说中的人 物不得不加入各种社交圈子。然 而,这些社交圈子往往以利益交 换为基础,缺乏真正的情感交流 和友谊。
真诚与信任
在经历了孤独、疏离和利益交换 的社交圈子之后,一些小说中的 人物开始渴望真诚与信任的人际 关系。他们努力寻找志同道合的 朋友和知己,建立真正的情感联 系和友谊。
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体验探究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引言 • 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景观描绘 • 小说中人物的都市体验 • 都市体验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 穆时英小说中的都市批判意识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研究背景与意义
探究穆时英小说中都市体验的独特性
通过对穆时英小说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对都市生活的独特体验和表达方式,进而探讨现代都市人的生存 状态和精神世界。
院与西式洋房的结合,体现了都市文化的多元性。
摩天大楼的兴起
02
小说中描绘了都市中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象征着都市的繁荣
与现代化。
建筑的空间构造
03
穆时英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描绘,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了
都市人居住、工作的环境。
街道景象与市井生活
01
02
03
繁华的商业街
小说中描绘了熙熙攘攘的 商业街,各种店铺琳琅满 目,展现了都市商业的繁 荣。
反思与觉醒
在经历了物质追求和精神空虚 的挣扎之后,一些小说中的人 物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 消费观念。他们逐渐意识到, 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来自于内 心的充实和精神的追求。
人际交往与社交圈子
孤独与疏离
在繁华的都市中,穆时英小说中 的人物往往感到孤独和疏离。他 们身处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 难以找到真正的朋友和知己。
电影·都市·女人——论穆时英的小说

电影·都市·女人——论穆时英的小说电影在上世纪30年代是上海极为风靡的娱乐方式,”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穆时英就是一位典型的电影爱好者。
电影文化不仅不断地浸染着他的生活、审美、心态,甚至给他的小说创作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在电影中完成对现代都市及都市女郎的想象,并用电影技巧加以表现。
标签:穆时英;电影;都市;女人世界上最早的电影自1896年传入上海,经过三十多年的漫长历程终于在上世纪30年代成为中国市民尤其是上海市民生活中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而活跃于上海文坛的穆时英,就是一位电影爱好者。
他在《我的生活》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星期六便到上海来看朋友,那是男朋友,看了男朋友,便去找个女朋友偷偷地去看电影,吃饭,茶舞。
”[1]电影文化不断地浸染着他的生活、审美、心态,并给他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影响。
一电影是节奏的艺术,为了表现一个主题,传达一抹情怀,常常会用到镜头组合、时空的断裂、镜头特写以及视角的变换等技巧。
深谙电影的穆时英就巧妙的将这些娴熟地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去,使他的小说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表述模式:红的街,绿的街,蓝的街,紫的街……强烈的色调化装着的都市啊!霓红灯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泛滥着光潮的天空,天空中有了酒,有了烟,有了高跟儿鞋,也有了钟……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从上面简单罗列的几个片断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穆时英的小说,早已改变了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作者以宛如摄影机般地眼睛对准了夜上海中的芸芸众生,透过蒙太奇的效果,为读者尽显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摩天大楼,急驶行进的电车,闪烁的霓虹灯,疯狂的舞者和充满媚态的女子……但是,这是真实的上海吗?不可否认,1930年的上海确实已是个繁忙的国际大都会,号称”东方巴黎”,是一个与传统中国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现代魅力的世界。
但是在小说《上海的狐步舞》第一句穆时英就道出了这个城市的本质:”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也就是说繁华只是上海社会的一个侧面,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大都市中天堂与地狱、繁华与贫穷,快乐与苦难是并存的。
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论穆时英小说中的情爱叙事

穆时英小说中的现代女性多是现代社会时尚的摩 登女 郎, 大都会 的妖姬 。他们对男 性拥 有绝对 的诱惑 且 力与杀伤力。穆的小说 中, 这些 女性形 象在男 性主人 公的叙事视角下出现, 往往被物化为动物 、 植物等雌性 以满足现代男性 “ 窥视 ” 的欲望 。在 现代 的大都 } 时英的现代派十足的作 形象 , 霄 品内面 , 终 还有第 三 会 , 的社会角色是舞 女、 始 她们 交际花 、 姨太太 、 间谍 、 匪 重的 审美 意味 , 是潜 首等 , 就 她们性感 迷人 , 喜欢 刺 激和新 鲜 的现 代生 活风 在的哀 婉抒情气息。这 格 , 沉迷于烟酒与音乐 的感官刺激之 中, 视性爱如平常 是他作为中国文化传播 事 , 往往能够独立的周旋 于各 类男性 之间。这类 现代 者无法 摆脱 的。 其小 女性一反我们对女性 的传统期待 , ” 拥有一 种反传 统的 说突 出的想 象 与虚构 , 独立精神。因此小说中的男性主人公对她们的态度往 叙事中大量 的言志与抒 往是复杂的, 既爱又恨。穆小说 中的男性 与她们 的情 情, 以及结 构上 反复 出 爱故事往往有 以下几种 。 现的音乐 诗 歌 , 其 不 使 第一 , 取与被猎 取的情 爱游戏 。在这 种叙 事模 猎 自觉的延续 了中国小说 式 中, 男性与女性是“ 猎人 ” 猎物” 与“ 的关 系, 谁都 想成 的“ 诗骚” 传统。 为猎人 , 而不想成为对方 的猎物。在 小说《 被当作消遣 穆时英的小说往往 品的男子》 ,第一次瞧见她 , 中 “ 我就觉得 :可真是危 险 ‘ 以第一人称“ ” 我 的视 角 的动物哪 !她有着一个蛇 的身子 , 的脑袋 , 猫 温柔 和危 来结 构故 事 , 因此 带有 险的混合物 。 ’ ”男主人公 “ ” 我 同放荡 的女学 生蓉子 经 浓重 的 自叙传 的色 彩。 过几 个回合的情爱较量便败 下阵来 , 为狮 子爪下 的 成 其小说文本 中的男性主人公 多是 以疲惫寂寞的都市客 绵羊 , 并最终被抛弃 。小说 最后 , 带着几 分感伤 和惆怅 的形 象出现 的, 是一个 个孤寂 的给现代生活 压扁 了的 的年轻 的“ ”如“ 我 , 弃男” 一般独 自彳亍在人生的路上。 都市旅人 。从 这些性格 气质 相对稳定的形象身上我们 小说 《 色 的女 红 可以看到现代作家穆时英 的影子 。这些孤寂 的都市客 猎 神 》中 , 主 男 在找寻 自我的人生伴侣 时 , 他们 的视 野 中一般会 有两 人 公 “ ” 赛 我 在 类女性形象 , 即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 。然而 , 一个个与 狗 场 与 女 主 人 两类女性的情爱故 事, 其结尾带给我们的都不乏惆怅 、 公 相 识 , 上 却 晚 无奈与彷徨。 发 现 她 竟 是 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城市 , 人们必 须要在 它 的街上行 走 ; 而 , ‘ 然 要 看见 ’ 一
个城市 , 人们 只有站在外面方可 观其全貌 ”1穆时英 的小说 _ 不仅把读者带到都市 的长街 , 而且也让读 者站在 外面 , 远远
地用各种感受来打量喧嚣和躁动不安 的都 市 , 想必这是穆时 英小说另类 的贡献吧 。
中获 得 了独 立 的 审 美 地 位 。
《 《 总会里 的五个人》 黑牡丹 》 V A E “ ” 《 海 夜》 夜 《 《RNN A 》上
的狐步舞 》 都 与舞 场有 关 。舞厅 是穆 时 英小 说 的核 心 场 ) 景, 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都市 中一个被放大 了的空 间和压 缩了的时间 的结合 体 , 间完 全凝 固在 “ 时 ” 一 点上 。 时 现 这 陌生人在此相遇看重的不是 昨天 , 也不是 明天 , 是此 时此 而 地 。法国学者伊 夫 ・ 瓦岱 将现代 性 时间类 型分 为 “ 空洞 的 现时与英雄的现时” “ 、 累积型的现代 ” “ 、 断裂与 反复” “ 、 瞬
说 所反 映 的“ 文化 现 代 性 ” 文 学地 位 。 的
【 关键词 ] 穆时英 ; 市小说 ; 都 孤独意 象
[ 中图分 类号 】 4 I7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5 39 (02 0 — 20 0 [ 10 — 422 1)1 01 — 3 收稿 日期 】 21 — 8— 1 01 0 2
一
都市小 说巧妙地借用 富有意味 的意象 , 将孤独化为一个个具 体的形象和场景 , 从而将虚无缥缈 的孤独感生动形象地表 现 出来。作 为新感觉派 的重要作家 , 时英受到这种非理性哲 穆
学和文学思潮的影 响 , 在创作上强调展示人 的内心世界 的真 实, 致力 于建构一个 “ 感觉如此” 的世界 , 而展示都市漩 涡 从 中人的生存状态 。他 使用 的每 一个意象都 经过 自己仔细 筛 选, 能够最充分表达 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意 旨。
孕育了穆时英都 市小说 的大都市 , 2 纪二三十年代 , 在 0世 既
是文明与罪恶并存之地 , 又是一个充满 了速度 、 力量 、 激情 的
欲望之海。作者一直认为 “ 每一个 人 , 是部分地 或是全部 都 地不能被人家了解 的, 而且是精 神隔绝 了的。每一个人都能 感觉到这些。生活的苦味越是尝 得多 , 觉越 是灵敏 的人 , 感 那种寂寞就越加 深深地钻 到骨髓里 。 _ 穆时英笔 下的贯穿 ”】
在穆 时英 的都市小说里 , 城市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 体, 而是作为一个 隐形 的意象 出现在读者面前。他的每一部
小说 中, 或许 根本 找不 到“ 城市” 这个 字眼 , 是却能感 到都 但
市的情 怀。穆时英用小说构筑了一个只属 于他 自己的城 , 描 绘了 2 0世纪 3 0年代 挣扎于期 间并不 断地被抖 落到 生活之 外的敏感脆 弱的现代人的贫与富 、 哀与乐 、 贵与卑贱 、 高 生存
( ) 厅 二 舞
穆 时英笔下 很多 人物 都生 活在舞 场 当中。小说 集 《 公
墓》 收录 的八 篇小 说 中, 六 篇 ( 被 当作 消遣 品 的男 子》 有 《
穆 时英 的小说把人性放在物欲、 情欲极度膨胀的大都会 里, 以此来 凸现都市 中人的精神存 在和生存 体验 , 为我们 认 识都市 中人 的生存提供了绝好 的文本 。都市 , 在穆 时英小说
[ 作者简介] 白玉红 , 郑州师范学院中文 系副教授 , 男, 主要研 究方 向为现 当代文 学。
其都市小说的“ 城市” 之意象 , 不但 向外 反映着 大都 市上海 , 孤独是一种抽象 的感 觉 , 因人而 异 、 以把握 。穆 时英 难 而且 向内影射 了作家孤独 的内心世界 。有人 认为 : 要 认识 “
( ) 三 色彩
星球 , 后来的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分离 固然使得人类显得高贵 而有智 慧 , 但也 迫使 人类 必须 寂寞 又无奈 的游 离 于家 园之
外, 从此陷入孤独的境地 。随着社会 的发 展 , 现代 文 明在 给 人 以丰 富的物质刺激 的同时 , 也迫使人们品尝精神上丢失 自
21 0
都市是都市文学 的想象 空 间, 时英选 择 了“ 穆 舞厅 ” 这 个意象来表现他眼 中的独 特 的都 市景象 。一方 面源 于他 的
观察 和个人体验 , 但另一方 面他 也敏感地 发现舞厅很适合表 现人异 化时的心态 , 光怪陆离 、 喧闹拥挤 的舞厅 , 如其分地 恰 反衬 出人物内心的苍 白、 寂寥和清冷 。
时” 四种 。所谓的“ 等 瞬时” 就是 “ 粹的现 时” 它不 再是一 纯 ,
个空洞的现时 , 不是介 于过去 与未来 的消沉 的过 渡期 , 而是
一
个充实的现时 , 它依靠 自己而存 在 , 既不需要依 附某 个或
与死亡的都 市人生 , 尤其是表 现他们 强烈真切 的孤独 寂寥 、
精神极度压抑焦 虑以至扭 曲变态的深层感觉 。而上海 , 这个
近或远的过去 , 也不折射到某个想象的未来之中。舞 厅就是 “ 瞬时” 时间类型 最好 的载体 , 陌生人 的大 会场 。在 这里 是 的个体放纵只为着消磨当下 , 在舞场里 “ 舞着的人像 没 了灵 魂似 的在音乐里融 化 了” 人们 在享有 了片刻 的宣泄 , 。 片
刻 的 放 纵 , 刻 的狂 欢 之 后 , 下 的是 “ 那 样 深 的 ” 片 剩 海 寂 寞。] [
磕州 警羽 21. 02 1 0
L ZHo U N XU E K N
冷艳 的恶 之 花
论穆 时英 小说 中的“ 独 ” 象 孤 意
白 玉 红
( 郑州 师范学 院 中文 系 , 河南 郑州 404 ) 504
[ 要] 通过对穆时英小说 中“ 摘 孤独 ” 意象的显性 与隐性 两个层 面进行分析 , 阐释这种孤独感产生 的原 因, 由此揭 示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