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我们的国粹--京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 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 (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 “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 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 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1936年秋,北京大、中学校爱好京剧者及广大 观众给各报写信,倡议进行京剧童伶选举。时 富连成社社长叶龙章与北平《立言报》社长 金达志商妥,由该报发表通告,专门接待各界投 票,逐日在报上发表投票数字,并约请“韵石社” 几人来报社监督。规定投票日期为半月,到期 查点票数 中华戏曲学校和富连成社负责人及 《实报》、《实事白话报》、《北京晚报》、 《戏剧报》亦派人当场查验票数。选举结果, 富连成社李世芳得票约万张,当选“童伶主 席”。生部冠军王金璐,亚军叶世长;旦角冠军 毛世来,亚军宋德珠;净角冠军裘世戎,亚军赵 德钰;丑角冠军詹世甫,亚军殷金振。选举结束 后,于虎坊桥富连成社举行庆祝大会,并于当晚 在鲜鱼口内华乐戏院举行加冕典礼,由李世芳, 袁世海演出了《霸王别姬》。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 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 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老三派”: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新三派”: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他还有: 汪笑侬(满族)、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 奎、言菊朋、杨宝森。现代生行演员有:周信芳、 马连良(回族)、谭富英、奚啸伯(满族),以上 四人号称“四大须生”;小生:徐小香、程继先、 姜妙香、叶盛兰、俞振飞等;武生: 俞菊笙、黄 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李少春、尚和玉、 厉慧良等;旦角:首推“四大名旦”:梅兰芳、程 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有“四小名旦”:张君 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其他还有:王瑶卿、 李维康、刘长瑜、杜近芳、赵燕侠、李玉茹、吴素 秋、童芷苓等;武旦:张美娟、关肃霜。老旦: 龚云 甫、卧云居士、李多奎、李金泉、高玉倩等; 净 角:袁世海、裘桂仙、裘盛戎、郝寿臣、侯喜瑞等; 丑角:刘赶三、杨鸣玉、王长林、萧长华、马富禄、 刘斌昆等。武丑:刘子云、张春华、叶盛章等。
京剧八大样板戏精华30首

京剧八大样板戏精华30首摘要:一、前言二、京剧八大样板戏介绍三、八大样板戏精华30 首概述四、精华30 首的传承与意义五、结语正文:一、前言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八大样板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八大样板戏分别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和《平原作战》。
它们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同时也代表了我国戏曲艺术的一个时期。
本文将介绍八大样板戏的精华30 首,以展现京剧艺术的魅力。
二、京剧八大样板戏介绍1.《智取威虎山》2.《红灯记》3.《沙家浜》4.《海港》5.《龙江颂》6.《红色娘子军》7.《奇袭白虎团》8.《平原作战》三、八大样板戏精华30 首概述1.《智取威虎山》精华5 首:- 《打虎上山》- 《生死搏斗》- 《赴宴斗鸠山》- 《情深似海》- 《喜庆胜利》2.《红灯记》精华5 首:- 《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革命人永远年轻》- 《天下穷人是一家》- 《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红灯高悬》3.《沙家浜》精华5 首:- 《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指导员把话讲一遍》- 《沙家浜总有一天会解放》- 《阿庆嫂》- 《智斗》4.《海港》精华5 首:- 《万里海疆》- 《突击抢修》- 《夜以继日》- 《港口解放》- 《壮志凌云》5.《龙江颂》精华5 首:- 《龙江颂》- 《一袋麦种》- 《战斗进行曲》- 《解放区人民好喜欢》- 《歌唱祖国》6.《红色娘子军》精华5 首:- 《红色娘子军》- 《娘子军连歌》- 《五寸刀》- 《女战士》- 《不让敌人逞凶狂》7.《奇袭白虎团》精华5 首:- 《奇袭白虎团》- 《猛虎团》- 《穿插》- 《围歼》- 《胜利》8.《平原作战》精华5 首:- 《平原作战》- 《战斗》- 《游击队》- 《人民群众》- 《胜利》四、精华30 首的传承与意义八大样板戏精华30 首在京剧艺术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们代表了京剧的一个时期,传承了京剧的传统艺术。
国粹京剧

俏丽刚健
荀慧生
荀慧生(1900—1968年),工花 旦、闺门旦。河北东光县人。首次 于天津登台。1910年人京,师从梆 子演员侯俊山。19岁时(公元1918 年),参加喜群社,从此专演京剧。 旬慧生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又出 身于梆子班,所以能吸取梆子旦角 艺术之长,将京剧青衣、花旦、闺 门旦、刀马旦的表演熔于一炉,兼 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 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 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并逐渐形成风 格新颖、独树一格的“旬派”艺术。 娇昵柔媚
深沉委婉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年), 工旦。祖隶汉军旗籍,河北南 宫人。幼为北京三乐科班学生,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以演青 衣戏为主,并取得一些成绩。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刚劲 高亢,尤其是念白,爽朗明快、 流丽大方、字清音朗、极富感 情色彩。尚小云排演了大量新 戏,创造了众多巾帼英雄、侠 女烈妇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上 独树一帜,形成了“尚派”。
京剧服装按其样式大致可分五种,即:蟒、靠、褶、帔、衣
按其身份、职业、地位可分:
一、帝王后妃――穿蟒、帔、褶; 二、宰相文官――穿蟒、帔、开氅、官衣; 三、元帅武将――穿靠(盔甲)开氅、帔、箭衣; 四、中等阶层人士――穿帔、褶子 五、平民百姓――褶子和茶衣、裤子袄子等五类。
•京剧各类服装色彩丰富,可分红、黄、绿、白、黑上五色 和蓝、紫、粉、湖、湘下五色。
生
旦
净
丑
生——泛指“净”和“丑”以外的男角色,包括“老生”、“小生”和
“武生”等。
老生——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
小生——青年男性;
武生——擅长武艺的生行角色。
彩 旦
俗 称 丑 婆 子 , 实 际 由 丑 角 应 工
京剧

十、京剧的代表
京 剧
谢 谢 欣 赏
四、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 成,即所谓的“皮黄腔”. “西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 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 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西皮包括导板 (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 摇板、回龙等板式。 “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 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 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 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二黄包括包括 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垛板、散板、摇板、回 龙等板式。
六、京剧的曲目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 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 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 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 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 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
七、京剧的影响
八、京剧的评价
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 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 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 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 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 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 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 趣味,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 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
三、京剧的行当
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 (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分、职业)外, 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分类。京剧班社旧有 “七行七科”之说 :七行即生行、旦行(亦称占 行)、净行、丑行、杂行、武行、流行。 京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不是按照生活里的原貌出现 的。京剧舞台上的角色也不是按照生活当中人的 本来面貌出现的,而是根据所扮演角色的性别、 性格、年龄、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在化妆、服 装各方面加以若干艺术的夸张,这样就把舞台上 的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 种类型在京剧里的专门名词叫做“行当”。
京剧简介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 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 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 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 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 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 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 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 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 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 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 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 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培养的,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 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 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 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 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 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现“京戏”、“国剧”、 “皮黄”。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 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 •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用胡琴、和锣 鼓、京二胡、月琴等伴奏。主要唱腔有 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 “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 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 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 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 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 2010年11月16日京剧列入“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的介绍

【京剧介绍】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以其无限的艺术魅力被称为“国粹”。
京剧用歌舞演绎故事,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杂技等各艺术行类的综合体现。
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出。
它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三大艺术特征。
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丑”。
京剧的四功五法分别是:“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
京剧历史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
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
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
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
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
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
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
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
“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
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ppt课件

梅兰芳
杰出的旦角演员,以优美 的唱腔和身段,以及刻画 人物的细腻入微而闻名。
程砚秋
著名的老生演员,以独特 的演唱风格和深厚的艺术 造诣广受赞誉。
04
京剧的现代发展与国际影响
京剧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剧目的改编
保留经典剧目的精彩,注入现代 元素,使传统剧目焕发新的活力
。
表演形式的创新
尝试将京剧与歌剧、舞剧等其他 艺术形式结合,创造独特的表演
形式。
音乐与舞美的改革
运用现代音乐和舞美技术,丰富 京剧的音响效果和视觉呈现。
京剧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海外巡回演出
通过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展示京剧的魅力,促 进国际文化交流。
外国演员的参与
邀请外国演员参与京剧演出,拓展京剧的国际影 响力。
外国观众的热爱
京剧在国际上拥有众多观众,外国观众对京剧的 热爱和推崇证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表演艺术与技巧
表演艺术
京剧的表演艺术注重声、色、艺的结合,强调演员的唱、念、做、打四种技艺的 全面掌握。
技巧运用
京剧的表演技巧包括身段、台步、亮相等,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功底才能准确塑 造角色形象。
舞台设计与布景
舞台设计
京剧的舞台设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常分为前台和后台两 部分,舞台布景根据剧情需要而变化。
传统服饰及其寓意
01
蟒袍
蟒袍是京剧中重要的服饰之一,寓意着权力和地位。蟒袍上的龙、凤、
鱼、鸟等图案,以及不同的颜色和纹样,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
义。
02
褶子
褶子是京剧中常见的服饰之一,主要分为花褶子和素褶子两种。花褶子
上的花卉、动物等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素褶子则以简洁的线条和纹
国粹京剧

国粹京剧的艺术价值
京剧我国文艺百花园里一枝娇妍的 花朵,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 花朵,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 是传统戏曲中保留剧目最丰富、 是传统戏曲中保留剧目最丰富、表演最 精致、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成普遍、 精致、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成普遍、影 响最深远的剧种, 响最深远的剧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优秀代表,堪称“国之瑰宝” 优秀代表,堪称“国之瑰宝”,是中华 民族为世界文化宝库而作出的卓越贡献。 民族为世界文化宝库而作出的卓越贡献。
四大名旦之荀慧生
荀慧生( 荀慧生(1900— 1968),河北人,幼年在 ),河北人 ),河北人, 河北梆子班学艺, 岁改 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 演京剧,扮演花旦、 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 他功底深厚, 旦。他功底深厚,能汲取 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 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 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 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 荀派” 称“荀派”。擅长扮演天 活泼、 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 角色,以演《红娘》 角色,以演《红娘》、 金玉奴》 《金玉奴》、《红楼二 钗头凤》 尤》、《钗头凤》、《荀 灌娘》等剧著名。 灌娘》等剧著名。
国粹京剧
摘要幻灯片
京剧的由来 京剧的艺术特色 传 统 剧 目 行 当 分 类 四大名旦
梅兰芳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
国粹京剧的艺术价值
京剧的由来
京剧,又叫“京戏” 京剧,又叫“京戏”、“平剧”、“国剧”, 平剧” 国剧” 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 200多年历史 它是中国传统名剧,已有200多年历史。清乾 55年 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北京 隆55年(1790年),四大徽班陆续进北京 演出,于嘉庆、 演出,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 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 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 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 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道光 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 以后,三大班的班主兼主要演员程长庚以唱徽音、 二黄著称, 二黄著称,随着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 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 徽班,又带来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促 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 成由徽调与汉调合流的“皮黄”唱腔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 (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 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 统计图
• 采访音乐老师
• 读倡议书
“生”、“旦”的化妆,叫“素 面”。脸谱化装的特征是 “千人一面”。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 行当的各种人物,脸谱化妆的特征是 “千变万化”。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对颜色 的理解和偏好。京剧脸谱的设色与 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密 切相关,脸谱中每种设色都具有特 定的象征意义。
从颜色上说,现在的京剧脸谱有红、 紫、黑、白、蓝、绿、黄、粉红、瓦灰、 金、银等色,这是从人物自然肤色的夸 张描写,发展为性格象征的寓意用色。
红脸:忠勇耿直,有 血性的勇烈人物。
赵匡胤
荆 轲
黄脸:武将骁勇善战, 文将内有心计。
宇文成都
姬 僚
粉红脸:年迈气衰,德 高望重的忠勇老将。
廉 颇
姜 尚
绿脸:侠骨义肠,性 格暴躁的人物。
牛 邈
程咬金
黑脸:忠耿正直、铁 面无私或粗率莽撞的人物。
包青天
张 飞
白脸:阴险奸诈,善 用心计的人。
曹 操
赵高
金银脸:一般用于神 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
二郎神
牛魔王
脸谱的造型主要有 :整脸、 六分脸、十字门脸、三块瓦脸、象 形脸。
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只 在眉眼部位有变化,构图简单。
见过这个图吗?它是太极八卦,太乙真人额头 上的正是八卦中的坎,以此来体现他的身份。
美术老师指导
上网 请教音乐老师
弘扬国粹,爱我中华是我们 每个人共同的责任! 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宣扬中华 民族气节,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 使命!y
曹 操
包青天
瓦 一 画进 脸 三 脸 块 片一 ” 块 ” 鼻 ,步 , 瓦 。 窝 用夸 是 脸 , 线张 在 : 所 条眉 整 又 以 勾、 脸 称 称 出眼 的 “ “ 两、 基 三 三 块鼻 础 块 块 眉的 上 窝
关 胜
六分脸: 特点是将脑门的主色 缩为一个色条,夸大眉形,白眉形 占十分之四,主色占十分之六。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的额头上写的什么?
杨七郎的脑门上勾 画一虎字,象征他是 黑虎星下凡,同时隐 喻杨七郎象老虎一样 勇猛无比的“虎气” 个性。
同学们,猜猜看, 典韦的眉毛像什么? 因为典韦经常 使用的武器是戟, 所以用戟的形状来 勾画他的眉毛。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 太乙真人头上是什么图形?
廉 颇
黄 盖
十字门脸:主色条和眼窝构成一个“十”字, 特点是 将三色缩小为一个色条, 从月亮门一直 勾到鼻头以下,用这色条象征人物性格。
魏 延
张 飞
象形脸:一般用于神话戏, 构图和色彩均从每个精灵神怪的 形象特征出发。
他是谁?脸谱上的 九个圆代表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后羿,他曾用箭 射下九个太阳,所以 他的脸上勾画了九个 太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