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思品一二单元导学案6
九年级思品复习导学案一

九年级思品复习导学案专题一:认识自我主备人:尹静时间:2013、2、27 编号:01【课标要求】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4、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5、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6、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7、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
【教材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三课、第九课、第十课,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第十三课、第十四课【考点归纳】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1、青春是美好的体现▲2、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美丽1、怎样认识青春期心理烦恼?▲2、如何消除青春期的心理烦恼▲1、情绪的种类▲2、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3、情绪对人的影响▲4、如何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包括调节和控制的方法)▲5、如何宣泄情绪?(宣泄的方法和宣泄应注意的问题)1、情趣的类型2、为什么培养高雅情趣?3、如何过富有情趣的生活?▲1、怎样正确认识挫折?(1)人生难免有挫折;(2)挫折是把双刃剑▲2、怎样战胜挫折?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考点2、青春美好1、坚强意志的表现:▲2、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3、磨砺意志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1、怎样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2、良好班集体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3、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1、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2、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复习重点】见【真题赏析】1、(2012淄博)她是人们眼中的“最美孝女”。
在艰难困苦中,她无怨无悔,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
教科版九年级思品一二单元导学案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1)编审主备:陈茂林审核:曾发彬学科:思想品德年级:九年级使用时间:2012年10月【学习目标】:①、理解合法致富。
懂得法与义的关系。
②、了解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学习过程】:一、学主干知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7—39 (课前预习课上巩固)1、每个人要获得财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
2、“义”是我们心中的“_____”。
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_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_____”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的效的。
____________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4、税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______________的义务。
二、展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基础加深理解)1、阅读教材P39税收有什么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点点拨精析提升能力(直击中考提升能力)1、P38小字:法院判决吴某返还拾得的款项,并承担诉讼费用的依据是什么?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要__________________。
3、P38小字讨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四、练当堂检测:训练巩固单元闯关(基础演练知能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来自税收()A.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B.国家公共事业发展所需资金C.私营企业中工人的工资D.国家对国有大型企业的投资2、陕西一名小伙子在一家火锅店将一名顾客落在餐桌上的价值30万元左右的手表顺势拿走,结果被监控拍下。
九年级思品复习导学案(九年级第二单元)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主备人:高洁清审核人:崔志杰一、复习目标1.通过自主复习,进一步理解掌握九年级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2.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提高发散思维能力4.通过例题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重点难点复习重点:构建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复习难点:合作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要求:知识体系应该注意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问题的形式写出来。
(二)考点梳理基础巩固九年级第2单元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第三课腾飞的东方巨龙1、共和国的巨变表现在哪些方面?2、百姓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3、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表现在哪些方面?4、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历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为什么共产党能够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6、“旗帜引领前进路”中的旗帜是什么?怎样高举这一伟大旗帜?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含义?第四课全民共同致富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现代段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2、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现阶段为什么要实施这一分配制度?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分别是怎样的?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理解)5、怎样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什么?7、判断说明:共同富裕就是同等富裕和同步富裕。
第五课人民当家作主1、怎样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7、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三)深入探究合作交流1、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1840年以来,我们英勇不屈的中国人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上世纪中叶,我们最终于圆了民族独立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香港、澳门回归梦”“入世梦”“申奥梦”……,我们的梦圆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第一框导学案

2、公平可以保证人们应得的_______,使人们_____________。公平是对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认可,是激发_______的动力,获得公平可让人们找到自己的________与_________。
3、公平是合作的_______与_________。公平不仅能够激发潜能,促进合作,而且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④
课后识记: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原因、意义)。
6、请例举生活中因不公平而导致不合作的事例,或公平而合作良好的事例。
7、你有过乘公交车、到银行取款、在餐厅买饭或去邮局寄东西的经历吗?谈谈你对有序排队和无序拥挤的感受。
8、如何解决排队方式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教师评定
材料分析
材料:2005年5月11日,王斌余,一个普通的甘肃农民工,数次讨要工钱未果,反遭打骂,一怒之下拔刀连杀四人、重伤一人,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1)王斌余杀人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谈谈,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公平就是在社会合作中合理地分配利益和责任,就是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平是一种主观感受,是参与社会合作的人们通过比较而产生的。
B、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C、公平只存在于经济生活中。
D、公平与合作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2、比尔·盖茨把“生活是不公平,你要去适应它”作为给人们的忠告。其目的是要告诫人们①公平是相对的,社会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公平②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要理智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才能更好地生活④不公平的现象随处可见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行动的指南 第六课 科学发展观 第1框 第一要义与核心导学案 教科版

第一要义与核心班别:组别:某某:评价:一、【学习目标】1.感受科学发展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2.学会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提示:详细阅读教材,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怎么理解?为什么?(1)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
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就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1)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某某、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二、如何理解又好又快地发展?又好又快,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在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速度。
“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
三、什么是“以人为本”?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执政理念要求怎么做?(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就是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
以人为本说的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 1)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思想主X。
把以人为本作为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有助于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也有助于纠正发展过程中一些地区出现的“以物为本”、“以GDP (国内生产总值)为本”等不良现象。
(3)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全册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学习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重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课前预习1、责任的含义是什么?2、责任是如何产生的?3、举例说明社会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就不同?4、自己对自己负责有哪些表现?有什么意义?5、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
学习过程一、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1、我的角色我的责任【活动一】【(1)、少年该赔钱给店主吗?答:应该。
因为他应该学会承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该少年的爸爸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答:应该。
因为他是监护人,负有监护的责任。
(3)、你赞成该孩子爸爸的决定吗?答:赞成。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和学会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
】(1)什么是责任?【活动二:】该做与不该做的事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在家里: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事。
以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高要求在学校:上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独立完成作业;遵守校规校纪;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逃学、躲学;逃避打扫卫生;抄袭别人作业;作弊;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在社会:遵守交通规则;对人有礼貌。
偷盗、抢劫。
在交往:诚实守信;忠诚、互助、互谅。
轻情寡义;言而无信;自私自利。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
对责任的承担叫负责。
负责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
【活动三】救灾过程中那些人承担了责任哪些人?什么责任?领导组织、指挥抢险救灾消防队员灭火、消毒部队战士寻找被捆的人并实施救援工作医生尽力抢救、治病救人民政部门及工作人员组织、募捐和运送物资学生捐献零花钱、献爱心说明: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教案第一章:自尊自信【学习目标】1. 理解自尊自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会如何培养自尊自信的品质。
【教学内容】1. 自尊自信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
【课堂活动】1. 讨论自尊自信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享培养自尊自信的方法。
【课后作业】1.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
2. 写一篇关于自尊自信的短文。
第二章:责任与担当【学习目标】1. 理解责任与担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教学内容】1. 责任与担当的定义和作用。
2. 承担责任的方法。
【课堂活动】1. 讨论责任与担当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角色扮演,模拟承担责任的情境。
【课后作业】1.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承担责任。
2. 写一篇关于责任与担当的短文。
第三章:团队合作【学习目标】1. 理解团队合作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合作。
【教学内容】1. 团队合作的定义和作用。
2. 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方法。
【课堂活动】1. 讨论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实践团队合作。
【课后作业】1.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团队合作。
2. 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短文。
第四章:诚信守信【学习目标】1. 理解诚信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会如何做到诚信守信。
【教学内容】1. 诚信守信的定义和作用。
2. 做到诚信守信的方法。
【课堂活动】1. 讨论诚信守信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享做到诚信守信的经验。
【课后作业】1.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信守信。
2. 写一篇关于诚信守信的短文。
第五章:积极进取【学习目标】1. 理解积极进取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学会如何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教学内容】1. 积极进取的定义和作用。
2. 保持积极进取的方法。
【课堂活动】1. 讨论积极进取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分享保持积极进取的经验。
【课后作业】1.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
2. 写一篇关于积极进取的短文。
6350.道德与法制九年级上册导学案2.1 创新改变生活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一.学习目标1.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
2.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联系密切。
二.自主预习1.从个人生活层面认识创新。
【是什么】(1)生活处处有________。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______________。
(2)创新是一种____________。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________。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从社会层面认识创新(创新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是什么】________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________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________、推动________。
3.创新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中有何作用?【为什么】(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____________。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________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____________的重心。
(3)创新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的国运所系。
实施________________战略,推进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________,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重难点探究(改革与创新的关系)2016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191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规模已达2000万。
深圳市政府发布《广东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将深圳定位为“超大城市”。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超大型城市,深圳这些年人口过速聚集,带来高速发展、财富累积的同时,也带来了房价高、学位少、看病难、易堵车、水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改革前后的深圳对比图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教科版)
编导:嘉明中学陈茂林
时间:2012年9月日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总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第二课历史的昭示弘扬民族精神
一、学习目标: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所形成的民族精神。
②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其表现。
③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
④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的原则和外交政策。
⑤认同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而自豪;形成个人发展和祖国发展同命运,
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的价值取向,产生报效祖国意愿。
学习重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的含义
学习难点: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学习过程:
(一)学:主干知识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上巩固)
1、爱国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国主义表现为①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
②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企盼;
③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信念;
④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决捍卫;
⑤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比鄙视;
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比崇敬。
2、中华民族历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称于世。
3、中华民族历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称于世。
4、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原则。
坚持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展: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巩固基础加深理解)
1、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2、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事迹,你能列举出其中的几位杰出代表吗?
3、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具体表现为哪些精神?(
)在建设时期又表现为哪些精神?().
(三)点:点拨精析提升能力(直击中考提升能力)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中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是什么?(四)练:知识迁引拓展延伸(开阔视野灵活运用)
(1)、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胡锦涛(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3)、训练巩固单元闯关(基础演练知能提升)
1、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
神,不打就垮。
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②是中华民族之魂③以团结统一为核心④是民
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行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是()
①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眷恋②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企盼③
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企盼④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乡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两首不同的诗篇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艰苦奋斗 B.改革创新 C.团结统一 D.渴望独立4、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坚持()
A.独立自主的闭关外交政策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霸权主义外交政策 D.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
5、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了“长征精神”,新时期出现了“航天精神”,对这两种精
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们是一脉相承的②它们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③长征精
神已被航天精神取代,长征精神已经过时④它们都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知识整合系统小结(知识结构开发潜能)
爱国主义
弘扬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三、课后反思:师生反思教学相长(成长阶梯共同提升)
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我还有什么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