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控电路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控电路

燕山大学测控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温度测控电路学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XX医疗仪器X班学号: XXX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教师职称: XX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说明:此表一式四份,学生、指导教师、基层教学单位、系部各一份。

20xx年7月 2日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评审意见表目录第1章引言 (2)1.1温度测量系统的简介 (2)第2章温度测量仪的电路设计 (3)2.1 温度测量仪总体框图 (3)2.2 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 (4)2.3 K—℃变换器 (6)2.4 放大器 (7)2.5 比较器 (8)2.6 报警电路设计 (9)2.7 电路原理图 (10)第3章仿真与制作 (11)3.1 电路的仿真 (11)3.2 仿真结果和其分析 (12)第4章课程设计总结 (13)附录元件清单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引言1.1温度测量系统的简介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温度测量的地方比如热水器、电冰箱等温度测量系统就是必不可少的。

它包括了温度传感器、放大器、比较器、电阻、模拟电路实验箱、发光二极管、蜂鸣器等等。

其中温度传感器是一个热敏电阻,它通过感知温度的变化来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影响电路中二极管和蜂鸣器中所通过的电流,使其产生变化。

而后通过multisim 软件仿真的实现来使二极管发光以和使蜂鸣器报警,从而来实现温度预警。

温度的测量是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的工作,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igics 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张仁红)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张仁红)

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内容设计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设计内容:1.设计一个独立的两路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2.温度控制在38℃--40℃之间,测温精度±0。

1℃。

3.要求显示测量的温度信号。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设计文本不少于5000字;2.图纸:A3电路原理图一张。

3.文本格式:(1)封面;(2)任务书;(3)摘要;(4)目录;(5)引言(绪论或前言);(6)设计正文(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设计过程,结果分析与仿真、总结);(7)参考文献。

三.课程设计进程安排序号课程设计各阶段名称日期、周次1 查找资料,进行方案论证 3.15~3.17第3周2 输入电路的设计 3.18~3.19第3周3 控制单元和显示电路的设计 3.22~3.24第4周4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3.25~3.26第4周四、设计资料及参考文献[1]孙梅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2]江晓安模拟电子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3]江晓安数字电子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4]王毓银数字电路逻辑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摘要本文采用了AD590作为温度传感器把热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放大,经过模数转换再输入到CPU。

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温度控制的原理是通过调整晶闸管的导通时间来调节加热主回路的有效电压,从而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系统由AT89C51单片微机、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键盘及显示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等组成的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电阻炉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控制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主要包括主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控制算法子程序等。

系统采用过零触发等技术,省去了传统的D/A转换元件,简化了电路,并且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关键字:AT80C51、AD590、A/D0809、光耦合器件任务书 (1)摘要 (2)目录 (3)引言 (4)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5)1.0 采用DSP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 (5)1.1采用单片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 (5)1.2 方案比较 (6)1.3 方案总结 (7)二硬件电路 (8)2.0 温度传感器 (8)2.1 模数转换器ADC0809 (9)2.2 单片机控制核心部分 (10)2.3 输出显示 (11)2.4 加热电路 (12)2.5 降温电路 (13)三软件编程 (14)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根本的变革,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根式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1)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温度测量控制系统 (1)

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学生姓名:董锦锦学号:20105042051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马建忠职称:教授摘要:温度的测量是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的工作,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高精度;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测温系统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Abstract: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the production of life often need to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headed in high precision, multi-function, bus, standardiza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safety, development virtual sensor and network sensor, research monolithic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and other high-tech direction develop rapidly.Key words:The temperature sensor; High precision; Standardization of the bus; High reliabilit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1 绪论1.1指导思想本课题以PT100热电阻为温度检测元件,设计了一个对单点温度实时检测的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

1.2基本设计内容及要求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设计传感器放大电路,将传感器的电阻值转变为0~5V电压信号,将温度值显示出来。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引言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医疗保健等领域。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让学生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实现温度测量功能: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2. 实现温度调节功能:根据设定温度和当前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输出PWM信号调节加热器功率,从而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

3. 实现显示功能:将当前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以数字形式显示在LCD 屏幕上。

4. 实现报警功能:当环境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通过蜂鸣器发出警报提示操作者。

三、硬件系统设计1. 硬件平台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STM32F103C8T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外设资源,适合用于中小规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2. 温度传感器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强等优点,适合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3. LCD显示屏选择本课程设计采用1602A型液晶显示屏,具有低功耗、易于控制等优点,适合用于小型自动化控制系统。

4. 其他外设选择本课程设计还需要使用继电器、蜂鸣器、电阻等外设实现各项功能。

四、软件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课程设计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将整个软件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层、控制层和用户界面层三个部分。

其中数据采集层负责获取环境温度数据;控制层根据设定温度和当前环境温度输出PWM信号调节加热器功率;用户界面层负责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并实现报警功能。

2. 数据采集层设计数据采集层主要负责获取环境温度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本课程设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测量功能,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初始化DS18B20传感器。

(2)发送读取温度命令。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测控电路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通过测控电路的课程设计,学生将全面掌握测控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

具体目标如下:
1. 深入理解测控电路的原理与技术;
2. 掌握常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设计简单的测控电路;
4. 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使用热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测量;
2. 设计一个控制电路,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值,自动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以实现温度的恒定控制;
3. 设计一个显示电路,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4. 设计一个按键电路,用于设定温度设定值;
5. 系统应具备过流保护功能,确保电路安全。

三、设计方案
1. 硬件电路设计:
a.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b. 传感器模块:采用热电阻测量温度,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c. 控制模块:根据温度信号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实现温度的恒定控制;
d. 显示模块:使用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e. 按键模块:用于设定温度设定值;
f. 过流保护模块:检测电路中的电流异常,及时切断电源。

2. 软件程序设计:
a. 主程序:初始化硬件、启动定时器、开始循环检测温度和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
b. 温度检测子程序:读取热电阻的电压信号,计算温度值;
c. 温度控制子程序:根据温度值和设定值比较,调节加热元件的功率;
d. 显示子程序:实时显示当前温度值;
e. 按键子程序:处理按键输入,设定温度设定值。

温度测控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与前言

温度测控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与前言

温度测控系统设计摘要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器件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场合的电子控制系统都会用到这些器件。

本设计中对多种器件进行了综合运用,使设计达到可以测量并控制温度的目的。

为了提高温度测量的精度和范围,本次设计采用了16位的AD7705芯片和Pt100铂热电阻来检测温度,再连接上单片机从而构成了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同时还有其他模块,包括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控制加热的输出模块,键盘模块和显示模块共同构成了温度控制系统。

1前言温度测量控制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工程各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温度测控的需求和所运用到的领域,其实现方法也有多种。

使用热敏电阻和A/D转换器件可以较容易地实现测温,但其测得的数据精度不高。

如果要实现多点的温度测量,可能会使用到串行传输数据的数字式传感器,这种方案的成本会相对较高。

本文中提到的方法是用于测量单个点的温度,为了提高测量范围和精度选用了性能较好的器件。

1.1设计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与发展,要求有更加先进、稳定、可靠的检测控制系统,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并控制输出设备安全运行。

一些工业上的自动化设备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所制造的产品的质量。

因此,温度测量控制系统有了提高自动化设备性能的重要意义。

1.2设计目标(1)能够进行一定范围的温度测量;(2)能够使温度控制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

1.2实施计划(1) 先在草稿纸上画出主体及扩展电路的大体框图;(2) 查阅资料并选择相关电子元件并查阅其参数;(3) 通过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

用protel软件画出PCB板。

1.3必备条件计算机、Keil软件、Protel软件、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直流电压源。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温度测控系统 精品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温度测控系统 精品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温度测控系统班级 ________ _集成092__ _姓名 ___ 杜轶群指导教师胡慧日期 2012.6.11—2012.6.15组长:刘奇组员:宋林峰张伟杜轶群目录一、设计目的-------------------------------------------- 3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3三、设计原理-------------------------------------------- 3四、程序代码-------------------------------------------- 6五、硬件系统调试---------------------------------------- 10六、设计总结与体会-------------------------------------- 13七、参考文献-------------------------------------------- 14Proteu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及印制电路板设计软件,它可以仿真、分析各种模拟电路与集成电路。

软件提供了大量模拟与数字元器件及外部设备,各种虚拟仪器,特别是它具有对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综合系统的交互仿真功能。

Proteus 7主要由ISIS和ARES两部分组成,ISIS的主要功能是原理图设计及与电路原理图的交互仿真,ARES主要用于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一、设计目的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通过课程设计,熟悉和掌握微机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的方法、设计步骤,得到微机开发应用方面的初步训练。

2.学习掌握一般的硬件的设计方法和查阅、运用资料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由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的初步过渡。

3.熟练掌握微机系统与接口扩展电路的设计方法,熟练应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应用程序和实际设计中的硬软件调试方法和步骤,熟悉微机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4.通过温度测控系统仿真系统设计与制作,深入了解与掌握数模转换,数码管显示和电动机驱动的方法,熟悉proteus软件操作。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

一、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题目:水温监测及控制电路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监测及控制电路,控制对象为1升净水,容器为陶瓷器皿。

水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由人工设定,并能在环境温度降低时实现自动控制,以保持设定的温度基本不变。

1、基本要求:(1)温度设定范围为20~40°C,最小区分度为1°C(2)环境温度降低时,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1°C2、发挥部分:(1)实时显示水的实际温度(2)显示当前控制状态(3)恒温控制30°C,温度波动0.2°C。

二、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1.原理框图2.设计思想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对被控对象进行温度与数字转换,由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经过IO口,由单片机读出数值,并显示在数码管上,按键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所需的温度,实际温度再经过与目标温度的比较,若所测温度大于基准温度,则输出低的门限电压,即:D1灯不亮,不执行加热环节。

反之,若所测电压小于基准电压。

则输出高的门限电压,即D1灯亮,执行加热环节。

反之,则执行冷却环节,这样就可以把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1.单片机I/O口分配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选择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

其中单片机P0口作为实际水温的段选端。

P2口作为目标水温的段选端。

P1作为位选端,其中P1.0—P1.3作为实际水温位选,P1.4—P1.7作为目标水温位选。

P3口主要作为信号指示以及读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数据。

1.晶振及复位电路晶振选为11.0592MHZ,通过两个电容与XTAL1和XTAL2构成单片机的外部时钟电路。

复位操作由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复位电路由RC微分电路产生的脉冲来实现,电路如下图所示,按下开关即可产生复位信号,通过导线引入单片机RST引脚即可发生复位。

2.三极管位选驱动电路由于我们选择四位一体的共阳极数码管作为温度显示原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控系统设计论文题目: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学生姓名:刘涛学号: 0807250223院(系):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2011 年4 月目录1.摘要 (3)1.1指导思想 (3)1.2基本设计内容及要求 (3)1.3电路特点 (3)2.电路设计 (3)2.1总体设计思想 (3)2.1.1方案论证 (3)2.1.2原理框图 (3)2.1.3硬件设计思想 (4)2.2各主要部件及电路工作原理 (4)2.2.1单片机电路 (4)2.2.1.1时钟显示 (4)2.2.1.2复位电路 (5)2.2.1.3程序流程图 (6)2.2.1.4键盘流程图 (7)2.2.2温度信号的获取与放大 (7)2.2.2.1PT100温度传感器 (7)2.2.2.2信号放大电路 (9)2.2.2.3温度值计算过程 (9)2.2.3模数转换单元电路 (9)2.2.4按键电路 (11)2.2.5显示电路 (12)2.2.6电热杯控制电路 (14)3.数据的处理 (14)4.小结 (15)5.设计体会及今后的改进意见 (15)5.1体会 (15)5.2改进意见 (15)参考文献 (16)附录:元器件清单 (17)1摘要温度的测量是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的工作,进入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Abstract: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s the production of life often need to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headed in high precision, multi-function, bus, standardiza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safety, development virtual sensor and network sensor, research monolithic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and other high-tech direction develop rapidly.关键词:High precision, multi-function, bus, standardization, high reliability and safety1.1指导思想本课题以PT100热电阻为温度检测元件,设计了一个对单点温度实时检测的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

1.2基本设计内容及要求使用PT100温度传感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设计传感器放大电路,将传感器的电阻值转变为0~5V电压信号,将温度值显示出来。

再设计控制电路,控制一个300W电热杯温度,使其能够稳定在设定的温度值。

1.3电路特点设计以测量显示部分电路为主,以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对单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检测。

并采用热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op07作为信号放大器、ADC0809作为A/D转换部件,对于温度信号的采集具有大范围、高精度的特点。

在功能、性能、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2电路设计2.1总体设计思想2.1.1方案论证方案1:采用单片机测量并控制温度,测量电路采用电桥电路。

此方案硬件电路简单,但是需设计复杂的软件电路。

方案2:采用模拟电路测量并控制温度,测量电路采用电桥电路。

此方案电路复杂,但是不需要软件电路的支持。

采用方案1,此方案硬件电路简单,易于构成。

虽然软件复杂,单片机程序易于获取,且可以用软件校正温度的测量,使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2.1.2原理框图2.1.3硬件设计思想电路中单片机采用的是89C51,是我们书中常用的单片机型号。

在温度信号的获取与放大电路中,以PT100为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以放大器op07为信号放大器件。

电热杯控制电路中,由于电热杯是使用220v 的强电,故需要与单片机电路隔离,采用的是继电器控制电热杯。

用7409驱动继电器,二极管作为继电器的保护电路。

显示电路中由于需要显示带小数点的4位数字,采用的是4个Bcd7段带小数点的共阴数码管显示测量值,用8255扩展单片机的输出端口。

键盘电路中采用的是三个独立式按键修改温度的恒定值,按键分别是加、减、功能键。

按下功能键便可修改温度值,按功能键不同次数可以选择加减的幅值,再次按功能键确定。

A/D 转换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精确度。

由于本系统测量的是温度信号,响应时间长,滞后大,不要求快速转换,因此选用8位串型A/D 转换器ADC0809便能能达到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精度,可以直接采用12位A/D 转换器,也可以采用过采样和求均值技术来提高测量分辨率。

因为8位ADC0809其性价比更高,更重要的是我在课本上学的就是ADC0809,对它更加熟悉,所以本次设计我选用了ADC0809作为模数转换器。

2.2各主要电路及部件工作原理2.2.1单片机电路单片机采用89C51。

AT89系列单片机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有下列明显的优点:①内部含有Flash 存储器,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容易修改程序,可以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时间。

②与MCS-51系列单片机引脚兼容,可以直接进行代换。

③AT89系列并不对80C31的简单继承,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我国这种单片机受到广泛青睐。

2.2.1.1时钟显示单片机内部的振荡电路是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引线XTAL1和XTAL2分别是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单片机内部虽然有振荡电路,但要形成时钟,外部还需附加电路。

单片机的时钟产生方式有两种。

①内部时钟方式。

②外部时钟方式。

图1 单片机的2种时钟方式2.2.1.2复位电路单片机的复位是靠外部电路实现的。

单片机工作后,只要在它的RST引线上加载高电平,单片机就能够有效地复位。

单片机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式。

图2 单片机的2种复位电路单片机仿真引脚图:图3 单片机电路2.2.1.3程序流程图程序主要由主程序和子程序两部分构成。

主程序主要实现系统的初始化,键值处理,A/D转换,显示数据。

程序框图如下:图4 程序流程图2.2.1.4键盘流程图键盘框图如图5.2.2.2温度信号的获取与放大在本电路中,以PT100为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以放大器op07为信号放大器件。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通常将其放在电桥的桥臂上,温度变化时,热电阻两端的电压信号被送到仪器放大器OP07的输入端,经过仪器放大器放大后的电压输出送给A/D转换芯片,从而把热电阻的阻值转换成数字量。

2.2.2.1PT100温度传感器PT100温度传感器为正温度系数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①测量范围:-200℃~+850℃;②允许偏差值∆℃:A级()±+;0.300.005t0.150.002t±+,B级()③响应时间<30s;④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⑤允通电流≤5mA。

另外,PT100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图5 键盘流程图鉑热电阻的线性较好,在0~100摄氏度之间变化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0.5摄氏度。

鉑热电阻阻值与温度关系为:① -200℃<t <0℃时,()231001*100Rt R At Bt Ct t ⎡⎤=*+++-⎣⎦;② 0℃≤t ≤850℃时,()21001Rt R At Bt =*++;式中,A=0.00390802;B=-0.000000580;C=0.0000000000042735。

可见PT100在常温0~100摄氏度之间变化时线性度非常好,其阻值表达式可近似简化为:()1001Rt R At =*+,当温度变化1℃,PT100阻值近似变化0.39Ω。

2.2.2.2信号放大电路对信号放大,我使用了低价格、高精度的仪器放大器OP07,它运用方便,O 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可以通过外接电阻方便的进行各种增益的调整。

其增益计算公式为:(1)2.2.2.3温度值计算过程由于A/D检测到的模拟电压值(2)(3)其中,。

图6 温度的获取与放大电路2.2.3模数转换单元电路ADC0809是带有8位A/D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组件。

它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它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产品,是目前国内最广泛的8 位通用的A/D转换的芯片。

①ADC0809的内部逻辑结构如图2-2所示。

图7 ADC0809内部逻辑结构由上图可知,ADC0809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个地址锁存与译码器、一个A/D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

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转换器进行转换。

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 转换完的数字量,当OE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②引脚结构如图2-3 所示。

图8 ADC0809引脚结构ALE为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当ALE线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与译码器将A,B,C三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模拟量送入转换器进行转换。

A,B和C为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IN0-IN7上的一路模拟量输入。

通道选择表1如下:模数转换电路仿真图:图9 A/D转换电路2.2.4按键电路键盘电路中采用的是三个独立式按键修改温度。

按键电路仿真图:图10 按键电路2.2.5显示电路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如果需要显示的内容只有数码和某些字母,使用LED 数码管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LED数码管显示清晰、成本低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机接口简单易行。

LED数码管是由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字段的数码型显示器件。

图8为0.5英尺LED数码管的外形和引脚图,其中七只发光二极管分别对应a~g笔段构成Dp作为小数点。

因此这种LED显示器称为七段数码管或八段数码管。

图11 LED数码管当LED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时,一般将LED数码管的各笔段引脚a、b、…、g、Dp按某一顺序接到MCS-51型单片机某一个并行I/O口D0、D1、…、D7,当该I/O口输出某一特定数据时,就能使LED数码管显示出某个字符。

LED数码管编码方式有多种,按小数点计否可分为七段码和八段码;按共阴共阳可分为共阴字段码和共阳字段码,不计小数点的共阴字段码与共阳字段码互为反码;按a、b、…、g、Dp编码顺序是高位在前,还是低位在前,又可分为顺序字段码和逆序字段码。

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将a、b、…、g、Dp顺序打乱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