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股权激励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股权激励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股权激励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企业股权激励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股权激励是指通过发放股票或股权,让企业员工(包括高管和普通员工)成为企业股东,从而共享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价值,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忠诚度。

然而,股权激励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更是一种经济工具和投资机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本文将就股权激励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股权激励的定义和形式股权激励是指企业为激励员工,通过发放股票或股权,让员工成为企业股东,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享,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效率和忠诚度。

股权激励的形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奖励和股份购买等。

1. 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授予员工一定数量的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力,并且规定购买价格和购买时间,员工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以规定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

如果股票市场价格高于规定价格,则员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

如果市场价格低于规定价格,则员工不会行使股票期权。

2. 限制性股票:是指企业赠予员工公司的股票,但是员工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售或出售股票,一般是一年或两年。

3. 股票奖励:是指企业以股票的形式奖励员工,企业持有奖励的股票,并支付相应的股息和分红。

4. 股份购买:是指企业向员工销售公司的股份,员工以市场价购买股份。

二、股权激励的作用和意义股权激励作为现代企业治理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1. 激励和保留人才。

股票期权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优秀的员工。

对于一些创新型企业,股权激励往往是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一个关键。

通过对员工的奖励,员工也能够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2. 增强全员参与感。

股权激励能够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利益和命运的感觉,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员工与企业的利益也得到有效地绑定,员工树立了一个更长远、更苦乐与共的企业目标。

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股权激励对市值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股权激励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向员工提供股权或持股权益的方式,激励其积极参与
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提高企业绩效和市场竞争力。

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市值管理效果有重要
影响,本文将对其影响进行探讨。

股权激励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值。

在股权激励机制下,员工通过持有股权参与企业经营
决策,理性的决策往往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和市值。

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市值具有
正向影响,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激情,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创新能力,进而增加企业的市值。

股权激励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值管理能力。

股权激励机制建立了员工与企业价值的利益
共同体,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相一致。

在这种机制下,员工更有动力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研究表明,股权激励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值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内部治理水平,减少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在市值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股权激励可以改善企业的市值风险管理能力。

股权激励使员工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他们更关心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稳定性。

在面对市场风险和变化时,员工更愿意积极参与风
险管理和应对措施。

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企业面临的
市值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值稳定性。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股权激励是指通过向员工分配公司股票或股权的方式,以激励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并增加其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积极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股权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给予员工公司股票或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相结合。

员工获得公司的股权后,会更加关注公司的发展和业绩,因为公司的业绩好,股价上涨,员工的股权价值也会增加。

这样一来,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致力于提高公司的业绩,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且,股权激励还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因为他们对公司的发展和业绩有更大的影响力,会更加主动地提出新的创意和建议,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股权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员工获得公司股权后,会对公司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他们会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公司的长期发展着想,愿意为公司的利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股权激励还可以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因为员工持有公司股权的时间越长,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也会越强。

这种忠诚度和认同感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的员工,减少人员流动率,提高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股权激励可以提升企业的绩效和价值。

通过股权激励,公司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优秀的员工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增长和发展。

而且,股权激励还可以增加员工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一致性,使公司的经营目标更加明确和一致。

这样一来,公司的股价和市值有望得到提升,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财富。

股权激励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效果。

通过股权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加企业的绩效和价值。

股权激励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合理设计股权激励计划、如何确定激励对象和激励比例等。

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时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最大化。

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及其原因研究综述

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及其原因研究综述

财经管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影响及其原因研究综述方明1范烨2 林卫2(1.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2246)摘要: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

按照股权激励的相关机制,将这些研究划分至三个主要方面:首先,沿着利益趋同假说和壕沟效应假说两条主线,讨论了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其 次,就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择时效应和投融资这3个热点视角,论述了股权激励对高层管理者行为决策的影响; 最后,从大股东控制权和国有非国有控股等方面分析了股权激励中股东对管理者的约束9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价值;股权激励效应;盈余管理;择时问题中图分类号:F 83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19311/j . cnki . 1672-3198. 2016. 16. 0441引言公司经营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Jenson ,1976)是 个核心问题。

由于公司管理者和所有者信息不对 称,并且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公司管理者有谋利的 动机,因此如何使公司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所有者的 利益保持一致,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从最初管理者通过赠与员工福利以达到加快目标 完成速度和优化目标完成质量的目的,到现在采用多 种激励手段促进公司发展,激励措施的设计经历了复 杂的变迁。

高力度的激励措施成本较高,而低水平的 激励措施又不一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要求企业所有 者在进行激励措施设计时必须具有很高的量化水平6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人的差异性、经济环境等因素影 响,理论上的量化设计较难实现。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 解决股权激励量化设计的途径之一,将公司股票及权 益授予管理者,使其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决策,将传统薪 资型激励方案设计中:要考虑的外生影响因素变为内 生变量,使管理者的效用函数与公司的利益函数一致s 因此,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至关重要。

國外就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 Jensen 和Meckling ( 1976)最先对此进行研究,我國研 究起步较晚,冯金华(1997)较早引人欧美股票期权的 概念及相应激励措施,。

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成长与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有强大的团队支持来实现企业目标与增长。

而股权激励制度便是一种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方式之一。

它可以通过激励员工获取公司股权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因此,研究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阐述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的原理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

文章对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实例和数据来支持研究结论。

第二章股权激励制度及其原理2.1 股权激励制度的概述股权激励制度是指公司向管理层和员工以股份或权益的形式提供激励的制度。

它的本质是将员工与企业股东合并起来,让员工不仅是企业的劳动力,也是企业的股东和合伙人。

股权激励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从激励角度出发,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符合公司的经营战略,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2.2 股权激励制度的原理首先,股权激励制度强调员工和企业的利益一致性,员工可以通过获得股权和股息来分享企业利润的增加。

其次股权激励制度具有长期激励的特点,强调员工的股权激励应该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相匹配,从而形成长期股权收益。

最后,股权激励制度为员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并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三章股权激励制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1 员工绩效的提高股权激励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

因为员工通过获得股份和股息,既有了一种归属感和责任心,也会更积极地参加公司管理和决策过程,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提高员工劳动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3.2 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通过股权激励制度,公司可以让员工充分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优化企业的管理效率。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21年第03期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绩效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一、引言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公司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为了解决两权分离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股权激励应运而生。

股权激励是指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激励。

股权激励起源于美国,在国外得到迅速发展,是目前上市公司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

我国股权激励起步较晚,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股权激励才开始在国内迅速发展。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A股共有33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预案公告,股权激励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于股权激励的效果,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且研究者结论均不同。

二、相关研究综述股权激励效果尤其是与股权激励伴生的公司绩效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

Of'ek和Yermack (2000)发现股权激励对持股较少的高管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是对于持股较多的高管的激励作用则会削弱。

Brown等(2007)认为股权激励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Bhagat和Bolton (2014)则发现股权激励政策与企业财务欺诈紧密相关,从而出现负面影响降低企业价值。

高雷和宋顺林(2007)认为高管人员持股规模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性。

姚国姮和吴琼(2014)发现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李春玲和张好圆(2014)则从股权激励范围入手,基于产业要素角度,发现股权激励对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超过一定比例则产生抑制作用。

尹美群等(2018)研究了创新投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但是发现股权激励在创新投入和公司绩效关系中效果并不显著。

王吕锐和李梦元( 2018)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来检验股权激励效果,发现股权激励有效性只在股权分散的企业中显著。

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

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

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商业领域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很多企业都在尝试通过股权激励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

我们知道,企业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还包括品牌影响力、员工忠诚度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

本文将探讨股权激励如何推动企业价值的提升,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深入剖析。

一、股权激励的基本概念1.1 股权激励的定义简单来说,股权激励就是企业通过给予员工一定比例的股份,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

这种激励方式能够让员工在公司业绩增长时,享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从而增强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2 股权激励的类型股权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员工持股计划等。

股票期权是最常见的形式,允许员工在未来以预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而限制性股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授予员工股票,员工需要在公司工作一定年限或达成特定业绩目标后,才能完全拥有这些股票。

二、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2.1 提升员工积极性股权激励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当员工能够分享公司成长的红利时,他们的投入度和创造力自然会提高。

比如说,如果一名工程师知道自己所做的项目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他在工作中自然会更加认真和创新。

2.2 吸引和留住人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优秀人才的流失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吸引力,尤其是在高科技行业,许多公司都将股权激励作为招聘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股权激励方案,企业不仅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还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减少离职率。

2.3 促进公司治理股权激励还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当员工成为股东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关心公司的整体利益,进而推动公司高管更加注重业绩和决策的透明度。

这种情况下,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能够更好地对齐,从而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腾讯的股权激励方案3.1 腾讯的股权激励背景以腾讯为例,该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股权激励成功留住了大量优秀人才。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家, 股 权 激励 是 激 励 上 市 公 司 高 管 的 主 要 手段 , 在公 司 认 为高管股权激励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即企业价
所 有权 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状况下 ,通过股权激励 的实 值 随着管理人员持股的增加而增加 ; Mo r c k 、 s h i e i r e r 和
施, 实现 公 司委 托 人 与 代 理 人 目标 一致 , 促 进 公 司 的长 v i s h n y ( 1 9 8 5 ) 根据 “ 利 益趋 同” 和“ 战 壕 挖掘 ” 的理 论 。 提 期 发展 , 较 好 地 解 决 委 托一 代 理 关 系 。 已成 为广 泛 关 注 出高 管持股可能在某一区间内有效 ,董事股权上升 时


F RI ENDS OF, A
’ C ∞ U N G 一 — — ● — — ■ 一
高新技术企 业股权激 励对企业价值 的影响研 究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摘
藏莹慧
孙长江
要】 随着我 国社会 的不断发展 和进 步 ,科技 创成部
密切关注。那么, 这些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 实施股权激 例 与公 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 了研究 ,认 为尽管高管股 励与企业价值有何关系?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高管长期激 权 激 励 可 提 供 优 于 其他 报 酬 方 案的 激励 ,但 实 际 管 理
励机 制 , 通 过 不 同 方式 让 公 司高 级管 理 者 拥 有一 定 比例 人 员并不能得到足够有效 的激励。D e m s e t z通过研究 的公 司股 票 或 股权 , 将 高 层管 理 人 员 的个 人 利益 与 公 司 得 出 高 管 股 权 激 励 与企 业 价 值 之 间 是 无 关 的 。 B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实证研究
提要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长期激励制度安排,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应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长。

本文通过对我国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公司的企业价值确实得到了增长。

一、引言
目前,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相关部门也对股权激励做了严格的规定,2006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同年9月30日,国资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及企业价值是否存在正的相关性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Loderer和Martin(1997)以1978~1988年美国国内发生购并(除去公用与金融行业)的86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层持有较大股份并没有改善企业的业绩。

但大部分的研究都得出了管理层持股影响企业业绩的结论,如Mehran(1995)、Morok(1988)、Meconnell与Servaes(1990),以及Hermalin和Weisbach(1991),等等。

而且Morek等(1988)利用1980年《财富》500强企业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业绩随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而Meconnell与Servaes(1990)则发现两者间是倒U型的关系。

Franci与Smith(1995),Palia 与Lichtenberg (1999)认为,管理层持有股权克服了管理上的短视行为,从长期看,管理层高比例持股可以促进变革,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从而提高公司价值。

Hanson与Song(2000)的研究也表明管理层持股有助于减少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增加公司价值。

总的来说,国外对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业绩是否相关的研究结果一般都是肯定的,这为股权激励理论提供了实证上的支持。

与国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国内一些学者利用我国企业的相关数据对二者关系的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却不一致。

有支持二者不相关的(王怀芳和刘明,2000;魏刚,2000);也有认为二者仅仅微弱相关的(刘国亮、王加胜,2000),他们认为较低的持股比例不会对经理产生激励作用,当经理人员的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后,持股比例的高低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

李增泉(2000)通过研究发现,经营者年度报酬与企业的业绩并不相关,但是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吴树琨(2002)对1997~2002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呈显著的倒U字型关系;张小宁(2002)利用2000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总经理报酬与公司业绩没有线性关系,但董事长持股与否则会影响公司业绩;张宗益和宋增基(2002)利用Morck方法分析发现企业绩效与经理持股存在立方关系。

近期,宋兆刚(2006)利用2004年年报公布的1,017个上市公司数据,重
新检验了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尽管二者的相关度非常低,但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已逐渐形成。

周璐(2006)选取2000~2004年我国实行高管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样本,通过对高管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和每股收益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论也是高管持股和公司主要业绩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

李维安、李汉军(2006)选取1999~2003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公司股权结构对股权激励和绩效的影响不同,在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持股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股权激励的作用不明显。

顾斌、周立烨(2007)通过对剔除行业影响后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的长期效应不明显;从行业角度看,交通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最好。

何庆明(2007)通过对股权激励类上市公司上涨因素的定量化分析显示,其上涨与公司现有的各项财务指标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公司的市场地位、行业发展趋势和关联交易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

并且还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已基本具备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条件,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解决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一致性问题,通过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持续、有效地促进上市公司价值和业绩的提高,从而有效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升,给投资者以强有力的信心和巨大的投资机会。

可见,现有的实证研究大多是从高管人员持股对公司业绩影响分析的,而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上采用业绩股票模式,但是却并没有带来激励作用。

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股权激励基本上是基于业绩指标对高管人员进行考核,业绩指标的考核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再加上我国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使高管人员联合起来产生寻租行为(周建波、孙菊生,2002)。

因此,本文在做实证研究时选择了公司价值这个指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已有46家上市公司提出了股权激励方案,并有18家的方案已经股东大会同意,其中9家已经实施。

本文通过运用2004~2007年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这9家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托宾Q值(Tobin’s Q),对公司价值进行纵向比较,进而研究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假设。

企业价值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就存在一个假设:控制了行业和宏观经济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外,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即把股权激励前后的价值变化看成是股权激励的效应。

2、样本的选取。

为了考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本文选取了在2006年以前实施股权激励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本文所用到的数据取自于新浪财经网以及和讯网站。

3、托宾Q值。

在理论上,用于衡量企业价值指标最有名的就是托宾Q值,也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率,即:
Q=企业市场价值/总资产的重置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托宾Q理论,事实上变相承认了企业的价值与它的重置资产价值之间存在着某种固定的对应关系,如果Q值偏小,就证明企业的管理或生产效率抑或市场环境出现了问题,如果出现Q值小于1的情况,即企业资产重置价值大于企业价值,那么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意味着公司的股票价值低估,这绝对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

当然,托宾Q理论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企业价值是不是一定与企业总资产的重置成本有完全的固定关系,尚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企业的价值不仅与企业的资产有密切联系,还往往取决于市场的环境、企业的战略、企业的组织结构效率、企业的财务方案、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状况以及不同的企业价值评估目的,而且这些软环境因素往往更是决定企业价值的重要方面。

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认真考虑企业价值与资产价值的相关度,这样才能避免得出错误的答案。

其次,运用托宾Q理论进行企业价值判断,往往得到的价值估计与实际出入较大。

现实中,由于具体操作上的问题,中国上市公司的重置成本难以获取,我们采用上市公司年末的总资产替代。

公司总市值等于流通市值加上非流通股份的价值。

非流通股份的价值用非流通股份占年末净资产的金额计算。

即:
Q=企业市场价值/总资产的重置成本
=(年末流通市值+非流通股份价值+长期负债合计+短期负债合计)/年末总资产
其中:非流通股份价值=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份数
三、研究的结果及局限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共有9家上市公司(以下简称样本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

我们运用2004~2007年的财务数据分别计算样本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托宾Q值,并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的托宾Q值是逐年增长的,苏泊尔的托宾Q
值是略有波动的,七匹狼和宝新能源的托宾Q值在2005年略有下降,但是在2006年和2007年都在逐年增长。

可见,除了苏泊尔以外,其他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以后,托宾Q值确实得到了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存在着差异。

从这一点也能略见一斑,我国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托宾Q值在股权激励实施以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是,由于企业价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没有考虑行业和宏观经济等其他因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即把股权激励前后的价值变化看成是股权激励的效应。

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

笔者还将继续关注这方面的内容,以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本文为合肥学院2008年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08KY013RW);安徽省会计学会2007~2008年度立项课题(课题号:KT08)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