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学期音乐第五单元第四课时:欣赏《龙船调》
《龙船调》PPT课件

啊呦喂唑,啊呦喂唑, 将阿妹推过河呦荷喂!
对唱
创编
建议: 1、歌唱形式可以选择领唱、齐唱、对唱,歌唱时最 好加入律动和舞蹈动作。 2、对白的地方可以分角色扮演,如一个或多个女 生扮演妹娃子,一个或多个男生扮演艄公。 评比标准: 1、演唱声音洪亮,唱出湖北风味。 2、表演形式多样。 3、湖北方言说的准确、到位。 4、整首歌曲的表演非常完整。
山
歌
《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 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
《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
亢、自由而直畅(见课本谱例第1—7小节)。这种山歌 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 句: 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感 ,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 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
学习目标
1、感受并体会湖北民歌《龙船调》的音乐特点 及演唱形式。 2、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龙船调》,能 运用湖北方言和划船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情节。 3、通过欣赏,演唱,创编与表演,了解湖北民 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从而更加热爱 我们的民族艺术,热爱我们祖国。
妹娃娃要过河 ,是哪个来推 我嘛?
《龙船调》走出国门
•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第五单元小调集萃——《龙船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1. ①《龙船调》的旋律特点:五声音阶、起伏较大、节奏紧凑
②《龙船调》的背景和意义:端午节、划龙舟、传统文化传承
③《龙船调》的节奏特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连音
2. ①《龙船调》的歌词内容:端午节划龙舟的场景、团结协作、奋勇拼搏
②《龙船调》的音乐结构:引子、A段、B段、尾声
-气息控制
-声音共鸣
-音色变化
7.《龙船调》伴奏形式
-钢琴伴奏
-和声
-节奏
8.《龙船调》舞蹈表演形式
-民族舞蹈
-旋律
-节奏
9.《龙船调》传承方式
-口头传承
-书面传承
-现代传媒传承
10.《龙船调》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地位
-代表西南地区民歌风格
-研究民族音乐的重要素材
4.题目:《龙船调》的歌词内容是什么?
答案:《龙船调》的歌词内容描述了端午节划龙舟的场景,展现了当地人民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风貌。
5.题目:《龙船调》的音乐结构是什么?
答案:《龙船调》的音乐结构为:由引子、A段、B段和尾声组成。引子部分为歌曲的引入,A段和B段为歌曲的主题部分,尾声为歌曲的结束。
-举办《龙船调》的音乐比赛:鼓励学生参加《龙船调》的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竞技水平;
-开展《龙船调》的音乐交流活动:组织学生与外校的音乐爱好者进行《龙船调》的交流和表演,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反思
《龙船调》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歌,在学习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这次教学,我有一些反思和总结。
-音乐学习APP:提供《龙船调》的音频、视频和乐谱资源,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和练习。
3.信息化资源:
音乐七年级下人音版第5单元欣赏《龙船调》教案1

《龙船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民歌《龙船调》音乐欣赏,不仅陶冶了性情,了解中国民歌地方特色,也让同学感受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快乐的学习中加强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3、认识民歌是民族音乐的精髓,民歌是其它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同时培养同学热爱民族音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1、龙船调的历史发展。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
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
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20世纪80年代《龙船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
2、学唱及表演《龙船调》。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年哪呵喂,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那羊鹊叫啊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答:我来推你吗?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上了船,啊喂噎唑啊喂噎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三月里是春风哪咿呦喂,妹娃子去探亲哪呵喂,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那羊鹊叫啊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答:还不是我来推你吗。
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上了船,啊喂噎唑啊喂噎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3、分析《龙船调》的音乐特点和内容。
从歌词方面看,衬词中的“哪衣哟喂”、“啰喂”等以及正词中的“妹娃儿”烘托出了浓浓的地方气息。
其中的对唱部分,“金哪金儿梭,银哪银儿梭”不禁让人想起土家女儿那别具特色的服饰,明晃晃的银白首饰,活泼却不显累赘。
“妹娃儿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一句将土家族女儿火辣直率的性格展露无遗,想过河却不能过河,不急,开口大声地唱,寻求帮助。
不矜持,不扭捏。
男声部分“我就来推你嘛”以其特殊的方言乡音表现出了土家族男儿热情、憨厚的一面,一个嘛字唱出了那坚实胸膛里那颗心的别样温柔。
从整体上看,《龙船调》也采用了民歌中的常用常用手法,即用多段词的反复来叙事,也较多地运用衬词和衬腔等表现手法加强感情的表达,整首歌中关于叙事的词部分只有几句,用重复、衬词衬腔将歌拉长,是感情不断得到强化。
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欣赏《龙船调》教案

七年级音乐欣赏《龙船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感受湖北对白方言,了解山歌特点,体验地方民歌带来的审美情趣。
3、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体验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
3、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在湖北众多优秀民歌中,《龙船调》很荣幸地入选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列,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飞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今天让我们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独唱音乐会的表演盛况。
二、欣赏歌曲《龙船调》聆听宋祖英演唱《龙船调》回答问题:1、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清新活泼、诙谐幽默)2、这首歌哪些地方给你留的印象比较深?为什么?(歌曲的半说半唱对白,具有湖北地方风味)三、歌曲简介:《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
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开头带有明显的远距离打招呼似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
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
半说半唱的对白强化了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
最后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四、再次聆听:思考:1、这首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山歌还是号子?(山歌)2、你能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吗?3、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对唱)4、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土家族)五、学唱歌曲:在聆听的过程中跟着歌曲旋律哼唱,学会用诙谐幽默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对白部分。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龙船调》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龙船调》教学目标:1、在完成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聆听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风格,感受体验各地的民歌小调的独特风格。
2、通过聆听,让学生感受到民歌中的方言与衬词在其中的作用。
3、通过系统学习,让同学们体会到原生态民歌、改编民歌和创编民歌的不同。
教学重点:聆听体会《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龙船调》三个不同地方的民歌特点。
教学难点: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学生是否对我国民歌产生兴趣并认证聆听。
作品分析:《一根竹竿容易弯》是流行于湖南的一首传统民歌,歌名就是歌曲的第一句歌词。
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句法方整,语言质朴,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歌词与旋律的紧密结合再加上衬词衬腔的运用,使整首歌曲爽朗流畅,充满活力,寓意深刻。
全曲为多乐句乐段,属于民族角调式,在四个乐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化重复形成了七个乐句的句式结构,从而把歌曲的湖南地方风格演绎的更加浓郁。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一根竹杆容易弯》1、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江苏民歌《无锡景》及创作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今天我们首先来到我国的湖南省去听一听湖南民歌,感受一下湖南民歌又会是什么样的风格。
简要介绍民歌出处 (展示有关湖南民俗风情的图片,让学生对所听民歌的出处有些了解,有助于体验与理解歌曲),湖南省民族音乐种类丰富,异彩纷呈,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就非常盛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一首著名的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出示歌谱)2、初听歌曲师:同学们看着谱子,认真聆听歌曲。
(播放方言版)思考:歌曲的速度及风格特点?(中速、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风格)3、复听歌曲师:这首歌曲是一首流行于湖南的传统民歌,歌词就是歌曲的第一句歌词,通过聆听大家能感受到歌曲与前面所欣赏的民歌在风格上的不同,尤其是歌词中的衬词衬腔的作用,提问:(1)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有哪些衬词衬腔?(“那个”“哟”“呀”“嗬”“梭了一支郎当郎当一支哟”)(2)那这些衬词衬腔在歌曲中产生了什么作用啊?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方言版的演唱。
春人音版音乐七下第5单元欣赏《龙船调》word教案3

《龙船调》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并对中国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只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
2、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学生在《山路十八湾》的歌声中进教室就坐,并且观看李琼的MTV表演。
教师:同学们,大家对这首歌的旋律都很熟悉,有谁知道歌曲当中所描写的山路十八湾、水路九连环的地方是我国哪个民族所居住的呢?学生自由发言,并谈谈说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地区)教师:今天,我们就跟着这首歌曲,走过十八湾的山路,趟过九连环的水路,一起去湖北省利川土家族,追踪那里独特的风景吧!(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和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到课堂当中,并且对节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二、图片展示,角色对话。
1、图片出示:土家族独特的吊角楼、土家服饰等。
给图片并辅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2、图片出示:土家族特有的龙船。
教师介绍土家族正月里划龙船的习俗,介绍艄公划船的劳动号子:(幻灯出示、引出歌词)呦喂唑啊呦喂唑!师生一起模仿艄公的划船动作(双手持桨、前后晃动身体),同时唱一唱这个劳动号子。
3、图片继续出示:一个土家的妹娃子拎着拜年的东西走在山路上,嘴巴里哼唱着一个小调:(幻灯出示、引出歌词)金那叶儿锁银那叶儿锁女同学一起哼唱这一句旋律,体会土家妹子的心情。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四课时欣赏《龙船调》

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和体验《龙船调》。
二、新课:
1、聆听歌曲
2、交流感受: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听觉感受?当你在聆听歌曲的时候,脑海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想象和联想?
3、学生交流。
4、归纳明确:
《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整首歌曲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见课本谱例第1—7小节)。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
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2、感受《龙船调》、的内容及地方风格,体验歌曲的山歌风味。
教学难点:
1、认识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感受《龙船调》、的内容及地方风格,体验歌曲的山歌风味。
2、感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及民族性的形象美
考点
与
措施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龙船调》教学设计

特征:1、音乐坚实有力粗狂豪迈。
2、节奏极为短促,歌词比较单一,劳动者随节奏调整身体的协调。
4.欣赏《龙船调》感受体验歌曲的特点。
(1)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
(2)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表现了哪些情景?
(3)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
(4)找出歌曲中印象最深刻的那几句。此句将土家族女儿火辣直率的性格展露无遗,不矜持,不扭捏,土家族男儿热情,憨厚。
(5)概括《龙船调》的风格特点:
①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带大家唱第一句)
②使用较多的衬词。(金那银儿锁----)
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妹娃探亲要过河,艄公热情帮过河的场景)
④采用方言演唱。(正、妹娃、过河、艄公)
5表演创编
如果让你表演唱,你会怎样给这首歌创编?我们尝试为歌曲加上简易伴奏,衬词时加动作,对白时学生、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唱什么歌呀?
二、导入新课
师:嗯,这些流行歌曲都很好听,动感十足,时代性强,旋律优美,歌词有意境,好学好唱。那你们了解民歌吗?听过歌手阿宝的歌吗?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原汁原味,又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民歌。感觉怎么样?谈谈感受!知道这首歌是哪里的民歌吗?
大家有没有兴趣听老师唱几首?同学们分组来猜一猜这是哪里的民歌?《北京的金山上》、《编花篮》、《茉莉花》。同学们太棒了!为自己鼓掌吧!这些民歌都很好听吧!
这节课老师引领大家走进多彩的民歌世界,一起聆听畅游美丽的中国民歌!
三、新课教学
1、欣赏民歌《龙船调》(多媒体课件)
师:这首歌同学们知道是哪里的民歌吗?
2、歌曲简介。(多媒体课件)
师:对,是一首湖北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是湖北省利川市,利川位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这里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土家族的生活离不开歌,吊脚楼前,水塘池边,竹林深处,田间地角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 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 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 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 首民歌。《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 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整首歌曲 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 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 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 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 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5、演唱体验: 第一遍:随录音演唱。 第二遍:随琴演唱旋律。 (由于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因此不需要逐句教唱或学唱) 6、难点解决:(密集型乐句) 三、欣赏演唱体验: (1)随琴哼唱旋律: (2)填词歌唱: (3)分析理解: (4)尝试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2、教师点评。 四、总结 《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 首民歌。 《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 (见课本谱例第1—7小节)。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 的感觉。随后的短句: 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