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讲解模板
翼状胬肉切除 术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
科室:眼科 部位:眼睛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麻醉: 局部麻醉 表面麻醉及结膜下浸润麻醉。 用0.5%的地卡因作结膜和角膜的表面麻醉。 用含有肾上腺素的2%利。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概述:
翼状胬肉是由于结膜受到慢性刺激而引起 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形似昆虫翅膀而 得名。在翼状胬肉进行性遮盖部分或全部 瞳孔时影响视力及眼球运动,影响美观时 可手术治疗。以往的手术方式有单纯胬肉 切除、胬肉转移术、胬肉切除并结膜移植、 角结膜瓣移植等,手术多种多样但没有一 种手术方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术前准备: 3.术前1周用抗生素点眼。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开睑器撑开眼睑。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2.用有齿镊子夹住胬肉头部,从其边缘外 0.5mm处作浅层角膜切开,仔细将胬肉组 织与角膜组织分离到角膜缘(图1)。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1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人的全身状况,有高血压、 糖尿病者应先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考 虑胬肉手术;大便有寄生虫卵宜先驱虫治 疗。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前准备:
2.详查眼局部,确定无禁忌证。结膜充血 明显者应先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皮质类固 醇眼液进行治疗,待充血消退或明显减轻 后再施行手术。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后处理:
⑵术后1周内每天滴用1%醋酸泼尼松龙每3 小时1次,每次1滴;同时配以妥布霉素滴 眼剂或庆大霉素滴眼剂,次数相同。5天 后可减少滴药次数,直至停药。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无晶状体眼和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

无晶状体眼和翼状胬肉手术临床路径
无晶状体眼临床路径
一、无晶状体眼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无晶状体眼(ICD10:H27.000) 行人工晶体二期植入术(ICD-9-CM-3:13.72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既往行晶状体摘除术,视力不提高; 2.体格检查:晶状体缺如。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1.诊断明确; 2.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 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H27.000 无晶状体眼疾病 编码;
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完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记录单书写
住院第2天(术日)
□ 术前术者再次查看病 人
□ 在术前准备充分的情 况下完成手术治疗
□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 住院医完成术后病程 □ 上级医师查房 □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
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 眼科术后护理常规 □ 二级护理 □ 饮食 □ 抗菌药物滴眼液 □ 局部应用非甾体消 炎药或糖皮质激素 □ 必要时口服止血药 □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行翼状胬肉切除(ICD-9 11.39001)
或联合术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2-3 天
时间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护理 工作
住院第1天
断转归)。 1.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2.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 3.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

手术讲解模板: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后处理: 2.术后5~7天拆除缝线。拆线后继续局部 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 2~3周。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后处理: 3.为了防止术后复发,可选用以下措施。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术后处理: ⑴β线放射治疗:应用剂量应当适宜,不 能太大。通常每次剂量应为9Gy,照射3~ 4次,总剂量为27Gy。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3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4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5.巩膜面进行止血后,对其表面进行仔细 刮切,务必使巩膜表面光滑平整。然后将 切除后的结膜缘间断缝合于角巩膜缘外约 2~4mm的巩膜面,使部分巩膜面暴露(图 4)。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1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图2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3.剪开胬肉体两侧球结膜,分离角巩膜缘 处的粘连,钝性分离巩膜上组织(图2)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手术步骤:
4.分离结膜下胬肉组织的体直达半月皱襞。切除已分离的所有胬肉组织 (图3)。
手术步骤: 6.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包术眼。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注意事项:
1.在切开和分离角膜面的胬肉组织时,一 定要彻底干净;剥离胬肉组织后的角膜表 面要干净、平整,不能残留任何血管纤维 增生性组织,不能留有粗糙的小凹面。这 是防止复发的有效措施。清除角膜表面残 留组织时一定要限于角膜的表层或极浅层, 尽量减少对角膜实质层的损伤,否则术后 可能会因角膜瘢痕的形成而
手术资料:翼状胬肉切除术

临床护理路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科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患者120例。

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医院常规方法护理,而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对所有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实施护理,有利于节约患者费用,提高病床使用率,提升患者对医院对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翼状胬肉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49-022010年召开的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以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现今医院护理工作改革任务[1]。

而随着现今医疗模式对不断进步,现代护理已转变为包含护理、预防、保健等为一体对综合型医疗服务。

而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CNP)这一全新的护理模式营运而生。

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分析统计我科室120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l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翼状胬肉患者共120例。

符合诊断标准: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无明显全身疾病者。

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50~85,平均67.5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55~83,平均71.5岁。

所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201年7版)一、结膜肿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膜肿物(码)需行结膜肿物切除术(编码3(二)诊断依据。

1症.状:眼红、磨痛,伴流泪、异物感等;2结.膜肿物特征:患者睑结膜或球结膜组织透明或粉红色隆起,形态及颜色多样;3相.关眼部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段照相;4鉴.别诊断:睑裂斑:位于睑裂部球结膜,角膜缘内外侧有黄白色无定形隆起斑,不侵入角膜。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非.手术治疗:定期复查2手.术治疗:结膜肿物切除术+常规送病理检查。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结膜肿物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天。

1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线胸片(可选);(4)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前段照相。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眼眶检查,泪液分泌实验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心脏彩超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201年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根据病情调整用量;(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

1麻.醉方式:局麻(病人不能配合手术时可进行全麻)手.术内固定物:无。

术.中用药:无4输.血:无(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

1需.要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眼前节照相。

2术.后用药:1)局部应用抗菌药物;2)局部非甾体消炎药物;3)抗菌药物:按照《201年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结膜切口愈合好,缝线在位;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结膜切除后送病理回报如为恶性,需行二次手术,给予广泛彻底的清除。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翼状胬肉临床路径
□眼部AB超(必要时)
□角膜测厚(必要时)
长期医嘱(术后):
□眼科二级护理常规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其它)
□抗菌药物眼液、糖皮质激素眼液
□非甾体类滴眼液(必要时)
临时Hale Waihona Puke 嘱:□局麻下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宣教(环境、规章制度、饮食、治疗、检查、用药、疾病护理等)
□入院护理评估
□执行医嘱、生命体征监测
□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眼液
□非甾体类滴眼液(必要时)
临时医嘱:
□视力、眼压、外眼像(必要时)
□出院医嘱:抗菌药物眼液、糖皮质激素眼液及非甾体类眼液(必要时),定期门诊复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执行医嘱、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眼情况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出院指导:生活、饮食、用药等
□执行医嘱、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眼情况
□健康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出院指导:生活、饮食、用药等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完成术前小结、病历书写
□完成眼科特殊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术前评估
□签署有关知情同意书
□完成手术记录及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术后查房,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眼科二级护理常规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其它)
□抗菌药物眼液
临时医嘱:
□测眼压

翼状胬肉手术记录

翼状胬肉手术记录

翼状胬肉手术记录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麻醉方式:结膜囊滴入爱尔凯因眼药水表面麻醉2次,2%利多卡因+耐乐品混合液球后麻醉
3ml。

二、开睑与眼球固定:开睑器开睑固定,6点、12点角巩膜缘缝针牵拉固定。

三、结膜囊妥布霉素抗生素溶液清洗
四、分离胬肉组织:胬肉头端前处划界,用刀片锐性分离将胬肉组织自角膜上剥离。

角膜
创面:平整,干净。

五、用角膜剪修角膜缘处的胬肉组织。

将胬肉体部组织自巩膜面分离,分别剪除胬肉组织和部
分多余的结膜,暴露6×7mm巩膜裸露区,烧灼止血。

六、下方球结膜穹窿部结膜下注射麻药,游离剪取自体结膜瓣,大小约4*5mm大小。

七、结膜瓣上表面向上,基底面与巩膜床相贴,用10-0缝线将结膜瓣与结膜间断缝合8针,均固
定在浅层巩膜组织。

修剪多余结膜瓣。

10-0缝线将下方穹窿部结膜切口缝合。

八、其他操作:妥布霉素眼膏加压绷带包扎。

九、术中意外及处理:无
十、手术示意简图
十一、术后用药:见医嘱。

翼状胬肉的手术

翼状胬肉的手术
翼状胬肉的手术
1、用一15号旳刀片从角膜床上分离翼状胬肉旳头部和颈部。应非常小 心地完毕浅层角膜切除术以清除全部旳增生组织而但是深地分离角膜 层。被翼状胬肉侵犯旳角膜与角膜缘应仔细反复地刮除,使切除部位 完全洁净、规则而平整。
2
2、 助手以有齿镊提起整个结膜及翼状胬肉,手术医生分离翼 状胬肉下旳结缔组织,以进一步游离翼状胬肉—结膜组织,便于切 除。
10
. 10、将带蒂结膜瓣转位并置于裸露旳巩膜上。结膜瓣应足够 大以防止缝合时旳牵引。
11
. 11、 将带蒂结膜瓣转位并置于裸露旳巩膜上。结膜瓣应足 够大以防止缝合时旳牵引。
12
3
3、助手以一至二把有齿镊提起并夹住翼状胬肉头部旳边沿, 以便手术医生能够从结膜下分离翼状胬肉体部,直到半月皱襞
4
4、翼状胬肉旳体部(B)在菲薄旳结膜下被分离到半月皱襞。这个部 位一般可见厚实旳纤维组织,应对其行仔细旳分离。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全部水平切口下旳增生组织都应清除,以保存菲薄旳葱皮 样旳结膜。
6
6、垂直剪除复有一部分菲薄结膜旳翼状胬肉颈部和头部 (H)。
7
7、用湿野点透热技术(C)对暴露旳巩膜范围内旳血管 轻轻地烧灼,并以刀片刮除。反复此操作直到巩膜面洁净、 平整。
8
8、 沿虚线所示途径做成一带蒂旳结膜瓣(F)。S代表裸 露旳巩膜。
9
9、以钝头剪刀慢慢地仔细分离带蒂结膜瓣。分离 并清除巩膜床上旳疏松纤维组织。结膜瓣应彻底分 离直至象葱皮那样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翼状胬肉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H11.001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
(ICD-9 :11.3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症状: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

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

2. 体征:鼻侧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底部朝向内眦尖端,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按发展情况分为两类:
(1)进行性胬肉,头部向角膜中央部伸展速度较快,呈灰白色胶状隆起,其前方的角膜出现浸润,体部充血肥厚。

(2)静止性胬肉,头部平坦,无进行性迹象,体部轻微充血或不充血,组织菲薄。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眼科手册》(孙兴怀主编)
1.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裂隙灯检查确定损害范围和相邻角膜
完整性、厚度变化。

(1)进行性翼状胬肉;
(2)胬肉已侵入角膜;
(3)胬肉已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4)翼状胬肉影响眼球运动;
(5)影响美容。

2. 手术方式常用以下几种。

(1)单纯胬肉切除(ICD-9 :11.39 )。

(2)胬肉切除合并羊膜移植(ICD-9 :11.32 )。

(3)胬肉头部转向术(ICD-9 :11.31 )。

(四)标准住院日为3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11.001 翼状胬肉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手术前全身常规查体;
(2)专科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压、泪液分泌试验、眼球运动、外眼像。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眼底、眼科 B 超、角膜厚度。

(七)选择用药。

术眼滴用抗生素眼液3-6 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 天。

1.麻醉方式:表面及胬肉下浸润麻醉。

2.手术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或胬肉切除合并羊膜移植;或胬肉头部转
向术。

3. 手术内置物:无。

4. 术中用药:无。

5. 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2 天。

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情况、眼
球运动。

2.术后用药:不需口服抗生素,局部用抗生素眼液、促进角膜修复眼液5-7 天,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后开始点用0.02% 氟米龙或0.5%可的松眼液,每天4 次,持续6 周。

(十)出院标准。

1.角膜上皮或缺损区修复,伤口无异常。

2.视力及眼球运动无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手术并发症(伤及泪阜和肌腱、角膜穿通),需要手术
处理者,不进入路径。

2.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不进入
路径。

3. 合并全身疾病、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治疗,不进入路径。

二、翼状胬肉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翼状胬肉(ICD10: H11.001 )
行翼状胬肉切除术(ICD-9 : 11.39)
患者姓名:__________ 性别: _年龄: _______ 门诊号: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3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