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淼森生物:创新实践复方中药

淼森生物:创新实践复方中药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中国的中医药事业走过了艰难的历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的发展、传承、创新在无数名老中医的言传身教下得到弘扬与延续,现如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总页数】2页(P92-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91
【相关文献】
1.中药复方地黄方对帕金森病异动症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动态变化的研究 [J], 滕龙;洪芳;何建成
2.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J], 赵长振
3.复方中药对黄颡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的防治 [J], 苟小兰;王利
4.中药复方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黄少东;梁健芬;陈月桥
5.中药复方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Meta分析及基础用药数据挖掘 [J], 卫宇帆;张运克;樊飞燕;李双利;古春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防治帕金森病研究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标志性病理变化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
该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
同时,患者还会伴有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等非运动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在未来或将长期增长并保持在高水平状态[3]。
目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主要采用以复方左旋多巴为代表的药物治疗,缓解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但其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有限,且长期使用会减低其临床治疗效果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如“开关”现象、剂末恶化、异动症等[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可发挥防治帕金森病的作用[5],且因为具有疗效持久、毒副作用较小的优势,中医药在某些条件下可取代复方左旋多巴制剂[6]。
本文将对近年来中医药在抗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细胞凋亡及减轻神经炎症四个方面防治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中医药抗氧化应激作用机体遭受刺激时,体内会产生过多的活性氧,引起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从而出现应激损伤状态,该状态称为氧化应激作用。
研究发现DA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高活性氧,使DA能神经元存在较高的氧化应激水平,且衰老时体内的抗氧化防御体系活性降低。
高氧化应激水平与低活性抗氧化防御体系共同造成神经元损伤甚至死亡,因而氧化应激机制在PD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
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PD患者脑内处在氧化应激状态[8]。
陈浩[9]等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可使PD小鼠SOD、GSH-Px以及CAT活性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可以缓解黑质DA能神经元的丢失情况,提示枸杞多糖对PD小鼠中脑的氧化应激具有缓解作用。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陈先文;王刚;陈生弟
【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9)5
【摘要】目前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药物治疗依然是以多巴胺替代治疗为主线的症状治疗,长期用药带来的运动并发症及神经精神症状、平衡步态障碍等问题限制了很多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PD药物治疗领域也取得一些进展。
在症状治疗方面,一批左旋多巴制剂新剂型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新剂型,新型单胺氧化酶-B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多种非多巴胺能药物陆续进入临床或即将进入临床。
目前虽然尚无疾病修饰治疗药物在临床使用,但一批针对不同PD发病机制靶点疾病修饰治疗药物正在开展早期临床试验研究,有些药物显示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些已在临床使用的药物被再开发用于PD治疗。
本文对该领域新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6页(P542-547)
【作者】陈先文;王刚;陈生弟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抗抑郁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研究进展
3.肠促胰岛素类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4.帕金森病氧化应激机制及抗氧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5.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多靶点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第22卷 第8期 2020 年 8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2No. 8Aug .,2020摘要:帕金森病(PD)的基本病理特征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及路易小体的形成,最终造成PD 特有的运动功能障碍。
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西药种类较多,但每一类药物都有不少不良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在治疗PD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文从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抑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保护线粒体功能、增加多巴胺释放或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抑制神经元免疫与炎症反应及改变氧化应激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期刊报道的中药有效成分及方剂防治PD的研究进展,以为PD的新药及方剂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帕金森病;作用靶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20) 08- 0162- 04Research Progres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sDisease by TCM Active Components and PrescriptionFENG Shirui1,ZHANG Qingping2(1.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Abstract:The basic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re th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stratum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lewy bodies,which eventually lead to the motor dysfunction peculiar to PD. At presen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western medicine for Parkinson's disease,but each kind of medicine has many adverse reactions. A large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has the unique superiority in the treatment of PD prescriptions in the paper,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inhibition of substantia nigra dopamine prescriptions glue can neurons apoptosis,mitochondrial function,increase dopamine release or protect dopaminergic neurons,inhibition of immune and inflammatory research and the change of oxidative stress were reviewed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and prescription of PD,P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new drug and prescrip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Keywords:active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arkinson's disease;target;research progress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左旋多巴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左旋多巴的合成研究新进展陈五九;曹鹏;宋国田;彭彦峰;吴凤礼;王钦宏【摘要】左旋多巴(L-DOPA)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在各国的临床中应用广泛.左旋多巴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植物提取、酶催化以及微生物合成.化学合成法存在低转化率和环境污染问题.植物提取法不仅产量低,还受到资源限制.酶催化法使用包括酪氨酸酚解酶、酪氨酸酶及羟基苯乙酸 3-羟化酶等催化苯类前体合成左旋多巴.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构建代谢工程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左旋多巴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L-DOPA is the most effective drug for Parkinson's disease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various countries.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L-DOPA include chemical synthesis,plant extraction,enzyme catalysis,and microbial synthesis.However,Chemical syn-thesis has low conversion rat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The plant extraction method not only has a low yield but is also subject to resource constraints.Enzymatic to L-DO-PA has been catalyzed by tyrosine phenol lyase,tyrosinase and p-hydroxyphenylacetate 3-hydroxylase.The enzyme-catalyzed method uses catalyzed benzene precursors such as tyrosine phenolase,tyrosinase and p-hydroxyphenylacetate 3-hydroxylase to synthesize L-DOPA.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ynthetic biology,fermentation of L-DOPA by constructing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 would be a new high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method,which demonstrates a promising process.【期刊名称】《广西科学》【年(卷),期】2018(025)003【总页数】5页(P274-278)【关键词】左旋多巴;不对称合成;植物提取;酶催化;代谢工程【作者】陈五九;曹鹏;宋国田;彭彦峰;吴凤礼;王钦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9.97;TQ920 引言左旋多巴(L-DOPA)化学名为β-3,4-二羟苯基-α-丙氨酸(3,4-2dihydroxylphenylalanine)(图1a),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丙酮,易溶于稀酸。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概述

中医对 帕金森病的病 因病机 的基本认识最早可追溯到 《 黄帝 内经》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指出 :诸风掉眩 , “ 皆属于 肝 ”“ ,诸暴 强直 , 皆属 于 风 ” 其 中“ ” , 掉 即振 掉 、 颤 ,强 直 ” 震 “ 即僵硬 、 拘挛 , 正与 本病相合 , 因此 , 本病应 归属于 内风范 畴, 病位在筋。 明朝孙一奎在《 赤水玄珠 》 中首次把震颤为主
伞蝎 、 蚣 、 蜈 白芍 、 生南 星) 治疗帕金森病 3 0例, 显效 2例, 有
效2 2例 , 有效 率 8%。 总 0 3 气 血 两 虚 型 . 2 年 老 久 病 , 胃虚 弱 , 血 生 化 乏 源 , 血 亏 虚 , 虚 生 脾 气 气 血
风, 虚风扰络, 故见肢体震颤拘急, 多用以益气养血, 熄风止颤
应 或 不 同程 度 的 药 效 减 退 , 可 加 速 帕 金 森 病 的 自然 病 程 。 并 近 年 来 , 现 了 不 少 中医 药 治 疗 帕 金 森 病 的报 道 , 本 病 的 出 为 治 疗 提 供 了新 的思 路 。现综 述 如下 。
1 病 因 病机
脉失养 , 故四肢震颤 。刘泰【】 8方选一贯煎合大补阴丸 , 用龟 版、 熟地 、 沙参 、 麦冬 、 枸杞子 、 当归 、 知母 、 黄柏等。 刘明武【 9 】
程度的药效减退 , 并可加速帕金森病的 自然病程 。巾医药 的介入 , 有利于减少副作用 、 增强疗效 :为l床 治疗提供 了新的思路 。 f 缶 【 关键词 】 帕金森病 ; 中医药治疗 ; 文献研究
帕 金 森 病 是 发 生 于 中老 年 时 期 , 以震 颤 、 强 直 、 动 肌 运
要 临 床 表 现 的疾 病命 名 为 “ 振 ”并 阐 述 病 机 为 “ 寒 禁 颤 , 非 鼓 栗 , 木 火 上 盛 , 阴 不 充 , 虚 上 实 , 为 痰 火 , 则 肾 乃 肾 下 实 虚 亏 ” 老 年人 气 血 生 化 不 足 、 筋 之 肝 血 自然 不 足 , 之 血 脉 。 养 加 瘀 滞 , 血 不 能 很好 地 通 达 筋 膜 , 筋 失 所 养 而 现 手 足 震 气 则 H 颤、 屈伸不利 、 运动障碍等一系列风气 内动之象。清代张璐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

帕金森病中医针灸治疗方案1.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2.帕金森怎么治疗?3.帕金森怎么治疗最有效?目前治疗帕金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患者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和姿势障碍等症状,其一般会对运动系统、精神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引发脑部病变。
因此在临床上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辅助电刺激,按摩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
帕金森的治疗:1、治疗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药物治疗方面: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
常用药物有盐酸苯海索、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盐酸普拉克索、恩他卡朋。
3、而手术治疗方面则主要有两种,神经核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神经核毁损术常用的靶点是丘脑腹中间核(Vim)和苍白球腹后部(PVP)。
患者的饮食注意:1、便秘的患者应多饮水、多进食富含纤维的食物。
2、适当的运动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3、早期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至中期多数患者需要一定程度的帮助。
4、晚期患者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5、在饮食上患者要平衡进食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食物,不偏食、细嚼漫咽,食物品种多样化,防止便秘。
帕金森怎么治疗?一、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千年中医精髓和国外先进理论、设备为基础,结合国内诸多中医药研究院研究成果,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离子靶式经络疏通治疗体系。
可以达到标本兼治、预防复发、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
二、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还有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在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针灸,同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采用恰当的手法,以达到调节患者的机体的阴阳平衡,疏通经络。
三、反射疗法也属于帕金森治疗方法。
为了减轻帕金森病震颤,可以用拇指按摩膈膜和太阳经相应区域,按摩脑和脊髓区有助稳定神经系统,这也是帕金森的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进展

帕金森病中医治疗进展李哲;胡瀛宇;雒晓东【摘要】Parkinson's disease (PD) is a commonly encountered central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in elderly people. According to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D is characterized by deficiency inthe root and excess in the branch. Deficiency was referred to qi-blood deficiency of the liver and kidney. Excess was referred as the wind, fire, phlegm and stasis. Deficiency was the root and excess was the branch. Good efficaci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with specific prescription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ome experiments had been conducted to elucidate its mechanisms. However, no uni-fied standard for therapeutic evaluation, poor control of medicinal quality, inferior quality of designed clinical trials, and unclear treatment mechanism in the clinical study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PD treatment with TCM require fur-ther studied.%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234567
+ 8U # #V%89!:";<$89 => W.XXXV%8%89!:";<?@AB:C$89 => W.XX8.&
#$ !"#$%&'()*+,-./01234567897:;<=>?@AB!"#$%CDEFG<HIJ
%:(+,>2 "+2?4@A2BC )3 7'2+4A4 D4*2E2+4. $(++2+,. %:(+,>2 FGHH5G. 7'2+(N
!!"#$%&'$" 9(:;(<4' =>?('(;@ )3 AB> :(3A C@3)D @4' >EE>DA)?> 'F<G )4 ):;F(?)4G AB> D=)4)D@= 3H:;A(: (E 'H3I)4>3)@ )4 J@FI)43(4K3 ')3>@3>- L(M>?>FN (?>F AB> D(<F3> (E AF>@A:>4A @4' M)AB @4 )4DF>@3)4G '(3> (E D(:;(<4' =>?('(;@N AB> AB>F@;><A)D >EE>DA )3 '>DF>@3)4G M)AB :(F> @4' :(F> 3>F)(<3 3)'> >EE>DA3N MB)DB B@3 C>D(:> AB> :@)4 C(AA=>4>DI (E )A3 D=)4)D@= @;;=)D@A)(4- & =@FG> 4<:C>F (E 3A<')>3 B@?> 3B(M4 AB@A AF>@A)4G J@FI)43(4O3 ')3>@3> M)AB AF@')A)(4@= 9B)4>3> :>')D)4> D(:;(<4' D(:C)4>' M)AB D(:;(<4' =>?('(;@ D@4 4(A (4=H ):;F(?> AB> D=)4)D@= >EE)D@DH! C<A @=3( F>'<D> AB> '(3> @4' 3)'> >EE>DA3 (E P>3A>F4 :>')D)4>- QB)3 @FA)D=> 3<::@F)R>3 AB> ;F(GF>33 )4 AF>@A)4G J@FI)43(4K3 ')3>@3> M)AB AF@')A)(4@= 9B)4>3> :>')D)4> D(:;(<4' D(:C)4>' M)AB D(:;(<4' =>?('(;@ EF(: AB> ;>F3;>DA)?> (E D=)4)D@= @;;=)D@A)(4! M)AB AB> >S;>DA@A)(4 A( ;F(?)'> @ F>E>F>4D> E(F D=)4)D@= AF>@A:>4A (E AB> ')3>@3>-
!()*+,%-#" J@FI)43(4K3 ')3>@3>T AF@')A)(4@= 9B)4>3> :>')D)4> D(:;(<4'T D(:;(<4' =>?('(;@T 3H4>FG)3A)D @4' @AA>4<@A>' >EE>DA
- . / a`J@FI)43(4*3 ')3>@3>$J_as @ t ! u ovwx1!yz{|}~a$ h23 )))w
0)/!
ïðkÒWÎÁÁñ ?<<@A++BCDD;1?EFGH19IF1GE
02 3ò #2 ó
!"#$%&'()*+,-.&/012 !"#" 3 $% 4567 &"" 89'#( :;<=>9?@A BCDEFGHIJKLMNOPMQRST= UVIWXYZ[\]E^ $% _`a _bcW XY%defIghi')( j k S T l m n*o S p+oSq,YZ[$r\s_=tuIPMQRS vwx yz{|wx}u~3/QRSv x . - K '&( !"# $% Kt D ¡¢£¤¢¥F¦F §¨©ª«¬5®¯°±²³2´µ5¯¶ · ¸¹º»¤¼£¤¢0½¤¾¿ ®¿¯ ÀÁÂwÃÄÅ.E^MÆÇ=È[ $% E^IÉʼËÊ'.( ÌÍ3βÏÐV§kÑÒ ÓÔE^ $% ÕÖDר5\s¢z!D´µ ÑWu²ÙÚÛÜu aÝÞßàÌ / 3¦kW PMá PMQRSqE^ $% I\sÏÐ
!"#$% &'()*)+,-. /0#$% 12(+34+56. 7!8$ 9:4;2()5 <-= %:(+,>2 "+2?4@A2BC )3 7'2+4A4 D4*2E2+4. $(++2+,. %:(+,>2 FGHHH-. 7'2+(I 5= J'4 K2@AB #332L2(B4* !)AM2B(L )3
( ) * + , "#$$%$
- . / 0 1 &
- 2 3 , '()*+,-./0/12%)334%+0$5,$,6-+7-+8-,8$
!"#$#%&" '()(&*%+ ,*-.*/)) 0$ 1*(230$. ,2*40$)-$5) 60)(2)( 703+ 1*28030-$2" 9+0$()( :(;0<0$( =->?-@$; =->A0$(; 703+ =->?-@$; B(C-;-?2
EK<LMNOP;QRSRT!UVWDW@XYZ[\]^*+DE<_`ab MKcdefg=!"h!"#$%&
ijOP/01kUlmno*+P;@pmqrs=<<EKtuvwE 9xy*+DEz{|}~g=!"h!
"#$%CijOP/01k<^*+g=!"!"#$%C;qu
V7 o V8 p? .7 q? V8 r _>D% V7 .7 V8
g=M D-@*$2" -E F@$2$ G$0C(*)03H -E 9+0$()( :(;0<0$(
+5$+
!"
³´µ¶(YZ[$def$·p¸%!"#$%&#$'()*+,-./a1234567bec%¹=!:";<<º$8X+7$.7#+8&(+5$+Y+5$W%
b+c'a<$J_ 1a ¡¢o £¤¥¦§¨©ª' K«¬D W, ®¯1v°! J_ a ± +d$0W ®¯v°a ª² +%$db8c$
4 5 6 7 8XV7YXWYX0 8 9 : ; D E F G H < I . J K #7+0X.WWX& % 8 9 L M F + N O ! : " P Q R ! : " S M : " T U V W X J #Z[\9+0YX5& ' <=>?YZ[$\$]^$45$_(!:"`+-./a)bcPa145' @A<=U def$g$hi:j)kl$]^45mnj$]Y:@)=(=2HY.78$^V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