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

合集下载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地处高山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转型,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

产生的新群体——留守儿童。

据调查,我校现有学生 230人,留守儿童有98人,占学生总数的约45%。

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

在情感缺失和心理的失衡的影响下,许多留守儿童产生了自卑、叛逆、性格抑郁、自我封闭、孤僻任性、自私冷漠、甚至养成说谎、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沉迷电视、游戏等不良心理。

因此,如何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双进入城市打工,把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比如我校地处城北山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的实际,调查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山区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策略,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操作办法。

培养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研究,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哪些问题,分析他们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2、通过研究,培养他们的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为学生个体与社会和谐融洽提供有利条件;3、通过研究,纠正、排除、预防“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出现偏差,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让其父母在外安心务工,为城市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社会安定也有积极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研究对象龙美小学各年级的留守儿童(二)研究内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索与实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分析及研究。

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个案研究

学校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个案研究
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问题主要落在 了学校身上。采取教育叙事研究方式 .通过对





[] 3 朱文杰. 高职院校辅 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 无锡商业职业技 J. 通 相应减少 了摩擦 ,有利于校园 的和谐 发展。 同时,高职 院校辅导 员也要引 导学 生了解 、认识和熟 悉社会,社会是个大 舞台,我们每 术学院学报,20 3 0 6( ). V c t n l o n eo s r s e t o a o a c u s lr ki t a p cs i wo n wo 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需要让学生接触、熟悉社会,这样才能使他 S b c T e u cs o ct n l o ee o ne r’ ok s i c y e t 0 uj t h ce f oa o a cl g u s osw r r l rle e: s s v i l c l i d e a d【 t 们更加适应社会。高职教育本身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这样以后有 h as d c t rs h ur n o a o n ma d o ih lv l e h ia 利于学生走出校园以后能够很快地适应工作,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职 t e go l ofe u ai nI cee te c re t scilde n fr hg -e e tc nc l es n e.T t e t f hg e o a o a u i a d tc nc ol e ae b c mig a e 业发展 ,因此 高职 院校辅导 员要 多给学生提供社会 实践的机会 ,并 p ron 1 h es dnso ih rvct nl n eh i lcl g r eo n p p lr ns cey S h o s e i c e rt tee p n in o esaeo c iig o u a o i c o l b g nt a c l ae h x a so ft c l f e evn i t o e h r 正确引导学生实践实 习,保 护好学生合法权益不 被侵 害。

从教师角度看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湖北省农村教师访谈个案研究

从教师角度看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湖北省农村教师访谈个案研究
差。
提高工程 ” 针对 2 0 , 0 0多名中小学教 师进行培训 , 在此期 问 , 本人 就农村 “ 留守学生 ” 问题对这些农村近百位一线 教师进行 了面对 面 的访谈 , 深入 了解 了和 “ 留守学生 ”接触最为 紧密的教师是如何看 待这个特殊的群体及其 日益 凸显 的问题 , 以寻求 解决 的途径 , 更进 步做好 “ 留守学生 ”的工作 。 “ 留守 学生”现状
学 生”问题 又 应如 何 解 决? 本 文 从 教 师 的 角度 进行 了一 些探 讨 。
中图分 类号 : 5 G4 6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 快 , 越来越多 的农村剩
余劳动力 外出务工 , 而一大批未成年 的孩子却被 留在 家里 , 于是在 农村出现了一个新 的特殊群体一 “ 留守儿童” 。全国妇联提供 的 数据显示 , 目前我 国农村 “ 留守儿 童”已超过 2 0 0 0万 人 , 并呈继续 增长的趋 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 留守 儿童在当地儿童总



访谈 中, 老师们普遍反映 当下的 “ 留守学生” 数较多。 坪坝 中学 3 岁 的祝老 师说 , O 整体数字会 在 3 %至 5 %左 右 , 0 0 高的也有的达 到 7 %。湖北省钟祥市石牌二 中班主任安老师 : 我负责 的七年级 O “ ( 班共 6 人 , 一) 8 整个学 校约 10 人 , 0 0 我班 留守学 生有 5 2人 , 占 约 7 %。从 目 6 前情况看 , 全校 留守学生 的比例约 6 %以上 。” 5 与前几年相 比, 留守学生数量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 。主要是 因 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 。当然 , 部分地区因为农 业税 的取 消和农 业补贴及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等原因 , 出现 了 “ 留守 学生” 有所减少 的现象。总体而言 , 农村 “ 留守学生” 的数量是呈上升趋势 。 “ 留守学 生”目前 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现状 又是如何 呢?老师 们的反映主要有如下几点 。 第一 , 生活方面。“ 留守学 生” 的生活 自 理能力稍强些 , 但经济花销较大且多为乱 花。特别是部分父母亲情 上 的负疚而采取 “ 物质 + 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 , 使得 “ 留守学生 ”

留守儿童辅导典型个案

留守儿童辅导典型个案

留守儿童辅导典型个案(60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们外出打工求生存,致使社会上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她们享受不到父母关爱,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她们被称之为“留守儿童”。

一、研究对象。

唐燕,女,六岁,父母在外打工,基本上很少回来,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带了几个孙子,事物繁忙,对孩子的管教很少,由于自身知识有限,对孩子的辅导。

在校期间,发现唐燕同学智力正常,不爱讲话,不合群,很少与同学玩耍,从不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老师问话,也闭口不答,平常的衣着也不太整洁,个人卫生较差,还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

课堂上,唐燕注意力不集中,玩弄学习文具,有时还会与同桌说上一两句话,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完成,学习成绩一般。

二、原因分析留守儿童家庭一般会对孩子的行为有负面影响,在行为上表现为自制力差,在课堂上爱动、退缩、烦燥不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满足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尊重,才会有认知的需求。

唐燕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与爷爷奶奶缺乏沟通,缺少母爱和父爱,这样她缺乏安全感,这导致她对学习需求的动机不强烈。

比如她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可能是她渴望得到爸爸妈妈买的东西;也可能是因家庭贫困,想要的东西,又不愿意讲出来,也不愿意向别人借;还可能因为没有人及时有效地教育她不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当然也有可能她是故意的,这样做是为了得到她人的关注。

由于缺少关爱导致性格内向,平时不和同学玩,和老师交流的也不多,她就会认为得不到同伴的关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这样也导致了她对认识的需求不强烈,从而导致学习动机不足,这就表现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唐燕可能是心理缺失,表现为焦虑、挫折。

由于焦虑往往会出现灰心丧气、退缩、烦燥等问题行为。

比如在课上不停地玩弄自己的尺子、橡皮,写作业不专心,东张西望,最后作业正确率低,不能按时完成;挫折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如:不满、冷漠、敌视等心理,使她失去兴趣,将注意力转向非正常活动上,导致说谎、欺骗、压抑、逃避等行为反应。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镇巴县田坝乡中心小学康积燚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校申报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经陕西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省级课题(课题批准号:SJJYB06062)。

根据县教研室的相关要求,经校领导批准,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全体教师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目前,虽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党中央高度重视,但仍缺乏正式研究,而劳务输出已成为经济贫困的山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农村家长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

家长外务工已成为家庭经济创收的必由之路。

大部分家长外出,孩子寄宿亲戚家或留在家中跟爷爷奶奶生活,有的甚至跟外公外婆生活。

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坏脾气,沾染了不交作业、打架赌博、顶撞老师甚至逃学的不良习气,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旨在为教育部门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为我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德育工作开辟一个新的突破口,有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我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曾对留守儿童采取了跟踪教育策略,收到了实效,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在组织、设备、经费方面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组织上:学校设有教研室,有专门的教育科研机构,组建了学科教研组,成立了德育组和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过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德育工作经验,且有浓厚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在设备上:学校有图书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开通了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建立了学校网站,这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五篇范文)[修改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火马冲镇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辰溪县地处大湘西的腹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

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城市的条件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外地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有一定条件限制),导致在量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我们火马冲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现有教学班级8个,学生319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火马冲镇的各个山村。

据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62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2.13%。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爱,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学习上无人问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顾,在安全上没有保障,他们性格略显孤僻、倔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冲动易怒,不关心学习,过分贪玩等。

关爱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

年轻的父母将幼小的他们留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隔代教育”直接导致关爱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 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 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 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 往往缺乏集体感;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 缺乏同情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 缺少父母的呵护, 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 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

从我校近年来调查统计的情况看, 大部分“后进生”来自这些家庭。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 “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 走上另一个极端。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2010年 12月 I
Wo rk & St与ud歙yA业b road I l 成一、姜小培 。与此 同时 ,结 合情 境分 析 ,将 收集 到的资料 按照 个案 的方 式呈现 出来 ,并 穿插一些访 谈片段 、观察 事件等 。
(二 )研究过 程的反 思 1.研 究效度 问题 我 在访 谈 时没 有 录 音 ,事 后 凭记 忆 所 作 的记 录 可能有 所遗漏 和错误 ;此 外 ,由于我和 被研 究者 是认 识 的 ,因而 在访谈 时 ,我 可 能 自觉或 不 自觉地 掩饰 或 回避一些 问题 ,从而 影响研 究 的描 述性 效度 (descriptive validity)。再者 ,出与 自己的生 活经 验和 价值观 念 ,我 在研 究开始 之前就 形成 了一 些 自己的 “前设 ”和 “倾见 ”,从 而影 响研 究的评 价 型效度 (evaluative walidity)。 2.推 论 问题 虽 然 对 姜 小 培 的 调 查 只 是 一 个 个 案 ,其 真 实 性 只 限 制 于他 一 人 ,可 是对 他 各 方 面 情 况 的深 入 分 析 可 以使 很 多处 于 类 似情 形 的人 得 到 一 种 认 可 ,他 们 在读 到这 个 报 告 的 时候 可 以从 中得 到 一 些 启迪 和共 鸣 ,那 么就 起 到 了 “推 论 ”的作 用 。 3.伦 理道 德 问题 首 先 ,我 在 每 次 访 谈 之 前 都 向被 访 者 说 明 我 将 对 他们 的姓 名 和 身 份 绝对 保 密 ,访 谈 是 为研 究 所 用 ,不会 对 他 们 的 安 全和 利 益 造 成 损 害 。其 次 ,我 们访 谈 结束 回金 华 后 , 仍姜 小 培 保 持 着 联 系 ,通 过几 次 电话 。还 有 ,为 了酬 谢 被 访 者 ,我 们 送 了姜 小培 一 点 小 礼 品 ,并 向其 他 被 访 者 当 面 道 了谢 。这 些 礼 品在 价 值 上远 远 不 能 和 他 们 所给 予 的热情 支 持相 比 ,我 们 这样 做 只是 为 了表 达 一 下感 激之 情 。

个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个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个案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心理问题、教育问题、保健问题等。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社工的介入与服务。

本文将围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讨社工介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相关社工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其父母到外地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与其同居照顾的农村儿童。

据统计,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9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40%左右,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生活照料、心理健康、教育和人身保护等方面。

受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的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也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难题。

二、社工介入的必要性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处理由于长期分离所带来的心理问题。

社工可以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帮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资源,提高其受教育水平。

社工可以协助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保健服务和咨询,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

社工介入不仅可以弥补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而产生的问题和缺憾,还可以提供他们更多全面的发展机会,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

三、社工介入实践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工作。

社工需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为后续的介入提供依据。

社工需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协调并制定出合理的介入方案。

接下来,社工需要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建立自信心和正确认知。

社工还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协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教育上的困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小结
巴彦县兴隆镇红星小学刘敏自从2011年主持并参与巴彦县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规划----《农村留守学生的个案研究》,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顺利的通过了准备阶段,现在到了课题的实施阶段。

在准备阶段,我们通过学习、探讨、研究,明确了课题研究的任务内容、方向和意义,以及课题研究经历的过程,并且学习了与此课题相关的知识,为课题的实施阶段充分而必要的准备。

2011年9月我们进入了课题的实施阶段,这期间我们做了以下的工作,建立了各班的留守学生档案,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探索了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找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留守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1、容易产生胆怯、寂寞心理,他们的性格孤僻,心里逆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2、有余这些学生长期缺乏亲情的关怀和抚慰,他们的感情很脆弱,有的自暴自弃,人际交往能力差,缺少安全感。

3、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不好,而且有严重的拜金主义错误思想。

针对以上这些心理问题我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下努力:
1、与家长沟通联系,尽量改变留守学生的现状,在可能的情况下回到父母的身边,结束孩子的留守生活,让他们体会到父母亲情的温暖。

2、在学校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给这些留守的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温暖,使他们能够很好的融入到正常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逐步的调节和控制自己冲动的、不理智的行为,帮助他们客观的评价自己,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地和老师、同学进行正常的沟通,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品质。

3、不断地调查、研究、探索、总结,更好的摸清了留守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断地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留守的学生是学校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父母多数是为生活所迫走出家门,在外面打工。

教育好这些学生使我们做老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接下来的课题实施中,我仍将带领课题组成员不断地探索、研究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尽最大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们的农村留守学生能够快乐、健康、阳光地成长,同时也算是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