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二冲程低速柴油机
浅析曼恩二冲程低速柴油机调优方式与实例分析

浅析曼恩二冲程低速柴油机调优方式与实例分析作者:方冬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20期摘要:曼恩公司生产的二冲程低速柴油机被广泛用于船舶中,本文首先介绍了调优方式的概述以及曼恩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几种调优方式,然后对这几种方式的油耗曲线以及排气温度曲线进行了探讨,最后以绿色海豚型散货船为例,分析不同调优方式的油耗以及废气的蒸汽量。
关键词:二冲程;低速柴油机;调优方式;曼恩中图分类号:TK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0-0084-02船舶运行过程中需要的柴油主要是通过原油进行提炼,而原油的价格较贵,因此很多船东都比较重视船舶的航行成本。
为了降低船舶航行的成本,需要降低船舶的行驶速度,同时也重视起柴油机的燃油效率。
目前低速柴油机主要产自曼恩和瓦锡兰,他们都有自己的调优方式,本文主要分析曼恩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调优方式。
1 柴油机调优方式调优,主要是对内燃机的硬件以及软件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改变内燃机的持久性、经济性以及功率等条件。
世界上最早出现内燃机调优主要是在军事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汽车和坦克的内燃机都经过了调优。
船舶柴油机的调优也是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改变的,同时调优方式的不同能够保证不同的负荷工况下,柴油机都有较高的燃油积极性。
通过调优还会改变柴油机的一些热工参数,比如排气量和排气温度,也会影响到轴系的振动激励。
2 曼恩二冲程柴油机的主要调优方式曼恩二冲程柴油的主要调优方式有:使用传统效率增压器,对柴油机的高负荷进行优化。
这种方式的增压器效率比较低,因此柴油机的油耗和排气温度都比较高;使用常规的高效增压器进行高负荷调优,当柴油机处于高负荷的时候油耗最低;主机控制調优主要是通过调整来改变柴油机的喷油特性、喷油定时以及可变排气定时等参数,这样能够将不同负荷状况下柴油机的燃油效率进行调整,不需要对硬件进行改变。
主机控制调优还分为低负荷优化和部分负荷优化。
其中低负荷优化主要是当低于70%负荷的时候降低燃油效率,部分负荷优化是当低于85%的时候降低燃油效率;可变喷嘴环主要是改变可变喷嘴环的面积来改变增压器的工作,使其扫气压力提高。
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二、二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1.二冲程柴油机工作过程活塞在两个行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叫做二冲程柴油机。
在四冲程柴油机中新气的吸入与废气的排出是靠活塞的抽吸与推挤作用完成的。
在二冲程柴油机中没有单独的进气与排气过程,其进气与排气过程几乎同时在下止点前后约120 ~150℃A 同时进行。
因此在结构上,二冲程柴油机必须在气缸套下部开设气口,采用气缸套扫气口-排气口或采用气缸套下部扫气口—气缸盖上排气阀的换气机构,而且还必须提高进气压力,使进气能从扫气口进入气缸并将废气扫出气缸。
提高进气压力可以由机械驱动的扫气泵或由废气涡轮驱动的增压器来实现。
这样,进、排气过程(换气过程) 就可以缩减到下止点前后的部分行程中完成。
目前,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都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的方式提高进气压力,图3-2-3所示为一种具有废气涡轮增压的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它的工作过程具有如下特点:新气通过气缸下部的进气口a 进入气缸,而废气则通过气缸盖上的排气阀b 排出气缸。
在进、排气管道上分别安装了离心式压气机e 和废气涡轮机d (两者组合成废气涡轮增压器),废气涡轮从废气中获得能量而带动压气机一起转动。
新鲜空气则从大气通过吸入口f 吸入压气机,经压缩后,压力和温度升高。
然后由管g 经冷却器k 冷却后导入进气管h 和扫气箱i ,准备进入气缸。
当活塞下行还没有打开进气口a 之前,排气阀b 首先被气阀机构打开(曲柄在点1位置),废气大量排出气缸,并经排气阀和排气管j 进入废气涡轮d 中。
当活塞继续下行使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接近于增压压力时,活塞将扫气口a 打开(曲柄在点2位置),等候在扫气口外边的增压空气即进入气缸,并把废气扫出。
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并转而上行时,扫气口a 被关闭(曲柄在点3位置),接着排气阀关闭(曲柄在点4位置),换气过程结束,开始进行压缩、燃烧和膨胀过程。
二冲程柴油机也可用定时圆图来表示它的各项定时时刻。
如图3-2-4所示为国产ESDZ43/82B 型二冲程柴油机的定时圆图。
太原铁路局比武题库:发电车乘务员基础理论培训资料

发电车乘务员应知应会模块-业务知识-基础理论-培训资料第一章客车空调发电车概述第一节铁路客车的供电方式目前我国铁路客车的供电方式主要有独立供电、集中供电和混合供电三种。
一、独立供电独立供电是指在单节客车上安装1~2套独立供电装置,可由本节客车提供电源的供电形式。
因供电装置分散于每一节车厢,也叫分散供电。
独立供电客车的供电设备主要有轴驱发电机供电和小型柴油发电机组供电两种类型。
(一)轴驱发电机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是世界各国在普通客车上运用较广泛的一种供电形式,我国生产的25B型客车、国际联运客车、22型和23型客车上使用这种供电方式。
在客车轴驱式交流发电机供电装置中,广泛使用三相感应子发电机,它属于同步发电机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重量轻、功率大、节省材料等特点。
这种供电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利用车轮转动来驱动发电机,没有内燃机运转时产生的废气和强噪音对环境的污染。
缺点是发电机功率小、列车停站时不能发电,车下安装的蓄电池较多,增加了车辆的自重。
(二)小型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是在车体下部安装一台或两台柴油发电机组,由其向车内负载供电。
二、集中供电集中供电是指由机车或在列车中编挂一辆发电车通过连接各车厢的电力连接器向全列车提供电源的供电形式。
目前客车的集中供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按供电电源的制式分:有三相交流、频率50HzAC380V和DC600V两种;按提供电源的设备分:有发电车供电和机车供电两种。
三、混合供电混合供电方式的客车,在独立供电装置中,既有轴驱发电机供电,也有柴油发电机组供电。
第二节发电车的组成一、发电车的组成客车空调发电车主要由车辆部分、柴油发电机组及附属装置、空调采暖装置等组成。
(一)车辆部分发电车的车辆部分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及相应的监控装置组成。
(二)柴油发电机组及辅助供给装置发电车的供电部分为列车提供电源。
由柴油发电机组,配电控制屏和机组的辅助供给装置组成。
MAN B&W ME-GI双燃料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

压缸 单 元 上 安 装 了 电控 燃 气 喷 射 阀 (ELG J),用 来 控 制 燃 气 喷 射量 。同 时伺 服 油系 统 提 供 高压 控 制油 到 燃 气 喷射 阀 ,进而 控 制 燃 气 的正 时 。在 ELGl阀和 燃 油
2.1 燃气 喷射 阀
ME—GI双 燃 料 剧 或 3个 燃 油 喷射 阀 ,: 燃 油 阀 的开 启 和关 闭 』 是 增 加 了喷 射 燃气 引1 作 由 ELGI阀 控制 , 的 辅助 ,来 完成高 压
压 共轨 系 统 的设 计 。这些 燃 气 管 采用 双 壁式 设 计 ,外 部 管 起 保 护 作 用 , 以 防止 内管 破 裂 时 高 压 燃 气 喷 出 。 在 包括 阀 、法 兰 等 的 中 间空 间 安 装 了单 独 的 换气 能 力约 为 “10~ 30 air per hour”的机械 通风 装置 。中 间 空间 的压 力要 低于 机 舱和 通风 管外 风机 马 达的 压力 。 通风 送 出的气 体排 放到 安全 的 区域 。
…
、|
B _I l…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燃 气 通 过 缸盖 上 } 泄 漏 可 能 引发 的 风 险 阀杆 之 间装 有 密 封 环 上的孔 返 回到 高压 管
2.2 双 壁燃 气管 为 了将 高 压燃 气 j
。
… pInd1.
图 3 燃气 阀块 ,蓄压块 在 燃气 喷 射期 间 ,蓄压 块 内的 压 降需要 进行 测 量 , 压 降 通 常 不 能超 过 20 bar~ 30 bar。燃 气 通 过 截 止 阀到 达 燃 气 喷射 阀 ,在 柴 油 机 燃 气 运 行 模 式 结 束 后 , 通 过放 气 阀清空 蓄压 块 内的燃 气 。
二冲程柴油机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是一种常用的内燃机,其原理主要包括供油系统、压缩系统、燃烧系统和排气系统四个部分。
首先是供油系统。
二冲程柴油机采用直接喷射供油系统,燃油由高压泵送入喷油器,然后由喷孔喷入气缸中的预燃室。
燃油喷射要求高压、稳定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燃油充分雾化和混合。
接下来是压缩系统。
气缸在工作行程的压缩冲程中将进入的空气进行压缩,提高其密度和温度。
二冲程柴油机的压缩比较高,通常在16:1到22:1之间,使得燃油更易于点燃,并提高燃烧
效率。
然后是燃烧系统。
燃油喷射进入气缸后,遇到经过压缩的高温空气,立即引燃。
燃烧的过程中,燃油快速氧化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驱动发动机的工作。
燃烧后的燃烧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些有害废气,需要通过排气系统排出。
最后是排气系统。
燃烧产生的废气在排气冲程中经排气门排出气缸。
排气门的开启由凸轮轴控制,排气冷却后经过汽缸盖上的排气管排出。
综上所述,二冲程柴油机通过供油系统提供燃油,经过压缩系统进行压缩,再通过燃烧系统点燃燃料,最后通过排气系统排出废气。
这样循环往复,驱动活塞运动,产生动力。
大管轮船舶柴油机题库

第二部分大管轮船舶柴油机题库第一章柴油机基本知识一、单选题1.新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在结构上的特点大致是A.大缸径,少缸数 B.钻孔冷却,超长行程C.小缸径,多缸数 D.大缸径,低转速2.在内燃机中柴油机的热效率最高的原因是A.柴油的热值高 B.内部燃烧 C.压缩发火 D.B十C3.柴油机燃烧室容积是指A、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 B.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方的容积C.活塞从上止点至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D.上述三种说法均错误4.现代船用超长行程高增压柴油机的实际工作循环发展趋势是A.等压加热循环 B.等容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等温加热循环5.3.中速柴油机的转速n与活塞平均速度Vm般的范围是A.n<300r/min,Vm<6m/s B.n>l 000r/min,Vm>9m/sC 300<n≤1000r/min,Vm>6m/s D.300<n≤1000r/min,Vm=(6—9)m/s6.目前柴油机的压缩比ε一般处在A.ε=5—8 B.ε=6--11 C.ε=12—22 D.ε=22—287.在下列压缩比ε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Va——气缸总容积,Vc——气缸压缩容积,Vs——气缸工作容积)A.ε=Vc/Va B.ε=Va/Vc C. ε=(Vs十Vc)/Vc D.ε=1十Vs/Vc8.13.在近代船用柴油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成就是A.大缸径,焊结构 B.超长行程,低油耗C.废气涡轮增压,低油耗 D.使用劣质油、低速化9.根据柴油机理论循环的分析,提高循环热效率应包括提高以下几种参数A.过量空气系数和初膨胀比 B.压力升高比和压缩比C.最高爆发压力与压缩比 D.压缩始点的温度与压力10.低速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广泛用于船用主机,主要原因是A.重量和尺寸较小 B.寿命长,经济而可靠C.操纵简单,管理方便 D.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填空题1.柴油机工质的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第二章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零部件

5.构造 1)大型低速柴油机气缸盖的构造
图 MAN-B&W S-MC-C型柴油机气缸盖 1-排气阀孔;2-冷却钻孔;3-垂直孔;4-喷油器孔;5-起动阀孔;6-安全阀 于示功阀孔;7-气缸盖螺栓孔;8-冷却水腔;9-冷却水套
(1)冷却水孔离燃烧室却很近,构成“薄壁强背”, 可降低热负荷和机械负荷。
1-活塞杆;2-冷 却油管;3-活 塞裙;4-活塞 环;5-活塞头
(1)活塞尺寸大,单位容积的散热面积小,采用强制冷 却。
(2)头部和裙部分开制造,头部承受高温高压燃气作用, 用耐热合金钢制造;裙部与缸套接触,产生摩擦,采用 耐磨铸铁制成,两者用柔性螺栓连接。
(3)顶部制成凹形:有利于扫气,有利于自由膨胀,有 利于燃油与空气的混合。
(6)缸盖螺栓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保证缸盖、缸套 受力均布。
2)中速柴油机气缸盖的构造
(1)进、排气道左右布置,减少高温排气对低温进气的加 热作用。
(2)进气阀孔比排气阀孔大,以提高充气量。
(3)缸盖底板上设有水平中隔板,可把底板减薄,提高冷 却效果,减少热应力。
(4)中隔板通过气道、喷油器道与底板相连,使底板得到 强有力的支承,提高底板的机械应力。
③磨料磨损:
(2)过度磨损
正常磨损:铸铁缸套的磨损量<0.1mm/kh 套的磨损量<0.01--0.03mm/kh
原因:
镀铬缸
(3)缸套磨损的最大位置
大多数柴油机缸套磨损的最大位置是在活塞位于上止 点时第一道活塞环所对应的缸套位置:
原因:①活塞在上部运动速度较低,不易形成液体动 力润滑和油膜;
②缸套上部温度高,气缸油易氧化变质、蒸发烧结;
③缸套上部压力高,作用在环背上的气体力大,摩擦 力大;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二冲程柴油机是一种用于驱动车辆或发电机的内燃机,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进气阶段: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活塞上部的进气孔暴露出来,此时汽缸内的压力降低,新鲜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汽缸。
与此同时,曲轴上的连杆机构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推动活塞的线性运动。
2. 压缩阶段:当活塞开始向上运动时,进气孔被活塞上部的盖板遮挡,阻塞了进气口。
随着活塞的上升,压缩室的压力逐渐升高,将进气的空气压缩成高压气体。
3. 燃烧阶段:当活塞接近顶点时,喷油器将燃油喷入汽缸中,燃油与高温高压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由于高压气体的压力迫使活塞向下运动,产生的动能将向下压缩的气体推向顶部。
4. 排气阶段:当活塞再次向上运动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汽缸。
废气的排出也带走了部分废热,提高了柴油机的效率。
通过这一循环,活塞将能量从高压气体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或发电机工作。
二冲程柴油机相较于四冲程柴油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但由于进/出气门的设置不同,其排放污染较大,燃油经济性较差。
因此,现代柴油机大多采用四冲程工作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二冲程低速柴油机的结构分析和主要部件筒形柴油机的主要运动部件有 ________ 。
A .活塞、连杆B .活塞、连杆和曲轴C .活塞、十字头、连杆和曲轴D .十字头、连杆和曲轴 十字头式柴油机的主要运动部件有 __________ 。
A .活塞、连杆B .活塞、连杆和曲轴C .活塞、十字头、连杆和曲轴D .十字头、连杆和曲轴大型低速柴油机的主要固定部件有 __________ 。
①机体;②机架;③机座;④气缸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筒形柴油机的主要运动部件有 ________ 。
①机体;②机架;③机座;④气缸体。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通常中小型柴油机的机体是将 ________ 部件制成一个整体。
A .机座与机架B .机架与气缸体C .气缸体与机座D .气缸体与油底壳 关于筒形柴油机的主要优点,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A .体积小B .重量轻C .结构简单D .寿命长 机体通常是采用下述工艺制造的 _________ 。
A .铸造B .焊接C .锻造D .螺栓连接 对于筒形柴油机为了减轻重量,其主要固定件可没有 ______________A .机体B .机架C .机座D .气缸体十字头柴油机采用中隔板将 _________ 隔开。
A.曲轴箱与油底壳 B .气缸与油底壳C .气缸与曲轴箱D .气缸与扫气箱 允许采用滚动轴承作为主轴承的柴油机是 ____________ 。
A .中速机B .高速机D .都可以A .气缸内燃气压力产生的作用力B. 零部件质量在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024002410242024302440245024602470248024902500251*0252* 新型中速柴油机一般都采用A .倒挂式主轴承、不设机座 C .正置式主轴承、不设机座 柴油机的机械负荷主要来源于A .气体压力B .倒挂式主轴承、设机座 D .正置式主轴承、设机座 B .气体压力和惯性力C .惯性为预紧力D .往复惯性力柴油机运转时承受的机械负荷主要来自于 ______________ 。
C .低速机C. 由振动不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 D . A 和 B0253*直接反映柴油机机械负荷的是 _____________A .最高爆发压力 C .排气压力0254*直接反映柴油机机械负荷的是A .活塞连杆机构的惯性力 C .最高爆发压力 D . A +B 0255 在船上,轮机管理人员判断受热部件热负荷高低最实用的方法是A .柴油机的排气温度B .燃烧室部件温度C .喷油量D .进气量 0256 船舶轮机人员判断热负荷高低所使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A .热应力B .温度场C .排气温度D •热流密度 0257*从柴油机热负荷的定义出发,准确表示受热部件热负荷的方法是A .热流密度B .热应力C .排气温度D •温度场0258*温度场是表示受热部件热负荷高低的方法之一,它表示 _____________A .受热件的温度分布图B .受热部件的最高温度C .受热件的温度均布图D .受热件的平均温度场 0259 柴油机受热部件壁面 __________ ,其部件的热应力 __________ 。
A .温度越高,越大B .温度越低,越大C .温差越大,越小D .温差越大,越大 0260 柴油机受热部件壁面 __________ ,其部件的热应力 __________ 。
A .越薄,越大B .越厚,越大C .厚或薄,不变D .增厚,先降后增 0261 柴油机受热部件的热应力与 ____________ 。
A .受热件的热应变成反比B .受热件壁厚成反比C .受热件的热流密度成正比D .受热件壁面温差成反比 0262 柴油机燃烧室部件壁面 ___________ ,其机械负荷 ________ 。
A .越厚,越小B .越薄,越小C .厚或溥,不变D .厚度增加,先增后减 0263 燃烧室部件由气体力产生的机械应力按其变化属性而言,称为A .高频应力B .中频应力C .低频应力D .定常应力0264 柴油机部件由气体力产生的机械应力,其变化频率与下述因素有关A .柴油机转速B .柴油机负荷变化频率C .柴油机启动停车频率D . A + B 0265 下列不能表示柴油机热负荷的是 _____________ 。
A .热应力B .温度场C .冷却水温度D .热流密度0266 作用在活塞顶面上的高频应力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 。
A .上表面的压应力,下表面的拉应力B .上、下表面均为压应力B .进气压力 D .安装预紧力。
B .侧推力C .上、下表面均为拉应力D .上表面为压应力,下表面为拉应力0267 气缸盖底面上的脉动应力其性质是 ____________ 。
A .上表面为拉,下表面为压B .上、下表面均为压C .上表面为压,下表面为拉D .上、下表面均为拉 0268 引起燃烧室部件热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
A .温差大B .转速高C .起、停频繁D •高负荷运转 0269 现代大型柴油机的燃烧室部件多采用钻孔冷却,其原因在于A •加强冷却B •提高机械强度C .便于加工D .形成薄壁强背结构0270 燃烧室壁面产生的热应力,其规律是 _____________ 。
A .触火面为压应力,水冷面为拉应力 B. 两表面均为压应力C. 触火面为压应力,水冷面为压应力 D .两表面均为压应力0271 气缸盖在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作用下,拉伸应力出现在 ___A .薄弱环节B .死角处C .冷却水侧D .触火面侧 0272 在下列缸套表面承受的机械应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A .内表面承受的切向应力最大,径向应力最小 B. 内表面承受的切向应力最小,径向应力最大 C. 内表面承受的切向应力最大,径向应力最大 D .内表面承受的切向应力最小,在向应力最小0273* 热疲劳现象多出现在燃烧室触火面,这主要由于在触火面发生了A.高温腐蚀 B .高温烧损C .咼温蠕变D .咼温下材料强度下降 0274 柴油机气缸盖底座孔之间出现裂纹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 。
A .热应力过大B .热疲劳C .脉动应力疲劳D .机械应力过大 0275 直接反映柴油机热负荷的是A .缸盖冷却水出口温度 C .排气温度0276 承受柴油机热负荷的部件是A .主轴承 C .导板0277 气缸盖触火面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低频热应力B .高频热应力C .机械应力D .冷却不良0278 气缸套内表面在最大燃烧压力作用下,承受的机械应力是 _______________A .切向压应力,径向压应力B .切向拉应力,径向压应力C .切向压应力,径向拉应力D .切向拉应力,径向拉应力0279 关于燃烧室部件热疲劳错误的说法是 _____________ 。
A .热疲劳裂纹一般出现在触火面B .活塞冷却液出口温度 D .进气温度B .十字头销 D .气缸盖B. 热疲劳裂纹出现主要取决于柴油机累计转数C. 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D •突加、突卸负荷过于频繁为了提高燃烧室部件承受机械负荷与热负荷的能力,在结构上应该采用__A .厚壁结构B .薄壁结构C .薄壁强背结构D •整体式结构关于燃烧室薄壁强背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_________ 。
A •薄壁可以增强冷却作用B •强烈的冷却使其热应力较一般结构的大C .强背可以降低其热应力D •钻孔的发明,薄壁强背才得以实现 柴油机气缸盖与活塞顶受力正确分析如下 _________ 。
A .缸盖触大面受拉应力B .缸盖水冷面受压应力C .活塞顶触火面受拉应力D •活塞顶触火面受压应力 气缸盖在高频应力作用下引起的疲劳裂纹出现在 ___________ 。
A .气缸盖触火面B .气缸盖底面冷却水面C .气缸盖周缘D .气缸盖底面气阀孔周围气缸盖触火面产生低频应力时其交变热应力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 。
A .停车时为压应力,动转时为拉应力 B. 停车时为压应力大于动转时压应力C. 停车时压应力小于动转时压应力D .停车时为拉应力动转时为压应力 柴油机工作时缸套内表面机械应力 讲法是不正确的。
A .内表面切向应力最大,外表面切向应力最小 B. 内表面径向应力最大,外表面径向应力最小 C .内表面为压应力,外表面为拉应力D. 切向应力为拉,径向应力为压燃烧室部件水冷面出现一条主裂纹的可能原因大多是 ____________ 。
A.高频应力 B .低频应力 C.应力腐蚀 D .腐蚀疲劳在燃烧室部件的水冷面产生两条以上裂纹且无分支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 。
A .高频应力B .机械应力C .应力腐蚀D .腐蚀疲劳活塞在工作时活塞顶上、下表面因温差而在上表面产生的热应力是________ 。
A .拉应力B .压应力C .交变应力D .剪应力活塞顶面出现龟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 。
A .由切向机械应力产生径向裂纹B .由径向热应力产生圆周裂纹C .冷却效果不良D . A + B 柴油机高频应力引起的疲劳破坏与 ________ 有关。
A .起动次数B .停车次数C .负荷大小D .累计转数 柴油机燃烧室部件产生热疲劳通常会引起 _________ 。
A .冷却水的裂纹B .触火面上的裂纹C .触火面上的高温烧熔D .气缸壁的拉缸现象气缸盖承受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与壁厚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
0280 028102820283028402850286028702880289029002910292A •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均与壁厚成反比B. 机械应力与壁厚成反比,热应力与壁厚成正比C. 机械应力与壁厚成正比,热应力与壁厚成反比 D •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均与壁厚成正比下列关于柴油机运转时缸套的机械应力,不正确的是A •内表面切应力最大C .内表面径向应力最大缸套内表面常见的腐蚀形式是 _________ 。
A .低温腐蚀B .高温腐蚀C .火蚀D .汽蚀气缸盖冷却水腔裂纹呈现一条线时,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 。
A .机械疲劳B .低频应力疲劳C .腐蚀疲劳D .应力腐蚀引起柴油机燃烧室部件热疲劳的低频应力的交替变化周期与A .转速B .频繁的起停C .负荷变化周期D . B + C柴油机缸套受力分析时,受到最大拉力是 ___________ 。
A .触火面的切向应力B .触大面的径向应力C .冷却面的切向应力D .冷却面的径向应力关于活塞组件的往复惯性力,不正确论述是A. 它是一种周期多变的机械力B. 它的大小与活塞组件质量成正比C. 它的大小与曲轴转速立方成正比D .由往复惯性力产生的机械应力是高频性质的 柴油机燃烧室部件的冷却液温度 ,部件的热应力A .越低,越小B .越低,越大C .越高,越大D .高低,不变 活塞在工作中活塞顶板下表面(冷却侧)的热应力是 _A .压应力 B. C .突变应力D . 活塞在工作中,活塞顶板上表面的热应力是A .压应力B .C .交变应力D . 下述 _____ 因素使燃烧室部件的热应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