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金字塔的特点是什么?
• 宏伟
• 精巧
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画出能够 表现金字塔宏伟和精巧的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宏伟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 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 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 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精巧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 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 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画出 建造过程中体现人民智慧的语句。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 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业:
• 完成《练习与测试》、《补充习题》相关 题目。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

哪两个词语?(板书:宏伟、精巧)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的。

清同学们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这就是一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我们写作文时会经常用到,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

你能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出示资料略),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万里长城吗?师:课文中的这些数字都是真实、鲜活的,只要我们仔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所感受。

(语文教案师:从这些数字当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师: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汗水凝结而成的。

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师:通过刚才对两段话的品读,我们领略了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和宏伟壮观的气势,难怪人们会赞美说——(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师: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

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精巧?(引读: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000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这就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了。

)师:金字塔如此精巧,难怪人们会赞美说——(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师:同学们,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介绍的呢?假如课文接着再把埃及的其他70多座金字塔的壮观和精巧介绍一遍,你愿意读下去吗?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当对象较多时,要学会举典型的例子来写。

【设计意图: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以读为本是培养语感的前提。

对第3自然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引领学生在读中品悟语言,认识文本的表现形式,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实现言意兼得,在说与写的训练中内化语言。

】三、品析文本第4、5自然段,感悟“智慧”师:课文学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在几千年前又是怎样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劳动画面。

简约《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模板

简约《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模板
它采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探究学习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 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它采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
探究学习
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你能大胆推测一下吗? 推测一:金字塔运用了螺旋式建造法,是沿四面墙壁 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这 样就不需要用到杠杆、撬棍和起重机。
探究学习
因为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人能有 建造这么高建筑的技术。
探究学习
当时没有车辆、机器,人们是怎样修建金字塔的呢?
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埃 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 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古埃及奴隶是借助 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 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 ,搭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探究学习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 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 块这两件事,就足以显现古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巩固提高
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列数字 B.作比较
1.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
227米。
(A )
2.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
探究学习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这篇短文采用了什么方式 介绍金字塔?
它采用了说明的方式介 绍金字塔。
探究学习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 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探究学习
作者介绍最大的金字 塔——胡夫金字塔,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
它采用了列图表和列 数字的说明方法。
探究学习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塔的不可思议? 胡夫金字塔的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 米,塔重约600万吨,塔基的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 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 塔基现边长约227米。 它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

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
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用一段话进行表达。
小组活动三
活动要求:
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小组合作:思考课文的第三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
2、交流汇报。
小组活动四
活动要求: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法,写
二、学习第一部分,启发表达。
3、学习第二部分,交流意义。
四、学习第三部分。
小组活动一
活动要求:
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3、学生组内读词语,尝试选取词语说说课文内容。
小组活动二
活动要求:
1、组内读文思考: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谈对这个课题的理解。
2、出示词语:
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引导学生选取上面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小结:这一小节中罗列了许多数据,也把金字塔与其他事物作了比较,更有形象生动的描写,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金字塔的特点。
1、简单介绍中国的长城。
2、指导说明方法。
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告厅很大,()。
学习
内容
1、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
学习
目标
1、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12,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度假区中心小学王红星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风采。

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1、我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3、出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看图品味。

3、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过渡: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1、出示第六自然段。

2、指名读。

读了这一段你可能会问什么问题?3、“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过渡: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读2-5自然段。

在课文中找答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一写)四、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五、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六、预案:1、第二自然段预案。

(1)、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

请你读一读(2)、金字塔名字的由来。

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2、第三自然段预案。

(1)、“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之多。

你读一读这些语句。

(2)、金字塔工程宏伟。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读读有关的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体会高大。

出示:胡夫金字塔、摩天大厦的图片,进行比较。

以教学大楼作补充。

重点指导朗读。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小结:作者为了把金字塔的高体现出了,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一种触手可及得感觉。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意义。

1.2掌握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所用材料及建筑技术。

1.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金字塔的概况。

2.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关注文化遗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建造过程及文化意义。

2.教学难点:金字塔的建造技术及所用材料。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埃及金字塔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埃及的文明。

2.图片展示2.1教师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金字塔的外形特点。

3.小组讨论3.1教师提出问题:“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使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术?”3.2学生分小组讨论,整理答案。

4.案例分析4.1教师展示一组金字塔的建造现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建造过程中的难点。

5.实践活动5.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个金字塔模型。

5.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7.作业布置7.2学生可以选择制作一个金字塔的手工作品,展示其建筑特点。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建造过程及文化意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回顾所学内容,加深了对金字塔的认识。

4.作业布置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作业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埃及金字塔的了解程度。

2.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

《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

《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

巍然屹立:巍然,高大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
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举世闻名: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 “金黄色的沙漠”)是金字塔的背景 ( “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 ( “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 ( 举世闻名 )写出了金字塔的知名度。
干活儿。全部工程
用了整整30年时间。
写出了金字塔工程浩大, 人力之多,时间之长,环境 之恶劣。
精读课文:建造金字塔
指名读4-6自然段,要求:
1、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说说它的作用。 2、如此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找到 相关语句画上横线,读一读,小组内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想想它在文中的作用。
(举例子)
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 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 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 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 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 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 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 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 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了建造这座金 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 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
结晶。
理清课文脉络 总分总写法
总起: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外观宏伟
埃及金字塔 分述 方法科学 总结:智慧结晶
结构精巧
聪明勤劳
填一填
金字塔是( 古埃及法老 )的坟墓,它坐落在( 首都开罗西南) 金黄色的沙漠中。因为( 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 ),所以 称为“金字塔”。

15.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15.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

主备人课题单元课时教学具多媒体审核人15. 埃及的金字塔 4 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感悟埃及的金字塔的特点。

3、感受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结晶。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感受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结晶。

教法学法启发引导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个案补充师生互动设计意图一、复习检查。

1、让学生回顾并复述课文的内容。

2、指名做补充。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部分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到举世闻名来。

抓住它,想象气势,然后读出来。

2.汇报:埃及的金字塔的造型,体会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作者是怎么介绍的?⑴面积大:数量多:形状:⑵请同学们强调着数字来读一读,读出气势来。

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可以体会到规模宏大。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部分1.自由读这部分的内容并结合收集有关的资料体会课文。

用几个词语来说明。

2.思考问题是:(1)埃及的金字塔的造型有哪些不同之处(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具体是怎样讲的?检测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以及表达能力,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

不同的人对句子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交流中,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会产生智慧的火花。

分段学习一达到清晰的目的。

(三)学习四、五自然段部分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想像一下埃及的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呢?三﹑读中升华1﹑引导学生对重点语句谈出自己的体会,然后让他们联系自己的实际具体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请学生用的自己的语言来赞美一下这伟大的奇迹。

四、小练笔。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写一段自己的认识或者感悟,赞美古代的劳动人民吧2、同学间交流。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下阅读有关兵马俑这方面的资料。

通过课文的重点句子来概括以培养他们的能力。

感需要在训练中让学生学会用笔表达情感。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 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 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 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 举世闻名 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 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 形建筑物。它们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如果你去埃及旅游,去参观金字塔。看到 如此气势非凡的金字塔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 6、现在,这些金字塔矗 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 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 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 民智慧的结晶。 智慧的结晶
课后作业
思考:
课文哪些句子具体讲了金字塔的外观特点? 建造金字塔,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 (在文中画出来)
1、金字塔是充满神秘的地方, 至今我们的科学家还在不断地对它 进行探索,我们也来做一回小探险 家,回去收集相关的资料,进一步 探索金字塔的秘密。 2、完成补充练习。
想想“宏伟”和“精巧”两个词 是不是矛盾呢?为什么?
外观上的宏伟和结构上的精巧
• 5、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 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 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人们就 顺着倾斜的土坡把石块拉上第二层。 这样一层层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 土坡就有多高。塔建成后,土坡变成 了一座很大的山。然后人们又把这座 土山移走,让金字塔显露出来。
思考:文中的作者是怎样来评价埃及的金字塔的呢?
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 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2、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 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 王国由法老统治。法老死后, 他们的尸体都埋葬在巨大的石 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 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 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 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 字塔。
• 3、古埃及各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 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 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塔身 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 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 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 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为 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 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15、埃及的金字塔
第二课时
交流学习:
• 1、课文哪些句子具体讲了金字塔的外 观特点? • 2、建造金字塔,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 (在文中画出来) • 3、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 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4、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说明方 法?
质疑探究(二)
细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在哪里? 2.抓住这一自然段中的一些关键词说说自己 的感受,再通过你的朗读把感受表现出来。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心中有什么疑惑?
按原文内容填空:
1、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相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0层高的摩天大厦。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 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 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思考:这一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 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
• 4、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 宏伟 精巧 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勤劳而 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 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木橇 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 重石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 拉不动,于是他们又专门修了 一条石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