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心理障碍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必须满足一下条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担忧,无法控制忧虑
情绪,而且必须出现至少三种以下所列症状,症状至少持续
半年。
(1)过度焦虑和担心
(2)难以控制焦虑情绪
(3)易疲劳
(4)心绪不宁、兴奋、紧张不安
(5)易激动
(6)肌肉紧张
(7)睡眠失调
2021/2/11
BACK
22
BACK
2021/2/11
恐怖症
BACK
14
2021/2/11
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包括各种口头交流能力的缺陷,包括词汇量少,口 吃现象严重或者不能正确的发音。具体来讲包括语言表达障 碍、语言接收障碍、语音障碍和口吃。
BACK
15
精神发育迟缓
精神发育迟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智力低下和显著的 日常技能缺陷。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智商接近或者低于 70。同时在沟通、自理能力、家庭生活、社交和人际交往技 巧、使用社会资源、自我管理、学习技能、工作、休闲、健 康以及个人安全等方面存在显著缺陷。
2021/2/11
BACK
9
BACK
2021/2/11
多动症(注意缺陷)
多动症也叫做注意缺陷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集中困难、行 为冲动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多数在3岁左右的幼 儿期出现,男孩多于女孩。 注意缺乏:不注重细节,难以保持注意力,难以组织行为。 冲动—易怒:在别人说话时大嚷大叫,没有耐心。 活动过度:手脚乱动,坐立不安,在不适宜的时候离开座位 或东奔西跑。
backback19神经功能障碍幼儿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技能障碍睡眠障碍和饮食障backback20丨青年主要的心理问题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怖症恐怖症强迫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单相抑郁单相抑郁双向障碍双向障碍21广泛性焦虑障碍幸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在仸何情冴下都感到焦虑丌安
心理发育障碍

• • • • • 精神发育迟滞 广泛性发育障碍 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语言与言语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 定义:是一组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
(18岁)以前起病,由生物、心理和社 会因素所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 • 临床特征:智力发育低下和社会适应困 难, • 可伴有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
治疗:无特殊有效药物
1、理疗:增强运动能力,减缓关节、肌肉的变形、挛缩,协 调平衡; 2、听音乐及与患儿“玩耍”,可增强患儿的注意力及交往能力; 3、手术治疗:对弯曲的脊柱手术治疗,使躯体重新获得平衡, 阻止脊柱的继续变形;
4、抗惊厥:对有惊厥发作的患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5、其他:大剂量Vit B6及镁对有孤独症表现的患儿有较好 的疗效,溴隐亭及纳洛酮使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 遗传: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100%,95%存在 MECP2基因突变; • 出生前后的CNS轴突形成关键期发育受阻; • MRI示大脑萎缩30%,N-cell体积减小,轴突减 少
临床表现
• 早期发育正常
• 6-18个月以后逐渐出现NS和心理发育停滞或倒退
• 心理发育迟滞:持续数月。对玩耍及周围的环境无兴 趣,与人交流减少,理解、语言表达的能力发育停滞/ 逐渐退化,智能障碍严重 • 躯体症状:表现为发育停滞,头部生长迟缓,手有目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
• 概述:起病于幼儿期,已获得的各种能 力迅速倒退 • 患病率:0.11/万~0.64 /万,男:女 =4:1 • 病因不明
瓦解性障碍(Disorganized Disorder)具有以 下特征:
1. 发病前有一段明显正常的发育阶段:身体生长发育正常,语言、 行为和简单生活技能获得与正常儿童无差别,通常为3—4年。 2. 患病后短时间内(数月到两年)既往所获得的各种技能的全 面、迅速丧失:如主动言语减少,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严重受损,甚至丧失。 3. 游戏和生活技能退化,表现游戏内容单调、兴趣和能力的减 退、已具备的生活能力丧失以及饮食、大小便难以自理; 4. 行为紊乱:运动或活动量增多但行为难以自控,出现刻板、重 复行为或仪式行为,可伴有情绪异常,如发脾气、烦躁、易 激惹、焦虑不安等。 5. 在社会交往和人际联系方面有孤独症样的损害,即丧失与周 围人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孤僻离群;
心理健康知识专题

北京某区近期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 北京某区近期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 3000 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 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 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 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 5% 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 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 或“极度反感父母”。这份调查报告是在对 极度反感父母” 该区30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查后得出的。 30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查后得出的 该区30余所中学的教师和学生测查后得出的。
心理健康层次图
案例一
郑x×,男,31岁,中学教师,未婚。 31岁 中学教师,未婚。
(二)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
1.统计学标准: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 1.统计学标准: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 统计学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以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 社会适应标准 符合社会道德、法律、 符合社会道德、法律、风俗等规范划分常 态与变态。 态与变态。 3.内省经验标准:主观体验和他人观察。 3.内省经验标准:主观体验和他人观察。 内省经验标准 4.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看成与躯体疾病。 4.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看成与躯体疾病。 医学标准
心理问题挑战全球 联合国专家预言: 联合国专家预言: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 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 刻的痛苦。 刻的痛苦。”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 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 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 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 远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 病。” —— 一位中国学者语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 熟知的疾病。在美国每年0.6% 0.6%的人加入精神 熟知的疾病。在美国每年0.6%的人加入精神 分裂症的行列,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 分裂症的行列,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 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 5000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89%的 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 近5000万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 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每年由于心理 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 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 3050亿 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 美元。 美元。
16刘松怀康复学习班2009心理行为障碍及治疗

(二)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心因性木僵:
典型的急性应激障碍可表现为表情呆滞,
处于茫然状态。
继而不动不语,呆若木鸡,对外界刺激无
相应反应。
一般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恢复正常
(二)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
进入意识朦胧状态,出现定向力障碍
表现为自言自语、内容零乱,表情紧张、
恐怖、动作杂乱、无目的,或躁动不安、
支持性治疗
对处于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若不能进 食患者
给予输液和补充营养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
(一)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异乎寻常的
威助或灾难性打击之后,延迟出现
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的反复出现
(二)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
主要以情绪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 和生理功能障碍。 ⒈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主要再现为心境不良,对生活丧失兴趣、自责 、绝望、哭泣、 沮丧,严重时可有自杀行为。 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⒉焦虑心境的适应障碍 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颤抖 ,可伴有心悸、窒息或喘大气后感觉舒服一点, 坐立不安、出汗等。
冲动毁物,
事后不能全部回忆
(二)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心因性抑郁状态
在强烈的精神创作作用下,表现为情绪低 落、易激惹、悔恨、沮丧、绝望、自罪自 责,严重时有自杀行为。 伴有失眠、噩梦、疲乏、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生活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 但无精神运动抑制现象,症状缺乏晨重晚 轻的变化,情感及行为能被人理解,与外 界接触尚可。
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总分:1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A2型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以下哪种性心理障碍中最少见异性恋∙A.同性恋∙B.异装症∙C.易性症∙D.恋物症∙E.窥阴症(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同性恋分绝对型和相对型,前者为绝对的同性恋,但后者为双栖,既有同性恋,也存在异性恋,异装症大多为异性恋,恋物症、窥阴症患者也大多为异性恋,而易性症者多为同性恋。
2.露阴症的主要特点不包括哪项∙A.多为男性患者∙B.多在陌生异性无准备下出现∙C.性满足程度与受害人的反应无关∙D.露阴之前有焦虑紧张体验∙E.一般无进一步性侵犯行为(分数:1.00)A.B.C. √D.E.解析:3.以下哪种不是性偏好障碍∙A.露阴症∙B.恋物症∙C.性摩擦症∙D.性窒息∙E.同性恋(分数:1.00)A.B.C.D.E. √解析:[解析] 性心理障碍包括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性取向障碍。
性身份障碍主要包括易性症,双重异装症;性偏好障碍包括:露阴症,窥阴症,恋物性异装症,性摩擦症,性施虐症、性受虐症,性窒息等,性偏好障碍的共同特征是性唤起和(或)满足性欲的方式持久而显著地偏离正常,并成为性欲唤起和(或)满足性欲的唯一或主要的方式。
同性恋属于性取向障碍。
4.下列有关异性装扮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穿戴异性服饰并引起性兴奋∙B.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并无障碍∙C.当异装行为受抑制时,可引起明显不安情绪∙D.穿戴异性服装来吸引同性∙E.至少要持续半年(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异性装扮症的特征是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的满足。
异性恋性异装症者仅见于男性。
而女性异性装扮症患者一般都是女性同性恋者或改变性别症者,她们是以异性装扮来吸引同性恋者作为目的。
症状持续半年以上方能下此诊断。
5.同性恋着异性服装是为了∙A.更像异性∙B.讨好异性∙C.产生性兴奋∙D.吸引同性∙E.吸引异性(分数:1.00)A.B.C.D. √E.解析:[解析] 同性恋者对同性具有性爱吸引力,爱慕的对象为同性,着异装只是为了吸引同性。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的使用

M:幻想性 :
N:世故性 : O:忧虑性 :
Q1:实验性 Q2:独立性 Q3:自律性
Q4:紧张性
二,16PF的使用 的使用
(一)施测方法 16PF属团体测验,先给每个受测者发一 张答卷纸,填上受测者的姓名,性别, 年龄,职业,测验日期等.然后发给测 题,翻到测题说明部分,让受测者边看 边听主试朗读其中的指导语,并在主试 的指导下完成大卷纸上方的4个例题,待 受测者掌握答题方法后,即让受测者自 己完成正式测验.对施测情景的要求与 MMPI相同.
(二)计分方法 16PF有原始分和标准分两种计分方式. 原始分是个人量表实际得分,一般采用 模板记分.每个项目有a,b,c三个选项, 根据受测者对每一项目的回答,分别记 为0,1,2分或2,1,0分.实际操作时, 要用预先制作的两张有机玻璃记分套版, 每张套版记8个因素的分数.方法是:将 套版套在答卷纸上,分别计算出每一因 素上的原始分数,将此分数登记在剖面 图左侧的原始分数栏内.
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因素命名及特征表现
因素名 A:乐群性 : B:聪慧性 : C:稳定性 : E:特强性 : 低分特征 缄默,孤独, 缄默,孤独,冷淡 (分裂情感) 分裂情感) 分裂情感 思想迟钝,学识浅薄, 思想迟钝,学识浅薄, 抽象思考能力弱( 抽象思考能力弱(低3) ) 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易烦恼 低自我力量) (低自我力量) 谦逊,顺从,通融, 谦逊,顺从,通融,恭 顺 (顺从性) 顺从性) 严肃,谨慎,冷静, 严肃,谨慎,冷静,寡 言 平静) (平静) 苟且敷衍, 苟且敷衍,缺乏奉公守 低超载) 法的精神 (低超载) 畏怯退缩, 畏怯退缩,缺乏自信心 威胁反应性) (威胁反应性) 理智的,着重现实,自 理智的,着重现实, 极度现实感) 侍其力 (极度现实感) 高分特征 外向,热情, 外向,热情,乐群 环性情感或高情感) (环性情感或高情感) 聪明,富有才识, 聪明,富有才识,善于 抽象思考( 抽象思考(高8) ) 情绪稳定而成熟, 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 对现实(高自我力量) 对现实(高自我力量) 好强,固执, 好强,固执,独立积极 支配性) (支配性) 轻松兴奋, 轻松兴奋,随遇而安 澎湃激荡) (澎湃激荡) 有恒负责, 有恒负责,做事尽职 高超载) (高超载) 冒险敢为, 冒险敢为,少有顾虑 副交感免疫性) (副交感免疫性) 敏感,感情用事 敏感, (娇养性情绪过敏) 娇养性情绪过敏) 娇养性情绪过敏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单项选择题】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A. 诊断B. 咨询C. 治疗D. 特点【答案】D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如此是:A. 现实原如此B. 道德原如此C. 快乐原如此D. 社会原如此【答案】C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A. 防御机制B. 动机冲突C. 性的冲突D. 抑制能力【答案】C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A. 防御机制B. 本能动力C. 心理异常D. 快乐原如此【答案】A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B. 力比多的驱动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开展的每个阶段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如此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如此认为: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A. 能够进展自我校正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C. 不能承受现实检验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10. 感觉减退多见于:A. 抑郁状态B. 感染后虚弱状态C. 睡眠障碍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11. 无对象性的知觉是:A. 幻觉B. 错觉C. 妄想D. 谵妄【答案】A12. 体内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的异常知觉,属于:A. 内感性不适B. 非真实感C. 内脏性幻觉D. 被洞悉感【答案】C13. 产生于主观空间内的幻觉是:A. 真性幻觉B. 假性幻觉C. 主观幻觉D. 脑内幻觉【答案】B14. 思维鸣响属于:A. 思维障碍B. 注意障碍C. 情感障碍D. 感知障碍【答案】D15.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A. 思维奔逸B. 思维散漫C. 被洞悉感D. 妄想心境【答案】A16. 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的一种常见形式是:A. 思维缓慢B. 思维云集C. 被洞悉感D. 妄想心境【答案】A17. 违背本人意愿地在脑海中涌现出大量观念,这种症状可能是:A. 破裂性思维B. 强迫观念C. 强制性思维D. 超价观念【答案】C18. 把与自己本无关系的事情认为有关,这种临床表现最可能出现于:A. 被害妄想B. 钟情妄想C. 关系妄想D. 夸大妄想【答案】C19. 有嫉妒妄想的人可表现为:A. 坚信配偶不忠B. 见到他人强于自己而生气C. 痴迷某种观念D. 想象他人强于自己而生气【答案】A20. 如果出现注意X围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这可能是:A. 注意减弱B. 自知力不完整C. 注意狭窄D. 内心被披露感【答案】C21. 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这样症状属于:A. 错觉B. 幻觉C. 虚构D. 错构【答案】C22. 精神发育迟滞形成的原因是:A. 内心冲突变形B. 获得性知识的丧失C. 内心冲突强烈D. 早期大脑发育不良【答案】D23. 弗洛伊德认为,道德性焦虑中危险来自于:A. 超我B. 冲动C. 自我D. 现实【答案】A24. 情感反响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这种表现可出现于:A. 情感淡漠B. 意志增强C. 情绪倒错D. 意志减退【答案】C25. 某人行为被动,生活极度懒散,这种症状最可能是:A. 意向倒错B. 情感倒错C. 意志缺乏D. 意志减弱【答案】C26. 关于求医行为,正确的说法是:A. 重性精神病患者一定主动求医B. 神经症者一定主动求医C. 重性精神病患者多主动求医D. 神经症者多主动求医【答案】D27. 神经症症状可因压力增大而加重,因压力减小而减轻,这说明神经症是:A. 功能性的B. 慢性的C. 器质性的D. 可逆的【答案】A28. 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称为:A. 情感障碍B. 急性应激障碍C. 认知障碍D. 创伤后应激障碍【答案】D29. 对于人格障碍者,心理咨询的效果是:A. 良好的B. 极差的C. 有限的D. 未知的【答案】C30. 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是:A. 焦虑性人格障碍B. 强迫性人格障碍C. 偏执性人格障碍D. 分裂样人格障碍【答案】B31. 心理健康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各类:A. 心理不健康状态B. 异常心理状态C. 功能性机能失调D. 神经过程紊乱【答案】A32. 健康心理学侧重于研究:A. 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B. 会造成心理活动异常的各种内在机制C. 心理因素引发的躯体疾病的诊断治疗D. 各种心理活动根本规律和普遍性原如此【答案】A33. 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是:A. 灾难性压力B. 生物性压力源C. 叠加性压力D. 精神性压力源【答案】B34. 个体不良的认知结构属于:A. 社会性压力源B. 生物性压力源C. 叠加性压力源D. 精神性压力源【答案】D35. 因社会交往不良而形成的压力源属于:A. 生物性压力源B. 社会性压力源C. 精神性压力源D. 混合性压力源【答案】B36. 人的内心冲突与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A. 压力B. 适应C. 冲突D. 情绪【答案】A37. 一个高中生在分科时,既想学理科也想学文科,这时他到的冲突属于:A. 双趋式冲突B. 双避式冲突C. 趋避式冲突D. 双重趋避式冲突【答案】A38.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人:A. 是完全负面的B. 有很大破坏性C. 可有积极作用D. 没有明显影响【答案】C39.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响可以经历以下阶段:A. 警觉期—恢复期—康复期B. 警觉期—搏斗期—恢复期C. 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D. 惊吓期—衰竭期—恢复期【答案】C40. 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响取决于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后,压力的:A. 稳定程度B. 相对强度C. 主要特点D. 本质属性【答案】B41. 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压力的有效缓冲器是:A. 较少的社交活动B. 现代化的家庭居住条件C. 较多的家庭成员D. 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答案】D42. 防御机制是如下哪一项的功能:A. 本我B. 自我C. 镜我D. 超我【答案】B43.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其单独语句在语法结构上是正确的,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这种症状是:A. 思维贫乏B. 逻辑倒错性思维C. 思维不连贯D. 破裂性思维【答案】D44. 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绪波动的事情以与与自身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响,这种症状是:A. 情绪脆弱B. 情绪倒错C. 情绪迟钝D. 情绪淡漠【答案】D45. “四面楚歌〞可以用来形容:A. 同时性叠加压力B.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C. 继时性叠加压力D. 破坏性压力【答案】A46. 受害者出现焦虑、紧X、失眠、注意力下降等情况,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灾难征候群〞的:A. 警觉期B. 惊吓期C. 恢复期D. 康复期【答案】C47. 在应对压力过程中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强烈的情绪反响,说明其处于“一般适应征候群〞:A. 警觉阶段B. 搏斗阶段C. 衰竭阶段D. 康复阶段【答案】B48. 巴甫洛夫认为兴奋过程的薄弱和抑制过程的优势是下面哪一项的神经机制:A. 神经衰弱B. 癔病C. 心境障碍D. 精神分裂症【答案】B49. 强迫性计数属于:A. 思维奔逸B. 思维云集C. 强迫观念D. 强迫动作【答案】C50. 精神分裂症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用脑子能听到声音,这种症状属于:A. 思维形式障碍B. 真性幻觉C. 感知综合障碍D. 假性幻觉【答案】D51. 患者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这种症状是:A. 病理性赘述B. 思维不连贯C. 破裂性思维D. 逻辑倒错性思维【答案】B52. 人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阈限增高在临床上的表现是:A. 感觉过敏B. 感觉减退C. 假性幻觉D. 内感性不适【答案】B53. 急性应激障碍的病程为:A. 数分钟至数小时B. 数小时至数天C. 数周到数月D. 半年以上【答案】A有疑义,应该选择B,待中科院更正。
试论秘书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了解秘书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方法,有助于提高秘书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适 应工作环境和应对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
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秘书更好地发挥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公司和组织的发展做 出更大的贡献。
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调适心理障碍,秘书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个人 成长和发展。
重要性
秘书心理障碍不仅影响秘书个人 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组织和工 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秘书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
工作压力过大
人际关系紧张
由于工作繁重、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等因 素,秘书可能感到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焦 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秘书在工作中需要与领导、同事、客户等 各方进行沟通协调,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 当,可能导致人际冲突和心理障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鼓励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与能力
1 2
增强自信心
通过自我肯定、积极暗示等方式,提高自信心, 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培养抗压能力
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掌握有效的压力管理 技巧,提高抗压能力。
3
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
加强沟通技巧的学习与实践,提高与同事、领导 、客户等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同事或朋友
可以与同事或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 困惑和烦恼,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
05
预防心理障碍的措施
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
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通过组织团队活动、鼓励员工交流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和谐 的工作氛围。
提供舒适工作环境
确保工作场所整洁、安静,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sonality Disorders
Rates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Mood Disorders
Mood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emotional extreme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mood disorder in which a person, for no apparent reason, experiences two or more weeks of depressed moods, feelings of worthlessness, and diminished interest or pleasure in most activities
Anxiety Disorders
Phobia
persistent, irrational fear of a specific object or situati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unwanted repetitive thoughts (obsessions) and/or actions (compulsions)
Anxiety Disorders
Anxiety Disorders
distressing, persistent anxiety or maladaptive behaviors that reduce anxiety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person is tense, apprehensive, and in a state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rousal
Mood Disorders
Manic Episode
a mood disorder marked by a hyperactive, wildly optimistic state
Bipolar Disorder
a mood disorder in which the person alternates between the hopelessness and lethargy of depression and the overexcited state of mania formerly called manic-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Medical Model
concept that diseases have physical causes can be diagnosed, treated, and in most cases, cured assumes that these “mental” illnesses can be diagnos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symptoms and cured through therapy, which may include treatment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rare dissociative disorder in which a person exhibits two or more distinct and alternating personalities formerly called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Myers’ PSYCHOLOGY
Chapter 16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Psychological Disorder
a “harmful dysfunction” in which behavior is judged to be:
Anxiety Disorders
Panic Disorder
marked by a minutes-long episode of intense dread in which a person experiences terror and accompanying chest pain, choking, or other frightening sensation
usually distressing but that allows one to think rationally and function socially
Psychotic Disorder
person loses contact with reality experiences irrational ideas and distorted perceptions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Bio-Psycho-Social Perspective
assumes that biological, socio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mbine and interact to produce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Anxiety Disorders
Common and uncommon fears
Anxiety Disorders
Anxiety Disorders
PET Scan of brain of person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High metabolic activity (red) in frontal lobe areas involved with directing attention
Depressed state
Manic state
Depressed state
Mood DisordersDepression
Altering any one component of the chemistrycognition-mood circuit can alter the others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Psychological Disorders--Etiology
M-IV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s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Mood DisordersDepression
Mood DisordersDepression
Canadian depression rates
Mood DisordersSuicide
Mood DisordersBipolar
PET scans show that brain energy consumption rises and falls with emotional switches
Mood DisordersDepression
Boys who were later convicted of a crime showed relatively low arous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PET scans illustrate reduced activation in a murderer’s frontal cortex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literal translation “split mind” a group of severe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disorganized and delusional thinking disturbed perceptions inappropriate emotions and actions
Perceived Causes
movements of sun or moon
lunacy--full moon
evil spirits
Ancient Treatments
exorcism, caged like animals, beaten, burned, castrated, mutilated, blood replaced with animal’s blood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disorder in which the person (usually man) exhibits a lack of conscience for wrongdoing, even toward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may be aggressive and ruthless or a clever con artist
atypical--not enough in itself disturbing--varies with time and culture maladaptive--harmful unjustifiable--sometimes there’s a good reas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Personality Disorders
Personality Disorders
disorders characterized by inflexible and enduring behavior patterns that impair social functioning usually without anxiety, depression, or delusions